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M1和内切修复交叉补体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罗扬 冯奉仪 《癌症进展》 2008年第2期152-156,共5页
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M1(RRMl)属抑癌基因,RRM1可以激发G2期检测点功能,使受损的DNA得以修复或者发生凋亡,并具有抑制细胞侵袭和转移的作用,另外RRM1还可以调节核苷酸还原酶的活性,是抗代谢药吉西他滨作用的靶分子,RRM1高表达的细胞对吉... 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M1(RRMl)属抑癌基因,RRM1可以激发G2期检测点功能,使受损的DNA得以修复或者发生凋亡,并具有抑制细胞侵袭和转移的作用,另外RRM1还可以调节核苷酸还原酶的活性,是抗代谢药吉西他滨作用的靶分子,RRM1高表达的细胞对吉西他滨耐药。内切修复交叉补体1(ERCC1)是细胞内负责修复受损DNA的核苷酸内切修复通路中的限速酶,可以识别和去除铂-DNA附加物而导致细胞对铂类耐药。本文综述RRM1和ERCC1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和化疗个体化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还原酶单位m1 内切修复交叉补体1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中核糖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M1表达及其与吉西他滨化学治疗敏感性相关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孙秀威 陈玉玲 黄鹏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石蜡包埋组织中核糖核苷酸还原酶(RR)亚单位M1(RRM1)表达与吉西他滨化学治疗敏感性的关系,并观察这项指标与患者生存的关系。方法收集术后化学治疗应用吉西他滨的NSCLC患者的病理标本制成组织芯片,采用免疫...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石蜡包埋组织中核糖核苷酸还原酶(RR)亚单位M1(RRM1)表达与吉西他滨化学治疗敏感性的关系,并观察这项指标与患者生存的关系。方法收集术后化学治疗应用吉西他滨的NSCLC患者的病理标本制成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RRM1的表达,并分析患者的化学治疗疗效和生存资料与上述指标表达的关系。结果在50例病理组织中RRM1过表达22例(44%)。RRM1过表达组的1 a生存率小于非过表达组的1 a生存率(P<0.05)。不同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及肿瘤部位的2组患者RRM1表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不同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分期的2组患者RRM1表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RRM1非过表达组织化学治疗有效率82.1%(23/28)高于RRM1过表达组有效率22.7%(5/2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RRM1过表达组的1 a生存率为53.6%(15/28),非过表达组1 a生存率为77.3%(17/22),RRM1过表达组的1 a生存率低于RRM1非过表达组(P<0.05)。结论 NSCLC患者中RRM1低表达的患者生存率高于高表达的患者,RRM1可以作为NSCLC采用吉西他滨方案化学治疗敏感性和生存预测的分子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核糖核苷还原酶单位m1 吉西他滨 耐药
下载PDF
肺癌组织中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和核糖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1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和生存期的关系 被引量:9
3
作者 孙江涛 原翔 +1 位作者 宋开放 张艳娜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270-274,共5页
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和核糖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1(RRM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确诊为NSCLC的患者131例,患者均接受过吉西他... 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和核糖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1(RRM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确诊为NSCLC的患者131例,患者均接受过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化学治疗。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患者肿瘤组织中ERCC1和RRM1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化学治疗有效率和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ERCC1和RRM1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吸烟史、TNM分期等因素无关(P>0.05)。ERCC1低表达的患者化学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ERCC1高表达的患者(χ2=6.382,P<0.05);RRM1低表达的患者化学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RRM1高表达的患者(χ2=4.592,P<0.05)。ERCC1和RRM1低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7.8、26.8个月,显著高于ERCC1和RRM1高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期22.8、24.1个月(P<0.05)。结论 ERCC1和RRM1表达水平可预测NSCLC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存期,为NSCLC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核糖核苷还原酶单位1 生存期 预后
下载PDF
绒毛蛋白及核苷酸还原亚单位M1在不同胃黏膜病变组织中表达研究
4
作者 赵帅华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年第2期161-163,共3页
