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2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聚脱氧核糖核苷酸在组织修复中的应用进展
1
作者 邱凡珊 王涵 +3 位作者 陈静静 赵琛玉 李佳琪 韩倩倩 《中国药师》 CAS 2024年第3期510-519,共10页
多聚脱氧核糖核苷酸(PDRN)为低分子量的线性多聚核苷酸片段,是良好的组织修复效应的生物活性分子,主要提取来源为鱼类生殖细胞。研究报道以及临床结果显示,PDRN具有低免疫原性和低毒性。因此,在皮肤创面修复、角膜损伤、消化道损伤修复... 多聚脱氧核糖核苷酸(PDRN)为低分子量的线性多聚核苷酸片段,是良好的组织修复效应的生物活性分子,主要提取来源为鱼类生殖细胞。研究报道以及临床结果显示,PDRN具有低免疫原性和低毒性。因此,在皮肤创面修复、角膜损伤、消化道损伤修复及骨损伤修复等组织修复中显示出很好的应用潜力。本文重点对PDRN在组织损伤和修复中的应用进展进行总结,全面探讨了PDRN在组织修复中的作用和研究机制,为组织修复材料的研究及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脱氧核糖核苷 生物活性分子 组织修复
下载PDF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2在小脑髓母细胞瘤中的功能及机制
2
作者 张琪 吴菁 张晨璐 《癌变.畸变.突变》 CAS 2023年第4期279-284,291,共7页
目的:探讨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2(RRM2)在小脑髓母细胞瘤中的功能和机制。方法:分析GEO数据库中髓母细胞瘤患者的生存和RRM2表达水平的关系。通过免疫组化并结合数据库分析RRM2在小脑髓母细胞瘤和正常小脑组织中的表达。分别通过CCK-8细胞... 目的:探讨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2(RRM2)在小脑髓母细胞瘤中的功能和机制。方法:分析GEO数据库中髓母细胞瘤患者的生存和RRM2表达水平的关系。通过免疫组化并结合数据库分析RRM2在小脑髓母细胞瘤和正常小脑组织中的表达。分别通过CCK-8细胞增殖实验、Transwell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RRM2对小脑髓母细胞瘤细胞系Daoy和D283的增殖、迁移、细胞周期和凋亡的调控作用。通过转录组测序(RNA-seq)探索下游分子机制。采用配对t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GEO数据库分析发现高表达RRM2的髓母细胞瘤患者相较于低表达组的总生存期更短、预后更差(P<0.05)。免疫组化及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RRM2在小脑髓母细胞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小脑组织(P<0.05)。与对照组比较,CCK-8细胞增殖实验、Transwell实验提示过表达RRM2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迁移(P<0.05),敲低RRM2减少肿瘤细胞增殖和迁移(P<0.05);过表达RRM2能够明显增加S期的细胞比例(P<0.05),且明显减少细胞凋亡(P<0.05)。RNA-seq结果显示敲低RRM2后有3 454个基因表达上调,3 332个基因表达下调。KEGG分析显示RRM2敲低后多个信号通路受到影响,包括FOXO、细胞周期、核糖体生物合成等。结论:RRM2在小脑髓母细胞瘤中高表达且与预后不良有关,其具有促进小脑髓母细胞瘤细胞增殖、迁移,减少细胞凋亡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髓母细胞瘤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2 增殖 迁移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点阵激光联合多聚脱氧核糖核苷酸在面部皮肤美容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王梦纯 顾敬鸿 龚忆雨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点阵激光联合多聚脱氧核糖核苷酸(Polydeoxyribonudeotide,PDRN)在面部皮肤美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2年3月于笔者医院要求改善面部皮肤状况的就医者98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9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点阵激光联合多聚脱氧核糖核苷酸(Polydeoxyribonudeotide,PDRN)在面部皮肤美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2年3月于笔者医院要求改善面部皮肤状况的就医者98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点阵激光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PDRN治疗。观察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疗效、症状积分、不良反应和满意度等。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5.92%,高于对照组的83.67%(P<0.05),实验组就医者满意度93.88%,高于对照组的79.59%(P<0.05)。实验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4.29%与对照组10.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点阵激光结合PDRN用于面部皮肤美容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就医者皮肤微循环,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美容 点阵激光 多聚脱氧核糖核苷 皱纹 痤疮后瘢痕 毛孔粗大
