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7篇文章
< 1 2 8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在2型糖尿病并发症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胡婧 王玉洁 +1 位作者 张嵩浩 王丽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0期196-198,共3页
2型糖尿病(T2DM)是以血糖异常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发病率高,病程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长期血糖增高,容易使大血管、微血管受损,造成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多种组织器官功能障碍甚至衰竭,出现严重并发症。T2DM并发症... 2型糖尿病(T2DM)是以血糖异常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发病率高,病程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长期血糖增高,容易使大血管、微血管受损,造成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多种组织器官功能障碍甚至衰竭,出现严重并发症。T2DM并发症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是多数患者死亡或者残疾的主要原因。因此,早期诊断和鉴别对指导治疗至关重要。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DTI)对于描绘组织微观结构具有独特优势,在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中被广泛应用,已取得较好成果。本文就DTI技术在T2DM并发症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扩散成像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认知障碍
下载PDF
电针与干细胞治疗大鼠急性周围神经损伤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评估
2
作者 潘劲统 孟凡琦 +6 位作者 盘中贤 余学问 李主镜 高进云 郝连涛 梁秋梅 陈玥瑶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114,122,共9页
目的运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评估电针与干细胞移植在急性周围神经损伤疾病中的治疗效果。材料与方法将48只造模成功的成年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电针组、干细胞组和对照组,每组16只。电针组大鼠接受环... 目的运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评估电针与干细胞移植在急性周围神经损伤疾病中的治疗效果。材料与方法将48只造模成功的成年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电针组、干细胞组和对照组,每组16只。电针组大鼠接受环跳和足三里的电针治疗。干细胞组大鼠于损伤处神经外膜下微量注射3μL含有约5×105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理盐水悬浊液。对照组显微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使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技术包括DTI和磁共振T2加权脂肪饱和序列(T2-weighted fat saturation,T2WI-FS)、组织学评估、免疫组化分析监测神经结构的变化(包括神经直径、髓鞘厚度及形态改变、轴突连续性的恢复)。运用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omatic functional index,SFI)和步行轨迹分析方法评估神经的运动功能。采用重复测量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实验组间大鼠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T2值)、DTI指标[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和径向扩散率(radial diffusivity,RD)]、SFI值的差异性。运用Bonferroni检验校正不同时间节点下多重检验的阈值结果。结果急性周围神经损伤后第1周,所有组大鼠的FA值显著下降,随后逐渐升高,直至第4周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而RD值在手术后1周内显著上升,随后逐渐下降,同样于第4周时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电针组和干细胞组大鼠在术后不同时间点(2~4周)的恢复均优于对照组,且电针组的恢复最为显著(P<0.001)。T2WI-FS显示在术后的1、2、4周,电针组及干细胞组大鼠与对照组大鼠相比在神经水肿消退速度方面具有显著差异(P<0.001);神经直径与T2值在手术后1周内显著升高,此后逐渐下降,在第4周时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甲苯胺蓝染色与SPRR1A轴突染色均指向电针组的神经纤维连续性恢复最快,其次是干细胞组。结论电针在急性周围神经损伤疾病中的治疗效果可与干细胞移植治疗相当,并在减轻水肿及炎性反应方面极具优势。DTI参数FA和RD值是髓鞘完整性的成像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急性周围神经损伤 电针 扩散成像 磁共振成像 间充质干细胞
下载PDF
基于核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的脑组织3D分割算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占雄 蒋飚 +2 位作者 章伟敏 朱善安 HE Bin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02-605,共4页
