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联合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对视神经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钊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3年第1期74-78,共5页
目的探讨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STIR)联合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对视神经炎(ON)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22年8月在我院确诊的86例ON患者行磁共振扫描,包括冠状面STIR序列、STIR-FLAIR序列及增强T1加权成像(T1WI)序列,对比... 目的探讨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STIR)联合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对视神经炎(ON)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22年8月在我院确诊的86例ON患者行磁共振扫描,包括冠状面STIR序列、STIR-FLAIR序列及增强T1加权成像(T1WI)序列,对比和评价STIR序列、STIR-FLAIR序列对ON的诊断效果。结果STIR序列、STIR-FLAIR序列对显示视神经病变高信号一致性良好(κ_(STIR)=0.812,κ_(STIR)-FLAIR=0.869);STIR-FLAIR序列显示ON病变范围为(17±5)mm,明显大于STIR序列显示的(13±5)mm(t=5.60,P<0.001);STIR-FLAIR序列的标准信号强度(Sn)、ON病变信号强度/同侧眼眶内脂肪信号强度(SON/SIfat)及SON/对侧视神经信号强度(SON/SCON)指标均明显高于STIR序列(t值分别为2.02、5.23、6.08,P<0.001);对比2种序列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STIR-FLAIR序列对ON诊断效能明显高于STIR序列(Z=5.52,P<0.05)。结论联合应用STIR-FLAIR序列诊断ON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临床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视神经炎 时间恢复序列 液体衰减恢复序列 诊断
下载PDF
磁共振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技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评估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史征 刘继伟 +2 位作者 和燕斐 冯晓刚 杨瑞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2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磁共振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技术(MRI-STIR)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进行MRI-STIR检查,...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磁共振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技术(MRI-STIR)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进行MRI-STIR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I-STIR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 7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共36例,占比为51.4%;MRI-STIR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94.4%(34/36),特异度为88.2%(30/34),准确度为91.4%(64/70);经Kappa检测,MRI-STIR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02,P<0.001)。结论 MRI-STIR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中的敏感度及准确度较高,可为临床早期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提供客观评价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纵隔淋巴结 磁共振时间恢复序列技术
下载PDF
磁共振短反转时间的反转恢复技术及其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顾海峰 郑玲 李林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1期93-97,共5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短反转时间的反转恢复技术的原理及特性,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及相关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短反转时间的反转恢复技术获得的磁共振脂肪抑制图像50例,对比频率选择饱和法,分析总结出其临床特点。结果:相同条件... 目的:分析磁共振短反转时间的反转恢复技术的原理及特性,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及相关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短反转时间的反转恢复技术获得的磁共振脂肪抑制图像50例,对比频率选择饱和法,分析总结出其临床特点。结果:相同条件下短反转时间的反转恢复技术较频率选择饱和法能获得较好的脂肪抑制效果,但某些情况下有可能引起误诊、漏诊。结论:在磁共振脂肪抑制成像的临床应用中应恰当、合理地选择短反转时间的反转恢复技术才能获得最佳的脂肪抑制图像质量,才更利于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病变 磁共振成像 时间恢复技术 频率选择饱和法 脂肪抑制技术