下载PDF
孕早期子痫前期孕妇血胎盘生长因子、微小核糖核苷酸水平及风险预测价值
4
作者 申巧俐 郭红霞 路文红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年第8期1939-1942,共4页
目的:分析血浆胎盘生长因子(PIGF)与微小核糖核苷酸-240(miRNA-240)在孕早期子痫前期(PE)患者血中的表达,并建立疾病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1年6月本院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孕产妇临床资料,诊断PE 130例为病例组,其中早发型PE 70... 目的:分析血浆胎盘生长因子(PIGF)与微小核糖核苷酸-240(miRNA-240)在孕早期子痫前期(PE)患者血中的表达,并建立疾病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1年6月本院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孕产妇临床资料,诊断PE 130例为病例组,其中早发型PE 70例、晚发型PE 60例,正常孕妇150例为对照组。均于孕11~13^(+6)周产前检查唐氏血清筛查时检测血浆PIGF及血清miRNA-204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浆PIGF及血清miRAN-204预测PE价值。结果:病例组孕早期血浆PIGF(136.98±16.78 pg/ml)低于对照组(179.58±20.13 pg/ml),外周血miRNA-240-5p(2.11±0.41)高于对照组(1.03±0.32)(P<0.001),但病例组中早发型PE与晚发型PE患者均未见差异(P>0.05)。病例组血浆PIGF与血清miRNA-204相对表达量呈负相关(P<0.001)。绘制ROC曲线,孕早期血浆PIGF、血清miRNA-204预测PE均有较好效能,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8、0.809。经logistic回归分析,设X1=PIGF,X2=miRNA-204,得到PE预测值回归方程P=1+[e^(-(0.663X1+0.711X2-4.317))],二者联合预测PE的AUC(0.876)高于单独指标效能。结论:PE患者孕早期血浆PIGF水平异常下降,血清miR-204水平异常升高,预测PE均有良好效能,且联合应用临床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早期 子痫前期 胎盘生长因子 微小核糖核苷酸-204 风险预测
下载PDF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倪贺 李海航 +1 位作者 黄文芳 李玲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8年第8期79-83,共5页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中,是生物体内唯一的催化4种核糖核苷酸还原、生成相应的脱氧核糖核苷酸的酶。该酶是DNA合成和修复的关键酶和限速酶,对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起着调控作用。不同生物中的RR根据其结合的金属辅助因子不同...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中,是生物体内唯一的催化4种核糖核苷酸还原、生成相应的脱氧核糖核苷酸的酶。该酶是DNA合成和修复的关键酶和限速酶,对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起着调控作用。不同生物中的RR根据其结合的金属辅助因子不同而分类。虽然不同类型RR之间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很低,但它们有十分相似的三级结构的活性中心和相同的催化功能。RR分子中包含2个变构位点,即酶活性中心和底物特异结合位点。活性中心通过生物有机自由基的作用催化核糖核苷酸还原;底物特异结合位点通过变构作用调控4种dNTPs在细胞内的平衡。因此,该酶不仅是研究DNA合成与修复、细胞增殖与分化及癌症的治疗与抗癌药物开发的重要靶点,同时也是研究酶的结构与功能以及酶的催化机理等的重要工具。本文总结了该酶的种类与分布、结构特征、催化机理及作为抗癌药物开发靶点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 结构 功能 抑制剂 抗癌药物
下载PDF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亚基和3型β微管蛋白分子检测指导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治疗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0
6