目的:观察绒毛蛋白及核苷酸还原亚单位M1(RRM1)在不同胃黏膜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某院收集的210例胃黏膜活检标本,其中慢性胃炎35例,肠上皮化生36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31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0例,胃... 目的:观察绒毛蛋白及核苷酸还原亚单位M1(RRM1)在不同胃黏膜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某院收集的210例胃黏膜活检标本,其中慢性胃炎35例,肠上皮化生36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31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0例,胃癌88例。全部标本予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绒毛蛋白及RRM1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肠上皮化生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胃癌组标本的绒毛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慢性胃炎组(P<0.05);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胃癌组标本的绒毛蛋白阳性率显著低于肠上皮化生组(P<0.05);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胃癌组标本的RRM1阳性率显著高于慢性胃炎组及肠上皮化生组(P<0.05);慢性胃炎组标本中的RRM1阳性率显著高于肠上皮化生组(P<0.05);绒毛蛋白、RRM1在高中分化胃癌阳性表达显著高于低分化胃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绒毛蛋白及RRM1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病发展及预后存在一定关系,早期检测能够有效对胃癌进行诊断、病情评估及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蛋白 核苷还原单位m1 胃黏膜病变
下载PDF
肾癌组织中RRM2、ANXA1表达变化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万勇军 阮先国 +2 位作者 张学勤 殷妮 张大虎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32期62-65,共4页
目的观察肾癌组织中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M2(RRM2)、膜联蛋白A1(ANXA1)表达变化,探讨两指标与肾癌临床病理参数及无进展生存预后的关系。方法肾癌患者102例,术中取部分肾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肾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RRM2、ANXA1蛋白。比较... 目的观察肾癌组织中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M2(RRM2)、膜联蛋白A1(ANXA1)表达变化,探讨两指标与肾癌临床病理参数及无进展生存预后的关系。方法肾癌患者102例,术中取部分肾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肾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RRM2、ANXA1蛋白。比较不同临床病理参数肾癌组织中RRM2、ANXA1表达差异。随访3年记录患者无进展生存情况,比较RRM2、ANXA1表达阳性与阴性患者的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肾癌无进展生存预后影响因素。结果肾癌组织RRM2、ANXA1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肾组织(P均<0.05)。肾癌组织RRM2与ANXA1表达呈正相关(r=0.702,P<0.05)。不同肿瘤TNM分期、Fuhrman分级患者肾癌组织中RRM2、ANXA1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RM2阳性、ANXA1阳性患者3年累积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低于RRM2阴性、ANXA1阴性患者(P均<0.05)。TNM分期Ⅱ~Ⅲ期、Fuhrman分级Ⅲ~Ⅳ级、RRM2阳性及ANXA1阳性是肾癌患者无进展生存预后影响因素。结论肾癌组织中RRM2、ANXA1表达上调,两者与TNM分期、Fuhrman分级有关,是肾癌患者无进展生存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核苷还原酶单位m2 膜联蛋白A1
下载PDF
ERCC1和RRM1蛋白表达与局部晚期宫颈癌含奈达铂同步放化疗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7
6
作者 付娟 张爱云 +2 位作者 罗爱华 欧宝权 尹宜发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433-437,共5页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和核苷酸还原酶M1亚基(RRM1)的表达与局部晚期宫颈癌含奈达铂同步放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至2012年11月接受含奈达铂同步放化疗方案治疗的宫颈癌患者72例,根据疗效分...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和核苷酸还原酶M1亚基(RRM1)的表达与局部晚期宫颈癌含奈达铂同步放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至2012年11月接受含奈达铂同步放化疗方案治疗的宫颈癌患者72例,根据疗效分为治疗敏感组和治疗抵抗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治疗前活检组织中ERCC1、RRM1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疗效及预后的关系,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ERCC1、RRM1水平在局部晚期宫颈癌含奈达铂同步放化疗疗效预测中的价值。结果宫颈癌组织中ERCC1、RRM1均呈高表达,ERCC1、RRM1的高表达率分别为54.2%和59.7%,高于正常组织的35.9%和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敏感组的ERCC1、RRM1高表达率分别为42.9%和47.6%,低于治疗抵抗组的70.0%和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ERCC1及RRM1预测宫颈癌放化疗疗效的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15、92.1%、86.2%和0.944、87.3%、91.0%;ERCC1表达与FIGO分期、分化程度及盆腔淋巴结肿大有关,RRM1表达与分化程度、盆腔淋巴结肿大有关,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C1高表达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27.5个月,与低表达者的28.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RM1高表达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20.0个月,低于低表达者的37.5个月(P<0.05)。结论宫颈癌组织中ERCC1、RRM1呈高表达,且两者表达水平均与疗效、分化程度及盆腔淋巴结肿大有关,RRM1表达亦与预后有关,两者可用于局部晚期宫颈癌含奈达铂同步放化疗疗效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同步放化疗 核苷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ERCC1) 核苷还原酶m1基( rrm1)
