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樟树枝枯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杀菌剂室内筛选
1
作者 叶小真 张龙华 +4 位作者 陈红梅 林曦碧 李渊顺 杨晓文 陈全助 《福建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23-32,共10页
为了掌握樟树枝枯病病原生物学特性,筛选出林间防治有效的杀菌剂,于2020—2021年在福建农林大学森林保护研究所,以强致病力病原菌株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JY-6菌株为研究对象,进行病原生物学特性和杀菌药剂室内抑菌效... 为了掌握樟树枝枯病病原生物学特性,筛选出林间防治有效的杀菌剂,于2020—2021年在福建农林大学森林保护研究所,以强致病力病原菌株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JY-6菌株为研究对象,进行病原生物学特性和杀菌药剂室内抑菌效果测定。结果表明,JY-6菌株菌丝以PDA培养基(pH 5.0)、30℃全光照恒温培养生长最快,最适碳、氮源分别为蔗糖、硝酸铵;菌株分生孢子以PDA培养基(pH 6.0~7.0)、30℃恒温培养萌发率最高,最适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硝酸铵,萌发率的高低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水滴中培养6 h萌发率高达92.63%,但受光照条件的影响不显著;筛选出精甲·咯菌腈、多菌灵、吡醚·甲硫灵、氟硅唑和戊唑醇等室内抑菌效果较好的杀菌剂,EC50、EC90分别介于0~0.1、0~5 mg·L^(-1)之间,尤以精甲·咯菌腈(EC50、EC90分别为0.008、0.058 mg·L^(-1))抑菌效果最佳。研究结果可为樟树枝枯病的病害野外监测和防治筛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 生物学特性 杀菌剂
下载PDF
国槐枝枯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2
作者 罗芷涵 刘朋飞 +3 位作者 于军 齐鹤 陈小光 楼兵干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9-588,共10页
近年来,枝枯病在我国南疆的发病率高达50%~70%。为明确国槐枝枯病的致病菌及其生物学特性,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南疆多地的发病国槐枝条进行病原菌分离,并进行致病性测定、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引起国槐枝枯病的病原菌为新暗... 近年来,枝枯病在我国南疆的发病率高达50%~70%。为明确国槐枝枯病的致病菌及其生物学特性,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南疆多地的发病国槐枝条进行病原菌分离,并进行致病性测定、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引起国槐枝枯病的病原菌为新暗色柱节孢(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PDA培养基(pH值5.0)、34℃条件最适宜该菌的菌丝生长;PDA培养基(pH值7.0~9.0)、34℃条件最适宜该菌的分生孢子的形成。较低的相对湿度更有利于该菌的分生孢子萌发和生长。以牛肉膏为氮源、甘露糖为碳源最有利于该菌的菌丝生长,以蛋白胨为氮源最适宜该菌分生孢子的产生;而以木糖、山梨糖为碳源,硝态氮、尿素为氮源时,菌丝生长及产孢速率均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槐 原鉴定 新暗色柱节孢(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蓝莓枝枯病病原菌鉴定、生物学特性及对杀菌剂敏感性研究
3
作者 沈丹琦 周晓琪 +1 位作者 许雪松 陈名君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47,共9页
以蓝莓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蓝莓枝枯病的病原菌,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基于不同碳源、氮源、温度、pH开展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最后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病原菌对4种常用化学杀菌剂的敏感性的研究方法,研究了该病... 以蓝莓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蓝莓枝枯病的病原菌,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基于不同碳源、氮源、温度、pH开展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最后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病原菌对4种常用化学杀菌剂的敏感性的研究方法,研究了该病原菌分类地位、生物学特性及敏感杀菌剂,以期为严重影响蓝莓经济价值的枝枯病的流行预测和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蓝莓枝枯病致病菌为棒状新拟盘多毛孢(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其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磷酸二氢铵,最适pH为8,最适温度为25℃。抑菌敏感性测定结果显示,戊唑·咪鲜胺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棒状新拟盘多毛孢 生物学特性 抑菌性测定 杀菌剂
下载PDF
松树赤枯病玫瑰拟盘多毛孢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4
