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速紫外线/核黄素角膜胶原交联术治疗圆锥角膜的护理
1
作者 邢晓娟 任春艳 +3 位作者 刘海娜 王瑛 王敏 葛梅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191-192,共2页
快速紫外线/核黄素角膜交联术(accelerated corneal cross-linking,ACXL)与传统角膜交联术相比,能够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1]。圆锥角膜好发于青春期,约90%为双眼发病,严重影响学业和工作,因此对患者进行有... 快速紫外线/核黄素角膜交联术(accelerated corneal cross-linking,ACXL)与传统角膜交联术相比,能够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1]。圆锥角膜好发于青春期,约90%为双眼发病,严重影响学业和工作,因此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和规范的专科护理尤为重要。现将我院开展的39例ACXL治疗双眼圆锥角膜的护理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 专科护理 心理护理 核黄素 角膜交联 紫外线 工作效率
下载PDF
快速跨上皮核黄素-紫外光角膜胶原交联治疗圆锥角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晶 郑燕 +5 位作者 刘倩 王玥 李颖 张秋露 徐雯 周跃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0-165,共6页
背景研究证实经典角膜胶原交联法(CXL)可有效控制圆锥角膜的进展及角膜扩张,但由于其需要去上皮,因此引起较多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目前跨上皮核黄素-紫外线CXL已开始在临床上使用,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的研究较少。目的评价快速... 背景研究证实经典角膜胶原交联法(CXL)可有效控制圆锥角膜的进展及角膜扩张,但由于其需要去上皮,因此引起较多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目前跨上皮核黄素-紫外线CXL已开始在临床上使用,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的研究较少。目的评价快速跨上皮核黄素-紫外线CXL治疗圆锥角膜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系列病例观察研究设计,纳入2014年3—10月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就诊的圆锥角膜患者28例46眼,采用快速跨上皮核黄素-紫外线CXL治疗,术后随访1年。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测定术眼的视力、屈光度、中央角膜厚度(CCT)、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角膜地形图参数、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检查结果及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对术眼手术前后的检查指标进行比较,评价快速跨上皮核黄素-紫外线CXL治疗的有效性。对随访期间术眼的刺激症状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评价快速跨上皮核黄素-紫外线CXL治疗的安全性。结果所有手术顺利,未发现术中并发症及术后感染。术眼术后1d出现轻度刺激症状,均于术后3d缓解或消失。术眼术后1个月及以后等效球镜度(SE)较术前降低,但手术前后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22,P=0.614);术眼术后12个月术眼柱镜度(CD)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2,P=0.004)。术眼手术后不同时间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角膜内皮细胞面积的变异系数(CV)及六边形角膜内皮细胞比率值均接近于术前值,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246、0.465、0.981,均P〉0.05)。术眼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角膜厚度值分别为(467.86±52.92)和(468.51±52.96)μm,高于术前的(453.91±45.78)μm,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36、0.469,均P〉0.05),术眼术后12个月角膜厚度值为(488.67±51.44)μm,明显高于术前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81,P=0.002)。术眼术后3、6和12个月角膜曲率最大值(Ks)、角膜曲率最小值(Kf)及角膜平均曲率值(Avek)逐渐下降,但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592、0.897、1.029,均P〉0.05)。术后1个月角膜基质层可见高密度光反射条带者39眼,占84.78%,深度平均为(214.38±31.92)μm。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角膜滞后量(CH)及角膜阻力因素(CRF)值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268、0.894,均P〉0.05)。结论快速跨上皮核黄素-紫外线CXL后圆锥角膜的角膜厚度增加,曲率逐渐扁平,角膜应力增强,因此可以有效地阻止圆锥角膜的进展,此外圆锥角膜患者用快速跨上皮核黄素-紫外线CXL治疗后不影响角膜上皮和内皮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治疗后刺激症状轻,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药物疗法 光化学疗法/方法 光敏剂/治疗用途 核黄素/治疗用途 紫外线 角膜生物力学 快速跨上皮核黄素-紫外线角膜胶原交联