作者 尹志永 杨大勇 +3 位作者 杨立丰 李华 王铁军 陈丽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亚基(RRMl)和3型β微管蛋白(TUBB3)分子检测在指导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个体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11月秦皇岛市第二医院胸外科住院治疗的48例经病理... 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亚基(RRMl)和3型β微管蛋白(TUBB3)分子检测在指导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个体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11月秦皇岛市第二医院胸外科住院治疗的48例经病理确诊的晚期NSCLC患者分为实验组(20例)和对照组(28例)。实验组采用SYBR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检测患者胸水或静脉血中ERCC1、RRM1和TUBB3的表达量,根据表达情况选择化疗方案:对照组则均采用顺铂与吉西他滨联合治疗。经过2个周期治疗后比较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疾病进展、生存获益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和总控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PS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治疗后的PS评分、PS评分改善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间不同系统的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病理组织的ERCC1、RRM1和TUBB3表达水平用于指导晚期NSCLC患者个体化治疗,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但在改善生活质量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效果不显著.建议进一步探索标志物指导下更为有效的化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亚基 3型β微管蛋白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下载PDF
含CpG基序的寡聚脱氧核糖核苷酸辅助乙肝疫苗对孕鼠和仔鼠的免疫效果 被引量:4
7
作者 肖昕 徐春光 +2 位作者 熊爱华 蒋建伟 徐燕芳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84-486,共3页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CpG 182 6联合乙肝疫苗注射孕鼠后 ,对孕鼠本身及其仔鼠的特异性免疫效果。方法 分别用不同剂量 (10、2 0、4 0 μg/只 )CpG 182 6作为乙肝疫苗佐剂辅助免疫孕鼠 ,ELISA方法检测孕鼠和仔鼠血清乙肝表面抗体 (HBsAb)...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CpG 182 6联合乙肝疫苗注射孕鼠后 ,对孕鼠本身及其仔鼠的特异性免疫效果。方法 分别用不同剂量 (10、2 0、4 0 μg/只 )CpG 182 6作为乙肝疫苗佐剂辅助免疫孕鼠 ,ELISA方法检测孕鼠和仔鼠血清乙肝表面抗体 (HBsAb)水平 ,并观察仔鼠存活数量和生长发育指标 (体质量、身长、胎脑和胎仔体质量系数 )变化。结果 给孕鼠注射CpG 182 6 +乙肝疫苗或单纯乙肝疫苗后 ,孕鼠血清HBsAb水平总是高于仔鼠水平 (P <0 .0 1) ,但孕鼠与仔鼠血清HBsAb水平间无相关性存在 (r =0 .379 P >0 .0 5 ) ;CpG 182 6 +乙肝疫苗免疫孕鼠后 ,2 0 μg/只剂量组孕鼠和仔鼠血清HBsAb含量均高于 10、4 0 μg/只剂量组 ,单纯乙肝疫苗组及空白对照组 (P <0 .0 5 ) ,但仔鼠存活数量及体质量、身长、胎脑和胎仔体质量系数等生长发育指标间均无显著差异 (P均>0 .0 5 )。结论 CpG 182 6 (2 0 μg/只 )联合乙肝疫苗免疫孕鼠时 ,既能显著提高孕鼠及其仔鼠血清特异性免疫抗体水平 ,又不对仔鼠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是一种在妊娠期即可刺激免疫系统不成熟个体免疫活性的理想免疫佐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CpG基序的寡聚脱氧核糖核苷 孕鼠 仔鼠 乙肝表面抗体
下载PDF
有氧运动对线粒体质子跨膜转运及核糖核苷二磷酸还原酶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丁树哲 许豪文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4-247,共4页
本实验通过对有氧运动训练 (无负重游泳 6 0分钟 /天 ,7天 )大鼠游泳运动后的骨骼肌、心肌线粒体质子跨膜转运能力及核糖核苷二磷酸还原酶活性的测定 ,发现有氧运动训练的大鼠在定量运动负荷后 (6 0分钟无负重游泳 ) ,骨骼肌线粒体的质... 本实验通过对有氧运动训练 (无负重游泳 6 0分钟 /天 ,7天 )大鼠游泳运动后的骨骼肌、心肌线粒体质子跨膜转运能力及核糖核苷二磷酸还原酶活性的测定 ,发现有氧运动训练的大鼠在定量运动负荷后 (6 0分钟无负重游泳 ) ,骨骼肌线粒体的质子跨膜转运能力显著提高 (P <0 0 5 ) ,以及线粒体的核糖核苷二磷酸还原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未经训练之大鼠 ,P <0 0 0 1)。而心肌线粒体的以上两项指标变化不甚明显。结果显示 ,骨骼肌线粒体对有氧运动训练的适应过程与其质子跨膜转运能力的提高及核糖核苷二磷酸还原酶活性增加有关。提示骨骼肌线粒体在慢性高氧化磷酸化状态刺激下 ,可能同时导致DNA生物合成的增加 ,即线粒体基因组对其功能变化产生应答反应。心肌线粒体的运动适应过程与骨骼肌线粒体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线粒体质子跨膜转运 核糖核苷二磷酸还原酶 活性氧 线粒体DNA生物合成
下载PDF