下载PDF
联合检测ERCC1、BRCA1、RRM1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选择化疗方案中的意义 被引量:11
7
作者 白娟 郑玲 +1 位作者 李茨 伍建蓉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21期3410-3413,共4页
目的:探讨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RCC1、BRCA1、RRM1的蛋白表达在化疗方案选择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确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化疗组(60例)给予吉西他滨/紫杉醇+顺铂化疗;实验组(60例):化疗前检测ERCC1、RRM1、... 目的:探讨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RCC1、BRCA1、RRM1的蛋白表达在化疗方案选择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确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化疗组(60例)给予吉西他滨/紫杉醇+顺铂化疗;实验组(60例):化疗前检测ERCC1、RRM1、BRCA1蛋白的表达,选用敏感的化疗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无疾病进展时间和生存期。结果:实验组中ERCC1蛋白和BRCA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28.33%,RRM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51.67%。治疗两周期后评价常规化疗组和实验组的化疗客观缓解率分别是35.00%(21/60),43.33%(26/60),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无疾病进展平均时间、中位时间分别为实验组6.653个月、4.8个月;常规化疗组4.35个月、3.5个月,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ERCC1蛋白、BRCA1蛋白、RRM1蛋白的表达选择化疗方案使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临床化疗中获益,可以延长无疾病进展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乳腺癌易感基因1 核糖核苷还原酶单位1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RCC1和RRM1表达与抗肿瘤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关系 被引量:3
8
作者 李竟长 倪秉强 +1 位作者 陈日新 朱州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M1(RRM1)和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l(ERCC1)蛋白在ⅢB和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对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吉西他滨/奈达铂化疗疗效的预测。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1例ⅢB... 目的探讨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M1(RRM1)和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l(ERCC1)蛋白在ⅢB和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对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吉西他滨/奈达铂化疗疗效的预测。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1例ⅢB~Ⅳ期肺癌患者组织中ERCC1和RRMl的表达水平。经过4周期以上恩度联合吉西他滨/奈达铂方案化疗,分析比较不同ERCCl和RRMl表达水平与NSCLC治疗预后的关系。结果 NSCLC组织中ERCCl的阳性率为4 3.1%,RRMl的阳性率为62.7%。RRMl与ERCC1蛋白表达显著正相关。RRMl和ERCC1表达均为阴性组的有效率为72.2%;二者表达均为阳性组为19.0%;二者表达任一阳性组为58.3%,3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ERCC1和RRM1低表达的患者生存期明显长于高表达者。结论 ERCC1和RRM1的表达可作为NSCLC患者恩度联合吉西他滨/奈达铂方案化疗敏感性及其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核苷切除修复交错互补基因-1 核糖核苷还原酶单位m1 免疫组织化学 吉西他滨 达铂
下载PDF
TS和RRM1表达与培美曲塞、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11
9
作者 范洪峰 芮晓艳 张艳喜 《实用癌症杂志》 2017年第5期776-778,782,共4页
目的探讨胸苷酸合成酶(TS)和核苷酸还原酶M1(RRM1)的表达与培美曲塞、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8例,其中接受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患者49例(A组),接受吉西他滨联合卡铂... 目的探讨胸苷酸合成酶(TS)和核苷酸还原酶M1(RRM1)的表达与培美曲塞、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8例,其中接受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患者49例(A组),接受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患者49例(B组)。免疫组化检测所有肿瘤标本中TS和RRM1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培美曲塞组TS-患者总有效率为64.3%,显著高于同组TS+患者总有效率42.9%,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培美曲塞组RRM1+和RRM1-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52.1%和5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吉西他滨组RRM1-患者总有效率为57.7%,显著高于同组RRM1+患者总有效率47.8%,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吉西他滨组TS+和TS-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50.0%和5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美曲塞组TS-患者胃肠道毒副反应和血液毒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9%和21.4%,显著低于TS+患者(P<0.05);吉西他滨RRM1-患者胃肠道毒副反应和血液毒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1%和26.9%,显著低于RRM1+患者(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较,培美曲塞组患者相对能较好耐受,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培美曲塞组患者FACT-L评分显著优于吉西他滨组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患者接受培美曲塞治疗有较好临床获益,RRM1-患者接受吉西他滨治疗临床获益较好,且培美曲塞化疗方案相对吉西他滨有较好临床耐受性,毒副作用相对较低,治疗后患者FACT-L评分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苷合成酶(TS) 核苷还原酶m1(rrm1) 非鳞非小细胞肺癌 疗效