下载PDF
紫外光-核黄素角膜交联术治疗进展期圆锥角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山丹 钱志敏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2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紫外光-核黄素角膜交联术对进展期圆锥角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2眼进行紫外光-核黄素角膜交联术,观察术后1、3、7d角膜反应,术后1、3、6个月角膜情况,角膜曲率,眼压。第6个月时测量角膜滞后量(CH)和角膜阻力因子量(CRF... 目的探讨紫外光-核黄素角膜交联术对进展期圆锥角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2眼进行紫外光-核黄素角膜交联术,观察术后1、3、7d角膜反应,术后1、3、6个月角膜情况,角膜曲率,眼压。第6个月时测量角膜滞后量(CH)和角膜阻力因子量(CRF)与术前对比。结果术后1、3、7d,1个月角膜基质有不同程度水肿,角膜基质神经丛减少,术后3个月水肿消退,神经丛数量逐渐恢复,术后6个月角膜透明,神经丛数量恢复到术前水平。手术前后角膜强度CH值和CRF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术后角膜曲率变化不明显,眼压平稳,无异常波动,视力术前较术后6个月平均提高一行。结论紫外光-核黄素角膜交联术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治疗方法,使进展期圆锥角膜病程发展停止,病情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核黄素角膜交联 圆锥角膜 角膜强度
下载PDF
维生素B_2/长波紫外线(UVA)光交联:治疗LASIK术后角膜膨出的一种新法
4
作者 Kohlhaas M. Spoerl E. +1 位作者 Speck A. 陈立军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眼科学分册)》 2005年第11期59-59,共1页
Background: Keratectasia is one of the most severe complications after refract ive laser surgery. Usually penetrating keratoplasty is the treatment of choice t o achieve an optical rehabilitation in such cases. Patien... Background: Keratectasia is one of the most severe complications after refract ive laser surgery. Usually penetrating keratoplasty is the treatment of choice t o achieve an optical rehabilitation in such cases. Patients and Methods: We repo rt on a female patient who developed keratectasia in both eyes 4 weeks after LAS IK. Due to a severe keratectasia 10 months after LASIK, a treatment with ribofla vin/UVA cross-linking was performed. Results: Due to the induced collagen cross linking the biomechanical status of the cornea was stabilized and a progression of the keratectasia was prevented. The postoperative refraction and corneal topo graphy have been stable for 18 months. Conclusion: Collagen cross-linking leads to a stiffening of the anterior parts of the corneal stroma. The increase of bi omechanical stability can stop the progression of a keratectasia after LASIK by means of a simple proced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膨出 LASIK UVA 长波紫外线 交联 角膜地形图 屈光性 激光手 全层角膜移植 力学稳定性
下载PDF
低渗核黄素在圆锥角膜患者角膜交联术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2
5
作者 Ana Sofia Lopes Diana Silva +3 位作者 Susana Henriques Peter Pego Cristina Vendrell Isabel Prieto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1-216,共6页
目的:比较圆锥角膜患者角膜交联(CXL)、等渗(IR)和低渗核黄素(HR)的结果。方法:回顾性研究,包括29例29眼圆锥角膜患者行角膜交联术,IR组15眼,HR组14眼。参数分析包括(随访1a):最佳矫正视力(BCVA),球体和柱体,中央和较薄处角膜厚度,平均... 目的:比较圆锥角膜患者角膜交联(CXL)、等渗(IR)和低渗核黄素(HR)的结果。方法:回顾性研究,包括29例29眼圆锥角膜患者行角膜交联术,IR组15眼,HR组14眼。参数分析包括(随访1a):最佳矫正视力(BCVA),球体和柱体,中央和较薄处角膜厚度,平均和最大角膜曲率(分别为Km和Kmax),并发症及进展。结果:观察到两组的BCVA提高:治疗前IR组为0.26±0.57,HR组为0.47±0.72。术后1a,IR组为0.13±0.79,HR组为0.29±1.52,IR组BCVA更高(P=0.018)。术后1mo,两组中央角膜厚度(μm)均减少,但在接下来的数月中增加:术前IR组为497±28μm,HR组为432±14μm;术后1a,IR组为480±31μm,HR组为424±15μm。较薄处角膜厚度也是如此,术前IR组为487±29μm,HR组为410±20μm;术后1a,IR组为468±33μm,HR组为413±13μm。两组中Km和Kmax均降低。每组6眼呈现短暂的混浊,无持续性混浊。结论:在中央角膜厚度<400μm的患者中,HR的使用似乎是一个有效的替代执行传统CXL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 交联 核黄素 角膜
