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学科

期刊收录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治样态与传播幻象:大变局时代政治传播的五大核心困境 被引量:5
1
作者 庞金友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15,共8页
百年未有的大变局时代蕴含着一系列结构性变革,一方面冲击、解构着既有的政治格局,一方面形塑、建构着新兴的政治样态。这些政治样态的形成与发展,既改变了传统政治传播的规则和形式,引发了当前政治传播的困境和危机,也预设了未来政治... 百年未有的大变局时代蕴含着一系列结构性变革,一方面冲击、解构着既有的政治格局,一方面形塑、建构着新兴的政治样态。这些政治样态的形成与发展,既改变了传统政治传播的规则和形式,引发了当前政治传播的困境和危机,也预设了未来政治传播的方向和议题。其中,极化政治的扩张,导致了政治传播的撕裂境况;后真相政治的泛滥,营造了政治传播的竞争幻象;数字政治的显现,铺设了政治传播的虚拟陷阱;视觉政治的到来,引发了政治传播的深层错觉;而AI政治的形成,则埋下了政治传播的终极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变局时代 政治传播 政治样态 传播幻象 核心困境
下载PDF
核心能力困境、组织僵化与动态核心能力的构建——基于知识管理的视角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刚 李佳 刘静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3-51,共9页
培育动态核心能力是解决企业所面临的核心能力困境与组织僵化两大难题的关键。在分析知识、能力与资产的关系基础上提出ACE范式,可将核心能力解构为新资产引入能力、软性资产培育能力和能力系统自我更新能力三个部分。从知识管理的视角... 培育动态核心能力是解决企业所面临的核心能力困境与组织僵化两大难题的关键。在分析知识、能力与资产的关系基础上提出ACE范式,可将核心能力解构为新资产引入能力、软性资产培育能力和能力系统自我更新能力三个部分。从知识管理的视角可给出构建动态核心能力的具体路径,即建立多层级的知识转化系统以及基于知识创新的核心能力更新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能力困境 组织僵化 ACE范式 动态核心能力 知识管理
下载PDF
剖释、困境、突破:以“数商兴农”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 被引量:3
3
作者 钟雷明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45-49,共5页
“数商兴农”工程是国家积极推动农村电子商务优化升级,更好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招”,也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举措。本文从“数商兴农”概念剖释出发,基于现阶段农村电子商... “数商兴农”工程是国家积极推动农村电子商务优化升级,更好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招”,也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举措。本文从“数商兴农”概念剖释出发,基于现阶段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体意识困境、品牌文化及规范市场困境、人才队伍困境三大核心阻力,提出了“有形无形结合”转变农民思想观念,“硬软结合”规范市场、提升产品品牌文化,“培养引进结合”优化人才队伍三大突破路径。以此,推动“数商兴农”工程更好实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商兴农 核心困境 突破路径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培养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困境与对策——以利用广州市区红色资源为视角
4
作者 邹开明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第19期293-296,共4页
将红色资源用于培养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落实关于“把核心价值观落实到位于社会各个方面”及“继承和弘扬好红色基因”等中央文件精神的实际需要,是培植新时代青少年“家国情怀”这一重要教育实践任务的根本要求,也是帮助... 将红色资源用于培养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落实关于“把核心价值观落实到位于社会各个方面”及“继承和弘扬好红色基因”等中央文件精神的实际需要,是培植新时代青少年“家国情怀”这一重要教育实践任务的根本要求,也是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三观”及“四个自信”的内在要求。为了增强红色资源利用于培养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必须以强化学校主管部门、学校及各任课老师重视红色资源的利用为前提,以把红色资源适时渗透课堂教学内容为重点,以有计划地组织青少年参加红色资源实践教学为补充,以红色资源打造校园文化为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市区红色资源 核心价值观培养困境 举措
下载PDF
宪法对社会道德困境的回应 被引量:8
5
作者 秦小建 《环球法律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3-87,共15页
现代社会的道德困境,具有个体普遍放松道德自律、价值冲突剧烈且不可公度和社会道德共识难以凝聚三重意蕴。其本质是个体与共同体关系的失衡。它内生于个体主义的现代社会结构,并因权力的价值中立立场的放纵,而蔓延成社会结构的整体病... 现代社会的道德困境,具有个体普遍放松道德自律、价值冲突剧烈且不可公度和社会道德共识难以凝聚三重意蕴。其本质是个体与共同体关系的失衡。它内生于个体主义的现代社会结构,并因权力的价值中立立场的放纵,而蔓延成社会结构的整体病症。确证了个体主义和价值中立立场的现代宪法,顺应了道德困境的生成逻辑,不但无法做出有效回应,反而可能推波助澜。若要回应道德困境,而又不致淡化其卫护自由之传统功能,宪法就应以社会核心价值为理据,建构其与宪法价值体系的对接机制,进而指引宪法"权力-权利-义务"的结构调整,以期达致个体与共同体关系的重新平衡。比较而言,中国宪法具有的某些独特品格和相关规范,可以更好地直面道德困境。因此,可以中国宪法为思考理据,从如下路径回应道德困境:表达社会核心价值,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反思现代权利观念,规范宪法权利内涵;确证宪法义务价值,实施宪法义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困境社会核心价值 宪法价值体系 宪法权利 宪法义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