无论在临床诊断上还是在脑电/脑磁研究中,脑组织的准确分割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DT-MRI比传统MRI能够提供更多的关于脑组织生理结构特性的物理信息,所以基于DT-MRI的分割将更加准确有效。基于扩散张量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提出把脑内部... 无论在临床诊断上还是在脑电/脑磁研究中,脑组织的准确分割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DT-MRI比传统MRI能够提供更多的关于脑组织生理结构特性的物理信息,所以基于DT-MRI的分割将更加准确有效。基于扩散张量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提出把脑内部分割成灰质、白质、脑脊液3种组织的新方法,对脑脊液采用扩散张量特征值阈值法进行分割,对白质与灰质采用3D不变参数均值聚类算法进行分割。在Matlab 7.1环境下,采用该方法对病人DT-MRI数据进行实际计算验证,得到较好的结果。对DT-MRI张量空间的准确分割,需要高效率算法与不同脑组织生理结构特性先验知识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扩散成像(dt-mri) 三维图像分割 扩散
下载PDF
核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在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自然 孙全余 +3 位作者 崔言森 雷红艳 郑梅 王立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1期80-82,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在不同脑白质区和不同灰质区核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diffusion tensonimaging,DTI)平均扩散系数(average diffusion coefficent,ADC)值与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与急性一氧化碳迟发性脑... 目的研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在不同脑白质区和不同灰质区核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diffusion tensonimaging,DTI)平均扩散系数(average diffusion coefficent,ADC)值与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与急性一氧化碳迟发性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DEACMP)相关性。方法对一氧化碳中毒后30例并发DEACMP和35例未发生DEACMP患者行核磁共振DTI扩散特征参数ADC值与FA值,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根据DTI的扩散特征参数,能够监测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的脑白质和灰质区的微观结构病理损害程度,DEACMP患者脑白质所测平均ADC值与FA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灰质核团ADC值有所增高,特别是苍白球明显增高,FA明显降低(P<0.01)。结论一氧化碳中毒在不同脑白质区和不同灰质区核磁共振DTI扩散特征参数ADC值与FA值,对评价病情及预测DEACMP的发生具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扩散成像技术 平均扩散系数值 各向异性分数值 迟发性脑病
下载PDF
强迫症患者脑部白质异常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5
作者 王壁 刘博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195-0198,共4页
探究强迫症患者脑白质结构差异的磁共振成像技术。方法 在我院2022年1月至12月期间,对100例强迫症患者进行了研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人,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一组接受标准的医疗干预,而另一组则接受功能性... 探究强迫症患者脑白质结构差异的磁共振成像技术。方法 在我院2022年1月至12月期间,对100例强迫症患者进行了研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人,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一组接受标准的医疗干预,而另一组则接受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的辅助治疗,比较两个批次病患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以及治疗的效果。结果 与参照系列相比,研究系列的患者在并发症出现率和治疗效果改善方面有显著提升,P值小于0.05,这一变化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意义。结论 强迫症患者脑部白质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诊断鉴别上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脑部白质异常 磁共振 扩散成像
下载PDF
基于扩散张量成像技术的大脑组织核磁共振电导率重构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闫丹丹 高诺 +2 位作者 张孝通 朱善安 HE Bin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8-64,70,共8页
