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美托咪定通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核转录因子信号通路调控脑梗死大鼠海马组织炎症机制研究
1
作者 李显碧 刘尚升 +2 位作者 肖兵 廖华 张杨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Dex)干预对脑梗死大鼠的治疗效果及潜在治疗机制。方法:将6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右美托咪定低剂量组、右美托咪定高剂量组,每组各12只。除对照组、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选用Longa...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Dex)干预对脑梗死大鼠的治疗效果及潜在治疗机制。方法:将6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右美托咪定低剂量组、右美托咪定高剂量组,每组各12只。除对照组、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选用Longa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假手术组仅剥离肌肉血管。Dex治疗组分别腹腔注射盐酸右美托咪定溶液,其余各组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比较各组大鼠缺血脑组织的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核转录因子(NK-κB)信使RNA(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及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同时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区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与对照组大鼠比较,Dex治疗组大鼠SIRT1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NF-κBmRNA和蛋白水平升高,经Dex治疗后两组大鼠的SIRT1mRNA、蛋白水平升高,且Dex高剂量组更高;同时NF-κBmRNA、蛋白水平下降,且Dex高剂量组低于Dex低剂量组;与对照组、假手术组大鼠比较,其余各组大鼠TNF-α、IL-6、MDA水平升高,SOD水平下降,经Dex治疗后两组大鼠的炎性因子和氧化应激水平降低,且Dex高剂量组TNF-α、IL-6、MDA水平低于Dex低剂量组,同时SOD水平升高,且Dex高剂量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能通过激活SIRT1/NF-kB信号通路,减轻炎性反应,缓解氧化应激,进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转录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6 氧化应激 机制
下载PDF
抑制核转录因子Gli1表达对人肺腺癌耐顺铂细胞株的顺铂耐药性逆转作用观察
2
作者 达丽隽 王遵林 +2 位作者 刘雅婷 刘进进 宋飞雪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1期25-29,共5页
目的观察抑制核转录因子Gli1表达对人肺腺癌耐顺铂细胞株的顺铂耐药性逆转作用。方法将人肺腺癌耐顺铂细胞株A549/DDP随机分为GANT61组、环杷明组、LY294002组、对照组,其中GANT61组加入10μmol/L的Gli1抑制剂GANT61,环杷明组加入10μmo... 目的观察抑制核转录因子Gli1表达对人肺腺癌耐顺铂细胞株的顺铂耐药性逆转作用。方法将人肺腺癌耐顺铂细胞株A549/DDP随机分为GANT61组、环杷明组、LY294002组、对照组,其中GANT61组加入10μmol/L的Gli1抑制剂GANT61,环杷明组加入10μmol/L的Smo抑制剂环杷明,LY294002组加入20μmol/L的PI3K抑制剂LY294002,对照组加入培养基。各组细胞继续培养48 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oltting法检测细胞中Gli1 mRNA和蛋白,采用MTT法测算顺铂对各组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采用Western Boltting法检测细胞中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1)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采用Annexin V-FITC法测算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GANT61组、环杷明组、LY294002组、对照组细胞中Gli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0±0.08、0.62±0.12、0.68±0.11、1.05±0.10,其中环杷明组与LY294002组相比,P>0.05;其余组间两两相比,P均<0.05。GANT61组、环杷明组、LY294002组、对照组细胞中Gli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8±0.12、0.59±0.07、0.55±0.13、0.97±0.06,其中环杷明组与LY294002组相比,P>0.05;其余组间两两相比,P均<0.05。顺铂对GANT61组、环杷明组、LY294002组、对照组细胞的IC_(50)值分别为(7.35±1.03)、(9.86±0.71)、(10.23±1.02)、(14.26±2.10)μg/mL,其中环杷明组与LY294002组相比,P>0.05;其余组间两两相比,P均<0.05。GANT61组、环杷明组、LY294002组、对照组MRP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8±0.09、0.38±0.17、0.58±0.19、0.83±0.24,组间相比,P均<0.05。GANT61组、环杷明组、LY294002组、对照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7.27%±0.99%、15.45%±1.01%、12.35%±1.80%、6.25%±0.38%,其中环杷明组与LY294002组相比,P>0.05;其余组间两两相比,P均<0.05。