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根根霉R25和普通变形杆菌P1混合培养发酵L-苹果酸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蒋明珠 白照熙 +4 位作者 张俊贤 谢红 吴芷萍 许孟琴 孙文敬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29-136,共8页
所筛的41株属于根霉属的菌侏,均具有从葡萄糖产生延胡索酸的能力。其中,R25产延胡索酸能力最高,同时产生部分L-苹果酸。该菌株被鉴定为无根根霉(Rhizopus arrhizus)。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P1具有强的延胡索酸酶活性,可将延胡... 所筛的41株属于根霉属的菌侏,均具有从葡萄糖产生延胡索酸的能力。其中,R25产延胡索酸能力最高,同时产生部分L-苹果酸。该菌株被鉴定为无根根霉(Rhizopus arrhizus)。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P1具有强的延胡索酸酶活性,可将延胡索酸转化为L-苹果酸。无根根霉R25在含有12%葡萄糖的培养基中,31℃振荡培养3天,进行延胡索酸发酵。然后接入在液体培养基中31℃生长2天的普通变形杆菌P1。在同样条件下发酵2天,L-苹果酸产量可达5.48g/100ml。在含有18%的薯干粉培养基中发酵,能得到相同的产量。发酵产物经分离提纯为白色结晶,经纸色谱、红外光谱分析和熔点测定,与已知的L-苹果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苹果酸 根根 普通变形杆菌
下载PDF
培养条件对无根根霉孢囊孢子介电性的影响
2
作者 王学仁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1-4,共4页
利用一种电动技术(Electrokenitic Techniques)——电旋转(Electrorotation)调查了无根根霉在正常培养条件下产生的孢囊孢子和在密封培养条件下产生的孢囊孢子的电旋转特性。结果表明,这... 利用一种电动技术(Electrokenitic Techniques)——电旋转(Electrorotation)调查了无根根霉在正常培养条件下产生的孢囊孢子和在密封培养条件下产生的孢囊孢子的电旋转特性。结果表明,这两种在不同培养条件下产生的孢子的电旋转图谱有明显的不同;通过数学模拟所得电学常数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根 孢囊孢子 介电性 培养条件 电动技术
下载PDF
CBCT应用于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根管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陈明 吴补领 +2 位作者 赵望泓 凌觉明 张嘉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84-388,共5页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扫描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并分析其根管解剖形态,为将CBCT的成像优势用于临床病例的根管系统分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就诊的153名患者262个上颌第一磨牙,以40岁为界分...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扫描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并分析其根管解剖形态,为将CBCT的成像优势用于临床病例的根管系统分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就诊的153名患者262个上颌第一磨牙,以40岁为界分为A(≤40岁)、B(>40岁)两组进行CBCT扫描,分别对两组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根管系统的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被检牙的3根率为99.2%(260/262)。A组MB2发现率为80.4%,B组为67.2%(P<0.05)。A、B组最常见的根管类型均为VertucciⅣ型(2-2),分别为46.1%和37.5%,其次为Ⅱ型(2-1),分别为34.8%和32.5%。近颊根髓室底根管开口至分支处距离,A组为(2.2±1.2)mm,B组为(2.0±0.6)mm(P>0.05)。结论:上颌第一磨牙大多具有3根和VertucciⅣ型根管,MB2根管在40岁以上人群中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束CT 近颊第二 上颌第一磨牙
下载PDF
上颌磨牙近中颊根根管截面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高燕 凌均棨 安少锋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6年第9期505-507,共3页