将核磁共振电阻抗成像(MREIT)技术应用于人体头部大脑组织电导率重构上。采用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均质电导率重构MREIT算法,对建立在扩散张量核磁共振成像(DT-MRI)数据基础上的白质组织各向异性电导率和各向同性的灰质、脑脊... 将核磁共振电阻抗成像(MREIT)技术应用于人体头部大脑组织电导率重构上。采用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均质电导率重构MREIT算法,对建立在扩散张量核磁共振成像(DT-MRI)数据基础上的白质组织各向异性电导率和各向同性的灰质、脑脊液目标电导率进行重构。在五层真实形状头模型(包括头皮、颅骨、脑脊液、灰质和白质组织)上进行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一定的抗噪声能力,重构的头部电导率分布图像具有较高的精确性。研究证明了MREIT技术用于头部复杂组织结构电导率重构上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在无创头部组织电导率检测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电阻抗成像 扩散核磁共振成像 头部组织 各向异性电导率 白质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对卒中后抑郁的诊断价值
7
作者 陈玥寰 隋汝波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47,共6页
目的应用扩散张量成像研究卒中后抑郁(PSD)患者小脑、额叶及边缘系统(扣带回、海马、杏仁核)结构发生的改变,进一步证实小脑参与PSD的发生,并研究小脑与传统抑郁相关部位如额叶、边缘系统(扣带回、海马、杏仁核)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 目的应用扩散张量成像研究卒中后抑郁(PSD)患者小脑、额叶及边缘系统(扣带回、海马、杏仁核)结构发生的改变,进一步证实小脑参与PSD的发生,并研究小脑与传统抑郁相关部位如额叶、边缘系统(扣带回、海马、杏仁核)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首次基底节区梗死患者39例,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后分为PSD组19例与非PSD组20例,随机选取入组基础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20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扩散张量成像扫描测定感兴趣区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及表观扩散系数。比较3组病灶及病灶对侧感兴趣区的FA值,并分析其与HAMD评分的相关性。结果PSD组前额叶、海马、扣带回及胼胝体膝部的病灶侧,小脑中脚、小脑下脚的病灶对侧,与非PSD组及正常对照组相应感兴趣区的F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12~0.06,P<0.05)。小脑、额叶、边缘系统的FA值改变与HAMD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2)_(调整)=0.954,P<0.05)。PSD患者小脑中脚对侧FA值与病灶侧的前额叶、海马、扣带回及胼胝体膝部FA值呈显著正相关(r=0.977、0.752、0.637、0.539,P均<0.05)。结论PSD患者小脑白质纤维束可能发生改变,且与传统抑郁相关部位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小脑 额叶 边缘系统 磁共振成像 扩散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对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胸腰弯侧凸腰椎间盘的定量分析
8
作者 高瑶 张丽雯 杨烁慧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90-95,共6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在评估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胸腰弯侧凸(AIS)腰椎间盘(腰1/2-腰5/骶1)早期退变中的价值。方法选取38例临床诊断为AIS的女性患者及与其年龄相匹配的20例女性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腰椎间盘常规MRI和DTI检...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在评估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胸腰弯侧凸(AIS)腰椎间盘(腰1/2-腰5/骶1)早期退变中的价值。方法选取38例临床诊断为AIS的女性患者及与其年龄相匹配的20例女性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腰椎间盘常规MRI和DTI检查,根据T2WI图像椎间盘进行Pfirrmann(Pm)分级。将38例AIS患者中腰1-骶1椎间盘未发生任何退变(PmⅠ级)为未退变组(24例),任何节段存在退变(分级高于PmⅠ级)为退变组(14例)。测量AIS两组患者及对照组腰椎间盘的各项异性分数(FA)值和平均弥散率(MD)值,应用ANOVA方差分析及LSD-t检验比较3组腰椎间盘间以及每组各节段椎间盘间FA值和MD值的差异。结果AIS退变组腰椎间盘MD值显著低于未退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S两组腰椎间盘MD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退变组腰椎间盘FA值显著高于未退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S两组腰椎间盘FA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S退变组腰1/2、腰2/3、腰3/4椎间盘的MD值和FA值分别与腰4/5、腰5/骶1椎间盘MD值及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TI结果显示在Pfirrmann分级未见异常的情况下,通过对FA值和MD值的测定能够早期发现和评价女性AIS患者腰椎间盘的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 扩散成像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颅脑损伤患者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各项异性分数的动态变化及其诊断价值分析
9