下载PDF
肺腺癌组织ERCC1与RRM1蛋白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传山 马磊 +2 位作者 赵旭林 贺利民 李醒亚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5期49-51,共3页
目的研究肺腺癌组织中切除修复交叉互补蛋白1(ERCC1)及核苷酸还原酶亚单M1(RRM1)表达的相关性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肺腺癌患者16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腺癌组织中ERCC1及RRM1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及与... 目的研究肺腺癌组织中切除修复交叉互补蛋白1(ERCC1)及核苷酸还原酶亚单M1(RRM1)表达的相关性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肺腺癌患者16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腺癌组织中ERCC1及RRM1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及描绘生存曲线评估二者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肺腺癌组织中ERCC1蛋白高表达患者80例(50.0%),RRM1蛋白高表达患者84例(52.5%),ERCC1蛋白表达水平与RRM1蛋白表达水平无关(P>0.05)。ERCC1蛋白表达与病理分期相关(P=0.034),RRM1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相关(P=0.022)。生存分析表明,ERCC1及RRM1蛋白低表达的肺腺癌患者具有生存优势,无进展生存期延长(P<0.05)。结论肺腺癌组织中ERCC1蛋白表达与RRM1蛋白表达无关,但ERCC1及RRM1蛋白水平降低可改善肺腺癌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蛋白1 核苷还原酶m1 预后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ROS1融合基因与ERCC1和RRM1基因mRNA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田玉旺 许春伟 +2 位作者 高文斌 张玉萍 张博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ROS1融合基因与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ation group 1,ERCC1)和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M1(ribonucleotide reductase subunit M1,RRM1)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 目的探讨ROS1融合基因与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ation group 1,ERCC1)和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M1(ribonucleotide reductase subunit M1,RRM1)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257例NSCLC中ROS1基因及ERCC1和RRM1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 ROS1融合基因及ERCC1和RRM1基因mRNA的表达均与患者性别、年龄、是否吸烟、肿瘤大小、淋巴结是否转移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ROS1融合基因与ERCC1和RRM1基因mRNA表达水平无关,且ERCC1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RRM1基因mRNA表达水平无关(P>0.05)。结论 NSCLC组织中ROS1融合基因表达可能与ERCC1和RRM1基因表达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ROS1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核苷还原酶单位 m1
下载PDF
RRM1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江波 何文杰 +1 位作者 涂长玲 杨承纲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9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M1(RRM1)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吉西他滨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晚期NSCLC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化疗,对照组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TP)方案化疗。采用免... 目的探讨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M1(RRM1)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吉西他滨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晚期NSCLC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化疗,对照组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TP)方案化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两组患者肺癌组织中RRM1的表达,统计客观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分析RRM1阳性表达与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不同性别、年龄、组织类型及病理分期患者的RRM1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RRM1阳性表达者RR、DCR及PFS均低于阴性表达者(P<0.05)。对照组RRM1阳性表达者RR、DCR及PFS与阴性表达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RM1的表达与吉西他滨化疗疗效相关,可作为晚期NSCLC选择吉西他滨的依据,RRM1高表达者应避免吉西他滨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核苷还原酶单位m1 化学治疗
下载PDF