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和电喷雾电离质谱研究乙二胺二氯合钯与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反应产物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德晔 朱峰 +2 位作者 马永建 吉文亮 刘华良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3-198,共6页
建立了基于HPLC-ICP-MS分离乙二胺二氯合钯[Pd(en)Cl2]与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5'-d GMP反应产物的方法。方法得到两种能够随色谱流出的产物,产物在25 mmol/L磷酸盐缓冲液(pH 8.0)作为流动相时,得到的分离峰型良好。主产物保留时间为... 建立了基于HPLC-ICP-MS分离乙二胺二氯合钯[Pd(en)Cl2]与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5'-d GMP反应产物的方法。方法得到两种能够随色谱流出的产物,产物在25 mmol/L磷酸盐缓冲液(pH 8.0)作为流动相时,得到的分离峰型良好。主产物保留时间为2.8 min,另一产物保留时间为3.2 min。主产物经富集后由ESI-MS(MS/MS)鉴定得到m/z为510,511,512,514和516的[M+1]+分子离子峰且丰度比与Pd同位素元素一致,再通过碎片推断结构为[Pd(en)(N1-5'-d GMP)],另一种产物经HPLC-DAD解析发现紫外吸收光谱与[Pd(en)(N1-5'-d GMP)]完全相同,HPLC-ICP-MS发现产物含Pd量也与[Pd(en)(N1-5'-d GMP)]相同,结合文献推断另一产物为[Pd(en)(N1-5'-d GMP)]的多聚物。研究表明,[Pd(en)(N1-5'-d GMP)]易在酸性条件下生成,其多聚物易在碱性条件下生成,在反应体系pH=6.0时,[Pd(en)(N1-5'-d GMP)]在12 h内生成且稳定存在。HPLC-ICP-MS图谱显示随着反应pH的增加两种产物的总量逐步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液相色谱 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 钯化合物
下载PDF
肺癌组织中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和核糖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1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和生存期的关系 被引量:9
10
作者 孙江涛 原翔 +1 位作者 宋开放 张艳娜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270-274,共5页
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和核糖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1(RRM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确诊为NSCLC的患者131例,患者均接受过吉西他... 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和核糖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1(RRM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确诊为NSCLC的患者131例,患者均接受过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化学治疗。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患者肿瘤组织中ERCC1和RRM1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化学治疗有效率和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ERCC1和RRM1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吸烟史、TNM分期等因素无关(P>0.05)。ERCC1低表达的患者化学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ERCC1高表达的患者(χ2=6.382,P<0.05);RRM1低表达的患者化学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RRM1高表达的患者(χ2=4.592,P<0.05)。ERCC1和RRM1低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7.8、26.8个月,显著高于ERCC1和RRM1高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期22.8、24.1个月(P<0.05)。结论 ERCC1和RRM1表达水平可预测NSCLC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存期,为NSCLC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1 生存期 预后
下载PDF
动力学毛细管电泳法求解蛋白质与单链脱氧核糖核苷酸结合的解离常数及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魏强 杨歌 +1 位作者 管桦 屈锋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2-338,共7页