作者 余方强 徐诗华 +1 位作者 祝方军 朱文财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5期811-815,共5页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患者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各项异性分数(FA)的动态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至2023年8月期间收治的80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的评分差异将13~15分设为轻型组43例、9~12分设为...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患者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各项异性分数(FA)的动态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至2023年8月期间收治的80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的评分差异将13~15分设为轻型组43例、9~12分设为中型组24例、3~8分设为重型组13例,各另取同期3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颅脑常规磁共振成像(MRI)以及DTI扫描,勾画感兴趣(ROI)脑区,测量并对比各组各脑区的FA值(额叶白质、颞叶白质、内囊、胼胝体)差异性,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各FA值和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通过ROC曲线分析各FA值的诊断效能。结果:轻-重型组患者各脑区FA值均低于对照组,且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升高,患者各脑区不同脑区FA值越低(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不同脑区各FA值与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均P<0.05);经ROC曲线分析,各脑区FA值对颅脑损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均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其中在胼胝体膝部FA值中所检出的颅脑损伤准确性更高,曲线下面积为0.822,敏感度为81.40%,特异度为75.70%,Youden指数为0.571。结论:以MRI进行DTI技术,能够有效反映不同病情颅脑损伤患者各脑区的FA值,同时可通过各参数变化更准确地显示脑损伤出血病灶,为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磁共振扩散成像 各向异性分数
下载PDF
正常成人视放射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和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宛四海 张雪林 +3 位作者 孙鑫 肖新兰 邢海芳 邱士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6-398,共3页
目的利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研究正常成人视放射的部分各向异性和视放射纤维束构象特征。方法对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常规磁先振成像(MRI)及DTI序列检查,重建各向异性(FA)图和DEC图,分别测量双侧视放射区的FA值和平均扩散率(MD)值。... 目的利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研究正常成人视放射的部分各向异性和视放射纤维束构象特征。方法对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常规磁先振成像(MRI)及DTI序列检查,重建各向异性(FA)图和DEC图,分别测量双侧视放射区的FA值和平均扩散率(MD)值。采用扩散张量纤维束跟踪软件对视放射纤维束进行追踪。结果方向编码彩色图能清晰显示视放射,正常视放射的FA值分别为左侧0.509±0.029、右侧0.502±0.026,MD值分别为左侧(0.763±0.050)×10^-3mm2/s、右侧(0.748±0.052)×10^-3mm2/s。双侧视放射的FA值和MD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可显示视放射纤维束起自丘脑的外侧膝状体,位于侧脑室三角区旁的矢状层,分为3束投射到原始视皮质,背侧束和外侧束向后到达距状裂的上缘,腹侧束先向前形成Meyer环,再向后终止于距状裂的下缘,符合经典解剖学的研究。结论DTI和DTT可清晰显示视放射纤维束的各向异性和构象特征,为了解视功能与视觉通路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放射 扩散成像 扩散纤维束追踪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对脊髓型颈椎病脊髓慢性损伤的评价 被引量:19
11
作者 武乐斌 朱向玉 +2 位作者 王光彬 林祥涛 王涛 《磁共振成像》 CAS 2010年第3期188-193,共6页
目的 评价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对脊髓型颈椎病脊髓慢性损伤早期诊断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SE-EPI)序列对31例临床确诊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髓常规MRI和DTI检查。测量病变处ADC值和FA值并按病变常规T2WI高信... 目的 评价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对脊髓型颈椎病脊髓慢性损伤早期诊断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SE-EPI)序列对31例临床确诊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髓常规MRI和DTI检查。测量病变处ADC值和FA值并按病变常规T2WI高信号阳性与阴性分组进行数据分析,计算常规MRI和DTI对颈髓病变检出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结果所有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能完成DTI检查,后处理图像颈髓显示清晰,无明显图像变形及伪影。9例(29%)表现为颈髓病变T2WI高信号的患者均出现颈髓受压平面ADC值升高,FA值下降,平均ADC值为(1183.44±121.96)×10-6mm2/s,相应FA值为(432.56±59.97)×10-3,与正常值相比有统计学意义;22例(71%)颈髓病变T2WI高信号阴性患者中,7例(32%)病变处平均ADC值及FA较正常值无明显变化;15例(68%)颈髓受压平面ADC值升高,FA值下降,平均ADC值(1055.07±80.61)×10-6mm2/s,FA值为(501.87±41.09)×10-3,有统计学意义。检查方法的敏感度常规T2WI为29.0%,DTI为67.7%;特异度常规T2WI为71.0%,DTI为22.6%;PPV常规T2WI为27.3%,DTI为72.7%;NPV常规T2WI为75.9%,DTI为24.1%。结论 DTI较常规MRI更早期而准确地诊断脊髓型颈椎病颈髓慢性损伤,是一种显示脊髓型颈椎病颈髓病变和观察病变修复过程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扩散成像 颈椎病 表观扩散系数 部分各向异性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脊髓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0