作者 韩凤英 亓玉昆 +6 位作者 杨慧 秦永梅 周丽颜 李星仪 李海燕 刘敏 王清海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119,共7页
本研究对从山东威海双岛林场采集的松树枯萎样本进行分离培养、单孢纯化、致病性测定,得到一株能引起松树赤枯病的病原菌,编号为RCBHL。经形态学观察和多基因(ITS、TEF-1、TUB2)系统发育分析,将菌株鉴定为玫瑰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 本研究对从山东威海双岛林场采集的松树枯萎样本进行分离培养、单孢纯化、致病性测定,得到一株能引起松树赤枯病的病原菌,编号为RCBHL。经形态学观察和多基因(ITS、TEF-1、TUB2)系统发育分析,将菌株鉴定为玫瑰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rosea)。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最优生长培养基为PDA培养基,最适生长pH值为6.0,最适光照条件为24 h光照。该研究结果可为松树赤枯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树赤 分离纯化 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核桃枝枯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药剂防治 被引量:16
5
作者 尹万瑞 朱天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8-101,共4页
对核桃枝枯病的新病菌新壳梭孢(Neofusicoccum parvum)研究发现,菌落生长初期颜色为白色,逐渐成灰黑色,培养3周后变成黑色。最佳培养条件为:PDA培养基、温度25~30℃、p H=7~8、全光照、100%湿度、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谷氨酸。选取9... 对核桃枝枯病的新病菌新壳梭孢(Neofusicoccum parvum)研究发现,菌落生长初期颜色为白色,逐渐成灰黑色,培养3周后变成黑色。最佳培养条件为:PDA培养基、温度25~30℃、p H=7~8、全光照、100%湿度、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谷氨酸。选取9种化学药剂对病菌进行了室内药剂的筛选,通过菌丝生长抑制试验,筛选出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3种高效药剂,其抑制率依次为66.67%、64.44%、44.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核桃 核桃枝枯病生物学特性 核桃化学防治
下载PDF
核桃枝枯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及药剂毒力测定 被引量:7
6
作者 邵嘉鸣 张述义 《山西农业科学》 1994年第1期49-51,共3页
核桃枝枯病矩圆黑盘孢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7~30℃,最高为36℃,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27℃,最高为37℃,15℃时生长迟缓。核挑树皮浸液对分生孢子萌发和产泡具有明显刺激作用,该菌在PDA+10%核桃树... 核桃枝枯病矩圆黑盘孢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7~30℃,最高为36℃,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27℃,最高为37℃,15℃时生长迟缓。核挑树皮浸液对分生孢子萌发和产泡具有明显刺激作用,该菌在PDA+10%核桃树皮浸液(简称PDAB)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初期近白色,渐变为黄白色,后呈暗灰色,在27℃恒温培养下10天左右菌丝开始集结成团,15天左右在菌丝团上形成露珠状物,并从中长出黑色分生孢子盘。用纸碟抑菌圈法对6种杀菌剂进行了毒力测定,以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和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抑菌效果最好,40%多菌灵胶悬剂和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次之,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粉锈宁乳油抑菌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 毒力 测定 核桃
下载PDF
麻疯树枝枯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测定 被引量:9
7
作者 付文 伍建榕 +4 位作者 马桂平 扎史茨姆 刘育红 马焕成 胥辉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1,共6页
为了确定麻疯树枝枯病的病原及致病性,笔者通过形态和分子的方法鉴定出麻疯树枝枯病病原菌为Lasiodiplodia theobroma,查阅分析相关资料发现其是一种新病害,因此采用文字和插图方法对病害进行详细描述。结果表明,引起麻疯树枝枯病的病原... 为了确定麻疯树枝枯病的病原及致病性,笔者通过形态和分子的方法鉴定出麻疯树枝枯病病原菌为Lasiodiplodia theobroma,查阅分析相关资料发现其是一种新病害,因此采用文字和插图方法对病害进行详细描述。结果表明,引起麻疯树枝枯病的病原为Lasiodiplodia theobroma,在此基础上完成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发现病原菌是一种弱致病性真菌,在温度为28~30℃,pH值为6~7,培养基以葡萄糖、蔗糖、酵母粉为营养源的条件下利于病原菌营养生长;在温度为20~30℃,pH值为7,湿度在90%~100%,灭菌水的条件下病原菌孢子都能够正常萌发,其中光照刺激利于病原菌孢子的形成;测定还发现,病原菌对丙唑-多菌灵最敏感,而对苯醚甲环唑、链霉素、百菌清、乙蒜素、丙环唑、环胺类农药不敏感。病原菌生物学特性表明其非常适合干热河谷地理环境,能够在土壤和枯枝落叶中广泛存在。因此,预测病原菌在干热河谷环境中初侵染接种体数量大,一旦大量寄主受伤,雨水充足病害极易爆发成灾,建议防治病害一方面要消除寄主树势衰弱的诱因,减少病害发生侵染的机会,另一方面要科学合理地施用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 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桃枝枯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纪兆林 戴慧俊 +3 位作者 王焱 宋宏峰 童蕴慧 徐敬友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4-109,共6页