下载PDF
腰椎磁共振检查中频率选择压脂法和短反转恢复序列脂肪抑制效果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伟 徐露露 +1 位作者 石银龙 孙娜娜 《实用医技杂志》 2014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比较GE Signa HDe 1.5 T磁共振(MR)的脊柱线圈中两种脂肪抑制技术:频率选择压脂(FS)、短反转恢复序列(STIR)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劣。探讨脊柱线圈中的最佳脂肪抑制方法。方法采用主观和客观2种评价方法对25例脊柱抑制脂肪临床图像进行... 目的比较GE Signa HDe 1.5 T磁共振(MR)的脊柱线圈中两种脂肪抑制技术:频率选择压脂(FS)、短反转恢复序列(STIR)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劣。探讨脊柱线圈中的最佳脂肪抑制方法。方法采用主观和客观2种评价方法对25例脊柱抑制脂肪临床图像进行评价。结果 2种脂肪抑制方法的信噪比(SNR FS=38±9,SNR TIR=5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09,P<0.05)。2组脂肪抑制脂肪信号均匀性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16,P<0.05)。FS和STIR两种脂肪抑制方法脂肪抑制均匀性的评分分别为:2.2±0.5、2.9±0.4(t=5.175,P<0.05);解剖结构显示清晰性的评分分别为:2.8±0.7、3.2±0.6(t=2.536,P<0.05);整个影像质量的评分分别为:2.9±0.7、3.3±0.6(t=2.376,P<0.05)。结论在腰椎系统GE 1.5 T MR检查中,STIR序列的整体抑制脂肪效果要优于FS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脂肪抑制技术 频率选择压 恢复序列 临床应用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型骨折伤椎磁共振成像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黑色线性信号与能量损伤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忠慧 《实用医技杂志》 2022年第10期1019-1021,共3页
目的研究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型骨折(OVCF)伤椎核磁共振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MRI-STIR)技术中黑色线性信号与能量损伤程度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院收治的86例OVCF患者,根据患者创伤原因分为无外力作用... 目的研究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型骨折(OVCF)伤椎核磁共振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MRI-STIR)技术中黑色线性信号与能量损伤程度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院收治的86例OVCF患者,根据患者创伤原因分为无外力作用组26例、低能量损伤组27例、高能量损伤组33例,所有患者均进行MRI-STIR序列检查,比较3组患者MRI-STIR黑色线性信号出现率、出现部位。根据骨密度将所有患者分为高水平组(31例)和低水平组(55例),比较4组患者MRI-STIR黑色线性信号出现率,使用Logistic模型分析骨密度与MRI-STIR黑色线性信号出现的相关性。结果3组患者MRI-STIR黑色线性信号出现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低能量损伤组大于无外力作用组大于高能量损伤组(P<0.05)。3组患者MRI-STIR黑色线性信号出现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水平组患者MRI-STIR黑色线性信号出现率高于高水平患者(P<0.05),骨密度水平与MRI-STIR黑色线性信号相关(P<0.05)。结论低能量损伤及低骨密度水平OVCF患者MRI-STIR序列检查中黑色线性信号出现率较高,可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折 压缩性 磁共振成像 时间恢复序列 黑色线性信号
下载PDF
MR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在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许淑惠 洪添吾 +1 位作者 陈向荣 张少平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36-137,共2页
目的探讨MR短时间反转恢复(STIR)序列在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40例有明显的受伤部位疼痛,常规摄X线正侧位片,其中22例CT扫描,均未见骨折征象。MR检查时间:从外伤后2小时至1个月。MR检查采用日本东芝FLEXART0.5TMR扫描仪,常规使用T... 目的探讨MR短时间反转恢复(STIR)序列在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40例有明显的受伤部位疼痛,常规摄X线正侧位片,其中22例CT扫描,均未见骨折征象。MR检查时间:从外伤后2小时至1个月。MR检查采用日本东芝FLEXART0.5TMR扫描仪,常规使用T1WI、T2WI、STIR序列,脊柱常规作矢状位扫描,膝关节常规作矢状位、冠状位扫描。所有患者不作增强扫描。结果40例患者常规X线正侧位片,22例CT扫描均未见骨折征象,14例脊柱隐匿性骨折MR检查见受伤椎体形态正常,其内散在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部分伴长T1短T2信号,边界不清,STIR序列显示不均一高信号影。26例膝关节损伤32个部位亦显示清晰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夹杂有等、短T2信号影,STIR显示所有病灶边界更为清楚,范围更明确,范围要比T1WI、T2WI序列显示更大。伴有韧带损伤16例,半月板损伤12例,关节囊积液26例。结论脂肪抑制应作为骨骼外伤常规检查序列应用,有利于发现隐匿性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时间恢复 隐匿性骨折 诊断
下载PDF
低场MRI短反转时间的反转恢复序列在颅脑中的应用
7