下载PDF
圆锥角膜不同交联方法术后基质分界线发生特点及其对交联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宁 董巧巧 +2 位作者 王姝婷 董沐晨 李素霞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2-159,共8页
目的比较早期圆锥角膜接受核黄素/紫外线A角膜胶原交联术(CXL)不同手术方式术后基质分界线的特点,并分析基质分界线对交联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2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就诊的... 目的比较早期圆锥角膜接受核黄素/紫外线A角膜胶原交联术(CXL)不同手术方式术后基质分界线的特点,并分析基质分界线对交联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2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就诊的圆锥角膜患者69例69眼,所有患者均行CXL治疗,其中经上皮交联组21眼,去上皮交联组48眼;5.4 J能量组25眼,7.2 J能量组44眼。分别于术后2周、1个月、3个月、4个月进行随访,观察角膜基质交联反应(基质分界线)的形态及变化特点;记录角膜最薄处厚度(TCT)、裸眼视力(UCVA,LogMAR)、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和角膜最大曲率(Kmax)等的变化。结果术后出现基质分界线占63.77%(44/69),未出现基质分界线占36.23%(25/69)。去上皮交联组出现基质分界线占79.17%(38/48),明显高于经上皮交联组的28.57%(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86,P<0.01);5.4 J能量组出现基质分界线占72.00%(18/25),7.2 J能量组占56.80%(25/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65,P=0.302)。裂隙灯显微镜及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显示基质分界线于术后1~2周时出现,1个月时逐渐汇聚、增强;2~3个月后基质分界线开始变得弥散、边界模糊,并逐渐变淡;4个月时基质分界线基本消失。基质分界线深度可达141~423μm,平均(263.44±84.22)μm。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交联术后角膜基质细胞激活,反光增强,胶原纤维纵横伸展并相互交错,纤维排列呈网状。术后4个月,TCT由术前的(458.69±38.28)μm降至(443.86±36.54)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05,P<0.001);有基质分界线组与无基质分界线组术后TCT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84,P=0.100)。术后4个月所有术眼UCVA由术前的0.74±0.37提高至0.69±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9,P=0.039);手术前后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06,P=0.319)。有基质分界线组与无基质分界线组术后UCVA和BCVA变化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65,P=0.949;t=0.346,P=0.730)。手术前后所有患者K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50,P=0.950);有基质分界线组和无基质分界线组术后Kmax变化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39,P=0.464)。去上皮交联组术后TCT变化量明显大于经上皮交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5,P=0.008),2个组间术眼术后UCVA、BCVA和Kmax变化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患者术后无明显角膜瘢痕、感染性角膜炎、角膜内皮失代偿等并发症。结论圆锥角膜CXL术后出现基质分界线可能是交联反应深度的标志;去上皮手术方式术后更容易出现基质分界线;2种角膜胶原交联模式有相似的治疗效果;圆锥角膜不同交联方法术后基质分界线的发生与否对交联效果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 核黄素/紫外线A角膜胶原交联 基质分界线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胶原纤维
下载PDF
去上皮和经上皮快速角膜交联术紫外光脉冲输出模式治疗进展期圆锥角膜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萌萌 王晶晶 +4 位作者 刘延东 李明然 尹会苏 张印博 董兴国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37-1040,共4页
