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椒和西红柿的抗微核突变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曾鼎昌 洪振丰 +3 位作者 高碧珍 王郑选 许碧玉 陈青 《海峡药学》 2000年第1期32-33,共2页
为了检测青椒和西红柿的抗突变作用 ,作者研究观察了青椒和西红柿对亚硝酸钠和 N-甲基苄胺诱发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影响。结果表明 ,青椒和西红柿能显著地降低亚硝酸钠和 N -甲基苄胺诱发微核升高的作用 。
关键词 青椒 西红柿 药理学 抗微核突变
下载PDF
6个水稻叶色白转绿光温敏核不育突变体的育种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房贤涛 马洪丽 +2 位作者 赵福源 章清杞 张书标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5-51,共7页
为了明确水稻叶色白化转绿光温敏核不育突变系的育种应用价值,笔者对通过辐射诱变获得的具有白化转绿特性的6个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遗传及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个突变体可分为3种类型:白化转浅绿类型(21W4)、白化转绿类型(2... 为了明确水稻叶色白化转绿光温敏核不育突变系的育种应用价值,笔者对通过辐射诱变获得的具有白化转绿特性的6个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遗传及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个突变体可分为3种类型:白化转浅绿类型(21W4)、白化转绿类型(21W7、21W9和21W13)和白化转黄绿类型(21W1和21W10)。21W1的叶色变化特性是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21W4、21W7、21W9、21W10和21W13的叶色变化特性是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6个突变体在穗长、倒二叶、有效穗、播始历期、颖花宽、柱头单边外露率和柱头总外露率方面与对照品种‘SE21S’有所差异,但它们均保持了‘SE21S’的育性转换特性。突变体的杂种具有与原杂交稻相似的株叶形态和株高生长动态,产量构成因素依不同的突变系而表现不同,其中21W1、21W4、21W9和21W10的杂种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有较好的育种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白化转绿 光温敏不育突变
下载PDF
兰州核不育小麦突变体的遗传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忠祥 周宽基 王世红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9-135,141,共8页
以小麦不育系257A为母本,中国春、阿勃、甘麦8号、陇春7号、陇春11号、宁春4号、宁春16号、KUZA、西农1376为父本,杂交后代F1、F2和BC1为材料,调查F1结实率和F2代不育株数与可育株数分离比率,结果表明:F1正常结实,平均结实率为87.4%,F2... 以小麦不育系257A为母本,中国春、阿勃、甘麦8号、陇春7号、陇春11号、宁春4号、宁春16号、KUZA、西农1376为父本,杂交后代F1、F2和BC1为材料,调查F1结实率和F2代不育株数与可育株数分离比率,结果表明:F1正常结实,平均结实率为87.4%,F2代不育株数与可育株数分离比符合1∶3的单基因遗传分离规律和回交遗传的1∶1分离规律。证明该核不育突变体为单隐性核基因突变,具有普通小麦细胞质,不育性遗传稳定、彻底,不受光温变化的影响。利用该核不育突变体(2n=42W(msms)=42)和蓝粒附加系小麦[2n=42W(MSMS)+2(4E)=44]杂交,经连续多代自交选育,创建了"4E-ms杂交小麦生产体系",实现了小麦隐性核不育性的有效保持,开辟了我国小麦核不育杂种优势利用的新途径、新方法。组配的杂交种2574A/墨引45在2003年的产量比较试验中,小区平均折合产量为9 183 kg/hm2,比对照宁春4号增产15.3%,表现中矮秆,株高91.5 cm,优质、高产,具有良好的生产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不育突变 育性遗传 4E-ms系 育种应用
下载PDF
具野稻细胞质的胞质型雄性不育系的体细胞克隆变异II.体细胞克隆温敏核不育突变
4
作者 马镇荣 王昌虎 +1 位作者 刘卫 凌定厚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3-320,共8页
在胞质型水稻雄性不育系IR66707A和IR69700A经离体培养而获得的136个体细胞克隆中,发现了温敏核不育突变5例。这类突变体在广州地区的自然气候下,早季至晚季前期表现为不育,晚季后期表现为可育。盛夏,在幼穗发育至花粉形成阶段对部分突... 在胞质型水稻雄性不育系IR66707A和IR69700A经离体培养而获得的136个体细胞克隆中,发现了温敏核不育突变5例。这类突变体在广州地区的自然气候下,早季至晚季前期表现为不育,晚季后期表现为可育。盛夏,在幼穗发育至花粉形成阶段对部分突变材料进行短日照处理,发现对短日照敏感的不育系农垦58S转换为可育,而供试的5例突变及另一对照培矮64S却与未经处理的材料一样仍表现为不育,表明它们的育性与日照长度的变化无关。在同一发育时期进行低温处理的结果显示,低温处理10d及10d以上者可发生育性转换,自交结实率在17.23%-42.19%之间,而未经处理的材料仍然表现不育,表明它们的育性转换与温度有关。以正常品种为父本与突变体杂交,F1全部为可育;F2可育与不育个体的分离比为3:1;以F1为父本与之测交,TF1代中可育与不育个体的分离比为1:1。遗传分析表明,这种温敏核不育突变为一对隐性核基因所控制。获得了由胞质型雄性不育变为胞核型雄性不育的突变体,这在体细胞克隆变异领域中是一种典型的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野稻细胞质 胞质型雄性不育系 体细胞克隆变异 体细胞克隆温敏不育突变