GANT61组、环杷明组、LY294002组、对照组细胞中Bcl-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5±0.08、0.33±0.15、0.63±0.13、0.91±0.19,组间相比,P均<0.05。GANT61组、环杷明组、LY294002组、对照组细胞中Bax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88±0.38、1.34±0.25、1.27±0.39、0.64±0.18,其中环杷明组与LY294002组相比,P>0.05;其余组间两两相比,P均<0.05。结论抑制Gli1表达可通过降低顺铂对A549/DDP细胞的IC_(50)、促进A549/DDP细胞凋亡,逆转A549/DDP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Smo抑制剂环杷明、PI3K抑制剂LY294002、Gli1抑制剂GANT61均可抑制A549/DDP细胞中Gli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Gli1 肺腺癌 顺铂 细胞耐药 Hedgehog信号通路 PI3K/AKT信号通路 半数抑制浓度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核转录因子Sp1在二氧化硅活化的Ⅱ型肺泡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王金胜 曾庆富 +3 位作者 冯德云 李翔 蒋海鹰 文继舫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10-714,共5页
目的 研究二氧化硅(SiO2)刺激的Ⅱ型肺泡细胞(A549)中核转录因子Sp1表达和定位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矽肺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复制SD大鼠矽肺模型,免疫组化检测体内SiO2刺激的Ⅱ型肺泡细胞中核转录因子Sp1蛋白表达的定位及其动... 目的 研究二氧化硅(SiO2)刺激的Ⅱ型肺泡细胞(A549)中核转录因子Sp1表达和定位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矽肺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复制SD大鼠矽肺模型,免疫组化检测体内SiO2刺激的Ⅱ型肺泡细胞中核转录因子Sp1蛋白表达的定位及其动态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体外SiO2刺激的A549细胞中核转录因子Sp1 mRNA的动态变化;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印迹检测体外SiO2刺激的A549细胞中核转录因子Sp1蛋白表达的定位及其动态变化。结果 大鼠矽肺模型中,SiO2刺激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Ⅱ型肺泡细胞中核转录因子Sp1蛋白表达上调,于第7-14天达高峰;体外SiO2作用A549细胞30—960min,Sp1 mRNA表达呈现先升后降,峰值位于60min;Sp1总蛋白和核蛋白表达亦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总蛋白表达峰值位于120min,核蛋白峰值位于240min;Sp1蛋白于60min开始发生明显的核移位,240min时核移位最明显。结论 SiO2能通过增强Ⅱ型肺泡细胞(A549)中Sp1的表达和核移位,从而在矽肺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肺 Ⅱ型肺泡细胞 转录因子SP1 SIO2 大鼠
下载PDF
深静脉血栓形成模型大鼠股静脉内皮组织中核转录因子kappa B1和组织因子的表达(英文)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兴国 郑宏宇 +4 位作者 李文 李宏昆 赵学凌 吴雪梅 王兵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7期1245-1250,共6页
背景:目前调控静脉内皮细胞、血小板、炎性细胞之间相互作用,促进局部深静脉血栓微环境形成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仍未发现早期诊断深静脉血栓的可靠方法。目的:研究核转录因子kappaB1和组织因子在大鼠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将67... 背景:目前调控静脉内皮细胞、血小板、炎性细胞之间相互作用,促进局部深静脉血栓微环境形成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仍未发现早期诊断深静脉血栓的可靠方法。目的:研究核转录因子kappaB1和组织因子在大鼠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将67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对模型组采用股静脉钳夹联合下肢石膏制动构建大鼠深静脉血栓形成模型。于造模后2.5,25h,解剖股静脉观测血栓的发生情况,进一步将模型组分为:血栓形成前组(造模后2.5h)、血栓形成组和血栓不形成组(造模后25h)。取各组股静脉内皮组织,采用基因芯片筛查差异表达的基因,并进一步采用real-timePCR进行验证。结果与结论:基因芯片分析及real-timePCR结果均发现,造模后2.5h,血栓形成前组大鼠股静脉内皮组织中核转录因子kappaB1和组织因子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造模后25h,血栓形成组大鼠股静脉内皮组织中核转录因子kappaB1和组织因子表达明显高于血栓形成前组、血栓不形成组和对照组(P<0.05)。提示局部静脉内皮组织中核转录因子kappaB1和组织因子表达水平上调可能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kappaB1 组织因子 静脉内皮组织 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川西獐牙菜醇提物上调HepG2细胞膜转运蛋白MRP3、核转录因子SP1及核受体CPF、PXR表达 被引量:6
5
作者 刘畅 李绍雪 +3 位作者 高宇 柴进 张全 陈文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08-1011,共4页