12
作者 孔超 陈学明 +5 位作者 关骅 于振山 崔利宾 王彦辉 许崧杰 袁鑫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77-983,共7页
目的:观察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患者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的特点.探讨DTI在评价颈脊髓慢性损伤的价值。方法:纳入2011年2月~2015年2月间收治的20例CSM患者(CSM组... 目的:观察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患者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的特点.探讨DTI在评价颈脊髓慢性损伤的价值。方法:纳入2011年2月~2015年2月间收治的20例CSM患者(CSM组),并选择年龄匹配的4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均行颈椎磁共振DTI,测量CSM组病变节段以及对照组C2/3-C6/7节段颈脊髓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ostropv,FA)。比较对照组不同节段颈脊髓的ADC值和FA值,将CSM组和对照组颈脊髓的ADC值和FA值分别进行比较,并对CSM患者颈脊髓ADC、FA评分和颈椎改良JOA(mJOA)评分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对照组颈脊髓的ADC值自C2/3~C6/7节段呈上升趋势,而FA值呈下降趋势。C2/3节段颈脊髓的ADC值较C5/6和C6/7节段明显低,而FA值明显高(ADC:F=3.546,P=0.008;FA:肚13.82,P〈0.001)。CSM组颈脊髓的FA值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性减小(P〈0.001),而ADC值则显著性增加(P〈0.001)。CSM组颈脊髓的ADC值与mJOA评分无显著相关性(r=-0.287,P=0.220),而颈脊髓的FA值与mJOA评分存在显著性正相关(r=0.359.P=0.005)。结论:CSM患者颈脊髓DTI与正常人群存在差异,其ADC值较正常人群升高,而FA值则明昆降低:mJOA评分与FA值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颈脊髓 磁共振成像 扩散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及运动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7
13
作者 梁海毛 谢金华 +5 位作者 蓝宇 宋志彬 朱峰正 景举珍 董延江 陈其锋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8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及运动功能评估的价值。方法分析49例不同时间窗的急性脑梗塞病人的MRI影像资料,所有病人均行常规MRI、DWI及DTT扫描,测量FA值、ADC值,DTT评估梗死灶与皮质脊髓束的关系。结果梗...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及运动功能评估的价值。方法分析49例不同时间窗的急性脑梗塞病人的MRI影像资料,所有病人均行常规MRI、DWI及DTT扫描,测量FA值、ADC值,DTT评估梗死灶与皮质脊髓束的关系。结果梗死不同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FA值呈降低趋势,ADC值呈逐渐升高趋势。超急性期、急性期病灶中心区与边缘带的FA值及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弥散张量纤维束(DTT)成像梗死灶与皮质脊髓束关系分为不累及、受压无中断、破坏中断减少,破坏组及受压组的FA值、ADC及NIHS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急性脑梗死中FA及ADC值具有特征性演变规律,可评估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情况,DTT可以显示梗死灶对皮质脊髓束的影响,有利于评估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磁共振成像 扩散成像 扩散纤维束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对轻型颅脑损伤患者评价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7
14
作者 李晋 左超 +3 位作者 刘云阳 夏爽 李牧 马景鑑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5年第4期271-276,共6页