下载PDF
玉米太空诱变核不育突变体矮化性状的QTL定位及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牛群凯 杨聪 +1 位作者 时子文 曹墨菊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9-435,480,共8页
【目的】玉米太空诱变核不育突变体ms39,选自川单9号种子太空诱变后代。该突变体为细胞核遗传,受隐性单基因控制。育性分离群体的不育株往往伴随着植株的矮化,旨在探讨该突变体不育性与矮化之间的遗传关系。【方法】利用太空诱变核不育... 【目的】玉米太空诱变核不育突变体ms39,选自川单9号种子太空诱变后代。该突变体为细胞核遗传,受隐性单基因控制。育性分离群体的不育株往往伴随着植株的矮化,旨在探讨该突变体不育性与矮化之间的遗传关系。【方法】利用太空诱变核不育株(ms39)与自交系B73杂交组配(ms39ms39×B73)F2群体,构建分子标记遗传图谱,对株高、穗位高、雄穗分支数、雄穗长度进行QTL定位。【结果】共定位到9个QTL,4个株高QTL分别位于1、3、4、10号染色体;2个穗位高QTL分别位于3、4号染色体;1个雄穗长度QTL位于3号染色体;2个雄穗分支数QTL分别位于2、4号染色体。【结论】在3号染色体检测到1个主效株高位点qph3-1,该位点恰好位于不育基因定位区段附近,这对解释该核不育材料常常伴随株高降低这一现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雄性不育突变 QTL定位 F2群体 矮化
下载PDF
致遗传扩张型心肌病房室伴传导阻滞的核纤层蛋白基因突变引起钠电流密度减小 被引量:1
6
作者 孙莉萍 李宁 +2 位作者 王虎 滕思勇 浦介麟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65-68,共4页
目的核纤层蛋白基因突变可以引起扩张型心肌病,其特点是以房室传导阻滞为首发症状,心脏扩张症状出现迟于电生理异常;患者猝死率高,死因常为恶性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和恶性心律失常常与钠通道障碍有关。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制备相关LMN... 目的核纤层蛋白基因突变可以引起扩张型心肌病,其特点是以房室传导阻滞为首发症状,心脏扩张症状出现迟于电生理异常;患者猝死率高,死因常为恶性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和恶性心律失常常与钠通道障碍有关。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制备相关LMNA突变体——E82KR644C和N195K。将突变和野生的LMNA突变体和SCN5A的cDNA共转到HEK293细胞,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通道电流。结果相比于野生型,LMNAE82K明显降低HEK293细胞钠电流密度LMNA(86.19±9.36pA/pF,n=30vs.155.73±19.09pA/pF,n=47;P=0.001).LMNAR644C无明显影响。结论核纤层蛋白导致的钠电流密度减小可能是核纤层蛋白突变致心脏传导阻滞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层蛋白 纤层蛋白基因突变 SCN5A 房室传导阻滞
下载PDF
岳阳楼区29例体细胞突变核型分析
7
作者 白若红 吴嵩龄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3年第S1期15-15,共1页
本文介绍1997年~2002年7月以来,应用外周血作淋巴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共18 000例左右,其中发现 体细胞突变核型29例,涉及4、5、6、7、10、11、12、14、21、22、X、Y染色体。结论 结果表明体细胞突变核型有可能导致自然流 产,应引... 本文介绍1997年~2002年7月以来,应用外周血作淋巴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共18 000例左右,其中发现 体细胞突变核型29例,涉及4、5、6、7、10、11、12、14、21、22、X、Y染色体。结论 结果表明体细胞突变核型有可能导致自然流 产,应引起遗传学工作者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 G显带 突变
下载PDF
拉米夫定治疗5a期间HBV中多聚酶、核前以及核启动子基因的突变
8
作者 邱毓 马霜 潘伯荣 《世界感染杂志》 2003年第2期155-155,共1页
长期拉米夫定治疗对多聚酶以及核前,核启动子基因突变的改变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判断用拉米夫定治疗5a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在这些区域的改变。方法:在治疗开始时以及治疗中取16名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多聚酶链反应扩... 长期拉米夫定治疗对多聚酶以及核前,核启动子基因突变的改变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判断用拉米夫定治疗5a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在这些区域的改变。方法:在治疗开始时以及治疗中取16名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多聚酶链反应扩增,分析HBV的核苷酸序列。结果:在5a治疗结束时有10名患者出现YMDD基序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米夫定 治疗 HBV 多聚酶 启动子基因 突变