目的体外培养HepG2细胞观察川西獐牙菜醇提物(Swertia mussitii Franch)对多药耐药相关蛋白3(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 3,MRP3)、核转录因子SP1(specificity protein 1 transcription factor,SP1)及核受体孕烷X受体(pregnane X rec... 目的体外培养HepG2细胞观察川西獐牙菜醇提物(Swertia mussitii Franch)对多药耐药相关蛋白3(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 3,MRP3)、核转录因子SP1(specificity protein 1 transcription factor,SP1)及核受体孕烷X受体(pregnane X receptor,PXR)、CYP7A启动子结合因子(CYP7A promoter-binding factor,CPF)表达的影响。方法用MTT比色法检测川西獐牙菜醇提物的最佳作用浓度,再分别于0、12、24、48、72h刺激HepG2细胞,抽提细胞的RNA、总蛋白和核蛋白,采用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膜转运蛋白MRP3、转录因子SP1及核受体PXR、CPF在转录与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每个时间点设立阴性对照DMSO组和阳性对照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组。结果川西獐牙菜醇提物可显著诱导HepG2细胞膜转运蛋白MRP3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高表达,其作用强于UDCA(P<0.05)。川西獐牙菜醇提物也可明显上调核转录因子SP1及核受体PXR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作用强于UDCA。对CPF表达的上调作用与UDCA相当(P<0.05)。结论川西獐牙菜醇提物可刺激HepG2细胞膜转运蛋白MRP3上调,且有可能是通过核转录因子SP1及核受体PXR、CPF上调其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去氧胆酸 川西獐牙菜醇提物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3 转录因子SP1 CYP7A启动子结合因子 受体孕烷X受体
下载PDF
实验性大鼠矽肺纤维化中核转录因子Sp1的表达及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王金胜 文继舫 +1 位作者 李翔 胡永斌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7-139,F0004,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核转录因子Sp1在实验性矽肺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复制SD大鼠矽肺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体内SiO2刺激的肺巨噬细胞、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等肺纤维化效应细胞中核转录因子Sp1蛋白表达的定位和动态变化。结果大鼠实验性矽... 目的初步探讨核转录因子Sp1在实验性矽肺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复制SD大鼠矽肺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体内SiO2刺激的肺巨噬细胞、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等肺纤维化效应细胞中核转录因子Sp1蛋白表达的定位和动态变化。结果大鼠实验性矽肺模型中,SiO2刺激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肺巨噬细胞、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肺间质细胞中转录因子Sp1蛋白表达上调,于染尘后第14天达高峰。结论SiO2能上调肺内多种细胞Sp1的表达,Sp1可能在矽肺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SP1 矽肺 大鼠 肺细胞
下载PDF
核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对PPARδ表达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蒋晓刚 毛泽斌 +2 位作者 孟照俊 吕晓凤 俞小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2-315,共4页
目的研究在过氧化物酶体增长因子活化受体δ(PPARδ)表达中的相关调控因子.方法用RT-PCR扩增人类PPARδ启动子序列,通过Deletion及重组将不同长短的PPARδ启动子序列转化到PGL3-basic载体中,转染LOVO细胞,通过观测各重组体转染活性,确定... 目的研究在过氧化物酶体增长因子活化受体δ(PPARδ)表达中的相关调控因子.方法用RT-PCR扩增人类PPARδ启动子序列,通过Deletion及重组将不同长短的PPARδ启动子序列转化到PGL3-basic载体中,转染LOVO细胞,通过观测各重组体转染活性,确定PPARδ启动子活性区域.再通过电泳迁移率变更分析(EMSA)、突变等方法确定核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AP1)对PPARδ表达的作用.结果 Deletion及重组转染后发现PPARδ启动子活性区域在序列3361~3464之间,EMSA、突变发现AP1因子结合位点突变后转染活性明显降低.结论 AP1因子结合位点突变后转染活性明显降低,提示AP1是PPARδ的一个增强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长因子活化受体δ 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 突变 转染
下载PDF
核转录因子Sp1在手术创伤后腹膜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
8
作者 张安平 张连阳 向德兵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1466-1468,共3页
