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1H-NMR的原发性肝癌脾虚湿盛证患者尿液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东 李晶洁 《实用癌症杂志》 2019年第6期878-881,共4页
目的 通过对原发性肝癌脾虚湿盛证患者尿液代谢组学研究,以探讨原发性肝癌脾虚湿盛证患者代谢变化机理。方法 选取35例脾虚湿盛证肝癌患者、35例非脾虚湿盛证肝癌患者和40例和平质健康体检者的尿液进行核磁共振氢谱检测(proton nuclear ... 目的 通过对原发性肝癌脾虚湿盛证患者尿液代谢组学研究,以探讨原发性肝癌脾虚湿盛证患者代谢变化机理。方法 选取35例脾虚湿盛证肝癌患者、35例非脾虚湿盛证肝癌患者和40例和平质健康体检者的尿液进行核磁共振氢谱检测(prot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NMR),谱图积分结果使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artial least square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进行分析。结果 原发性肝癌患者尿中肌酐、马尿酸、氧化三甲胺(TMAO)、柠檬酸、丙氨酸、亮氨酸、谷氨酸含量均较较对照组健康人低(P<0.01),且脾虚湿盛证组低于非脾虚湿盛证组(P<0.05);而牛磺酸、琥珀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脾虚湿盛证组高于非脾虚湿盛证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原发性肝癌患者尿中乙酸含量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脾虚湿盛证组与非脾虚湿盛证组中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存在糖代谢、脂类代谢、氨基酸分解代谢紊乱,且原发性肝癌脾虚湿盛证患者体内多种生命代谢的紊乱程度较非脾虚湿盛证患者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检测 原发性肝癌 脾虚湿盛证 尿 代谢组学
下载PDF
慢性浅表性胃炎脾气虚与脾胃湿热证患者尿液1H-NMR的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施旭光 邹忠杰 +4 位作者 吴美音 曾元桂 连至诚 黄曼婷 龚梦鹃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27-1432,共6页
目的观察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脾气虚及脾胃湿热证患者尿液代谢组学变化,为两种中医证型的科学辨证提供依据。方法分别收集CSG脾气虚证、脾胃湿热证患者(各10例)和健康志愿者(10名)的尿液进行核磁... 目的观察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脾气虚及脾胃湿热证患者尿液代谢组学变化,为两种中医证型的科学辨证提供依据。方法分别收集CSG脾气虚证、脾胃湿热证患者(各10例)和健康志愿者(10名)的尿液进行核磁共振氢谱(prot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NMR)检测,综合采用多变量统计学方法中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及单变量统计分析方法测定相关代谢标志物的含量。结果 PLS-DA显示,脾气虚证、脾胃湿热证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尿液代谢状态可相互区分,在脾气虚证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尿液中共筛选得到谷氨酸、甲硫氨酸、α-酮戊二酸、二甲基甘氨酸、肌酐、牛磺酸及葡萄糖7种差异代谢产物;在脾胃湿热证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尿液中筛选得到2-羟基丁酸、氧化三甲胺、牛磺酸、马尿酸4种差异代谢产物;在脾气虚证和脾胃湿热证患者中筛选得到岩藻糖、β-羟基丁酸、丙氨酸、谷氨酸、甲硫氨酸、琥珀酸、柠檬酸、肌酐、葡萄糖、乳酸及马尿酸11种差异代谢产物。结论 CSG脾气虚证与脾胃湿热证患者的代谢差异主要体现在糖代谢、脂类代谢、氨基酸分解代谢方面,基于1H-NMR的代谢组学技术可用于临床不同中医证型的分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浅表性胃炎 脾气虚证 脾胃湿热证 代谢组学 核磁共振 尿
原文传递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邹燕 肖凯强 +1 位作者 何雪梅 周翔宇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31期100-103,共4页
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是一种复杂、多因素参与的病理过程,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肠I/R损伤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炎症反应、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免疫反应、基因、miRNAs及信号轴在肠I/R损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目前临床常用的肠... 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是一种复杂、多因素参与的病理过程,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肠I/R损伤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炎症反应、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免疫反应、基因、miRNAs及信号轴在肠I/R损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目前临床常用的肠I/R诊断方法有基于探针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核磁共振光谱分析尿代谢谱、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血流参数、检测血清学标志物等。肠I/R损伤的主要治疗方法有抗炎、抑制细胞凋亡、抗氧化应激、调节相关免疫反应、缺血预处理及缺血后处理、间充质干细胞疗法、改善远端器官损伤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 细胞凋亡 氧化应激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核磁共振光谱分析尿代谢谱 缺血预处理及缺血后处理 间充质干细胞疗法