下载PDF
蒲公英多糖体外抑瘤和抗突变作用研究 被引量:29
9
作者 杨晓杰 付学鹏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470-2471,共2页
目的观察蒲公英多糖对肝癌细胞的抑制和抗突变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蒲公英多糖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用微核实验检测抗突变作用。结果蒲公英多糖随浓度的增加对肝癌细胞的抑制率增加,但不明显;可以显著提高外周血细胞免疫力,拮抗由... 目的观察蒲公英多糖对肝癌细胞的抑制和抗突变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蒲公英多糖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用微核实验检测抗突变作用。结果蒲公英多糖随浓度的增加对肝癌细胞的抑制率增加,但不明显;可以显著提高外周血细胞免疫力,拮抗由环磷酰胺诱发的微核突变(P<0.01)。结论蒲公英多糖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能有效地拮抗环磷酰胺诱发的微核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多糖 抑瘤 核突变
下载PDF
煎炸油及其加热产生的极性物质致突变性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刘元法 穆昭 +2 位作者 单良 范柳萍 王兴国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1-55,共5页
煎炸过程中,煎炸油发生了氧化、水解、聚合等反应发生,导致煎炸油中的极性物质含量升高。通过Ames试验和骨髓微核率试验对煎炸油及煎炸油中的极性物质的致突变性进行研究。在不加S9时,煎炸油中分离出的极性物质对鼠伤寒沙门氏菌TA100的... 煎炸过程中,煎炸油发生了氧化、水解、聚合等反应发生,导致煎炸油中的极性物质含量升高。通过Ames试验和骨髓微核率试验对煎炸油及煎炸油中的极性物质的致突变性进行研究。在不加S9时,煎炸油中分离出的极性物质对鼠伤寒沙门氏菌TA100的致基因突变作用并存在剂量反应关系y=14.992e0.27x,煎炸后煎炸油、加热后煎炸油以及极性物质对TA102都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分别为y=100.97e0.0736x、y=84.992e0.0936x、y=129.65e0.0567x,在加入S9后各试验组对TA97、TA100、TA102都存在剂量反应关系。极性物质导致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率升高,其中高剂量组(17.44±0.43)‰,并呈剂量反应关系y=3.455 3 lnx+22.979。煎炸油及其极性成分具有致突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煎炸油 极性物质 突变性Ames试验骨髓微
下载PDF
植物细胞在静电场中的畸变与动力学分析
11
作者 谢菊芳 廖贡献 +1 位作者 刘高平 金祥瑞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27-29,共3页
用动力学方法,阐述植物细胞在高压静电场中产生的核突变现象,并在电子水平上分析其畸变机理。
关键词 畸变 植物细胞 动力学分析 核突变 静电场
下载PDF
线粒体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誉 韦建鸽 +1 位作者 吴彬彬 兰菲菲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5-121,共7页
线粒体病是一种少见的能量代谢病,病情复杂多样,从单一组织损伤或无明显临床症状到多系统发病乃致患者早期死亡,在临床上容易误诊或漏诊,甚至延误治疗。由于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受核基因组(nDNA)与线粒体基因组(m tDNA)双重调控,其中大... 线粒体病是一种少见的能量代谢病,病情复杂多样,从单一组织损伤或无明显临床症状到多系统发病乃致患者早期死亡,在临床上容易误诊或漏诊,甚至延误治疗。由于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受核基因组(nDNA)与线粒体基因组(m tDNA)双重调控,其中大多数线粒体酶、结构蛋白和各种蛋白因子由nDNA编码,因而多数原发性线粒体病是nDNA突变所致,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少数则由于m tDNA缺陷造成,属于母系遗传,两种DNA突变所引起的分子病理机制和临床表型特征有所不同。本文综述线粒体病的遗传模式、分类、分子生物学特点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病 基因组突变 线粒体基因组突变 母系遗传
下载PDF
mIκBα表达载体在大鼠肝星状细胞中的稳定表达
13
作者 杨友谊 邹伟敏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CAS 2009年第2期9-12,19,共5页