桃枝枯病是近年来在江、浙、沪一带出现的一种新病害,为有效防控桃枝枯病,对其病原桃拟茎点霉(Phomopsis amygdali)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桃枝枯病菌菌丝在PDA培养基、温度25℃、pH 6.0~7.0及光照12 h·d^(-1)条件下生长... 桃枝枯病是近年来在江、浙、沪一带出现的一种新病害,为有效防控桃枝枯病,对其病原桃拟茎点霉(Phomopsis amygdali)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桃枝枯病菌菌丝在PDA培养基、温度25℃、pH 6.0~7.0及光照12 h·d^(-1)条件下生长最好;菌丝生长最适碳源是蔗糖和葡萄糖,最适氮源是蛋白胨和牛肉浸膏。病菌在PDA上易产生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在温度25℃、pH 6.0~7.0、光照12 h·d^(-1)及高湿(95%以上)条件下萌发率最高。综合而言,不同的营养(培养基、碳源、氮源)、温度、光照、pH、湿度等环境条件对桃枝枯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拟茎点霉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桉树枝枯病菌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5
9
作者 廖旺姣 朱英芝 +2 位作者 邹东霞 黄乃秀 吴耀军 《广西林业科学》 2016年第4期369-372,共4页
为有效防治桉树枝枯病,对桉树枝枯病菌可可毛色二孢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生长温度为10-35℃,最适生长温度为30℃;分生孢子在水滴中萌发率为93.20%;该菌在pH值3.0-12.0范围内均能生长,以pH值5.5生长最好;可以利用多种... 为有效防治桉树枝枯病,对桉树枝枯病菌可可毛色二孢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生长温度为10-35℃,最适生长温度为30℃;分生孢子在水滴中萌发率为93.20%;该菌在pH值3.0-12.0范围内均能生长,以pH值5.5生长最好;可以利用多种碳、氮源,其中对蔗糖和硝酸钠利用率最高;经过10 min的处理,菌丝体和分生孢子致死温度分别是52℃和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可可毛色二孢菌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矮晚柚枝枯病生物学特性及杀菌剂筛选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明红 刘木球 却志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19-521,共3页
矮晚柚枝枯病病原物是半知菌亚门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rum Sehleeht)。研究了不同的温度、湿度、光照条件和pH值对尖镰孢菌分生抱子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0℃、90%的相对湿度、完全光照、中性偏碱性环境最适合分生孢子萌... 矮晚柚枝枯病病原物是半知菌亚门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rum Sehleeht)。研究了不同的温度、湿度、光照条件和pH值对尖镰孢菌分生抱子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0℃、90%的相对湿度、完全光照、中性偏碱性环境最适合分生孢子萌发;25-30℃、75%以上的相对湿度、任何光照、中性偏酸性环境比较适合菌丝生长。在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适宜环境下,选用市售的11种常规药刑进行室内筛选试验,结果表明:50%多菌灵1230倍液、50%立枯净1000倍液、64%杀毒矾600倍液、53.8%可杀得1000倍液、扑菌特1200倍液或70%宝福斯1000倍液可以同时抑制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是防治矮晚柚枝枯病的理想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晚柚 生物学特性 杀菌剂 筛选
下载PDF
月季枝枯病菌生物学特性及药剂抑菌试验 被引量:5
11
作者 孟志卿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5-66,共2页
对月季枝枯病病原菌的影响因素及药剂抑菌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病菌菌丝在25℃、pH值为6时生长最好;在供试的12种药剂中,除20%三环唑外,其他药剂对该病菌菌丝生长都有抑制作用,其中25%多菌灵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率达100%。
关键词 月季 生物学特性 抑菌
下载PDF
紫果西番莲顶枯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分析及室内杀菌剂毒力测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艳花 崔忠吉 +2 位作者 蒙成 欧善生 钟琪斌 《广西农学报》 2023年第4期32-42,共11页