平衡混合物的非平衡毛细管电泳(NECEEM)可用于测定复合物的解离常数(K_d)。该文以单链脱氧核糖核苷酸结合蛋白(SSB)和单链脱氧核糖核苷酸(ssDNA)相互作用为模型,分析了相互作用强弱的电泳图谱特征,测定了不同条件下复合物的K_d,建立了... 平衡混合物的非平衡毛细管电泳(NECEEM)可用于测定复合物的解离常数(K_d)。该文以单链脱氧核糖核苷酸结合蛋白(SSB)和单链脱氧核糖核苷酸(ssDNA)相互作用为模型,分析了相互作用强弱的电泳图谱特征,测定了不同条件下复合物的K_d,建立了基于积分偏差的误差分析方法。结果表明,SSB与ssDNA相互作用强弱所致的电泳图差异、SSB与ssDNA的浓度比、毛细管分离温度均影响K_d的计算。此外,基于25℃时SSB与5′-GGTTGGTGTGGTTGG-3′(15mer)人凝血酶适配体作用模型的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现有实验条件下,手动积分峰面积时产生的面积偏差对K_d计算结果有影响,但在10%的偏差区间内,所求K_d值的最大相对偏差小于7%,所求K_d值的误差可忽略。该文证实了基于NECEEM求解动力学相关参数的方法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毛细管电泳 单链脱氧核糖核苷酸结合蛋白 解离常数 积分偏差
下载PDF
脂质体介导寡脱氧核糖核苷酸转染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转染率及分布测定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晓青 曾水清 徐莉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11-1114,共4页
目的:观察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介导的寡脱氧核糖核苷酸(ODNs)在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中的转染效率及其在细胞中的分布。方法: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的介导下将人工合成的FAM荧光标记的ODNs转... 目的:观察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介导的寡脱氧核糖核苷酸(ODNs)在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中的转染效率及其在细胞中的分布。方法: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的介导下将人工合成的FAM荧光标记的ODNs转入人RPE细胞中,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后20 min、1 h、2 h、4 h、6 h、12 h、24 h其在细胞内的分布,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在RPE细胞中的转染效率;并用MTT法检测脂质体处理组、脂质体-ODNs复合物处理组和正常对照组的细胞增生活性,观察脂质体的毒性。结果:LipofectamineTM 2000能迅速将FAM-ODNs转入人RPE细胞的胞质和胞核内,4~6 h达高峰,转染效率高达(85.85±5.75)%,与其他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后其转染率还有(70.11±5.81)%;且脂质体对RPE细胞无明显细胞毒性,3组间细胞增生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pofectamineTM 2000能有效地将FAM-ODNs转入人RPE细胞中,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基因转移载体用于基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脂质体 基因转移 寡脱氧核糖核苷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下载PDF
新型类嘌呤脱氧核糖核苷类化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晓河 李玉江 +2 位作者 陶乐 王强 董黎红 《化学研究》 CAS 2015年第3期263-266,共4页
以1,3,5-三-O-苯甲酰基-2-脱氧-2-β-氟-α-D-核糖为原料,通过溴代、与4-氯吡咯[2,3-d]嘧啶的钠盐偶合、4-氯的氨基化等反应,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新型结构的4-取代-9-(2′-脱氧-2′-β-氟-β-D-呋喃糖基)吡咯[2,3-d]嘧啶类化合物,其化... 以1,3,5-三-O-苯甲酰基-2-脱氧-2-β-氟-α-D-核糖为原料,通过溴代、与4-氯吡咯[2,3-d]嘧啶的钠盐偶合、4-氯的氨基化等反应,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新型结构的4-取代-9-(2′-脱氧-2′-β-氟-β-D-呋喃糖基)吡咯[2,3-d]嘧啶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经核磁共振、高分辨率质谱分析确证;并且初步探讨了反应条件和反应机理.结果表明,以无水四氢呋喃为溶剂,密闭高压回流反应,反应产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类嘌呤脱氧核糖核苷 合成 结构表征
下载PDF
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的N-羧酰咪唑选择性酰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汪猷 徐耀忠 +2 位作者 杨再完 刘象元 王绮文 《化学学报》 SCIE CAS 1988年第12期1195-1200,共6页