目的探讨去上皮快速角膜交联术紫外光脉冲输出模式(pl-快速CXL)和经上皮pl-快速CXL治疗进展期圆锥角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河北省眼科医院行pl-快速CXL治疗的进展期圆锥角膜患者16例31眼;根据术式将患眼分... 目的探讨去上皮快速角膜交联术紫外光脉冲输出模式(pl-快速CXL)和经上皮pl-快速CXL治疗进展期圆锥角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河北省眼科医院行pl-快速CXL治疗的进展期圆锥角膜患者16例31眼;根据术式将患眼分为两组,去上皮pl-快速CXL组7例13眼和经上皮pl-快速CXL组9例18眼。术前及术后3个月和6个月进行随访。记录患眼最佳矫正远视力、散光度、角膜前表面最大曲率、角膜前表面最小曲率、角膜最薄点厚度、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交联线深度,对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去上皮pl-快速CXL组和经上皮pl-快速CXL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最佳矫正远视力、散光度、角膜前表面最大曲率、角膜前表面最小曲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时两组角膜最薄点厚度均较术前变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患者交联线深度术后3个月与术后6个月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时,去上皮pl-快速CXL组患者角膜交联线深度均较经上皮pl-快速CXL组更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于相同时间点的其他参数而言,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无论是去上皮pl-快速CXL还是经上皮pl-快速CXL都安全可行,在术后6个月内均能够稳定圆锥角膜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 角膜交联 角膜 紫外 核黄素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联合紫外线核黄素角膜交联术在圆锥角膜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徐文文 李志伟 +1 位作者 常海燕 牟国营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 通过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联合紫外线核黄素角膜交联术对早期圆锥角膜进行屈光重建和治疗,探讨该方法在早期圆锥角膜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前瞻性研究.早期圆锥角膜患者18例(31眼),采用Epi-LASIK联... 目的 通过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联合紫外线核黄素角膜交联术对早期圆锥角膜进行屈光重建和治疗,探讨该方法在早期圆锥角膜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前瞻性研究.早期圆锥角膜患者18例(31眼),采用Epi-LASIK联合紫外线核黄素角膜交联术进行治疗,应用方差分析对术前及术后1、3、6个月的UCVA、BCVA、角膜地形图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31眼术前UCVA (logMAR)0.70±0.24,术后1、3、6个月的UCVA分别为0.09 ±0.16、0.06±0.20、-0.06±0.03.术后1、3、6个月的UCVA均较术前提高(F=3.39,P<O.01).术后1、3、6个月的BCVA较术前无明显提高.术前角膜K值为(46.65±2.91)D,术后1、3、6个月分别为(42.94±3.88)D、(41.72±4.38)D、(41.99±3.84)D,术后角膜较术前平坦(F=3.57,P<0.05).结论 Epi-LASIK联合紫外线核黄素角膜交联术可以有效提高早期圆锥角膜患者的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 核黄素 紫外线 角膜交联 角膜磨镶 激光原位
原文传递
离子导入角膜胶原交联术治疗兔眼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角膜炎 被引量:4
9
作者 原越 张少斌 +2 位作者 刘玉强 刘秀花 王胜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07-612,共6页
背景 研究表明,核黄素联合紫外线A照射产生的交联效果能够提高角膜的抗酶解能力,并且能够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目前胶原交联用于治疗圆锥角膜的效果已得到证实,但能否用于治疗细菌性角膜炎国内尚未见相关报道. 目的 评价离子导入角膜胶... 背景 研究表明,核黄素联合紫外线A照射产生的交联效果能够提高角膜的抗酶解能力,并且能够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目前胶原交联用于治疗圆锥角膜的效果已得到证实,但能否用于治疗细菌性角膜炎国内尚未见相关报道. 目的 评价离子导入角膜胶原交联法单独应用或联合药物治疗兔眼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角膜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40只成年家兔,右眼角膜基质内注射2×10^9个/ml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比浊法)制备金黄色葡萄球菌角膜炎模型,然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实验兔随机分为模型组、加替沙星滴眼液点眼组、核黄素-紫外线角膜胶原交联组和药物+交联治疗组,右眼为实验眼,左眼为空白对照.于造模后24 h行实验眼角膜分泌物涂片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核黄素-紫外线角膜胶原交联组和药物+交联治疗组行离子导入角膜胶原交联治疗;加替沙星滴眼液点眼组和药物+交联治疗组用加替沙星滴眼液点眼,每日7次,连续14 d.