目的:探讨人核转录因子Spl在手术创伤后腹膜组织中的活性改变与腹膜粘连形成之间的关系. 方法:采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EMSA)检测手术创伤后不同时间的人腹膜组织核转录因子Spl表达水平.Masson 染色观察腹膜组织中胶原纤维的变化.... 目的:探讨人核转录因子Spl在手术创伤后腹膜组织中的活性改变与腹膜粘连形成之间的关系. 方法:采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EMSA)检测手术创伤后不同时间的人腹膜组织核转录因子Spl表达水平.Masson 染色观察腹膜组织中胶原纤维的变化. 结果:手术创伤后30 min核转录因子Spl被活化,随着手术时间延长,Spl在创伤腹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 存在差异显著性(P<0.01).随手术时间的延长腹膜组织中胶原纤维增加. 结论:核转录因子Spl的活化对于腹膜粘连形成具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SP1 手术创伤 腹膜组织 基因表达 胶原纤维
下载PDF
核转录因子-kB1基因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王加红 苏枫 +1 位作者 陈忠 陆献成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8期1114-1116,共3页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家族中NF-Kb1基因-94ins/delATTG 的多态性与我国早发冠心病(早发CHD)的相关性。方法对早发冠心病(病例组)92例和非冠心病(对照组)94例患者,采用苯酚-氯仿法提取DNA,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家族中NF-Kb1基因-94ins/delATTG 的多态性与我国早发冠心病(早发CHD)的相关性。方法对早发冠心病(病例组)92例和非冠心病(对照组)94例患者,采用苯酚-氯仿法提取DNA,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分析NF-kappaB1基因多态性。结果两组病例del/del型纯合子,ins/ins型纯合子,del/ins型杂合子基因型频率及ins、del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F-kappaB1基因多态性与我国早发冠心病的易感性可能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kB1 基因多态性 冠心病 早发
下载PDF
胃癌中Krülppel样核转录因子-4的表达与核转录因子特异性蛋白-1和Notch跨膜受体-1表达的关系及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佑蕊 师水生 +1 位作者 刘庆彤 张舒静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1年第9期1010-1013,共4页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Krülppel样核转录因子-4(KLF4)和核转录因子特异性蛋白-1(Sp1)、Notch跨膜受体-1(Notch1)的表达,探讨KLF4和Sp1、Notch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关系及三者与胃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Krülppel样核转录因子-4(KLF4)和核转录因子特异性蛋白-1(Sp1)、Notch跨膜受体-1(Notch1)的表达,探讨KLF4和Sp1、Notch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关系及三者与胃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对76例胃癌手术标本及30名同期收集的正常胃组织标本中Sp1、Notch1和KLF4进行蛋白检测,分析三者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及KLF4的表达与Sp1、Notch1表达的关系。结果正常胃组织标本中可见KLF4蛋白强阳性表达率为77%,在胃癌组织中表达较弱或表达缺失;Sp1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3%,正常组13%;Notch1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为66%,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的23%,且三者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胃癌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KLF4和Notch1在胃癌中表达呈负相关(r=-0.629,P<0.05),KLF4和Sp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呈负相关(r=-0.566,P<0.05)。结论 KLF4和Sp1、Notch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失衡可能对胃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三者可能成为胃癌预后的判断指标及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Krülppel样转录因子4 转录因子特异性蛋白-1
下载PDF
缺氧环境下核转录因子Sp1在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中的表达
11
作者 吕建萌 王雨生 +3 位作者 侯慧媛 李夏 张朝霞 蔡岩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49-652,658,共5页