【目的】紫果西番莲(Passiflora edulis)顶枯病(dieback disease)是2022年国内首次报道的新病害,本文旨在探明其病原菌暹罗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生物学特性并筛选出高效防治杀菌剂,为紫果西番莲顶枯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目的】紫果西番莲(Passiflora edulis)顶枯病(dieback disease)是2022年国内首次报道的新病害,本文旨在探明其病原菌暹罗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生物学特性并筛选出高效防治杀菌剂,为紫果西番莲顶枯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计数法,研究不同pH、温度、光照、碳源、氮源、培养基等对紫果西番莲顶枯病病原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以菌丝生长速率法对12种常用杀菌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最适紫果西番莲顶枯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pH值为5.0~9.0,温度为28℃,光照为全黑暗,碳源为葡萄糖,培养基为PDA,较适宜氮源为酵母粉和牛肉浸膏;最适病原菌产孢的pH值为7.0~8.0,温度为28℃,光照为全黑暗,氮源为牛肉浸膏,较适宜培养基为PDA和PSA,碳源为乳糖、D-木糖和山梨醇;最适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的pH值为5.0~10.0,温度为20~36℃。不同杀菌剂对紫果西番莲顶枯病菌菌丝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其中50%多菌灵的毒力最强,EC50为0.4188μg/mL;其次为70%甲基硫菌灵、20%苯甲·咪鲜胺、450 g/L咪鲜胺、40%苯甲·吡唑酯,其EC50分别为0.9141μg/mL、1.9543μg/mL、2.3067μg/mL、3.6475μg/mL,另外,毒力中等的杀菌剂有20%抑霉唑、25%丙环唑、75%肟菌·戊唑醇、10%苯醚甲环唑,毒力作用较差的杀菌剂为80%乙蒜素、40%腈菌唑、75%百菌清。【结论】50%多菌灵、70%甲基硫菌灵、20%苯甲·咪鲜胺、450 g/L咪鲜胺、40%苯甲·吡唑酯5种药剂可作为紫果西番莲顶枯病田间防治参考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果西番莲 生物学特性 毒力测定
下载PDF
蓝莓帚梗柱孢枝枯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0
13
作者 费诺亚 李媛 +3 位作者 石凌波 孟婷婷 傅俊范 严雪瑞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251-2255,共5页
【目的】2015年6月在来自湖北随州的蓝莓苗木中,发现一种由帚梗柱孢霉引起的枝枯病。本研究开展了致病菌的鉴定工作,为病害的防治提供指导。【方法】病样分离物通过组织分离、单孢分离及纯化后,用柯赫氏法则进行了致病性测定。致病菌的... 【目的】2015年6月在来自湖北随州的蓝莓苗木中,发现一种由帚梗柱孢霉引起的枝枯病。本研究开展了致病菌的鉴定工作,为病害的防治提供指导。【方法】病样分离物通过组织分离、单孢分离及纯化后,用柯赫氏法则进行了致病性测定。致病菌的鉴定采用形态学、ITS序列比对及基于EF-1α,β-tubulin和Histone 3三段基因的系统发育树的联合确定,同时本研究对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通过分离及致病菌测定后,选取代表菌株HBSZ05Ba进一步研究。形态学特征及ITS比对结果均将代表菌株划分入帚梗柱孢霉属球状囊泡组,三段基因联合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该病害的病原菌为Cylindrocladium canadense(有性态为Calonectria canadensis)。生物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最适培养基为PDA,光照对菌落生长无明显影响,最适氮源为NaNO_3,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结论】湖北随州蓝莓枝枯病病原菌经鉴定为C.canadense,该种真菌在蓝莓上的为害属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鉴定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甘肃省沙棘枝枯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悦 王欣悦 +4 位作者 胡建忠 闫晓玲 吴元华 韩严锋 夏博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1-200,266,共11页
【目的】为我国甘肃地区大果沙棘枝枯病的发生和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组织分离法,在采集自甘肃省庆阳市的沙棘枝枯病样品中分离病原菌,应用柯赫氏法则对病原菌的致病性进行验证,通过形态学和分子鉴定,明确病原菌的分类地位。在不... 【目的】为我国甘肃地区大果沙棘枝枯病的发生和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组织分离法,在采集自甘肃省庆阳市的沙棘枝枯病样品中分离病原菌,应用柯赫氏法则对病原菌的致病性进行验证,通过形态学和分子鉴定,明确病原菌的分类地位。在不同培养基、光照、温度、培养基pH、碳源、氮源条件下,每日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病原菌菌落直径,并于培养10 d后采用血球计数法计算孢子产量。【结果】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致病菌的大型分生孢子数量多,呈镰刀状,中度弯曲,具有3~5个明显的隔膜。结合分子鉴定结果,对以其ITS序列和EF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庆阳市沙棘枝枯病的致病菌为拟枝孢镰刀菌Fusarium sporotrichioides。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PDA培养基上拟枝孢镰刀菌菌丝生长速度较快,在CMA培养基上产孢量最大,每毫升培养基上产孢量为5.24×10^(5)。利于菌丝生长的条件:全黑暗条件、25℃、培养基pH 6、蔗糖碳源,酵母浸膏氮源。利于产孢的条件:全黑暗条件、25℃、培养基pH 6、蔗糖碳源、甘氨酸氮源。【结论】在甘肃省庆阳市的沙棘枝枯病病原菌为拟枝孢镰刀菌,该致病菌的适应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沙棘 孢镰刀菌 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蓝莓枝枯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室内药剂筛选 被引量:11