作者 宁永红 王艳桃 《实用医技杂志》 2007年第6期682-683,共2页
目的:评价短反转时间的反转恢复(STIR)序列在颅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5例脑部疾病患者同时行常规T2WI及STIR检查,比较两种序列对病灶的显示情况。结果:在50例脑白质病变中,STIR序列显示病灶与常规T2WI像相比对比度更高;在20例头皮损... 目的:评价短反转时间的反转恢复(STIR)序列在颅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5例脑部疾病患者同时行常规T2WI及STIR检查,比较两种序列对病灶的显示情况。结果:在50例脑白质病变中,STIR序列显示病灶与常规T2WI像相比对比度更高;在20例头皮损伤方面更有优势;对15例颅内脂肪瘤的诊断具有明显优势。结论:STIR序列可作为颅脑MR检查常规序列的补充,以提高疾病的诊断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场磁共振成像 时间恢复序列 脑部疾病
下载PDF
探讨不同扫描序列在骨关节金属植入物磁共振成像(MRI)的临床伪影抑制价值
8
作者 高丹丹 于亚颖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49-0052,共4页
观察不同扫描序列在骨关节金属植入物磁共振成像的临床伪影抑制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月到2023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骨关节金属植入术治疗的64例患者进行研究,全部患者均接受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并在检查过程中,分别应用短时间反转... 观察不同扫描序列在骨关节金属植入物磁共振成像的临床伪影抑制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月到2023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骨关节金属植入术治疗的64例患者进行研究,全部患者均接受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并在检查过程中,分别应用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和三点法非对称回波水脂分离技术序列,进行伪影抑制,观察不同序列对磁共振影像的影响。结果 三点法非对称回波水脂分离序列的伪影面积较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更少,图像质量优良率较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更高,伪影评分较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更低,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点法非对称回波水脂分离序列的检查时间较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差异较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接受骨关节金属植入术治疗的患者采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检查时,通过三点法非对称回波水脂分离技术进行伪影抑制,可以取得更为理想的成像结果,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金属植入物对检查结果的干扰,既可以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还不会导致检查时间的增加,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 金属植入物 三点法非对称回波水脂分离序列 时间恢复序列 伪影抑制
下载PDF
改良扩散加权成像与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不匹配指导下不明发病时间前循环大血管急性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吴迎春 王俊梅 +1 位作者 孙锐 冯冠青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46-452,共7页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扩散加权成像(DWI)与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不匹配评估不明发病时间(包括醒后卒中)的前循环大血管急性闭塞患者进行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9...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扩散加权成像(DWI)与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不匹配评估不明发病时间(包括醒后卒中)的前循环大血管急性闭塞患者进行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在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发病时间不明且症状发现超过6 h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研究组)与发病时间明确6 h内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对照组)。对照组符合静脉溶栓患者实施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治疗或者直接取栓治疗。研究组患者改良DWI-FLAIR不匹配(DWI阳性,FLAIR阴性或部分阳性,但病灶明显小于DWI),直接进行机械取栓治疗。血管内治疗术后即刻成功再灌注率和术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为主要结局指标,症状性颅内出血和死亡为次要结局指标。成功再灌注定义为闭塞远端血流达到改良脑梗死溶栓试验(mTICI)分级2b/3级;术后90 d时mRS评分≤2分定义为良好预后。应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或两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以及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最终69例接受取栓患者入选,其中研究组25例,对照组44例。59例(85.5%)患者成功实现血管再通,其中研究组21例(84.0%)和对照组38例(86.