目的通过核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评估轻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损伤情况,探讨DTI在轻型颅脑损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CT检查未见出血及骨折的轻型颅脑损伤患者30人,正常对照组30人。在受伤后7... 目的通过核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评估轻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损伤情况,探讨DTI在轻型颅脑损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CT检查未见出血及骨折的轻型颅脑损伤患者30人,正常对照组30人。在受伤后7天内,行头部MRI检查,并在行头MRI检查当天用Rivermead脑震荡后综合征评估表进行评分。结果轻型颅脑损伤组Rivermead脑震荡后综合征评分高于对照组。轻型颅脑损伤组FA值升高区域有:右侧小脑半球、右侧枕叶及小脑山坡,舌回,右侧额下回的三角部,楔前叶灰质。轻型颅脑损伤组FA值降低区域有:视辐射,大脑脚,右侧胼胝体膝,左侧胼胝体膝,右侧额中回下白质,中央前回下白质。结论轻型颅脑损伤患者存在器质性颅内改变。扩散张量成像对于轻型颅脑损伤造成的颅内病变非常敏感,可以为临床诊断轻型颅脑损伤提供参考依据,并为判断轻型颅脑损伤预后提供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磁共振成像 扩散成像 轴索损伤 脑震荡后综合征
下载PDF
正常颈髓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参数的特征 被引量:16
15
作者 魏梁锋 王守森 +3 位作者 郑兆聪 田君 马明 肖慧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1-95,共5页
目的测定健康人群颈髓扩散张量成像(DTI)参数的正常值,分析其分布特征、变异及影响因素。资料与方法招募36例健康成年志愿者,行颈椎MR常规序列及颈髓矢状位DTI扫描,通过后处理工作站进行数据采集和影像重建,测定各个颈髓水平各向异性分... 目的测定健康人群颈髓扩散张量成像(DTI)参数的正常值,分析其分布特征、变异及影响因素。资料与方法招募36例健康成年志愿者,行颈椎MR常规序列及颈髓矢状位DTI扫描,通过后处理工作站进行数据采集和影像重建,测定各个颈髓水平各向异性分数(FA)、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通过扩散张量纤维束示踪(DTT)重建白质纤维束,观察纤维束走行及完整性。结果 DTT可清晰显示呈现头尾方向的颈髓内白质纤维束结构,且T2WI证实为正常颈髓的纤维束具有饱满、完整结构。全颈髓FA、ADC值与性别无关(P>0.05),但FA值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r=-0.801,P<0.001),ADC值与年龄呈正相关(r=0.426,P<0.05)。不同颈髓水平的FA值、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TI能够用于颈髓的定量分析,并可直观地显示白质纤维束结构,可作为常规MRI的重要补充。FA和ADC是DTI的敏感参数,用于定量分析时要注意年龄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颈椎 磁共振成像 弥散 扩散成像 各向异性分数 表观扩散系数
下载PDF
正常人肾脏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及可重复性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文娟 郭燕 +2 位作者 王丽琴 王焕军 杨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064-2067,共4页
目的探讨正常肾脏的DTI特点,分析检查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方法对10名健康志愿者行肾脏DTI检查,测量肾皮质及髓质的ADC值及FA值。分析同一测量者在不同时间的测量结果、不同测量者的测量结果及同组受检者不同时间检查结果的一致性... 目的探讨正常肾脏的DTI特点,分析检查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方法对10名健康志愿者行肾脏DTI检查,测量肾皮质及髓质的ADC值及FA值。分析同一测量者在不同时间的测量结果、不同测量者的测量结果及同组受检者不同时间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正常肾皮质的ADC值高于髓质(t=20.126,P<0.001),两侧肾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肾脏髓质的FA值高于皮质(t=-42.713,P<0.001),两侧肾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同一测量者在不同时间的测量结果、不同测量者的测量结果及同组受检者不同时间的检查结果,其组内相关系数均大于0.75,alpha系数均大于0.8。结论 DTI可以反映正常肾脏超微结构的特点,检查结果有很高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扩散成像 肾脏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用于多系统萎缩患者黑质纹状体投射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陆菁菁 王含 +3 位作者 冯逢 付海鸿 金征宇 崔丽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90-993,共4页
目的探讨MR扩散张量成像(DTI)部分各向异性分数值(FA)在多系统萎缩(MS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2例临床确诊的MSA患者和10例正常人行头颅常规MRI和DTI扫描,使用3.0T MR机和自旋回波-回波平面成像序列,b值为1000s/mm2,扩散敏感梯度方向为2... 目的探讨MR扩散张量成像(DTI)部分各向异性分数值(FA)在多系统萎缩(MS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2例临床确诊的MSA患者和10例正常人行头颅常规MRI和DTI扫描,使用3.0T MR机和自旋回波-回波平面成像序列,b值为1000s/mm2,扩散敏感梯度方向为25。测量所有受试对象的双侧苍白球、壳核、尾状核头及黑质外1/3处的FA值,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常规MRI见4例在T2像上壳核显示裂隙状高信号,其中1例合并T2像上壳核和尾状核弥漫信号增高。3例示桥脑及小脑严重萎缩,1例合并桥脑类“十”字形的T2像上高信号改变,另2例示小脑蚓部及半球中度萎缩。4例可见轻-中度额叶及颞叶萎缩。病变组FA值在苍白球及黑质外1/3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在尾状核头部的FA值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在壳核高于对照组。结论常规MRI对MSA的诊断价值有限。MSA患者在黑质纹状体投射局部的FA值较正常人下降,提示其存在的病理改变。DTI可在活体无创地评价黑质纹状体投射的病变,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系统萎缩 黑质纹状体投射 磁共振成像 扩散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多参量评估早产与足月新生儿脑白质发育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贤军 刘哲 +5 位作者 孙亲利 王苗苗 刘聪聪 侯欣 刘黎明 杨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8-173,共6页