15
作者 曾尔玲 任春光 +2 位作者 桑维钧 江艳 丁宜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2期79-82,共4页
为有效防治蓝莓枝枯病,对其病原菌韦斯梅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vismiae)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并选用5种化学杀菌剂和1种生物源杀菌剂进行室内药剂筛选。结果表明,蓝莓枝枯病病菌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0~25℃;碳源和氮源分别以蔗糖、... 为有效防治蓝莓枝枯病,对其病原菌韦斯梅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vismiae)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并选用5种化学杀菌剂和1种生物源杀菌剂进行室内药剂筛选。结果表明,蓝莓枝枯病病菌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0~25℃;碳源和氮源分别以蔗糖、酵母膏为宜;全黑暗和全光照比光暗交替条件下菌丝生长略快;在试验浓度下,6种杀菌剂对病菌菌丝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其中以400g/L氟硅唑乳油的效果最好,其EC_(50)为0.0025g/L;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木霉菌2亿活孢子/g可湿性粉剂、25%溴菌腈乳油、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的效果次之,其EC_(50)分别为0.0238、0.0409、0.0701、0.1052g/L;20%丁香菌酯悬浮剂的效果最差,其EC_(50)为1.0507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韦斯梅拟盘多毛孢菌 生物学特性 药剂筛选 抑菌效果
下载PDF
肉桂枝枯病菌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5
16
作者 薛振南 黄式玲 李孝忠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75-279,共5页
经致病性和形态鉴定,引致肉桂枝枯的病原菌,属于毛色二孢属的可可毛色二孢菌Lasiodiplodiatheobromae(Pat.)Griff.&Maubl。此菌的生长温度为12~39℃,以25~35℃比较适宜。分生孢子在水滴中的萌发率为90.82%,而在1%葡萄糖和蔗糖溶... 经致病性和形态鉴定,引致肉桂枝枯的病原菌,属于毛色二孢属的可可毛色二孢菌Lasiodiplodiatheobromae(Pat.)Griff.&Maubl。此菌的生长温度为12~39℃,以25~35℃比较适宜。分生孢子在水滴中的萌发率为90.82%,而在1%葡萄糖和蔗糖溶液中均为96%左右。菌丝体的致死温度52℃。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53℃。病菌生长的酸碱度范围是pH2.5~11.7,以pH5.5最适宜。在连续光照的OMA培养基上,该菌产孢较快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 可可毛色二孢菌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栾树枝枯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黎肇家 李汶晋 +2 位作者 毛跃彦 贺林生 李姝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3-63,共11页
【目的】探究栾树枝枯病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为栾树枝枯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栾树枝枯病病原菌,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病原菌;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采用平板测定法探讨不同培养基、... 【目的】探究栾树枝枯病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为栾树枝枯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栾树枝枯病病原菌,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病原菌;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采用平板测定法探讨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pH、光照和温度条件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以及菌丝和孢子的致死条件,初步明确该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发病栾树枝干皮层出现多个灰白色圆形斑块,斑块边缘洁白不规则,皮层干枯坏死,分离得4种类型微生物;利用柯赫氏法则,结合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确定引起栾树枝枯病的病原菌是小新壳梭孢(Neofusicoccum parvum),分离频率为72%。