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1.000)。69例中,9例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其中研究组3例(12.0%),对照组6例(13.6%),组间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1.000)。随访3个月,6例患者死亡,其中研究组2例(8.0%),对照组4例(9.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1.000)。术后90 d总良好预后率为53.6%(37例),其中研究组为14例(56.0%),对照组为23例(52.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9,P=0.765)。结论采用DWI-FLAIR不匹配选择不明发病时间的患者可能与发病时间明确6 h内取栓患者进行取栓同样安全和有效。这种模式有望成为不明发病时间患者进行血管内治疗的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后卒中 发病时间不明卒中 急性缺血性卒中 机械取栓 改良扩散加权成像与液体衰减恢复序列不匹配
下载PDF
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磁共振STIR信号改变与CT骨折线类型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愉勤 刘英 +2 位作者 李兰 张滔 罗晓玲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磁共振(MRI)-短反转时间反转恢复序列(STIR)信号改变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骨折线类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08例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以及MRI、CT影像学征象。比较不同MRI-STIR信号改变患...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磁共振(MRI)-短反转时间反转恢复序列(STIR)信号改变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骨折线类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08例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以及MRI、CT影像学征象。比较不同MRI-STIR信号改变患者的CT骨折线类型及CT值。结果经MRI检查,入组患者骨折椎体数共121节,STIR序列呈现黑色线信号45节,无同源高信号36节,同源高信号40节;CT显示,骨折线嵌插型51节,开裂型33节,微骨折型37节。MRI-STIR序列呈现黑色线信号的患者椎体CT骨折线为嵌插型阳性率高于无同源高信号和同源高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STIR序列呈现同源高信号的患者椎体CT骨折线为微骨折型阳性率高于黑色线信号和无同源高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STIR序列呈现黑色线信号的患者椎体CT值低于无同源高信号和同源高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STIR信号改变与CT骨折线类型存在一定相关性。STIR序列呈现黑色线信号的患者出现椎体嵌插型骨折风险更高,且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椎体骨折 磁共振 时间恢复序列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骨折线类型
下载PDF
核磁共振及成像技术中的基本序列在食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娜 陈卫江 +3 位作者 林向阳 何承云 阮榕生 张锦胜 《农产品加工(下)》 2006年第6期11-14,22,共5页
主要介绍了核磁共振及其成像技术中的FID,IR,CPMG和SE等几个基本序列,以及它们在食品中的主要应用。通过NMR序列可以测定样品中的几个重要特征参数T1,T2和T2*,同时还可以得到样品内部各个层面的成像。这些特征参数往往代表了食品中非常... 主要介绍了核磁共振及其成像技术中的FID,IR,CPMG和SE等几个基本序列,以及它们在食品中的主要应用。通过NMR序列可以测定样品中的几个重要特征参数T1,T2和T2*,同时还可以得到样品内部各个层面的成像。这些特征参数往往代表了食品中非常重要的信息,如食品中的水分分布情况、内部组织结构以及物理化学特性等,它对食品研究和实际生产都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自由感应衰减曲线 恢复序列 CPMG脉冲序列 自旋回波序列 食品
下载PDF
核磁共振弛豫时间测量数据处理方法的讨论 被引量:3
12
作者 臧充之 张洁天 彭培芝 《物理实验》 2005年第5期45-47,共3页
分析和讨论了在超小型核磁共振成像仪测量弛豫时间T1的数据处理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测量方法和数据拟合的改进方案.
关键词 核磁共振 自旋-晶格弛豫时间 数据处理 恢复
下载PDF
高场强核磁共振下测量水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 被引量:1
13
作者 向俊锋 唐亚林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6-131,共6页
在反转恢复脉冲序列中增加双极性梯度场脉冲以压制辐射阻尼效应,从而使之能够在高场强核磁共振波谱仪(Bruker AV600)中较为准确测量水的自旋-晶格时间.这一方法应用于商品化成像对比剂Gd-DTPA的弛豫率测试,得到的结果和文献相似,证实了... 在反转恢复脉冲序列中增加双极性梯度场脉冲以压制辐射阻尼效应,从而使之能够在高场强核磁共振波谱仪(Bruker AV600)中较为准确测量水的自旋-晶格时间.这一方法应用于商品化成像对比剂Gd-DTPA的弛豫率测试,得到的结果和文献相似,证实了该方法的可靠性.进一步应用于新合成成像对比剂TEMDP-EMFs性能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NMR) 自旋-晶格弛豫时间 恢复 辐射阻尼效应
下载PDF