目的:研究国人离体上颌第一、二磨牙近中颊根根管的内径和截面形态,为临床进行上颌磨牙根管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收集离体上颌第一磨牙108个,上颌第二磨牙167个。自根管口水平截取近中颊根,包埋。自根尖面开始每隔lmm横切牙根至距根... 目的:研究国人离体上颌第一、二磨牙近中颊根根管的内径和截面形态,为临床进行上颌磨牙根管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收集离体上颌第一磨牙108个,上颌第二磨牙167个。自根管口水平截取近中颊根,包埋。自根尖面开始每隔lmm横切牙根至距根尖6mm处,第7个横切面平近中颊根的根管口水平面。根管显微镜(DOM)下观察、拍摄每个牙根的7个切片的冠面,记录每个冠面含有的根管数,测量各截面各根管的颊舌径和近远中径,并按标准记录根管截面形状。结果:上颌第一磨牙共截取756个切片,均见近中颊根主根管(MB),464个切片中可观察到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上颌第二磨牙共截取1 169个切片,含MB共1169个,MB2共442个;含MB2的标本数在上颌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分别为96个和90个,占88.89%和53.89%。近中颊根主根管(MB)的颊舌径多大于近远中径,截面形状以扁形和椭圆形多见,但愈近根尖,两径间的差距愈小,即MB愈近根尖,愈趋向成圆形: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的颊舌径和近远中径间的差距变化不大,截面形状以圆形最多,椭圆形次之,扁形最少。结论:上颌第一、二磨牙近中颊根的根管截面形态复杂,提示临床上需配合有效的清理和成形技术以提高该牙位的根管治疗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磨牙 近中颊第二 截面形态 牙科手术显微镜
下载PDF
毛里求斯人和中国珠三角地区人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根管形态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方溢云 林正梅 Ashroy Jhugroo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59-763,共5页
目的:了解毛里求斯人和中国珠三角地区人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根管系统解剖特征。方法:收集并筛选毛里求斯人和中国珠三角地区人离体上颌第一磨牙各80颗。采用常规探查法、根管显微镜法和透明标本法分析MB2根管口定位规律,记录近中颊根... 目的:了解毛里求斯人和中国珠三角地区人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根管系统解剖特征。方法:收集并筛选毛里求斯人和中国珠三角地区人离体上颌第一磨牙各80颗。采用常规探查法、根管显微镜法和透明标本法分析MB2根管口定位规律,记录近中颊根的根管数目和根管类型。结果:毛里求斯人和中国珠三角人MB-MB2的距离分别为(1.74±0.95)mm和(1.33±0.77)mm,MB-P连线与MB2-P连线的夹角(α)为(6.37±1.32)°和(7.31±1.39)°。毛里求斯人和中国珠三角人的多根管率分别是86.25%和82.50%。毛里求斯人的多根管以Ⅳ型为主,Ⅱ、Ⅰ、Ⅴ型次之,而中国人则以Ⅳ、Ⅱ型为主,Ⅲ、Ⅴ、Ⅵ型分别占少量。结论:人种不同上颌磨牙近颊根根管形态各有特点;辅助使用根管显微镜和超声工作尖,可提高上颌第一磨牙近中根管的多根管发现率,从而提高临床根管治疗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颊第二 管解剖 管显微镜
下载PDF
上颌磨牙近颊根根管类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6
作者 高燕 凌均棨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03年第4期202-204,共3页
目的:运用透明标本法观察离体上颌第一、二磨牙近颊根根管形态,并进行分类和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离体上颌第一、二磨牙共275颗,制成透明标本。根管显微镜下观察、记录近颊根的根管数目、走向、融合和分支情况,并进行分类。结果:... 目的:运用透明标本法观察离体上颌第一、二磨牙近颊根根管形态,并进行分类和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离体上颌第一、二磨牙共275颗,制成透明标本。根管显微镜下观察、记录近颊根的根管数目、走向、融合和分支情况,并进行分类。结果:①上颌磨牙近颊根管形态各异,可概括为八种类型,双根管中以2-1型和2-2型多见;双根管率在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分别为81.48%和49.7%。②近颊根主根管(MB)和近颊根第二根管(MB2)的尖1/3多弯向远中,MB2在近根管口1mm~3mm处有一斜向近中的弯曲点。结论:掌握上颌磨牙近颊根1-2型、2-1-2型和1-2-1型根管形态,是提高上颌磨牙根管治疗技巧和成功率的关键;有效去除根管近中壁部分突起的牙本质,以减小冠1/3处的弯曲度,可望提高MB2根管的探通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显微镜 上颌磨牙 近颊第二 透明标本法