目的研究缺氧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中核转录因子Sp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RPE细胞置于含终浓度为200μmol.L-1CoCl2的培养液中培养以建立RPE细胞化学缺氧模型。在缺氧后即刻(即... 目的研究缺氧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中核转录因子Sp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RPE细胞置于含终浓度为200μmol.L-1CoCl2的培养液中培养以建立RPE细胞化学缺氧模型。在缺氧后即刻(即常氧状态下)、2h、4h、8h、12h和24h终止缺氧,用细胞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RPE细胞中核转录因子Sp1蛋白表达部位和量的动态变化;RT-PCR检测RPE细胞中Sp1mRNA表达量的动态变化。结果缺氧后即刻(即常氧状态下)Sp1蛋白荧光主要分布于RPE细胞质内;随缺氧时间延长,细胞质内绿色荧光强度减弱,细胞核荧光强度明显增强,至缺氧后12h,细胞核荧光强度达到最高水平。随着缺氧时间延长,RPE细胞内Sp1mRNA和蛋白水平逐渐增高,至12h达峰值,24h表达已降低,但仍高于常氧状态。结论缺氧早期可使RPE细胞内Sp1的表达水平增高,并促使其蛋白从细胞质向细胞核内转移,提示Sp1可能在视网膜脉络膜缺血缺氧性疾病的发生中起着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上皮 缺氧 转录因子SP1
下载PDF
核受体相关转录因子1(Nurr1)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镝 谢雪梅 张徽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31-236,共6页
目的探讨核受体相关转录因子1(Nurr1)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线栓法建立SD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MCAO/R),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阴性病毒组和Nurr1过表达组。过表达Nurr1后,采... 目的探讨核受体相关转录因子1(Nurr1)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线栓法建立SD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MCAO/R),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阴性病毒组和Nurr1过表达组。过表达Nurr1后,采用Longa改良神经功能评分法进行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体积,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微管相关蛋白2(MAP2)表达确定神经细胞损伤情况,相关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脑组织皮质层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Bcl2相关凋亡调节子X(BAX)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中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面积、MDA含量、TNF-α、IL-1β和BAX蛋白表达明显增加;MAP2阳性神经细胞数量、SOD活性和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过表达Nurr1后,神经功能评分、大鼠脑梗死面积、MDA含量、TNF-α、IL-1β和BAX蛋白表达则明显降低;MAP2阳性神经细胞数量、SOD活性和Bcl2蛋白表达明显增高。结论Nurr1可能通过抗氧化、抑制炎症反应,阻断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介导的细胞凋亡,从而改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减轻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元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受体相关转录因子1(Nurr1) 炎症反应 细胞凋亡 抗氧化
下载PDF
核转录因子Sp1在手术创伤后腹膜组织中的活性改变与腹膜粘连形成关系探讨
13
作者 陈立堂 陈勇平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第4期423-424,共2页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Sp1在手术创伤后腹膜组织中的活性改变与腹膜粘连形成关系。方法选取直肠癌手术患者108例,分为正常腹膜组(开腹后第一时间将腹膜组织从切口左侧2.0 cm处锐性切取)和创伤腹膜组(手术后将腹膜组织从切口右侧2.0 cm处锐...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Sp1在手术创伤后腹膜组织中的活性改变与腹膜粘连形成关系。方法选取直肠癌手术患者108例,分为正常腹膜组(开腹后第一时间将腹膜组织从切口左侧2.0 cm处锐性切取)和创伤腹膜组(手术后将腹膜组织从切口右侧2.0 cm处锐性切取),每组各54例。比较两组腹膜组织中Sp1活性,观察Sp1抑制性竞争实验、腹膜组织的胶原纤维变化。结果创伤腹膜组手术后30 min、1 h、2 h、3 h、4 h的Sp1活性逐渐升高(P<0.05),均显著高于正常腹膜组(P<0.05)。50倍未标记特异寡核苷酸完全抑制第3泳道,无条带;50倍未标记变异寡核苷酸未抑制第4泳道,较第1泳道、第2泳道有结合的特异性。结论核转录因子Sp1在手术创伤后腹膜组织中的活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腹膜粘连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SP1 手术创伤 腹膜组织 活性 腹膜粘连形成
下载PDF
转录因子Sp1和VE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史晓宇 刘婷 +2 位作者 张敬 孟玮 赵峻峰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7期1068-1070,共3页