EGFR基因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S、ERCC1、β-tubulin-Ⅲ和RRM1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建刚 王惠琴 +2 位作者 任加良 张丽媛 陈方园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23期3007-3010,共4页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胸苷酸合成酶(TS)、切除修复交叉互补蛋白1(ERCC1)、β微管蛋白3(β-tubulin-Ⅲ,TUBB3)和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M1(RRM1)蛋白的表达,为临床上EGFR基因突变晚期NSCLC...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胸苷酸合成酶(TS)、切除修复交叉互补蛋白1(ERCC1)、β微管蛋白3(β-tubulin-Ⅲ,TUBB3)和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M1(RRM1)蛋白的表达,为临床上EGFR基因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个体化化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进行研究,依据EGFR基因的29种突变情况检测结果筛选出发生EGFR基因突变的128例晚期NSCLC患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所选患者肿瘤组织中TS、ERCC1、β-tubulin-Ⅲ和RRM1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观察各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情况、相关性以及与生存期的关系,来评估其在晚期NSCLC患者选择个体化化疗方案中的应用价值。结果EGFR基因突变晚期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TS、ERCC1、β-tubulin-Ⅲ和RRM1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5.63%、60.16%、54.69%和50.78%;TS、ERCC1、β-tubulin-Ⅲ和RRM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组织分型均无关(P>0.05);患者肿瘤组织中的TS、ERCC1、β-tubulin-Ⅲ和RRM1蛋白表达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TS、ERCC1和RRM1表达阴性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和2年存活率分别为(23.33±1.22)个月、(22.97±1.41)个月、(18.57±2.03)个月和72.73%、68.63%、65.08%,均明显高于表达阳性患者的平均生存期[(17.43±1.68)个月、(17.63±0.97)个月、(15.93±1.87)个月]和2年存活率(51.19%、49.35%、46.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β-tubulin-Ⅲ表达阴性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和2年存活率分别为(17.03±1.55)个月和58.62%,与表达阳性患者的(16.87±1.36)个月和48.5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可以通过检测TS、ERCC1、β-tubulin-Ⅲ和RRM1蛋白的表达程度来筛选效能较好的化疗药物,指导EGFR基因突变晚期NSCLC患者选择个体化化疗方案。同时,TS、ERCC1、β-tubulin-Ⅲ和RRM1蛋白在判断预后方面也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 胸苷合成酶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蛋白1 β微管蛋白3 核苷还原酶单位m1
下载PDF
RRM1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14
作者 陆冬梅 于艳丽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0期1408-1410,共3页
目的探讨核糖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1(RRM1)在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9例上皮性卵巢癌、30例卵巢良性肿瘤及18例正常卵巢组织中RRM1的表达,并分析其异常表达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R... 目的探讨核糖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1(RRM1)在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9例上皮性卵巢癌、30例卵巢良性肿瘤及18例正常卵巢组织中RRM1的表达,并分析其异常表达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RRM1在正常卵巢、卵巢良性肿瘤及卵巢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6%(1/18)、30.00%(9/30)及61.62%(61/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两两比较发现,卵巢癌RRM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RM1表达与病理分级有相关性(P<0.05),与患者年龄、FIGO分期、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及大网膜转移无关(P>0.05)。结论 RRM1在卵巢癌中表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有望成为卵巢癌新的早期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核苷还原酶单位1 上皮性卵巢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食管鳞癌细胞系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M1的表达水平与细胞对吉西他滨敏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3
15