应用 N-羧酰咪唑在合适的条件下可按制备性规模进行选择性地酰化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得率为50—80%.对反应机制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核糖核苷 白色沉淀 乙醇溶液 梯度洗脱 无水乙醚 基峰 相对丰度 酰化 酰基化 咪唑 间二氮茂 氮杂环化合物
下载PDF
新型类嘌呤脱氧核糖核苷类化合物的抗乙型肝炎病毒体外活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晓河 李玉江 +2 位作者 陶乐 王强 董黎红 《河南科学》 2015年第6期911-914,共4页
探讨新型类嘌呤脱氧核糖核苷类化合物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为了将新型类嘌呤脱氧核糖核苷类化合物作用于以Hep G2.2.15细胞系,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样品对Hep G2.2.15细胞的毒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ELISA... 探讨新型类嘌呤脱氧核糖核苷类化合物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为了将新型类嘌呤脱氧核糖核苷类化合物作用于以Hep G2.2.15细胞系,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样品对Hep G2.2.15细胞的毒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HBsAg和HBeAg的变化.结果显示,新型类嘌呤脱氧核糖核苷类化合物在第9天时,浓度为10μmol/L,对HBsAg和HBeAg的抑制率都较高,化合物的毒性也较低.体外细胞培养表明,新型类嘌呤脱氧核糖核苷类化合物在体外有一定的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类嘌呤脱氧核糖核苷类化合物 抗乙型肝炎病毒 HEPG2.2.15
下载PDF
5-去氮嘌呤核糖核苷类似物的设计与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晓河 李玉江 +3 位作者 陶乐 常俊标 董黎红 梁志宏 《化学研究》 CAS 2013年第4期425-433,共9页
综述了近年来有关5-去氮嘌呤核糖核苷类似物作为潜在生物活性(如抗病毒、抗肿瘤等)先导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研究进展.指出该类先导物的设计与合成主要基于以下两种途径:一是在去氮嘌呤碱基的4-位或5-位引入不同的取代基;二是在去氮嘌呤... 综述了近年来有关5-去氮嘌呤核糖核苷类似物作为潜在生物活性(如抗病毒、抗肿瘤等)先导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研究进展.指出该类先导物的设计与合成主要基于以下两种途径:一是在去氮嘌呤碱基的4-位或5-位引入不同的取代基;二是在去氮嘌呤碱基的4-位或5-位引入不同取代基的同时,对核苷中的糖基进行修饰.并从这两种途径着手介绍了近年来该领域所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去氮嘌呤核糖核苷类似物 设计 合成 研究进展 综述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中核糖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M1表达及其与吉西他滨化学治疗敏感性相关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秀威 陈玉玲 黄鹏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石蜡包埋组织中核糖核苷酸还原酶(RR)亚单位M1(RRM1)表达与吉西他滨化学治疗敏感性的关系,并观察这项指标与患者生存的关系。方法收集术后化学治疗应用吉西他滨的NSCLC患者的病理标本制成组织芯片,采用免疫...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石蜡包埋组织中核糖核苷酸还原酶(RR)亚单位M1(RRM1)表达与吉西他滨化学治疗敏感性的关系,并观察这项指标与患者生存的关系。方法收集术后化学治疗应用吉西他滨的NSCLC患者的病理标本制成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RRM1的表达,并分析患者的化学治疗疗效和生存资料与上述指标表达的关系。结果在50例病理组织中RRM1过表达22例(44%)。RRM1过表达组的1 a生存率小于非过表达组的1 a生存率(P<0.05)。不同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及肿瘤部位的2组患者RRM1表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不同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分期的2组患者RRM1表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RRM1非过表达组织化学治疗有效率82.1%(23/28)高于RRM1过表达组有效率22.7%(5/2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RRM1过表达组的1 a生存率为53.6%(15/28),非过表达组1 a生存率为77.3%(17/22),RRM1过表达组的1 a生存率低于RRM1非过表达组(P<0.05)。结论 NSCLC患者中RRM1低表达的患者生存率高于高表达的患者,RRM1可以作为NSCLC采用吉西他滨方案化学治疗敏感性和生存预测的分子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M1 吉西他滨 耐药
