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实践作为检验和实现真理的根本方式及其基本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继武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CSSCI 1999年第4期117-126,共10页
本文在着力澄清“真理的标准”、“检验真理的标准”、“检验真理的方式”的概念基础上,在阐述感性直观、逻辑证明和实践过程这三种检验和实现真理方式的关系比较中,重点论述了实践是检验和实现真理的根本方式,以及这个“根本方式”... 本文在着力澄清“真理的标准”、“检验真理的标准”、“检验真理的方式”的概念基础上,在阐述感性直观、逻辑证明和实践过程这三种检验和实现真理方式的关系比较中,重点论述了实践是检验和实现真理的根本方式,以及这个“根本方式”所具有的唯一最终性、直接现实性、社会全局性和反复无限性等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验真理的方式 真理的标准 根本方式 真理标准 具体真理 客观事物 检验和 感性直观 逻辑证明 实践方式
下载PDF
试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价值指向和根本方式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美清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7-39,244,共4页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根本价值指向。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及其继承者对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认识和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范畴,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根本价值指向。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及其继承者对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认识和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范畴,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在坚持"灌输"的方式上,结合实际创新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实践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 价值指向 根本方式
下载PDF
合理讲求职业效益问题——以从业人为本加快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探讨
3
作者 齐经民 田丹丹 《未来与发展》 2011年第11期70-73,共4页
从业人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当事人,包括所有使用消耗设施、器具、材料用品等劳动资源进行产品生产或劳务活动的人;从根本上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改变从业人的不良经济活动行为;合理讲求职业效益,实质是多方相关主体利益要求的实... 从业人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当事人,包括所有使用消耗设施、器具、材料用品等劳动资源进行产品生产或劳务活动的人;从根本上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改变从业人的不良经济活动行为;合理讲求职业效益,实质是多方相关主体利益要求的实现,职业效益"效在多方、益在多处";在人们没有完全觉悟的情况下,要成为一种普遍的经常的社会行为,需要从观念创新开始,做多方面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 从业人 职业效益
下载PDF
概述目前世界经济危机的历史实质、根源及根本出路
4
作者 董克强 《中国经贸》 2013年第2期2-5,共4页
当前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这样一个根本事实,即全球化市场已基本饱和。资本主义第一阶段的结束正在于西方国家国内市场饱和而导致的社会危机。通过世界战争夺取海外市场正是资本主义第二阶段的根本历史特征。西方的这一根本模式被核... 当前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这样一个根本事实,即全球化市场已基本饱和。资本主义第一阶段的结束正在于西方国家国内市场饱和而导致的社会危机。通过世界战争夺取海外市场正是资本主义第二阶段的根本历史特征。西方的这一根本模式被核武器的产生根本遏制,从而形成战后以来用跨国公司方式和平争夺全球市场的西方第三阶段的根本发展方式。但是半个多世纪的充填,这个全球化市场已然基本饱和,导致西方以至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面临地理上及历史上的终极极限,世界经济及社会面临十分严峻的发展出路问题。按以往的发展方式是根本走不通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从根本上说只能及必然地是根本改变二千年来形成的,越来越畸形的“攀比性消费模式”,在社会变革基础上走向合理及科学的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市场饱和 资本主义根本发展方式 攀比性消费模式 科学的消费模式及发展观
下载PDF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说明了什么?——读列宁有关论述随笔
5
作者 李继武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03年第3期26-29,共4页
列宁的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观点 ,只能说明“真理的标准”与“检验真理的方式”是有区别的。真理的标准指的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实践则是检验真理的方式 ,或把认识与客观世界相比较的方式。前者规定和制约着后者 ,实践方式的... 列宁的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观点 ,只能说明“真理的标准”与“检验真理的方式”是有区别的。真理的标准指的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实践则是检验真理的方式 ,或把认识与客观世界相比较的方式。前者规定和制约着后者 ,实践方式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归根到底是由客观世界自身状况是否得到正确、全面和充分表现决定的。真理的标准与检验真理的方式又是密切联系的 ,检验一个认识是否为真理 ,必须把二者同时使用。实践与感性直观、逻辑证明等检验真理的方式比较 ,具有根本方式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标准 确定性 不确定性 真理的标准 检验真理的方式 根本方式
下载PDF
论哲学的本质
6
作者 齐鹏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130-131,共2页
哲学的本质是什么?哲学是人类关注生存问题、超越现实状态、追求普遍真理、追求至上自由、创造"应然"实践图景的根本方式。
关键词 哲学 本质 根本方式
下载PDF
创新本质的哲学解读
7
作者 齐鹏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2期5-9,共5页
创新的本质是什么?从生存角度看,创新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方式;从认识角度看,创新是人类追求真理的根本方式;从发展角度看,创新是人类实现对现实状态超越的根本方式;从实践角度看,创新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根本方式;从价值角度看,创新是人类追... 创新的本质是什么?从生存角度看,创新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方式;从认识角度看,创新是人类追求真理的根本方式;从发展角度看,创新是人类实现对现实状态超越的根本方式;从实践角度看,创新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根本方式;从价值角度看,创新是人类追求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根本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 本质 根本方式
下载PDF
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8
作者 别永兰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1期67-68,共2页
改革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范畴,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方式,其社会作用就是消除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社... 改革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范畴,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方式,其社会作用就是消除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直接动力。1.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向前发展的。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通常表现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根本利害冲突,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里,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已经被消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表现为在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下,具体的政治经济体制与生产力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由此决定了这种矛盾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动力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上层建筑 具体体制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根本方式 剥削阶级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非对抗性 旧体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