心脏MR反转恢复序列在判定心肌活性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静 苏晋生 +3 位作者 李星 黄文 吴丽萍 裴志强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1年第6期350-352,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反转恢复序列以不同反转时间成像在判定心肌活性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32例临床证实无心肌梗死患者均经胸部反转恢复序列磁共振成像。所有患者按不同的反转时间(TI)分为两组,即A组:TI介于280~320ms;B组:TI<280ms和TI>... 目的探讨磁共振反转恢复序列以不同反转时间成像在判定心肌活性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32例临床证实无心肌梗死患者均经胸部反转恢复序列磁共振成像。所有患者按不同的反转时间(TI)分为两组,即A组:TI介于280~320ms;B组:TI<280ms和TI>320 ms。获自两组不同TI心肌活性的磁共振成像资料是由两名经验丰富的影像医师综合评价和回顾性分析的。结果两组间图像质量及心肌与血池对比程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A组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在采用反转恢复序列进行心脏磁共振成像中,选择合适的TI(280~320 ms)可获得最佳的心肌与血池对比图像,为临床尽早明确诊断心脏病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活性 磁共振成像 恢复序列 时间
下载PDF
3.0T核磁共振FLAIR序列在急性少量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新生 《当代医学》 2015年第32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3.0 T核磁共振FLAIR序列在急性少量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7例用腰穿结果作为金标准的急性少量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磁共振成像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序列)表现,并与CT比较。结果 3.0 T核磁共... 目的探讨3.0 T核磁共振FLAIR序列在急性少量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7例用腰穿结果作为金标准的急性少量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磁共振成像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序列)表现,并与CT比较。结果 3.0 T核磁共振FLAIR序列能很好地显示所有病例的急性少量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表现为脑池、脑沟内高信号影。结论 3.0 T核磁共振FLAIR序列显示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敏感性明显优于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自发性 蛛网膜下腔出血 3.0 T核磁共振 磁共振成像液体衰减恢复序列
下载PDF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3D-STIR磁共振序列诊断的临床效果分析
16
作者 李炎培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7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三维短反转时间反转恢复(3D-STIR)磁共振序列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11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别开展磁共振T_(2)WI-TSE-SAG、T_(1)WI-TSE-SAG、T_(2)... 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三维短反转时间反转恢复(3D-STIR)磁共振序列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11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别开展磁共振T_(2)WI-TSE-SAG、T_(1)WI-TSE-SAG、T_(2)WI-TSE-TRA和3D-STIR序列扫描,以受压神经根的临床诊断定位为金标准,评估常规扫描、3D-STIR序列扫描及联合检查对C6与C7神经根受压的诊断效果,并总结不同检查方式对责任受压神经根的诊断效能。结果:临床诊断定位发现C6神经根受压分别为57例,磁共振常规序列扫描、3D-STIR序列扫描及联合检查的一致性分别为0.594、0.761、0.823,提示常规序列扫描的一致性尚可,而3D-STIR序列扫描与联合检查的一致性较好。同时,临床诊断定位发现C7神经根受压61例,磁共振常规序列扫描、3D-STIR序列扫描及联合检查的一致性分别为0.587、0.758、0.829,提示常规序列扫描的一致性尚可,而3D-STIR序列扫描与联合检查的一致性较好。3D-STIR序列扫描与联合检查对责任受压神经根的诊断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率均高于常规序列,联合检查与3D-STIR序列扫描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3D-STIR磁共振序列扫描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效果较好,有助于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可为患者带来良好临床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磁共振 三维时间恢复
下载PDF
反转恢复法和饱和恢复法测量纵向弛豫时间的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佩 姚红英 《物理实验》 2018年第12期11-14,共4页
采用NMI20台式核磁共振教学成像仪测量了种子和植物油样品的纵向弛豫时间.通过反转恢复法和饱和恢复法的对比可知,饱和恢复法测量时间短而且较准确.选择合适的脉冲序列重复时间D_0很关键,在D_0>5T_1后,D_0对T_1的测量几乎没有影响;在... 采用NMI20台式核磁共振教学成像仪测量了种子和植物油样品的纵向弛豫时间.通过反转恢复法和饱和恢复法的对比可知,饱和恢复法测量时间短而且较准确.选择合适的脉冲序列重复时间D_0很关键,在D_0>5T_1后,D_0对T_1的测量几乎没有影响;在D_0不够大时,T_1的测量值会随着D_0的减小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场核磁共振 纵向弛豫时间 恢复 饱和恢复