下载PDF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2在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玲玲 周怀君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374-376,共3页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2(RRM2)是DNA合成和修复的限速酶,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乳腺癌、胰腺癌等肿瘤中高表达。研究表明,其高表达增加肿瘤治疗中的化疗抵抗,产生耐药问题,由此激发了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的研制和开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3-AP...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2(RRM2)是DNA合成和修复的限速酶,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乳腺癌、胰腺癌等肿瘤中高表达。研究表明,其高表达增加肿瘤治疗中的化疗抵抗,产生耐药问题,由此激发了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的研制和开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3-AP和吉西他滨。目前在其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研究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2在其相关肿瘤中的意义和治疗已逐渐成为热点与重点,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有望通过阻断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2的表达抑制肿瘤发展,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2 肿瘤 耐药性 意义
下载PDF
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胸苷酸合成酶和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的表达及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镜塘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7期945-947,952,共4页
目的探讨胸苷酸合成酶(TS)和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RRM1)的表达与培美曲塞或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关系。方法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0例,分为培美曲塞+卡铂化疗组35例及吉西他滨+卡铂治疗组35例,检测培美曲... 目的探讨胸苷酸合成酶(TS)和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RRM1)的表达与培美曲塞或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关系。方法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0例,分为培美曲塞+卡铂化疗组35例及吉西他滨+卡铂治疗组35例,检测培美曲塞+卡铂化疗组患者肺癌组织TS的水平和吉西他滨+卡铂化疗组患者肺癌组织RRM1的水平,分析客观缓解率(ORR)、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与TS、RRM1水平的关系。结果培美曲塞+卡铂化疗组中TS高表达患者ORR为15.8%(3/19),低于TS低表达患者的75.0%(12/16)(P<0.05);TS高表达患者PFS为(2.1±0.6)个月,短于TS低表达患者的(6.6±2.1)个月(P<0.05)。吉西他滨+卡铂化疗组RRM1高表达患者ORR为17.6%(3/17),低于RRM1低表达患者ORR的72.2%(13/18)(P<0.05);RRM1高表达患者PFS为(2.2±0.6)个月,短于RRM1低表达患者的PFS(7.1±3.4)个月(P<0.05)。结论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培美曲塞联合卡铂化疗时,TS低表达者的临床疗效较好,而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卡铂化疗时,RRM1低表达者的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鳞非小细胞肺癌 晚期 胸苷酸合成酶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 培美曲塞 吉西他滨 卡铂 客观缓解率 无进展生存时间
下载PDF
海绵中腺嘌呤核糖核苷的结构测定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亮 周淑梅 《福建分析测试》 CAS 2006年第4期1-2,共2页
海绵是我国南海蕴藏着的一种非常丰富的生物,其中含较多具有生物活性的核苷类化合物;通过有机溶剂提取、柱层析分离纯化从海绵(Clathria fasciculate)中获得一个核苷化合物,利用现代波谱等技术鉴定其为腺嘌呤核糖核苷。
关键词 海绵 腺嘌呤核糖核苷 结构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