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水法制备核壳聚合物微球及其性能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严涵 于小荣 +3 位作者 吉仁静 盛哲 杨欢 苏高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2-199,共8页
以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水为溶剂,疏水Si O_(2)为壳层原料,采用干水法制备干水微反应器,将其干燥后即得核壳聚合物微球(PMS@SiO_(2))。考察了SiO_... 以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水为溶剂,疏水Si O_(2)为壳层原料,采用干水法制备干水微反应器,将其干燥后即得核壳聚合物微球(PMS@SiO_(2))。考察了SiO_(2)疏水性、疏水Si O_(2)与水相质量比、搅拌速度和搅拌时间对形成稳定干水微反应器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对PMS@SiO_(2)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FTIR、TGA、激光粒度仪、SEM和T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评价了PMS@SiO_(2)吸水膨胀性能和调驱性能。结果表明,PMS@SiO_(2)的最佳制备条件为m(SiO_(2)-R812S)∶m(水相)=1∶10,搅拌速度12000 r/min,搅拌时间120 s,交联剂用量0.10%(以单体总质量为基准,下同),引发剂用量0.15%,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4 h。与常规聚合物微球PMS相比,PMS@SiO_(2)在90℃环境中水化20 d,膨胀倍数约为5.0,具有缓膨特性;PMS@SiO_(2)的封堵率达90.39%,残余阻力系数为10.409,采收率增幅可达34.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水法 聚合物微球 调驱 提高采收率 微反应器 油田化学品
下载PDF
含核-壳聚合物共混体系PC/PBA-cs-PMMA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董丽松 童颖 +3 位作者 安玉贤 汤浩 庄宇钢 冯之榴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9-12,共4页
将聚碳酸酯(PC)和聚丙烯酸丁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核-壳聚合物(PBA-cs-PMMA),采用密炼机以不同条件机械混合。经力学性能测试、形态结构观察和转变行为表征表明,PC与PMMA具有一定的相容性,PBA-cs-P... 将聚碳酸酯(PC)和聚丙烯酸丁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核-壳聚合物(PBA-cs-PMMA),采用密炼机以不同条件机械混合。经力学性能测试、形态结构观察和转变行为表征表明,PC与PMMA具有一定的相容性,PBA-cs-PMMA能很好地分散在PC中,当其含量超过10%,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值为PC的10余倍,是PC的良好增韧剂。增韧机理属银纹和剪切屈服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共混 高聚物 聚碳酸酯 核聚合物
全文增补中
核/壳结构聚合物改性硬质聚氯乙烯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12
3
作者 尤伟 刘玉玲 +3 位作者 张立群 瞿雄伟 张留成 Peter A.Lovell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8-91,共4页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制备了丙烯酸酯核/壳结构聚合物,总转化率超过95%,乳胶粒理论粒径与实测值基本一致,说明聚合体系没有明显的二次成核过程。将其用于硬质聚氯乙烯改性,当加入量为3phr时,就能产生显著的增韧效果,常温缺口冲击强度达到16....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制备了丙烯酸酯核/壳结构聚合物,总转化率超过95%,乳胶粒理论粒径与实测值基本一致,说明聚合体系没有明显的二次成核过程。将其用于硬质聚氯乙烯改性,当加入量为3phr时,就能产生显著的增韧效果,常温缺口冲击强度达到16.51 kJ/cm2,而拉伸强度基本保持不变。扫描电镜分析冲击断口表明,核/壳聚合物已经很好分散到聚氯乙烯基体中,呈网状结构,为明显的韧性断裂过程。该研究有望应用于工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聚合物 乳液聚合 增韧
下载PDF
具有核壳结构的聚合物粒子 被引量:5
4
作者 阚成友 焦书科 +2 位作者 赵培真 朱晓丽 孔祥正 《合成橡胶工业》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5,共5页
概述了具有核壳结构的聚合物粒子的制备方法、形成条件及形成机理,介绍了它们在作为高分子材料的抗冲击改性剂和增韧剂、涂料和粘合剂等领域的应用,并对这一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聚合物 胶乳粒子 种子乳液聚合 形态学 抗冲击改性剂 增韧剂 述评
下载PDF
核壳聚合物粒子 被引量:33
5
作者 何卫东 潘才元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10-117,共8页
介绍了核壳聚合物的用途、研究手段以及合成方法。探讨了影响核壳结构形成的热力学因素。
关键词 聚合物 表征 机理 聚合物 壳结构 热力学
下载PDF
一种新型塑料增韧剂——核壳结构聚合物 被引量:15
6
作者 邱宏斌 董丽松 冯之榴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79-183,共5页