下载PDF
基于~1H-NMR代谢组学技术分析逍遥丸干预非酒精性脂肪肝肝郁脾虚证大鼠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4
4
作者 关伟 李若瑜 +2 位作者 郭继龙 李明磊 苗宇船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99-105,共7页
目的:研究逍遥丸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肝郁脾虚证大鼠尿液中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影响,探讨逍遥丸对该病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组、模型组、逍遥丸组(3.24 g·kg-1·d-1),采用高糖高脂饲料结合饥... 目的:研究逍遥丸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肝郁脾虚证大鼠尿液中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影响,探讨逍遥丸对该病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组、模型组、逍遥丸组(3.24 g·kg-1·d-1),采用高糖高脂饲料结合饥饱失常、慢性束缚应激刺激、夹尾法,共10周复制NAFLD模型,逍遥丸组给予逍遥丸治疗4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模型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肝组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脑组织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运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学的变化。采用代谢组学技术对模型大鼠尿液进行核磁数据采集,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探讨逍遥丸的治疗作用机制。结果:逍遥丸组能使NAFLD肝郁脾虚证大鼠尿液中乙酸,肌酐,甘氨酸,异亮氨酸,α-酮戊二酸,乳酸,亮氨酸,琥珀酸,牛磺酸,二甲胺,α-D-葡萄糖,甘油共12个标志物发生不同程度的回调;主要涉及能量代谢、糖代谢和胰岛素抵抗等代谢途径的调节。结论:逍遥丸可能通过调节脂质代谢、糖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紊乱等来发挥治疗NAFLD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1H-NMR) 逍遥丸 非酒精性脂肪肝 尿 代谢组学 肝郁脾虚证 能量代谢
原文传递
基于~1H-NMR对人参乌梅汤加味干预腹泻模型大鼠的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潜鸣 赵琼 +4 位作者 赵兴 范刚 罗雅婷 张肖瑾 周鸿雲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615-2617,共3页
目的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技术研究中药复方人参乌梅汤加味对腹泻大鼠尿液代谢表型的影响。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抽取12只为空白组,其余36只参照文献方法以复合因素制作腹泻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每组12... 目的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技术研究中药复方人参乌梅汤加味对腹泻大鼠尿液代谢表型的影响。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抽取12只为空白组,其余36只参照文献方法以复合因素制作腹泻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每组12只。造模21d开始给药干预,空白组和模型组予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分别给予妈咪爱、人参乌梅汤加味,均1次/d,连续给药7d。在冰浴中收集12h尿液,采用~1H-NMR技术分析尿液代谢特征。结果在大鼠尿液典型的~1H-NMR谱图中可指认出27个代谢产物,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尿液中乌头酸、丙酮、肌酸酐等的含量减少,而柠檬酸、丙氨酸等含量增多。而与模型组相比,加味人参乌梅汤治疗组有小部分样本逐渐往空白组靠拢。最后,在空白组、模型组和人参乌梅汤加减组中,乌头酸、肌酸酐、亮氨酸、异亮氨酸、丙氨酸、柠檬酸、丙酮的差异最大。结论人参乌梅汤加味(酸甘化阴法)对腹泻模型大鼠尿液中的关键代谢物存在良性调节作用,其中乌头酸、肌酸酐、亮氨酸、异亮氨酸、丙氨酸、柠檬酸、丙酮可能为人参乌梅汤加味(酸甘化阴法)影响腹泻的关键代谢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人参乌梅汤加味 腹泻 尿 代谢组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