治疗前及治疗后每天于裂隙灯显微镜下检查实验眼并进行炎症分级;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4d行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瞄(AS-OCT)检查,观察实验眼病变区角膜厚度变化;于治疗后14 d摘出实验眼分别行角膜的组织病理学观察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超微结构观察.实验动物的使用和喂养按照潍坊医学院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AEEC)的指导方针进行.本研究方案得到AEEC批准. 结果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可见,所有实验眼造模后24 h均形成角膜溃疡,各组角膜炎症分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93,P>0.05);至治疗后14 d,药物+交联治疗组实验眼角膜病变程度1只眼为2级、9只眼为3级,模型组、加替沙星滴眼液点眼组和核黄素-紫外线角膜胶原交联组均为4级,4个组间不同病变分级眼数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10,P<0.001).AS-OCT显示,治疗后14 d,药物+交联治疗组实验眼病变区角膜厚度为(428.1±146.2)μm,明显厚于模型组、加替沙星滴眼液点眼组和核黄素-紫外线角膜胶原交联组,4个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10,P<0.001).角膜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药物+交联治疗组实验眼基质胶原纤维破坏程度最轻,炎性细胞浸润少;角膜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药物+交联治疗组实验眼亚细胞结构(即细胞器)接近正常的角膜基质细胞明显多于模型组、加替沙星滴眼液点眼组和核黄素-紫外线角膜胶原交联组.结论 离子导入角膜胶原交联术可用于兔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角膜炎的治疗,角膜胶原交联术联合局部抗生素应用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局部药物疗法和单纯角膜胶原交联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导入 胶原交联 紫外线 交联 核黄素 金黄色葡萄球菌 角膜
下载PDF
核黄素/紫外线A诱导的角膜交联术治疗薄角膜圆锥角膜术后3年疗效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焕开 李志伟 +1 位作者 王甲 牟国营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1期801-806,共6页
目的:评估核黄素/紫外线A胶原角膜交联术(CXL)治疗薄角膜圆锥角膜患者术后的长期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15年1-7月因圆锥角膜于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眼科行CXL治疗的患者19例(32眼),其中男12例(21眼),女7例(11眼)。以角膜基质厚... 目的:评估核黄素/紫外线A胶原角膜交联术(CXL)治疗薄角膜圆锥角膜患者术后的长期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15年1-7月因圆锥角膜于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眼科行CXL治疗的患者19例(32眼),其中男12例(21眼),女7例(11眼)。以角膜基质厚度400μm为分界线,将圆锥角膜患者分为薄角膜组和厚角膜组。薄角膜组使用低渗性核黄素溶液进行角膜交联术治疗,厚角膜组使用等渗核黄素溶液进行CXL治疗,术后随访3年,观察角膜最大K(Kmax)值、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最薄处角膜厚度(TCT)、眼压及角膜内皮细胞计数(ECD)等参数变化。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t检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薄、厚角膜组术后Kmax值随时间延长均持续降低(F=24.364,P<0.001;F=10.427,P=0.001);薄角膜组术前,术后1、2、3年Kmax值分别为(60.51±6.11)D、(57.43±6.82)D、(56.13±6.85)D、(54.97±6.66)D,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70,P=0.002;t=4.637,P<0.001;t=5.816,P<0.001);厚角膜组术前,术后1、2、3年Kmax值分别为(54.56±6.27)D、(53.25±6.42)D、(52.32±6.47)D、(51.58±6.70)D,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66,P=0.040;t=3.302,P=0.005;t=3.769,P=0.002);术前薄角膜组Kmax值高于厚角膜组(t=2.714,P=0.011),术后1、2、3年2组间Kmax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年,薄角膜组UCVA、BCVA、TCT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16,P=0.007;Z=-3.063,P=0.002;t=4.468,P<0.001),厚角膜组UCVA、BCVA、TCT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72,P=0.003;Z=-2.956,P=0.003;Z=-3.410,P=0.001)。2组眼压、ECD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薄、厚角膜组术前组间及术后3年组间UCVA、BCVA、眼压、EC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前、术后3年组间T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816,P=0.001;Z=-4.024,P<0.001)。结论:CXL可以安全有效地控制薄角膜圆锥角膜患者病情进展,提高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 核黄素/紫外线A胶原交联 低渗性核黄素溶液 等渗性核黄素溶液 角膜厚度