本文综述了核-壳结构聚合物用于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增韧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 增韧剂 工程塑料 通用塑料 聚合物 CSLP
下载PDF
用核壳型聚合物粒子增韧改性环氧树脂 被引量:20
7
作者 张凯 郝晓东 +1 位作者 黄渝鸿 周德惠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14-17,共4页
介绍了环氧树脂增韧改性的新方法,即用橡胶弹性体、热塑性树脂、刚性粒子和核壳型结构聚合物来增韧环氧树脂。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出了聚丙烯酸丁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BA/PMMA)核壳型聚合物粒子,并对其表观形貌及结构进行了SEM和FTI... 介绍了环氧树脂增韧改性的新方法,即用橡胶弹性体、热塑性树脂、刚性粒子和核壳型结构聚合物来增韧环氧树脂。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出了聚丙烯酸丁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BA/PMMA)核壳型聚合物粒子,并对其表观形貌及结构进行了SEM和FTIR分析。将所制备的核壳型聚合物粒子增韧改性环氧树脂,当用量仅为环氧树脂用量2%时,冲击强度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增韧 壳型聚合物粒子 橡胶弹性体 热塑性树脂 刚性粒子
下载PDF
核壳聚合物增韧环氧树脂的研究及进展 被引量:15
8
作者 邱华 齐暑华 王劲 《中国胶粘剂》 CAS 2006年第6期37-41,共5页
核壳聚合物(CSP)用来增韧环氧树脂的最大优点,即在提高韧性的同时而不降低材料的Tg和加工性能。综述了核壳聚合物增韧环氧树脂的特点,核壳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微观结构及形态,以及增韧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影响因素。树枝形聚合... 核壳聚合物(CSP)用来增韧环氧树脂的最大优点,即在提高韧性的同时而不降低材料的Tg和加工性能。综述了核壳聚合物增韧环氧树脂的特点,核壳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微观结构及形态,以及增韧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影响因素。树枝形聚合物作为一种结构特殊的聚合物,也越来越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并对环氧树脂的增韧机理进行了阐述,即空穴化-塑性形变。文中还对核壳聚合物及树枝形聚合物增韧环氧树脂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CSP) 环氧树脂增韧 超支化大分子 增韧机理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化核壳结构聚合物的制备及对尼龙6的改性 被引量:4
9
作者 赵海燕 李艳敏 +2 位作者 王占京 张立群 瞿雄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6-149,共4页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一系列交联度不同的核壳结构聚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Poly(BA/MMA-co-MAA),简称PBMMA,单体总转化率达99.4%,乳胶粒径为302 nm,且理论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说明该体系没有明显的二次成核...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一系列交联度不同的核壳结构聚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Poly(BA/MMA-co-MAA),简称PBMMA,单体总转化率达99.4%,乳胶粒径为302 nm,且理论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说明该体系没有明显的二次成核过程。当交联剂质量分数为0.5%时,尼龙6/PBMMA(100/20)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最大。DMA谱图表明,改性体系低温及尼龙6的α玻璃化转变区域变宽及损耗峰幅度减弱,使得尼龙6与PBMMA间有良好的相容性。SEM观察证实了这种改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聚合 甲基丙烯酸 壳结构聚合物 增韧 尼龙6
下载PDF
核-壳聚合物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武利民 李伯耿 +1 位作者 于在璋 潘祖仁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1990年第2期71-75,共5页
本文综述了国外有关核-壳聚合物乳液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近况,并对这一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壳聚合物 乳液
下载PDF
核壳聚合物增韧环氧树脂的进展 被引量:17
11
作者 蓝立文 陈立新 《粘接》 CAS 2002年第6期1-5,共5页
核壳聚合物 (CSP)现已用于增韧环氧树脂 ,它具有许多优点 :预先设计的CSP在环氧基体中的形态、大小和分散状态与固化规范无关 ;在提高环氧树脂韧性的同时不降低玻璃化温度。本文综述了CSP/环氧共混物的性能和增韧机理。主要的增韧机理是... 核壳聚合物 (CSP)现已用于增韧环氧树脂 ,它具有许多优点 :预先设计的CSP在环氧基体中的形态、大小和分散状态与固化规范无关 ;在提高环氧树脂韧性的同时不降低玻璃化温度。本文综述了CSP/环氧共混物的性能和增韧机理。主要的增韧机理是CSP粒子空穴化 ,释放裂缝附近的三轴度 ,继而产生膨胀形变和剪切屈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增韧 环氧树脂 进展 机理 韧性
下载PDF