目的基于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各参量的变化组合特点评估早产与足月新生儿脑白质不同区域的发育状态。方法纳入行常规磁共振成像未见异常的新生儿66例:早产儿33例(男21例,女12例;胎龄30.143~36.286周)、足月儿33例(男22例,女11例;胎... 目的基于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各参量的变化组合特点评估早产与足月新生儿脑白质不同区域的发育状态。方法纳入行常规磁共振成像未见异常的新生儿66例:早产儿33例(男21例,女12例;胎龄30.143~36.286周)、足月儿33例(男22例,女11例;胎龄37.000~41.429周)。行DTI扫描并获取参量:各向异性分数(FA)、平行扩散率(AD)以及垂直扩散率(RD)。运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分别评价早产儿与足月儿DTI参量与校正胎龄的相关性,并根据Dubois方法对脑白质发育状态进行评估:AD升高、RD降低、FA升高反映轴突排列有序化;AD降低、RD降低、FA不变或升高反映白质预髓鞘化;AD不变、RD降低、FA升高反映白质髓鞘化;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各参量的组间差异。结果根据Dubois的评估方法发现,内囊后肢、胼胝体在早产儿期已经处于髓鞘化阶段;大脑脚在足月儿期才开始髓鞘化;早产儿与足月儿放射冠上部、下额枕束以及外囊均处于预髓鞘化阶段。足月儿各感兴趣区域内FA高于早产儿(P<0.05),而除了大脑脚以外的其他区域足月儿的AD和RD均低于早产儿(P<0.05)。结论基于DTI多参量的发育变化和Dubois的方法可以量化评估新生儿脑白质发育状态,其符合髓鞘化和预髓鞘化阶段DTI参量变化特点,早产儿较足月儿的脑白质发育落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脑白质 发育评估 扩散成像 早产儿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定量分析正常臂丛神经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妙玲 李新春 +3 位作者 陈镜聪 孙翀鹏 何建勋 赵康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7-81,共5页
目的分析采用1.5T MR仪对正常成人臂丛神经进行DTI及纤维束示踪成像(DTT)的可行性及其量化特征。方法 34名健康志愿者接受DTI及DTT,测量C5~8双侧臂丛神经FA值、ADC值,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成像序列分别测量b值为700、9001、100 s/... 目的分析采用1.5T MR仪对正常成人臂丛神经进行DTI及纤维束示踪成像(DTT)的可行性及其量化特征。方法 34名健康志愿者接受DTI及DTT,测量C5~8双侧臂丛神经FA值、ADC值,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成像序列分别测量b值为700、9001、100 s/mm2时右侧C6神经根平均纤维束长度、纤维束所占体素及图像SNR。结果 34名健康志愿者中32名DTI及DTT成功。C5~8神经根平均FA值及ADC值依次为:0.46±0.03和(1.16±0.15)×10-3mm2/s、0.45±0.04和(1.13±0.19)×10-3mm2/s、0.44±0.04和(1.18±0.19)×10-3mm2/s、0.39±0.05和(1.26±0.18)×10-3mm2/s。b=900 s/mm2时,右侧C6神经根平均纤维长度、纤维束所占体素最大。b=700 s/mm2时,SNR最大(18.28±7.38);b=900 s/mm2时,SNR是最大SNR的93%。结论采用1.5T临床型MR机b值为900 s/mm2时,能成功完成正常臂丛神经DTI及DTT,清晰显示臂丛神经纤维束的FA值和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 磁共振成像 扩散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评价幕上胶质瘤对锥体束的侵袭性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丽君 王海涛 +3 位作者 宋清伟 苗延巍 郎志谨 徐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探讨MR DTI评价幕上胶质瘤对锥体束侵袭性的价值。方法对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胶质瘤患者进行DTI分析。按照肿瘤恶性程度分为高(n=16)、低(n=7)级别胶质瘤;按照临床是否有肢体感觉和(或)运动异常分为有症状(n=11)和无症状(n=12)。... 目的探讨MR DTI评价幕上胶质瘤对锥体束侵袭性的价值。方法对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胶质瘤患者进行DTI分析。按照肿瘤恶性程度分为高(n=16)、低(n=7)级别胶质瘤;按照临床是否有肢体感觉和(或)运动异常分为有症状(n=11)和无症状(n=12)。分析测定患侧和对侧锥体束ADC值和FA值,并进行锥体束三维成像和统计学检验。结果高级别胶质瘤患侧内囊后肢层面锥体束FA值显著低于对侧(P<0.05)。高低级别胶质瘤各层面锥体束ADC值与对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有肢体感觉和(或)运动异常者的患侧内囊后肢层面锥体束ADC值高于对侧(P<0.01),患侧锥体束内囊后肢层面及大脑脚层面锥体束FA值低于对侧(P<0.05),而脑桥层面FA值与对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肢体感觉和(或)运动异常者的患侧锥体束重建可见锥体束浸润、破坏。结论应用DTI能够较准确地判定幕上胶质瘤对锥体束的侵袭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扩散成像 胶质瘤 各向异性 表观弥散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