原文传递
跨上皮快速交联术联合术后配戴RGPCL治疗圆锥角膜的疗效 被引量:4
11
作者 叶照达 胡艳红 陈子扬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57-1260,共4页
目的:探讨跨上皮快速交联术联合术后配戴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CL)治疗圆锥角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4-10/2015-10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确诊为进展性圆锥角膜并进行跨上皮快速角膜交联术联合术后配... 目的:探讨跨上皮快速交联术联合术后配戴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CL)治疗圆锥角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4-10/2015-10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确诊为进展性圆锥角膜并进行跨上皮快速角膜交联术联合术后配戴RGPCL的患者16例25眼,平均年龄25.31±5.92岁,术前最大角膜曲率为58.96±6.76D,角膜最薄点厚度为439.52±53.24μm。使用核黄素及45mW/cm^(2)紫外光照射进行跨上皮快速交联,总能量7.2J/cm^(2),术后配戴RGPCL。术后随访3~6a,平均52.44±11.39mo,观察患者治疗前后BCVA(配戴RGPCL)、平坦子午线角膜曲率(K1)、陡峭子午线角膜曲率(K2)、最大角膜曲率(Kmax)、角膜屈光力(MPP)、角膜前后表面膨隆状态评价参数包括BCVf、BCVb、前表面曲率不对称指数(SIf)、后表面曲率不对称指数(SIb)、圆锥角膜前表面最高点(KVf)、圆锥角膜后表面最高点(KVb)、角膜最薄处厚度(ThkMin)、晶状体混浊、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术中并发症,术后1d均有轻微刺痛伴异物感,轻微畏光流泪;2例2眼患者术后1d摘绷带镜后角膜上皮小片脱失,重新戴绷带镜3d后上皮愈合;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晶状体混浊,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较术前无差异(P>0.05);术后BCVA(配戴RGPCL)较术前BCVA明显改善,术后Kmax、SIf、KVf、BCVf、BCVb均较术前降低(P<0.05)。结论:跨上皮快速角膜交联术联合RGPCL治疗圆锥角膜能有效且安全控制圆锥角膜进展,长期效果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 角膜交联 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 核黄素 紫外
下载PDF
紫外线A-核黄素交联加固角巩膜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2
作者 赵旭 王萌萌 张丰菊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9-192,共4页
紫外线A.核黄素交联法能显著提高胶原纤维的机械强度,已被用于治疗圆锥角膜等一系列角膜疾病,且有望通过增强巩膜的生物力学强度而成为治疗进行性近视的新方法。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展,此疗法的安全性也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核黄... 紫外线A.核黄素交联法能显著提高胶原纤维的机械强度,已被用于治疗圆锥角膜等一系列角膜疾病,且有望通过增强巩膜的生物力学强度而成为治疗进行性近视的新方法。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展,此疗法的安全性也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核黄素在眼组织内的弥散过程及饱和判定为重点,分别针对交联疗法中核黄素的作用、直接光损伤、光化学损伤、交联法副作用的预防等方面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黄素 紫外线 胶原 交联试剂 角膜基质 巩膜
原文传递
紫外线A-核黄素角巩膜胶原交联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孙明甡 张丰菊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48-953,共6页
近年来紫外线A-核黄素胶原交联术在眼科的应用已较为普遍,临床及基础研究数据显示其可显著提高胶原纤维的机械强度,临床用于治疗圆锥角膜、角膜扩张性病变、角膜溃疡等疾病,而进一步的研究是利用其增强巩膜的生物力学强度,从而找到防控... 近年来紫外线A-核黄素胶原交联术在眼科的应用已较为普遍,临床及基础研究数据显示其可显著提高胶原纤维的机械强度,临床用于治疗圆锥角膜、角膜扩张性病变、角膜溃疡等疾病,而进一步的研究是利用其增强巩膜的生物力学强度,从而找到防控进行性近视眼的新方法。本文以紫外线A-核黄素角巩膜胶原交联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重点,对角巩膜胶原交联术的应用前景、争论焦点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等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合理开展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黄素 紫外线 胶原 交联试剂 角膜
原文传递