该病原菌在胡萝卜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好,直径达6.20 cm,产孢量最多,为100.95×107/mL;碳源以葡萄糖、D-果糖和麦芽糖最佳,氮源以牛肉膏最好;菌丝和产孢适合在偏碱性、25℃环境中生长,完全黑暗条件下菌丝生长速度慢、产孢量少,光照12 h及以上培养效果好,产孢量最大可达77.55×107/mL;菌丝和分生孢子致死条件分别为50℃处理30 min和60℃处理15 min。【结论】小新壳梭孢(Neofusicoccum parvum)能引起栾树枝枯病,其对环境适应性好,生长繁殖能力强,有很强的致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栾树 原菌鉴定 小新壳梭孢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杧果枝枯病拟茎点霉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符致蕾 杨石有 +1 位作者 张蕊 张贺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4-76,80,共4页
以杧果枝枯病拟茎点霉Phomopsis mangiferae Ahmad为供试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比较不同温度、pH值、碳源、氮源、温度+时间、光照时间及不同杧果组织对其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菌丝生长最适温度范围为25~30℃,以28℃生长最好;最... 以杧果枝枯病拟茎点霉Phomopsis mangiferae Ahmad为供试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比较不同温度、pH值、碳源、氮源、温度+时间、光照时间及不同杧果组织对其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菌丝生长最适温度范围为25~30℃,以28℃生长最好;最适pH值7,最佳碳源麦芽糖,最佳氮源蛋白胨、牛肉膏;光照时间和不同杧果组织培养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明显;致死温度为50℃处理30min或55℃处理2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杧果 拟茎点霉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桃枝枯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顾立明 方丽 +4 位作者 熊彩珍 景筱荣 金建芳 王立如 王汉荣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9期1142-1144,共3页
桃枝枯病由核果果腐拟茎点菌(Phomopsis amygdali Delacr.J.J.Tuset&M.T.Portilla)侵染引起。该病原菌菌落适宜在PDA、PSA和燕麦培养基上生长,培养6 d菌落直径均可达到83 mm以上;在乳糖代替蔗糖的查氏培养基上产孢最多;菌落生长及... 桃枝枯病由核果果腐拟茎点菌(Phomopsis amygdali Delacr.J.J.Tuset&M.T.Portilla)侵染引起。该病原菌菌落适宜在PDA、PSA和燕麦培养基上生长,培养6 d菌落直径均可达到83 mm以上;在乳糖代替蔗糖的查氏培养基上产孢最多;菌落生长及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0~25℃,在pH值为5.0~8.0的培养基上菌落扩展速度较快,生长及分生孢子萌发最适pH值为6.0~7.0。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硝酸钾和丙氨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果果腐拟茎点菌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芦笋茎枯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刘志恒 孙俊 +2 位作者 杨红 穆丽松 张睿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1-304,共4页
对芦笋茎枯病病株进行了病原菌分离鉴定,明确其病原菌为天门冬拟茎点菌[Phomopsis asparagi(Sacc.)Bubak]。对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营养、温度、pH等条件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显著影响。病菌菌丝的生长以PSA培养基为最... 对芦笋茎枯病病株进行了病原菌分离鉴定,明确其病原菌为天门冬拟茎点菌[Phomopsis asparagi(Sacc.)Bubak]。对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营养、温度、pH等条件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显著影响。病菌菌丝的生长以PSA培养基为最适;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6.0,光照对菌丝生长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菌丝致死温度为60℃10min。病菌分生孢子在加番茄汁的培养液中的萌发率明显优于其他培养液,其中以麦芽糖番茄汁中分生孢子萌发率最高;分生孢子萌发适宜温度为15~30℃,最适温度20℃;最适pH值为9~10,光照对孢子萌发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0℃1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茎 天门冬拟茎点霉 生物学特性 原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