作者 罗扬 林晨 +3 位作者 张雪艳 梁萧 付明 冯奉仪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60-663,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细胞系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M1(RRM1)表达水平与细胞对吉西他滨(GEM)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用4个人食管鳞癌细胞系Eca-109、Kyse-150、Kyse-450和9706,采用Western blot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细胞系...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细胞系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M1(RRM1)表达水平与细胞对吉西他滨(GEM)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用4个人食管鳞癌细胞系Eca-109、Kyse-150、Kyse-450和9706,采用Western blot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细胞系的RRM1表达水平,采用细胞毒性试验检测各细胞系对GEM的敏感性。以50nmoL/L GEM持续培养Kyse-450细胞,检测不同时点存活细胞RRM1表达水平的变化。应用RNA干扰技术下调RRMl表达水平后,检测细胞对GEM敏感性的变化。结果GEM作用48h,Eca-109、Kyse-150、Kyse-450和9706细胞的IC50分别为(0.92±0.17)、(0.48±0.11)、(0.29±0.06)和(0.02±0.01)mmol/L。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均显示,Eca-109细胞系的RRM1表达水平最高,其次是Kyse-150和Kyse-450,9706细胞系的RRM1表达水平最低。50nmol/L GEM持续培养Kyse-450细胞后,存活细胞的RRM1水平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高。转染RRM1 siRNA的Kyse-450细胞RRM1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对GEM的敏感性提高了4.26倍。结论食管鳞癌细胞系RRM1的表达水平与细胞对GEM的敏感性相关,RRM1表达水平低的细胞对GEM相对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 吉西他滨 核苷还原酶单位m1
原文传递
GSTP1/RRM1基因多态性与G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袁志军 周文武 +6 位作者 刘维 赵瑾 吴尉 何奕 杨烁 苏婧 罗以 《肿瘤药学》 CAS 2016年第2期136-141,共6页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1,GSTP1)基因A105G和核糖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1(ribonucleotide reductase,RRM1)基因C37A-T524C多态性与G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疗效及毒副反...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1,GSTP1)基因A105G和核糖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1(ribonucleotide reductase,RRM1)基因C37A-T524C多态性与G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疗效及毒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anger测序法检测47例经病理学确诊的NSCLC患者外周静脉GSTP1 A105G和RRM1 C37A-T524C基因多态性。所有患者均经GP方案化疗,2周期后评价临床疗效(RECIST标准)及毒副作用,并分析GSTP1 A105G和RRM1C37A-T524C多态性与化疗疗效及毒副作用的相关性。结果 GSTP1 A105G位点G/G、A/G和A/A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4.3%、31.9%和63.8%,化疗敏感组与非敏感组的GSTP1 A105G多态性基因分布频率无显著差异(P>0.05)。RRM1 C37A-T524C高有效率和非高有效率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36.2%和63.8%,化疗敏感组RRM1 C37AT524C高有效率基因型比例(54.17%)显著高于非敏感组(17.39%)(P=0.0087)。GSTP1 A105G联合RRM1 C37A-T524C基因多态性检测,依排列组合分6型:A型(A/A+高有效率基因型)、B型(A/G+高有效率基因型)、C型(G/G+高有效率基因型)、D型(A/A+非高有效率基因型)、E型(A/G+非高有效率基因型)、F型(G/G+非高有效率基因型),其分布频率分别为29.8%、6.4%、0%、34.0%、25.5%和4.3%,A型基因组合化疗敏感比例较高(45.83%),显著高于化疗非敏感组(13.04%)(P=0.0088)。各基因组间化疗毒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NSCLC患者外周血中的GSTP1 A105G和RRM1 C37A-T524C基因多态性较单一检测其中一种基因多态性更有助于患者选择接受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的一线方案化疗,尤其是RRM1基因多态性更有可能成为预测GP方案化疗治疗NSCLC患者疗效的重要生物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谷胱甘肽S转移酶P1 核糖核苷还原酶单位1 基因多态性 吉西他滨/顺铂 化疗敏感性/化疗毒副反应
下载PDF
RRM1及SOD2基因多态性与晚期NSCLC铂类化疗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贾钦尧 宋珊 +1 位作者 王涛 向小均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21年第4期277-281,共5页
目的研究RRM1及SOD2基因多态性与晚期NSCLC铂类化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10月来医院呼吸内科NSCLC铂类化疗患者252例,使用PCR扩增法分析患者的RRM1及SOD2基因多态性。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基因型的生存率,采用Cox 比... 目的研究RRM1及SOD2基因多态性与晚期NSCLC铂类化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10月来医院呼吸内科NSCLC铂类化疗患者252例,使用PCR扩增法分析患者的RRM1及SOD2基因多态性。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基因型的生存率,采用Cox 比例风险模型评估各影响因素对化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252例患者中化疗有效组(CR+PR)122 例,化疗无效组(SD+PD)130 例。TNM 分期(HR 值为 2.450)、SOD2 SNPrs4880 基因型(HR 值为 2.085)以及 RRM1RR524CT基因型(HR值为1.523)是影响化疗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RM1 SNPrs488等位基因的C/C基因型患者的病死率明显低于其他基因型患者(T/C、T/T),SOD2 SNPrs488等位基因的C/C基因型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高于其他基因型患者(T/C、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RM1及SOD2多态性间在化疗敏感性方面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携带至少1个RRM1 RR524位点的C等位基因和SOD2 SNPrs4880位点的T等位基因的化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基因型携带者(P<0.05)。结论 RRM1、SOD2基因多态性可影响晚期NSCLC患者对以铂类药物为主方案的化疗疗效及生存率,二者可联合应用可预测化疗疗效,提示可根据患者基因型来指导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氧化物歧化酶2 核糖核苷还原酶单位1 NSCLC
下载PDF