不同角膜交联术对兔角膜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郑晓波 翁亚冬 +2 位作者 王俊杰 包芳军 陈世豪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397-397,共1页
目的通过离体膨胀实验和电镜成像评估不同角膜交联术对兔角膜生物力学性能的长期影响。方法85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5组,去除中央9 mm角膜上皮后用0.22%的核黄素点眼,每3 min滴1次,持续30 min。实验眼测量角膜厚度不少于400μm后开始37... 目的通过离体膨胀实验和电镜成像评估不同角膜交联术对兔角膜生物力学性能的长期影响。方法85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5组,去除中央9 mm角膜上皮后用0.22%的核黄素点眼,每3 min滴1次,持续30 min。实验眼测量角膜厚度不少于400μm后开始370 nm紫外线照射,总能量5.4 J/cm^(2),不同分组给予不同辐照度和辐照时间:标准交联组采用3 mW/cm;辐照度照射30 min,快速交联A组采用9 mW/cm;辐照度照射1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厚度 角膜 紫外线照射 辐照度 角膜上皮 角膜交联 日本大耳白兔 辐照时间
下载PDF
角膜交联术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陈子扬 胡艳红 《医学综述》 2018年第13期2646-2650,共5页
角膜交联术是目前治疗圆锥角膜等角膜疾病的重要手术方法,其治疗效果受核黄素浓度、照射能量、照射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角膜交联术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通过改变核黄素的导入方式、提高紫外线照射能量、改变光敏剂及照射源等,从经典的去... 角膜交联术是目前治疗圆锥角膜等角膜疾病的重要手术方法,其治疗效果受核黄素浓度、照射能量、照射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角膜交联术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通过改变核黄素的导入方式、提高紫外线照射能量、改变光敏剂及照射源等,从经典的去上皮角膜交联术逐渐发展到经上皮角膜交联术、快速角膜交联术、脉冲式角膜交联术,其安全性、有效性不断提高,并逐渐被临床医师认可和应用。相信随着对角膜交联术认识的不断深入及医疗设备的不断发展,角膜交联术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交联 核黄素 紫外线 圆锥角膜
下载PDF
紫外线A核黄素角膜交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奕睿 陈蔚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15-720,共6页
紫外线A核黄素角膜交联疗法是近年来兴起的通过紫外线A光和光敏剂核黄素诱导角膜基质胶原纤维相互交联,从而提高角膜硬度和改变生物学性能的新方法,临床上最早被应用于治疗圆锥角膜等角膜扩张性疾病.随着研究深入,角膜交联的模式不断创... 紫外线A核黄素角膜交联疗法是近年来兴起的通过紫外线A光和光敏剂核黄素诱导角膜基质胶原纤维相互交联,从而提高角膜硬度和改变生物学性能的新方法,临床上最早被应用于治疗圆锥角膜等角膜扩张性疾病.随着研究深入,角膜交联的模式不断创新,临床应用更加广泛.本文就角膜交联疗法模式的改进和临床应用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胶原 交联试剂 核黄素 紫外线 角膜疾病
原文传递
快速角膜交联治疗进展性圆锥角膜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辛智渊 王丽强 +5 位作者 刘莹 杨青华 胡健 刘峰 贾烈曦 黄一飞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519-524,共6页
目的评价去上皮快速角膜胶原交联术治疗进展性圆锥角膜的临床疗效。方法纳人2016年9月-2017年9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进展性圆锥角膜患者35例(48只眼)。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进行视力... 目的评价去上皮快速角膜胶原交联术治疗进展性圆锥角膜的临床疗效。方法纳人2016年9月-2017年9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进展性圆锥角膜患者35例(48只眼)。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进行视力(LogMAR)、屈光状态(球镜和柱镜)、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角膜地形图及角膜生物力学检查。术后1个月行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AS-OCT)检查。比较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结果本研究统计完成全部时间点复查的患者35例(48只眼),其中男性24例,女性11例;年龄(22.83±3.87)岁。患者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裸眼视力分别为0.70±0.20、0.73±0.20、0.64±0.19、0.63 1±0.21、0.57±0.20和0.56±0.20(P<0.01),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38±0.23、0.34±0.20、0.31±0.18、0.23±0.14、0.21±0.14和0.16±0.09(P<0.01)。术前球镜度数中位数为-5.00 D,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分别为-5.00 D、-5.00 D、-5.13 D、-5.00 D和-5.13 D,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柱镜度数中位数为-5.63 D。