目的:检测转录因子Sp1和VE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探讨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8例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及18例癌旁组织中Sp1和VEGF的表达。结果:Sp1和VEGF在68例乳腺癌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2.05%(49/68... 目的:检测转录因子Sp1和VE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探讨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8例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及18例癌旁组织中Sp1和VEGF的表达。结果:Sp1和VEGF在68例乳腺癌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2.05%(49/68)和64.71%(44/68),与在18例正常乳腺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3.3%和16.67%)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Sp1的过表达与乳腺癌的TNM分期、脉管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无明显相关性;在乳腺癌组织中Sp1和VEGF的表达之间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Sp1和VEGF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且Sp1高表达与乳腺癌的血管生成及患者的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转录因子SP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预后
下载PDF
基于AMPK/sirt1/RANKL/OPG通路研究补阳还五汤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愈合的机制
15
作者 林玉玲 李杰玉 +3 位作者 李增一 刘琳 籍胤玺 金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3-137,共5页
目的基于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核转录因子(NF)-κB受体活化蛋白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信号通路,探究补阳还五汤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骨折愈合的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 目的基于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核转录因子(NF)-κB受体活化蛋白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信号通路,探究补阳还五汤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骨折愈合的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低剂量组(6.25 g/kg)、补阳还五汤中剂量组(12.50 g/kg)和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25.00 g/kg)。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均构建骨质疏松性骨折模型,并给予相应剂量药物干预。检测大鼠骨密度(BMD)值、骨折愈合评分及骨痂体积;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钙和磷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股骨组织中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骨痂组织的病理形态;Western印迹检测股骨组织中AMPK/sirt1/RANKL/OPG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骨痂骨小梁分布稀疏,成骨细胞大量减少且有纤维组织生成,骨痂体积、血清中ALP、骨钙素、钙和磷水平及股骨组织中MDA水平、RANKL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BMD值、骨折愈合评分、骨组织中SOD和GSH-Px水平和AMPK、sirt1、OPG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补阳还五汤低、中、高剂量组骨痂骨小梁分布较为密集,成骨细胞增加,骨痂体积、血清中ALP、骨钙素、钙和磷水平及股骨组织中MDA水平、RANKL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BMD值、骨折愈合评分、骨组织中SOD和GSH-Px水平和AMPK、sirt1、OPG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调节AMPK/sirt1/RANKL/OPG通路,发挥对骨质疏松骨折大鼠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骨质疏松性骨折 氧化应激 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转录因子(NF)-κB受体活化蛋白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通路
下载PDF
基于Keap1/Nrf2/ARE通路的中医药干预骨关节炎研究进展
16
作者 段航 曾凡 卢敏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7-524,共8页
骨关节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筋骨疾病,其病程缠绵,反复发作,发病机制复杂,与氧化应激反应相关。Keap1/Nrf2/ARE信号通路是细胞氧化应激反应中的关键通路,其调控的下游抗氧化蛋白/酶在细胞防御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骨关节炎的病程中N... 骨关节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筋骨疾病,其病程缠绵,反复发作,发病机制复杂,与氧化应激反应相关。Keap1/Nrf2/ARE信号通路是细胞氧化应激反应中的关键通路,其调控的下游抗氧化蛋白/酶在细胞防御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骨关节炎的病程中Nrf2、NQO1、HO-1等关键蛋白表达受到抑制,组织抗氧化及抗炎能力减弱,软骨细胞损伤,软骨结构破坏。目前西医的治疗侧重于缓解症状,但不能逆转骨关节炎的进展,急需有效的非手术策略来延缓骨关节炎的病理过程。近年来,大量基础及临床试验表明Keap1/Nrf2/ARE通路是中医药治疗骨关节炎的潜在靶点之一。基于骨关节炎本虚标实的病机,中医药以补虚、化瘀、解毒等法调控Keap1/Nrf2/ARE信号通路,在发挥抗氧化及抗炎作用同时,还能调节软骨细胞外基质的稳态,发挥对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本文总结了中医药靶向干预Keap1/Nrf2/ARE信号通路防治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旨在为中医药更合理的运用临床防治骨关节炎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骨关节炎 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血红素加氧-1(Keap1/Nrf2/ARE)信号通路