下载PDF
根内根孢囊霉对连作大豆苗期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7
作者 接伟光 张敏 +4 位作者 谭义雯 阚连宝 孙珊珊 石贺 张思怡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41-346,共6页
以非转基因型大豆品种黑农48(病害敏感型的高蛋白品种)作为试验材料,以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R.intraradices)为试验菌剂分别接种于大豆连作1年和非连作的大田土壤中,采用碱解离-酸性品红染色法和形态观测法测定根内... 以非转基因型大豆品种黑农48(病害敏感型的高蛋白品种)作为试验材料,以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R.intraradices)为试验菌剂分别接种于大豆连作1年和非连作的大田土壤中,采用碱解离-酸性品红染色法和形态观测法测定根内根孢囊霉对连作苗期大豆根系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侵染率、植株株高及茎粗的影响。结果显示,未施加根内根孢囊霉菌剂的大豆,连作导致AM真菌侵染率增高,株高和茎粗降低。而接种根内根孢囊霉的大豆,AM真菌侵染率、株高和茎粗均显著提高,表明根内根孢囊霉对连作大豆苗期植株生长发育具有一定促进作用。本研究为AM真菌的田间应用及提升黑龙江绿色大豆生产地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 大豆 苗期 孢囊霉 侵染率
下载PDF
两种丛枝菌根真菌复合接种对青山杨生长生理指标的影响
8
作者 方静 武帅 +1 位作者 孟昭军 严善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2,共6页
为了解不同丛枝菌根(AM)真菌在复杂性生态系统中的协同效应和功能互补性,以及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选取1年生青山杨(Populus pseudo-cathayana×P.deltoides)幼苗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RI)... 为了解不同丛枝菌根(AM)真菌在复杂性生态系统中的协同效应和功能互补性,以及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选取1年生青山杨(Populus pseudo-cathayana×P.deltoides)幼苗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RI)、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FM)对青山杨幼苗进行单一和复合接种(根内根孢囊霉+摩西斗管囊霉,M)处理,不接种处理(CK)为对照,分析不同接种处理对青山杨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AM真菌不同接种方式,对青山杨的生长发育影响不同,复合接种处理比其单一接种处理有利于青山杨的生长发育。复合接种处理(M)的青山杨的株高、地径、叶宽、叶面积、根系活力、叶绿素a质量分数、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叶生物量、苗木质量指数显著(P<0.05)高于其他处理;叶绿素b质量分数显著(P<0.05)低于其他处理;叶长、叶片数、根长、根系平均直径、根系体积、根表面积、可溶性糖质量分数、根生物量、茎生物量均显著(P<0.05)高于RI处理和CK处理,但与FM处理差异不显著;乙醇酸氧化酶活性和淀粉质量分数均与RI处理差异不显著。因此,根内根孢囊霉+摩西斗管囊霉复合接种是培育青山杨的优良接种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可优先考虑根内根孢囊霉+摩西斗管囊霉复合接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真菌 孢囊霉 摩西斗管囊霉 复合接种 青山杨 生长发育
下载PDF
盐碱胁迫下燕麦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9
作者 鲍鑫茹 米俊珍 +4 位作者 刘景辉 赵宝平 徐忠山 李星岩 苑志强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03-1314,共12页