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和12个月时,分别为-5.00 D、-4.75 D、-5.00 D、-4.87 D和-4.50 D,较术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角膜内皮细胞相关指标未见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最薄点角膜厚度(thinnest corneal thickness,TCT)中位数为450.50μm。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分别为444.50μm、445.50μm和447.00μm,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角膜曲率最大值(maximum keratometry,Kmax)中位数分别为56.70 D、55.70 D、54.95 D、54.70 D、54.65 D和54.75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角膜生物力学相关的第一次压平期角膜硬度参数(stiffness parameter applanation 1,SP-A1)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术后不同时间角膜变形幅度比率(deformation amplitude ratio,DA-ratio)及反向内凹半径(inverse concave radius,1/R)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其中术后1周的1/R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眼(83.33%)术后第1天有明显刺激症状,5眼(10.42%)发生轻度角膜混浊(Haze),未出现其他术中及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去上皮快速角膜交联术可以改善患者术后视力,增加角膜生物力学稳定性,对进展性圆锥角膜的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 角膜生物力学 核黄素-紫外线角膜交联术 去上皮快速角膜交联
下载PDF
紫外光/核黄素角膜交联术后并发症及防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庞旭 彭秀军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年第9期73-76,共4页
紫外光/核黄素角膜交联术(cornealcollagencross-linking,CXL)是一种最新的角膜成形术,基本原理是利用370nm波长紫外光照射渗透到角膜基质内的光敏剂核黄素(即维生素B2),核黄素被激发到三线态,产生以单线态氧为主的活性氧族(o... 紫外光/核黄素角膜交联术(cornealcollagencross-linking,CXL)是一种最新的角膜成形术,基本原理是利用370nm波长紫外光照射渗透到角膜基质内的光敏剂核黄素(即维生素B2),核黄素被激发到三线态,产生以单线态氧为主的活性氧族(oxygenfreeradicals,OF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成形 紫外光照射 核黄素 后并发症 交联 防治 角膜基质内 活性氧族
原文传递
离子导入巩膜交联术对近视模型力学性能及胶原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容烁 王超英 +4 位作者 韩宝雁 冯鹏飞 兰伟伟 李晓娜 陈维毅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00-1006,共7页
巩膜胶原交联术是有望控制近视病程发展的方法之一。然而,该术式的确切程序及其对近视动物模型的影响仍有待探讨。将离子导入法引入巩膜核黄素-紫外线A(UVA)交联术,采用10mW/cm^2,9min的快速交联方案,研究该术式对于近视动物模型巩膜生... 巩膜胶原交联术是有望控制近视病程发展的方法之一。然而,该术式的确切程序及其对近视动物模型的影响仍有待探讨。将离子导入法引入巩膜核黄素-紫外线A(UVA)交联术,采用10mW/cm^2,9min的快速交联方案,研究该术式对于近视动物模型巩膜生物力学性能及胶原代谢的影响。利用形觉剥夺法将96只新西兰大白兔诱导形成相对稳定的近视模型,然后进行巩膜交联术或假手术,术后4个时间点(1d,10d,1个月,3个月)分别采集样本和获取数据。术后4个时间点,与非交联近视眼相比,交联近视眼巩膜的极限应力、杨氏模量和生理杨氏模量均明显增加。此外,交联组与未交联组胶原代谢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存在显著的差异。结果表明,离子导入核黄素-紫外线A快速交联术很可能是一种控制近视病理过程的可行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巩膜交联 近视模型 离子导入 生物力学性能 基因及蛋白表达 核黄素-紫外线A
下载PDF
角膜交联疗法治疗真菌性角膜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奇 付玲玲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1258-1260,共3页
角膜交联疗法是一种治疗圆锥角膜、角膜扩张及感染性角膜疾病等的光化学疗法。使用370nm波长的紫外线A照射被感光剂核黄素浸润的角膜胶原纤维,诱导角膜胶原纤维发生一系列生物反应。通过阐述这一疗法的基本原理、实验研究、临床应用及... 角膜交联疗法是一种治疗圆锥角膜、角膜扩张及感染性角膜疾病等的光化学疗法。使用370nm波长的紫外线A照射被感光剂核黄素浸润的角膜胶原纤维,诱导角膜胶原纤维发生一系列生物反应。通过阐述这一疗法的基本原理、实验研究、临床应用及相关安全性和副作用问题,提出角膜交联疗法可单独或者联合药物用以治疗真菌性角膜疾病,提高真菌性角膜疾病的治愈率,降低此类疾病并发症及角膜移植手术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性角膜疾病 紫外线 核黄素 角膜交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