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下核电站裂隙岩体中核素运移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志国 钮新强 +1 位作者 陈胜宏 刘嫦娥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9-55,共7页
地下核电站将反应堆等涉核建筑物布置于稳定的山体中,在厂址选择时必须评价极端严重事故工况下可能的地下水污染对外界环境的影响。结合地下核电站洞室群赋存岩体特征,提出采用以三维渗透系数张量表示的等效连续介质模型模拟裂隙岩体渗... 地下核电站将反应堆等涉核建筑物布置于稳定的山体中,在厂址选择时必须评价极端严重事故工况下可能的地下水污染对外界环境的影响。结合地下核电站洞室群赋存岩体特征,提出采用以三维渗透系数张量表示的等效连续介质模型模拟裂隙岩体渗流特性,建立"隐含断层"渗流模型,求解洞室群三维渗流场。并以该渗流场为基础,进行核素运移计算。对某初选的地下核电站厂址进行模拟计算表明:在渗控措施作用下,地下洞室群工程区处于"疏干"状态;即使在严重事故工况下,向反应堆洞室内注入冷却水后,洞室内外渗流场不连通,核素不会随消防水渗入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岩体 渗流 核素运移 地下电站
下载PDF
半干旱地区天然黄土包气带中氚的运移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志明 杨月娥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5-50,共6页
通过氚在黄土包气带现场示踪试验结果的分析 ,发现3H纵向分布在相对浓度较大时是对称的 ,而相对浓度较小时则不对称。通过对横向迁移数据的处理 ,得到了3H在天然黄土中的横向浓度分布方差σ2 y 分别为 6 8 4cm2 (A坑 ,t=780d ,埋深 76cm... 通过氚在黄土包气带现场示踪试验结果的分析 ,发现3H纵向分布在相对浓度较大时是对称的 ,而相对浓度较小时则不对称。通过对横向迁移数据的处理 ,得到了3H在天然黄土中的横向浓度分布方差σ2 y 分别为 6 8 4cm2 (A坑 ,t=780d ,埋深 76cm处 )和 138 5cm2 (B坑 ,t=779d ,埋深110cm处 )。横向扩散参数约为纵向扩散参数的 1/ 3。在埋深较大的B坑中 ,快成分份额 f(t,Uq)随时间变化不大 ,相对速度Uq(t ,xq)随时间的变化也不大。在此前提下 ,按快成分计算出关心地点的浓度在某些情况下大于常规计算结果。这表明 ,以质心运动速度为代表的常规计算在某些情况下是不保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包气带 现场示踪试验 浓度分布方差 扩散参数 核素运移 放射性废物 地表处置 安全评价
下载PDF
放射性废物处置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3
作者 易树平 马海毅 郑春苗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92-600,共9页
放射性废物的处置是制约核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针对处置场地核素运移污染的风险问题,对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及其选址、核素运移试验和核素运移模型进行了回顾和论述。指出采用多重屏障系统进行... 放射性废物的处置是制约核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针对处置场地核素运移污染的风险问题,对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及其选址、核素运移试验和核素运移模型进行了回顾和论述。指出采用多重屏障系统进行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其安全性是可以得到保障的;处置场的选址应遵循就近原则,并应从环境水文地质的角度来构建场地的选址及评价体系;核素运移试验应注重室内试验和原位试验相结合,以保证所得结果和参数的可靠性;核素运移模型研究经历了由对流-弥散模型→Kd模型→多组分反应性模型的发展阶段,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在处理非均质介质和非均质反应、矿物溶解-沉淀与水动力行为的相互影响以及稳定性和实际应用能力等方面还亟待提高。我国放射性废物的处置与研究较为滞后,需在处置场选址规范体系、核素运移试验以及模拟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废物处置 水文地质 环境影响评价 核素运移试验 核素运移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