下载PDF
吴茱萸碱调节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对脑梗死大鼠神经炎症的影响
17
作者 宋秀威 杨月君 王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7期1240-1246,共7页
目的:探讨吴茱萸碱调节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脑梗死大鼠神经炎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构建脑梗死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吴茱萸碱低剂量组、吴茱萸碱高剂量组... 目的:探讨吴茱萸碱调节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脑梗死大鼠神经炎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构建脑梗死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吴茱萸碱低剂量组、吴茱萸碱高剂量组、吴茱萸碱高剂量+空载质粒组、吴茱萸碱高剂量+HMGB1过表达组,每组15只,另选取15只健康大鼠设为假手术组,以吴茱萸碱和质粒分组处理后,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估大鼠神经损伤;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检测大鼠脑梗死面积;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染色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率;透射电镜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及脑组织促炎因子环氧化酶-2(COX-2)、白细胞介素-18(IL-18)、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发生损伤,mNSS评分、脑梗死面积、海马神经元凋亡率、血清与脑组织COX-2、IL-18、iNOS水平、脑组织HMGB1、TLR4蛋白表达及p-NF-κB p65/NF-κB p65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吴茱萸碱低剂量组、吴茱萸碱高剂量组、吴茱萸碱高剂量+空载质粒组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损伤均减轻,mNSS评分、脑梗死面积、海马神经元凋亡率、血清与脑组织COX-2、IL-18、iNOS水平、脑组织HMGB1、TLR4蛋白表达及p-NF-κB p65/NF-κB p65均降低(P<0.05);吴茱萸碱高剂量组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损伤较吴茱萸碱低剂量组进一步减轻,mNSS评分、脑梗死面积、海马神经元凋亡率、血清与脑组织COX-2、IL-18、iNOS水平、脑组织HMGB1、TLR4蛋白表达及p-NF-κB p65/NF-κB p65进一步降低(P<0.05)。与吴茱萸碱高剂量组比较,吴茱萸碱高剂量+HMGB1过表达组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损伤加重,mNSS评分、脑梗死面积、海马神经元凋亡率、血清与脑组织COX-2、IL-18、iNOS水平、脑组织HMGB1、TLR4蛋白表达及p-NF-κB p65/NF-κB p65升高(P<0.05)。结论:吴茱萸碱可通过阻止HMGB1/TLR4/NF-κB信号激活而降低促炎因子表达,从而抑制神经炎症,减轻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吴茱萸碱 高迁移率族蛋白B1/Toll样受体4/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 神经炎症 实验研究
下载PDF
HMGB1与HMBOX1的高表达在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18
作者 王宝良 陈铁良 +2 位作者 吴家剑 董智刚 杨立群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634-639,共6页
目的: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与核转录因子1(HMBOX1)的高表达在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取96例结直肠癌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患者结直肠癌组织及远端结直肠组织HMGB1与HMBOX1的表达情况,并... 目的: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与核转录因子1(HMBOX1)的高表达在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取96例结直肠癌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患者结直肠癌组织及远端结直肠组织HMGB1与HMBOX1的表达情况,并根据免疫组化结果不同分为HMGB1高表达组(n=60)与低表达组(n=36),HMBOX1高表达组(n=55)与低表达组(n=41)。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HMGB1与HMBOX1表达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Cox回归综合生存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差异。