下载PDF
磁共振STIRFIR序列对膝关节外伤的诊断准确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鹏 雷新玮 +1 位作者 崔明慧 倪红艳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8年第2期101-103,共3页
目的评价短反转时间快速反转恢复(STIR FIR)序列对膝关节外伤的诊断准确性。方法60例膝关节外伤的患者均经磁共振检查,其中,35例有关节镜资料证实,对膝关节外伤的患者于外伤后2h~7d行STIRFIR序列、扰相梯度T2加权(Spoiled gradient T2 ... 目的评价短反转时间快速反转恢复(STIR FIR)序列对膝关节外伤的诊断准确性。方法60例膝关节外伤的患者均经磁共振检查,其中,35例有关节镜资料证实,对膝关节外伤的患者于外伤后2h~7d行STIRFIR序列、扰相梯度T2加权(Spoiled gradient T2 Weighted Image,GRET2WI)序列并对其磁共振影像(MRI)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扰相GRET2WI序列显示前交叉韧带损伤40例,后交叉韧带损伤24例,半月板损伤21例,骨挫伤21例,骨挫伤区或其周围发现隐性骨折线19条;STIR序列检出前交叉韧带损伤41例,后交叉韧带损伤25例,半月板损伤21例,骨挫伤60例,骨挫伤区或其周围发现隐性骨折线182条。结论与GRET2WI序列比较,STIRFIR序列对膝关节外伤中的骨挫伤、隐性骨折具有更明显的诊断优势,可作为膝关节外伤MRI检查的常规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外伤 时间快速恢复序列 扰相梯度T2WI序列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常规检查序列对计算机断层扫描阴性的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9
作者 汪敬业 陈露露 汪凯 《中国卒中杂志》 2020年第7期766-770,共5页
目的分析总结常规M RI序列(T1WI、T2W I、F L A I R、D W I)对C T阴性的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2019年10月30日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CT结... 目的分析总结常规M RI序列(T1WI、T2W I、F L A I R、D W I)对C T阴性的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2019年10月30日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CT结果为阴性但腰椎穿刺证实为SAH,且进行了头颅MRI辅助诊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共入组5例患者,男性3例(60.0%),年龄范围14~53岁。基于临床表现,最初诊断高度怀疑SAH 1例(20.0%),不除外出血3例(60.0%),怀疑非出血性疾病1例(20.0%)。MRI假阴性1例(20.0%)、误报转移瘤1例(20.0%);在FLAI R、DWI、T2WI、T1WI序列上显示SAH阳性的例数分别为4例(80.0%)、1例(20.0%)、0例、0例。出血病因分析中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20.0%),不明原因型4例(80.0%),5例患者出院时均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结论常规MRI检查在CT阴性的不典型SAH中有良好的显示率,其中FLAIR序列阳性率最高。神经科或影像科医师需要重视MRI在SAH中的诊断价值,并能正确识别其异常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 蛛网膜下腔出血 计算机断层扫描 核磁共振 液体衰减恢复序列
下载PDF
全身肌肉磁共振STIR序列在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中的应用价值
20
作者 李瑶 江东彬 +4 位作者 李芝洵 何晓丹 许大麟 王晶晶 高冠民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7期3083-3086,共4页
目的探讨全身肌肉磁共振(WB-MRI)的短时间反转恢复(STIR)序列在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疑似特发性炎性肌病(IIM)患者,均接受WB-MRI STIR序列扫描,统计患者的... 目的探讨全身肌肉磁共振(WB-MRI)的短时间反转恢复(STIR)序列在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疑似特发性炎性肌病(IIM)患者,均接受WB-MRI STIR序列扫描,统计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受累肌群分布情况。将诊断为PM/DM的患者纳入观察组,不符合PM/DM诊断的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MRI评分。分析观察组MRI评分与肌酶[肌酸激酶(CK)、羟丁酸脱氢酶(HBDH)、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乳酸脱氢酶1(LDH-1)]、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的相关性。观察PM/DM并发症的WB-MRI影像学表现。结果共纳入110例,其中对照组42例,观察组68例。观察组MR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评分与CK、HBDH呈正相关(r=0.263、0.278,均P<0.05)。MRI评分与AST、LDH、LDH-1、CRP、ESR均无关(均P>0.05)。MRI显示股骨头、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呈花斑样、地图样低信号改变,这为股骨头坏死的典型影像学表现。MRI显示双肺条索样改变,提示间质性肺病(ILD)。结论 WB-MRI有助于诊断PM/DM,能够协助诊断骨梗死、ILD等并发症,对评价PM/DM的疾病活动度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多发性肌炎 全身肌肉磁共振 时间恢复序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