RRMl、hENT1的表达与胰腺癌吉西他滨化疗疗效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天朋 刘枭荣 +3 位作者 陈飞 陈敏捷 吴斌 钟征翔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84-86,共3页
胰腺癌预后较差,化疗在胰腺癌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吉西他滨的主的化疗方案是胰腺癌化疗的标准方案。而吉西他滨耐药仍然是延长患者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和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的重要阻碍。目前研究表明,... 胰腺癌预后较差,化疗在胰腺癌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吉西他滨的主的化疗方案是胰腺癌化疗的标准方案。而吉西他滨耐药仍然是延长患者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和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的重要阻碍。目前研究表明,在多种吉西他滨耐药细胞系中RRM1和h ENT1有不同程度表达。而目前通过对RRM1、h ENT1等相关基因的表达预测吉西他滨的化疗效果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有待更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对RRM1、h ENT1的表达与吉西他滨化疗的耐药性及预后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核苷还原酶单位m1(rrm1) 人平衡型核苷转运载体1(h ENT1) 吉西他滨 耐药机制
下载PDF
GSTP1/RRM1基因多态性与G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鑫 吉亚君 杜秀平 《癌症进展》 2016年第11期1149-1152,共4页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基因A105G和核糖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1(RRM1)基因C37A-T524C多态性与GP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4例确诊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外周静脉血予以Sanger测序...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基因A105G和核糖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1(RRM1)基因C37A-T524C多态性与GP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4例确诊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外周静脉血予以Sanger测序法检测GSTP1 A105G和RRM1 C37A-T524C基因多态性。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2个周期GP方案化疗,应用RECIST标准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统计疾病进展时间(TTP)和总生存时间(OS),分析GSTP1 A105G和RRM1 C37A-T524C多态性与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GSTP1 A105G位点3个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G/G 6.0%、A/G 34.5%和A/A 59.5%,且化疗敏感组患者的105GG基因型分布频率低于化疗非敏感组患者(P﹤0.01)。RRM1 C37A-T524C位点2个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高有效率38.1%及非高有效率61.9%,且化疗敏感患者的高有效率基因型比例高于化疗非敏感患者(P﹤0.05)。联合多态性分型显示,两组患者105AA/高有效率基因型(A型)、105GG/高有效率基因型(C型)及105GG/非高有效率基因型(F型)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STP1 A105G 3个基因型及RRM1 C37A-T524C 2个基因型中位TTP及中位OS均存在差异(P﹤0.05)。A型患者中位TTP及中位OS最长(P﹤0.05)。结论同时具有GSTP1A105A和RRM1 C37A-T524C高有效率基因型的患者行GP化疗方案化疗疗效更好,且预后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谷胱甘肽S转移酶P1 核糖核苷还原酶单位1 基因多态性 化疗敏感性 预后
下载PDF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核糖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含铂新辅助化疗方案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骏 吴健 +2 位作者 周志鹏 邱明义 林链凤 《中国综合临床》 2012年第12期1233-1236,共4页
目的通过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新辅助化疗疗效分析,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RCC1)、核糖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RRM1)表达在含铂方案化疗中所起的指导作用。方法80例病理证实为NSCLC患者接受2周期新辅助化疗,化疗前均用分支... 目的通过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新辅助化疗疗效分析,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RCC1)、核糖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RRM1)表达在含铂方案化疗中所起的指导作用。方法80例病理证实为NSCLC患者接受2周期新辅助化疗,化疗前均用分支DNA一液相芯片法检测ERCC1、RRM1表达,并均采用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疗效根据WHO标准确定,CT增强扫描显示达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者为有效或稳定,而扫描显示进展者为无效。结果80例NSCLC患者:ERCC1、RRM1均低表达(A组)25例中20例有效,有效率为80.O%,ERCC1低表达、RRM1高表达(B组)23例中14例有效,有效率为60.9%,ERCC1高表达、RRM1低表达(C组)20例中10例有效,有效率50.0%,ERCC1、RRM1均高表达(D组)12例中4例有效,有效率33.3%,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1,P〈0.05),且A组疗效明显高于其他3组,B、C组亦高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ERCC1、RRM1检测对NSCLC新辅助化疗方案选择有指导意义,值得被广泛推广应用于NSCLC外科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 核糖核苷还原酶单位 非小细胞肺癌 新辅助化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