为探究不同程度盐碱胁迫对燕麦抽穗期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组成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以耐盐碱品种白燕2号为材料,设置土壤盐碱浓度为0 g·kg^(-1)(CK)、3 g·kg^(-1)(Y_(1))、5 g·kg^(-1)(Y_(2))、7 g·... 为探究不同程度盐碱胁迫对燕麦抽穗期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组成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以耐盐碱品种白燕2号为材料,设置土壤盐碱浓度为0 g·kg^(-1)(CK)、3 g·kg^(-1)(Y_(1))、5 g·kg^(-1)(Y_(2))、7 g·kg^(-1)(Y_(3))共4个处理,分析不同盐碱胁迫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组成及其与土壤化学性状及盐碱胁迫的关系。结果表明,根际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整体高于非根际土壤,且随盐碱胁迫程度增加显著降低(P<0.05);根际土壤的pH和电导率低于非根际土壤。土壤电导率是影响优势菌群的重要因素。燕麦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真菌丰富度均低于非根际土壤。随盐碱浓度的增加,根际土壤与非根际土壤的细菌多样性指数均降低。各处理下,两种土壤中优势细菌门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且拟杆菌门相对丰度随盐碱浓度变化的增加增幅较大,根际土壤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相对丰度均高于非根际土壤;两种土壤中,优势细菌属均为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优势真菌门均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优势真菌属均为镰刀菌属(Fusarium)。不同程度盐碱胁迫对燕麦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有一定影响;在重度盐碱胁迫下,燕麦根际土壤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bacterium)等表现出良好的耐受力,或可成为盐碱条件下燕麦栽培及盐碱土壤改良的可利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盐碱胁迫 际与非际土壤 土壤微生物
下载PDF
根内根孢囊霉对正茬和迎茬大豆生物量的影响
10
作者 张敏 接伟光 +6 位作者 谭义雯 阚连宝 孟剑侠 孙珊珊 张勇 石贺 张思怡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0期37-45,共9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在缓解大豆迎茬障碍和提高大豆生物量方面的效应。以‘黑农48’品种的大豆为对象,通过湿筛倾析-蔗糖离心法、碱解离-酸性品红染色法以及直接测量法,分别对AM真菌孢子密度、侵染率... 本研究旨在探究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在缓解大豆迎茬障碍和提高大豆生物量方面的效应。以‘黑农48’品种的大豆为对象,通过湿筛倾析-蔗糖离心法、碱解离-酸性品红染色法以及直接测量法,分别对AM真菌孢子密度、侵染率及大豆生物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正茬大豆田的根际土壤中孢子密度是迎茬的2.2倍。在自然土壤条件下,接种R.intraradices的正茬与迎茬土壤中的大豆植株,其根系AM真菌侵染率和生物量均显著高于未接种处理组,其中根长最为显著,分别提高了31.60%和33.57%。在迎茬土壤中接种R.intraradices菌剂的大豆生物量与正茬土壤中未接种处理组的接近。在相同接菌处理条件下,灭菌土壤中的大豆植株根系AM真菌侵染率和生物量均低于自然土壤。本研究这些发现为缓解大豆迎茬障碍和提升大豆产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正茬与迎茬 迎茬障碍 孢囊霉 侵染率 生物量 AM真菌孢子密度
下载PDF
利用锥形束CT观察上颌第二恒磨牙牙根形态及近颊根第二根管发生率
11
作者 武洲 殷戬 丁芳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90-94,共5页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观察上颌第二磨牙牙根形态及近颊根第二根管(MB2)发生率。方法收集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口腔科就诊患者的CBCT,以60岁为界分为青中年组(<60岁)及老年组(≥60岁),分别观察上颌第二磨牙牙根数量...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观察上颌第二磨牙牙根形态及近颊根第二根管(MB2)发生率。方法收集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口腔科就诊患者的CBCT,以60岁为界分为青中年组(<60岁)及老年组(≥60岁),分别观察上颌第二磨牙牙根数量、牙根形态、根管数量、根管形态,参照Vertucci根管分类法对近颊根根管进行分类,并测量近颊根第一根管MB与腭根根管P、近颊根第二根管MB2及腭根根管P间距离;MB-P与MB-MB2连线夹角α,以及根管口至第一次根管分叉距离l。