目的:探讨将mIκBα基因成功转染入大鼠肝星状细胞,并在其中稳定表达。方法:应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技术将mIκBα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MX-mIκBα导入大鼠肝星状细胞中,采用G418筛选途径得到稳定转染的大鼠肝星状细胞,再通过Western b... 目的:探讨将mIκBα基因成功转染入大鼠肝星状细胞,并在其中稳定表达。方法:应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技术将mIκBα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MX-mIκBα导入大鼠肝星状细胞中,采用G418筛选途径得到稳定转染的大鼠肝星状细胞,再通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转染后大鼠肝形状细胞中相应mIκB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稳定转染的大鼠肝星状细胞中证实有pCMX-mIκBα相应蛋白质的表达。结论:mIκBα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MX-mIκBα成功转入大鼠肝星状细胞,并在细胞中得到稳定表达,为进一步研究NFκB和肝星状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并为通过诱导肝星状细胞凋亡治疗肝纤维化寻找实验及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 转录因子突变 稳定转染
下载PDF
MIκBα对TNF-α诱导的大鼠肝星状细胞凋亡的影响
14
作者 杨友谊 邹伟敏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CAS 2009年第3期81-85,共5页
目的:探讨MIκBα对TNF-α诱导的大鼠肝星状细胞生长抑制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首先用不同剂量的TNF-α对培养成功的MIκBα稳定转染组细胞和未转染大鼠肝星状细胞进行诱导,并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中NF-κB/P65蛋白的表达,应用MTT... 目的:探讨MIκBα对TNF-α诱导的大鼠肝星状细胞生长抑制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首先用不同剂量的TNF-α对培养成功的MIκBα稳定转染组细胞和未转染大鼠肝星状细胞进行诱导,并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中NF-κB/P65蛋白的表达,应用MTT法测定细胞生长率,然后用Annexin V-FITC和PI试剂分别进行双标记利用流式细胞仪对两组细胞的凋亡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转染MIκBα的大鼠肝星状细胞的组NF-κB蛋白的表达明显被抑制,转染组较未转染组的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性。转染MIκBα的大鼠肝星状细胞有较高的凋亡率,而未转染MIκBα的大鼠肝星状细胞只有少许细胞发生凋亡,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IκBα表达可以抑制NF-κB蛋白的表达,从而提高大鼠肝星状细胞对TNF-α的敏感性,通过诱导肝星状细胞的凋亡,可能寻找到一条治疗肝纤维化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突变 因子ΚB 肿瘤坏死因子-α 肝星状细胞 凋亡
下载PDF
核磷蛋白C末端基因突变与急性髓系白血病
15
作者 王业伟(综述) 张广森(审校)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43-245,共3页
核磷蛋白(Nucleophosmin,NPM)是多功能蛋白质,能在胞核-胞质之间运输,主要定位于核仁。NPM基因突变在正常核型的AML出现频率为40%~50%,突变NPM异常定位于白血病细胞的胞质。NPMC末端第288位和第390位(或只有第290位)色氨酸... 核磷蛋白(Nucleophosmin,NPM)是多功能蛋白质,能在胞核-胞质之间运输,主要定位于核仁。NPM基因突变在正常核型的AML出现频率为40%~50%,突变NPM异常定位于白血病细胞的胞质。NPMC末端第288位和第390位(或只有第290位)色氨酸的缺失和核输出信号的产生导致胞质NPM聚集。伴有NPM基因突变的AML具有在成人和女性出现率较高,累及多个细胞系,同时伴发FLT3/ITD突变,CD34阴性等特点。免疫组化的方法可以检测到NPM基因突变所产生的胞质NPM,是研究伴有NPM基因突变的AML的有效方法。存在NPM基因突变但不具有FLT3/ITD突变的患者预后较好。由于NPM基因突变出现率高且较稳定,使之可能成为监测正常核型AML微小残留病灶新的分子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蛋白突变 急性髓系白血病
原文传递
论关键能力的构成及其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被引量:11
16
作者 邢红军 龚文慧 赵玉萍 《教育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10,共6页
基于突变论、协同学与原始问题表征理论提出,大脑是一种具有涌现性的复杂自组织系统,关键能力可以用突变函数来描述,在现象层面可以表述为原始问题表征的本领;关键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抽象思维、想象思维、假设思维、概括思维、模型思维... 基于突变论、协同学与原始问题表征理论提出,大脑是一种具有涌现性的复杂自组织系统,关键能力可以用突变函数来描述,在现象层面可以表述为原始问题表征的本领;关键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抽象思维、想象思维、假设思维、概括思维、模型思维与推理思维。这不仅可以为关键能力的研究提供新视角,而且可以为在教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开辟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能力﹔思维 问题表征 突变 微扰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