乳液聚合物/核壳微球复合调剖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光普 鞠野 +2 位作者 李建晔 李翔 乔奇琳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1-216,共6页
渤海砂岩中低渗油藏受注水开发影响,在储层深部逐渐产生中强水窜通道。为了解决常规聚合物微球体系无法同时满足砂岩储层调剖封堵和注入性要求的难题,开发了能够在地层深部形成网状结构的乳液聚合物/核壳微球复合调剖体系。室内考察了... 渤海砂岩中低渗油藏受注水开发影响,在储层深部逐渐产生中强水窜通道。为了解决常规聚合物微球体系无法同时满足砂岩储层调剖封堵和注入性要求的难题,开发了能够在地层深部形成网状结构的乳液聚合物/核壳微球复合调剖体系。室内考察了复合体系的聚集体黏度变化、粒径变化及在多孔介质中的动态传播性能,结果表明:水解度30%的乳液聚合物溶液与核壳电荷量1:3的核壳聚合物微球以0.0646:1的质量比混合时,黏度提升至18 mPa·s,粒径增长至102μm,封堵率达到86.6%。应用该体系在渤海B油田S井组进行了矿场实验,井组增油超过5 600 m3,含水最高下降7个百分点,有效期超过6个月,取得了良好的控水增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油藏 调剖剂 乳液型聚合物 聚合物微球 复合架桥
下载PDF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核-壳结构压敏胶聚合物乳液的研制 被引量:19
13
作者 张心亚 涂伟萍 陈焕钦 《中国胶粘剂》 CAS 2003年第2期1-4,共4页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具有核/壳结构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压敏胶聚合物乳液,讨论了多官能团有机硅氧烷功能性单体、核壳单体结构、乳化剂、引发剂以及聚合温度等因素对压敏胶聚合物乳液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有机硅氧烷 -壳聚合物乳液 丙烯酸酯 压敏胶
下载PDF
核壳聚合物与SBR协同改性沥青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宝昌 宁志刚 +3 位作者 高光辉 吴明金 张会轩 张宝砚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9-82,共4页
利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核壳聚合物聚丁二烯接枝聚苯乙烯粒子,同时在壳层组分中引入了乳化沥青成分,与丁苯橡胶(SBR)协同共混改性沥青.通过对改性后沥青的低温延度、高温贮存稳定性以及橡胶相在基质沥青中分散状态的分析,得到了一... 利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核壳聚合物聚丁二烯接枝聚苯乙烯粒子,同时在壳层组分中引入了乳化沥青成分,与丁苯橡胶(SBR)协同共混改性沥青.通过对改性后沥青的低温延度、高温贮存稳定性以及橡胶相在基质沥青中分散状态的分析,得到了一种高、低温性能均较好的改性沥青.改性沥青的低温延度超过150 cm,高温贮存离析差小于2.5℃,橡胶相呈点阵状均匀分散于基质沥青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粒子 SBR 沥青 改性机理
下载PDF
核壳聚合物增韧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艳东 马立群 +2 位作者 王雅珍 刘洪成 汪建新 《化工时刊》 CAS 2012年第2期31-34,共4页
核壳聚合物(CSP)用来增韧环氧树脂的最大优点,在于提高韧性的同时而不降低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加工性能。综述了核壳聚合物增韧环氧树脂的特点,核壳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微观结构及形态,以及增韧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影响... 核壳聚合物(CSP)用来增韧环氧树脂的最大优点,在于提高韧性的同时而不降低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加工性能。综述了核壳聚合物增韧环氧树脂的特点,核壳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微观结构及形态,以及增韧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环氧树脂增韧 增韧机理
下载PDF
基于配合物配体策略的Cu-Cd异核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三平 范广 高胜利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2635-2638,共4页
利用小分子配合物[Cu(2-mpac)2(H2O)]·3H2O(1)作为配合物配体,以其两侧未配位的羰基氧原子与金属配位合成了一个Cu-Cd异核配位聚合物[Cu(2-mpac)2(H2O)2Cd(H2O)4(NO3)2]n(2)(2-mpac=5-methyl-2-pyrazinecarboxylic acid),并利用元... 利用小分子配合物[Cu(2-mpac)2(H2O)]·3H2O(1)作为配合物配体,以其两侧未配位的羰基氧原子与金属配位合成了一个Cu-Cd异核配位聚合物[Cu(2-mpac)2(H2O)2Cd(H2O)4(NO3)2]n(2)(2-mpac=5-methyl-2-pyrazinecarboxylic acid),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法对标题化合物进行了表征.晶体学数据:三斜晶系,P-1空间群,a=0.7654(7)nm,b=0.8903(8)nm,c=0.9745(9)nm,α=116.116(1)°,β=98.408(1)°,γ=90.335(1)°,V=0.5880(9)nm3,Z=1,S=1.053,最终残差因子[I>2σ(I)]R1=0.0280,wR2=0.0718,对于全部数据R1=0.0305,wR2=0.07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物配体 配位聚合物 晶体结构
下载PDF