使用卡方检验及t检验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7颗上颌第二恒磨牙中(青中年组70颗,老年组67颗),93颗(67.88%)为普通3根形态,44颗(32.12%)为其他牙根形态。41颗有MB2(29.93%)(青中年组20颗(28.57%),老年组21颗(31.34%),两组间MB2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牙位、性别间MB2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MB2的牙齿中,两组均以II型即2-1型根管最多见,两组间MB-P距离、MB2-P距离、MB-MB2距离、以及夹角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度l平均为2.6 mm。结论上颌第二磨牙3根形态最多,老年患者MB2发生率与中青年人无异,治疗中应认真寻找MB2,以提高根管治疗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第二恒磨牙 锥形束CT 近颊第二 管治疗
下载PDF
不同丛枝菌根真菌(AMF)接种量对麦冬幼苗根系活力及生长特性的影响
12
作者 赵乐 王雷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1-46,共6页
以麦冬为试材,采用拌种接种方法,以等体积混合的苗圃土、蛭石和珍珠岩为培养基质,研究不同接种量(10、20、30、40 g)丛枝菌根真菌根内根孢囊霉(RI)对麦冬幼苗的苗高、根长、菌根侵染率、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 以麦冬为试材,采用拌种接种方法,以等体积混合的苗圃土、蛭石和珍珠岩为培养基质,研究不同接种量(10、20、30、40 g)丛枝菌根真菌根内根孢囊霉(RI)对麦冬幼苗的苗高、根长、菌根侵染率、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以期为麦冬生长建植提供更为有效的栽培方式。结果表明:接种根内根孢囊霉能与麦冬形成共生关系,其中接种40 g根内根孢囊霉时麦冬的根系侵染率最高。与对照相比,随着接种量的增加,显著促进了麦冬的生长,40 g处理下麦冬幼苗的株高、根长、分蘖数、叶面积、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显著增加;灰色关联度分析也表明,AMF侵染率与植物的株高、分蘖数和相对电导率的关联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 孢囊霉 侵染率 系活力 生理生化指标
下载PDF
短期氮添加对罗浮栲林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生物有效磷的影响
13
作者 元晓春 谢欢 +6 位作者 柏欣宇 曾泉鑫 张晓晴 任梦潇 陈岳民 曾佳宏 林开淼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817-7829,共13页
氮沉降通常会加剧土壤磷限制,微生物和植物将采取策略抵消这种负面影响。然而,氮添加下土壤微生物和/或植物如何影响土壤生物有效磷尚不明确。基于野外氮添加实验,测定了生长季(4月)和非生长季(10月)罗浮栲林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理化性质,... 氮沉降通常会加剧土壤磷限制,微生物和植物将采取策略抵消这种负面影响。然而,氮添加下土壤微生物和/或植物如何影响土壤生物有效磷尚不明确。基于野外氮添加实验,测定了生长季(4月)和非生长季(10月)罗浮栲林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生物量,磷酸酶活性以及根系形态和养分,并通过生物学方法量化了四种形式的生物有效磷,包括氯化钙-磷(CaCl_(2)-P),柠檬酸-磷(CA-P),盐酸-磷(HCl-P)和酶-磷(Enz-P)。研究结果表明,非生长季大多数生物有效磷表现为根际含量高于非根际,而生长季根际土壤CaCl_(2)-P和CA-P含量显著低于非根际土壤。氮添加显著增加了生长季非根际土壤CA-P含量,同时显著降低了非生长季根际土壤CaCl_(2)-P和Enz-P含量和显著增加了非生长季根际土壤HCl-P含量,但两个季节的总生物有效磷含量均保持不变。两个季节中,氮添加下植物细根比根长、比表面积和组织密度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降低,但菌根侵染率显著增加,这说明氮添加下植物倾向于通过与菌根真菌合作而非改变根系形态来截留土壤中可直接获取的有效磷。从非生长季生物有效磷含量的动态来看,氮添加下植物根系和/或微生物通过释放质子活化矿质结合态无机磷对维持罗浮栲林土壤生物磷至关重要。总之,短期氮添加下维持了土壤有效磷的潜在供应。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微生物和植物对低磷亚热带地区氮负荷的适应机制,可为制定缓解土壤磷限制的可持续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效磷 际和非际土壤 磷酸酶活性 系形态 氮沉降
下载PDF
紫藤根及含紫藤根经验方的初步药效研究