结果:HMGB1与HMBOX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正常的结直肠组织升高(P<0.05)。HMGB1高表达与患者结直肠癌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P<0.05);HMBOX1高表达与患者年龄、结直肠癌TNM分期及分化程度均具有相关性(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HMGB1与HMBOX1高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HMGB1高表达组第3、5年的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均低于HMGB1低表达组(P<0.05);HMBOX1高表达组第3、5年的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均低于HMBOX1低表达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为Ⅲ~Ⅳ、T分级为T3~T4、N分级为N2、HMGB1高表达与HMBOX1高表达均为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分级为T3~T4、N分级为N2与HMBOX1高表达为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时间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结论:HMGB1高表达与患者结直肠癌分化程度相关,HMBOX1高表达与患者年龄、结直肠癌TNM分期及分化程度相关,HMGB1与HMBOX1的高表达具有相关性,其高表达时患者生存时间减少,可作为患者术后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1 核转录因子1 结直肠癌 免疫组化 预后评估
下载PDF
AP1与NF-κB对PPARδ基因的转录调控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蒋晓刚 韩燕 +1 位作者 杨旭东 毛泽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60-563,共4页
目的研究在过氧化物酶体增长因子活化受体δ(PPARδ)表达中的相关调控因子。方法用RT-PCR扩增人类PPARδ启动子序列,通过Deletion及观测各重组体转染活性,通过电泳迁移率变更分析(EMSA)、突变等方法确定核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AP1)及NF-κ... 目的研究在过氧化物酶体增长因子活化受体δ(PPARδ)表达中的相关调控因子。方法用RT-PCR扩增人类PPARδ启动子序列,通过Deletion及观测各重组体转染活性,通过电泳迁移率变更分析(EMSA)、突变等方法确定核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AP1)及NF-κB对PPARδ表达的作用。结果 Deletion及重组转染后发现AP1及NF-κB因子各自结合位点突变后转染活性明显降低,同时突变其转染活性无明显变化。结论 AP1及NF-κB均可以增强PPARδ的表达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长因子活化受体δ 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 NF-ΚB
下载PDF
番茄红素调节AMPK/SIRT1/NF-κB信号通路对过敏性结膜炎小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潘英芬 金延强 +2 位作者 刘艳雪 倪丽丽 刘斐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1328-1333,共6页
目的基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探讨番茄红素(LYC)减轻过敏性结膜炎小鼠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卵清蛋白(OVA)致敏建立AC小鼠模型。将BALB/c小鼠分为正常组(NC组)、模型... 目的基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探讨番茄红素(LYC)减轻过敏性结膜炎小鼠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卵清蛋白(OVA)致敏建立AC小鼠模型。将BALB/c小鼠分为正常组(NC组)、模型组(AC组)、LYC低组(5 mg/kg)、LYC中组(10 mg/kg)、LYC高组(20 mg/kg),LYC高+AMPK抑制剂(CC)组(0.2 mg/kg)。观察小鼠眼周情况,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结膜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中Th17、Treg细胞比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盒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免疫球蛋白(Ig)E、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膜组织AMPK/SIRT1/NF-κB信号通路蛋白水平。结果与NC组比较,AC组小鼠眼部出现结膜充血、红肿、溢泪等现象,结膜组织嗜酸性粒细胞较多,Th17细胞比例、白细胞介素(IL)-17、IL-6、IgE、TSLP、磷酸化AMPK(p-AMPK)、核NF-κB p65水平升高,Treg细胞比例、IL-10、转化生长因子(TGF)-β、SIRT1水平降低(P<0.05)。与AC组比较,LYC中、高组小鼠眼部结膜充血、水肿、溢泪等明显减轻,结膜组织嗜酸性粒细胞较少,脾脏中Th17/Treg细胞比例趋向平衡,IL-17、IL-6、IgE、TSLP、核NF-κB p65水平降低,IL-10、TGF-β、p-AMPK、SIRT1水平升高(P<0.05)。CC可抵消LYC对AC小鼠的上述保护作用。结论LYC可减轻AC小鼠的过敏和炎症反应,维护机体免疫平衡,其机制可能与促进AMPK/SIRT1通路活化,抑制NF-κB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红素 过敏性结膜炎 炎症反应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