pH敏感性壳聚糖多核星型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对辅酶A的控制释放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保林 袁金芳 高青雨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50-453,476,共5页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三聚体(TDI trimer)为耦合剂,将壳聚糖(CS)及聚乙二醇单甲醚(MeO-PEG)在5℃下,通过官能团耦合的方法合成了以TDI trimer为核,以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eO-PEG2000)和CS为臂的pH敏感性多核星型聚合物P(CS-TDI trimer-MeO-PEG...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三聚体(TDI trimer)为耦合剂,将壳聚糖(CS)及聚乙二醇单甲醚(MeO-PEG)在5℃下,通过官能团耦合的方法合成了以TDI trimer为核,以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eO-PEG2000)和CS为臂的pH敏感性多核星型聚合物P(CS-TDI trimer-MeO-PEG)。用FTIR和1HNMR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了多核星型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2×106,其分布指数为1.64。用UV研究了其对辅酶A(CoA)的控制释放,结果发现,在24℃、w(多核星型聚合物)=0.001%-0.1%的pH=6.8水溶液中,随着w(多核星型聚合物)的增大对辅酶A吸附量增多;在w(多核星型聚合物)=0.01%、pH=3.7时,聚合物对辅酶A的吸附量最大;随着pH的增大,对辅酶A的吸附量减少,辅酶A从聚合物中释放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型聚合物 PH敏感性 辅酶A 控制释放 功能材料
下载PDF
核壳聚合物负载茂金属催化剂及乙烯聚合 被引量:1
18
作者 蒋斌波 黄杏冰 +1 位作者 王靖岱 阳永荣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5-279,共5页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得到了粒径为280nm左右的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核、聚苯乙烯(PS)为壳的PMMA/PS核壳结构聚合物和以PS为核、PMMA为壳的PS/PMMA核壳结构聚合物。并分别以上述二种核壳聚合物为载体,超临界CO2为溶剂,采用...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得到了粒径为280nm左右的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核、聚苯乙烯(PS)为壳的PMMA/PS核壳结构聚合物和以PS为核、PMMA为壳的PS/PMMA核壳结构聚合物。并分别以上述二种核壳聚合物为载体,超临界CO2为溶剂,采用超临界流体浸渍法负载二氯二茂钛(Cp2TiCl2)催化剂,得到PMMA/PS-Cp2TiCl2和PS/PMMA-Cp2TiCl2两种负载型的茂金属催化剂颗粒。通过对二种催化剂颗粒的乙烯淤浆聚合动力学的研究发现,PMMA/PS-Cp2TiCl2催化剂颗粒的聚合反应速度有很大的滞后效应,聚合最大反应速率出现在第9min,而PS/PMMA-Cp2TiCl2催化剂颗粒动力学行为与Cp2TiCl2催化剂均相聚合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二氯二茂钛 超临界二氧化碳 超临界浸渍 乙烯聚合
下载PDF
核-壳聚合物粒子增韧改性工程塑料 被引量:6
19
作者 程晓华 于德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1年第5期23-25,共3页
介绍了核 -壳结构聚合物粒子的组成、制备方法及用途 ,概述了其作为抗冲改性剂和增韧剂对工程塑料的改性 ,探讨了核
关键词 -壳聚合物粒子 工程塑料 抗冲改性剂 增韧机理
下载PDF
新型核-多臂星形聚合物电解质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允航 贺鹏 +2 位作者 杨晓慧 孙晓英 王新灵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951-1953,共3页
采用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法(FT-IR)、微分扫描量热分析(DSC)、离子阻抗谱等测试手段对以超支化聚缩水甘油(HPG)为核,线型聚氨酯(PEU)为臂的核-多臂星形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对其分子结构与电导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星形... 采用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法(FT-IR)、微分扫描量热分析(DSC)、离子阻抗谱等测试手段对以超支化聚缩水甘油(HPG)为核,线型聚氨酯(PEU)为臂的核-多臂星形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对其分子结构与电导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星形聚合物比线型聚合物有更强的溶盐能力和离子传输能力.氧锂比(氧化乙烯单元与锂离子的摩尔比)为4,共混比(质量)为30%时,体系的最高电导率可达0.2mS/cm.当星形聚合物的臂数为5时,体系的电导率高于相同条件下的其他臂数的聚合物体系.体系的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其变化规律符合Arrhenius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臂星形聚合物 溶盐 离子传输 离子电导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