14
作者 罗健菱 胡家震 +4 位作者 唐娟 邓斌 马彬焰 邰通芝 胡成刚 《江西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78-83,共6页
目的:探讨紫藤根及含紫藤根经验方的抗炎、镇痛作用及其药效动力学规律。方法:通过小鼠棉球肉芽肿炎症实验研究紫藤根及含紫藤根经验方的慢性增生性抗炎作用,同时通过小鼠扭体实验探索紫藤根及含紫藤根习用经验方的镇痛作用。结果:紫藤... 目的:探讨紫藤根及含紫藤根经验方的抗炎、镇痛作用及其药效动力学规律。方法:通过小鼠棉球肉芽肿炎症实验研究紫藤根及含紫藤根经验方的慢性增生性抗炎作用,同时通过小鼠扭体实验探索紫藤根及含紫藤根习用经验方的镇痛作用。结果:紫藤根及含紫藤根经验方3个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肉芽的生长,对于棉球肉芽肿所引起的慢性炎症有抑制作用;同时,此方各剂量组均有极显著的镇痛作用。结论:验证了紫藤根及含紫藤根经验方的抗炎、镇痛效果,同时诠释了其经验方所占配伍比例偏少会使整个经验方的抗炎、镇痛效果更好,此研究能为紫藤根的质量标准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藤及含紫藤经验方 抗炎作用 镇痛作用 药理研究
下载PDF
根内根孢囊霉对大豆成熟期生物量、根腐病及根际土壤百菌清残留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接伟光 林厚泽 +1 位作者 杨冬莹 姚延轩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53-158,共6页
通过随机取样研究接种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菌剂对0、1年连作大豆成熟期生物量、根际土壤AMF孢子密度、AMF侵染率及根腐病病情指数的影响,以及R.intraradices对大豆根际土壤百菌清残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R.intra... 通过随机取样研究接种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菌剂对0、1年连作大豆成熟期生物量、根际土壤AMF孢子密度、AMF侵染率及根腐病病情指数的影响,以及R.intraradices对大豆根际土壤百菌清残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R.intraradices菌剂可以提高大豆植株的生长及养分吸收,显著增加大豆植株生物量、AMF侵染率及AMF孢子密度,同时R.intraradices及百菌清均对大豆根腐病有防治效果,且相比于百菌清,R.intraradices菌剂在防治根腐病的基础上改善了根际土壤微环境、增加根系发达程度等;在不同的连作年限下,R.intraradices菌剂均可显著降低土壤中百菌清残留量,且在接种菌剂+百菌清处理组中,0年连作大豆百菌清残留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大豆 孢囊霉 生物量 腐病 百菌清残留
下载PDF
煤矸石复垦区玉米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对覆土厚度的响应
16
作者 张变华 靳东升 +2 位作者 张强 郜春花 李建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26-231,共6页
为了解煤矸石填埋区复垦土壤细菌群落对覆土厚度的响应机制,以山西省屯兰矿区不同覆土厚度下(40、80、120 cm)玉米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样品为试验材料,对土壤细菌V3-V4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细菌群落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与土壤养分的相关... 为了解煤矸石填埋区复垦土壤细菌群落对覆土厚度的响应机制,以山西省屯兰矿区不同覆土厚度下(40、80、120 cm)玉米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样品为试验材料,对土壤细菌V3-V4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细菌群落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覆土厚度下玉米根际细菌扩增序列变体(ASV)数量均高于非根际土壤,80 cm覆土厚度下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细菌的ASV数量最多;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为该复垦区各覆土厚度下的玉米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的优势细菌门,溶杆菌属、分枝杆菌属、类诺卡式属和67-14属为优势细菌属。覆土厚度可以改变玉米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覆土80 cm为该复垦区较为适宜的覆土厚度,该覆土厚度不仅能够提高玉米根际放线菌门、类诺卡式属的相对丰度,增加非根际土壤中变形菌门67-14属的相对丰度,而且可以增加复垦土壤中的细菌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均一度指数,土壤速效钾、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是驱动土壤细菌群落物种多样性变化的主要养分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际与非 细菌群落 多样性 覆土 煤矸石复垦区
下载PDF
肖探1井高温钻井液碳酸根和碳酸氢根污染及处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恒 回海军 《化工管理》 2023年第20期52-54,123,共4页
肖探1井是位于塔里木盆地的一口风险探井,井底温度超过200℃,目的层为碳酸盐岩地层,钻井过程中存在严重的CO_(2)气侵问题,污染后的钻井液中CO_(3)^(2-)、HCO_(3)^(-)浓度极高,导致钻井液黏度、切力和滤失量大幅度上涨,严重影响了正常钻... 肖探1井是位于塔里木盆地的一口风险探井,井底温度超过200℃,目的层为碳酸盐岩地层,钻井过程中存在严重的CO_(2)气侵问题,污染后的钻井液中CO_(3)^(2-)、HCO_(3)^(-)浓度极高,导致钻井液黏度、切力和滤失量大幅度上涨,严重影响了正常钻井施工。为解决上述问题,针对不同污染阶段,采用传统CaO、CaCl_(2)处理法并创新性提出甲酸钾、磺酸盐聚合物DSP-1协同处理法,有效降低了污染钻井液的黏切和滤失量,保证了该井顺利完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气侵 碳酸和碳酸氢污染 高温 磺酸盐 甲酸盐
下载PDF
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根际与非根际土可溶性有机碳的差异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雅婷 郑裕雄 +4 位作者 杨智杰 黄施楚 王海珍 余恒 钟羡芳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3年第1期48-55,共8页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的主要来源根系分泌物与凋落物受不同林龄林木生产力差异的影响,但与其相关的研究仍较为缺乏。因不同浸提方法所提取DOC的来源不同,本研究通过热水(H_(DOC))、冷水(C_(DOC))和盐(S_(DOC)...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的主要来源根系分泌物与凋落物受不同林龄林木生产力差异的影响,但与其相关的研究仍较为缺乏。因不同浸提方法所提取DOC的来源不同,本研究通过热水(H_(DOC))、冷水(C_(DOC))和盐(S_(DOC))浸提方法所得结果,研究林龄对杉木人工林根际与非根际土壤DOC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1)不同林龄根际土壤H_(DOC)与C_(DOC)均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P<0.05),S_(DOC)无显著差异。其中6 a根际土壤H_(DOC)和C_(DOC)分别是非根际土壤的198.7%和299.9%。(2)6 a根际土壤DOC含量均显著高于18 a与42 a(P<0.05),6 a根际土壤H_(DOC)是18 a和42 a的172.0%和132.8%;6 a根际土壤S_(DOC)与C_(DOC)分别比42 a高51.6%与57.0%。非根际土壤H_(DOC)与S_(DOC)含量随林龄增加而降低(P<0.05),其中6 a的非根际土壤H_(DOC)比18 a高36.2%,42 a的S_(DOC)比6 a低40.9%。(3)不同林龄根际与非根际土壤MBC存在显著差异(P<0.05),6 a根际土壤MBC显著高于18 a,42 a非根际土壤MBC显著低于其他林龄。综上所述,根际与非根际土壤DOC均具有随杉木林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根际土壤与非根际土壤之间的差异主要受林木根系的影响,不同林龄根际土壤主要受根系分泌物、根系归还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而非根际土壤主要受杉木速生特性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有机碳 杉木人工林 林龄 际与非
下载PDF
林龄和根际对杉木林土壤DOM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施楚 郑裕雄 +2 位作者 杨智杰 张雅婷 陈娟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3年第1期63-70,共8页
土壤养分有效性是影响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调控因子,然而目前关于杉木人工林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可溶性有机质(DOM)数量与组成随林龄的动态变化规律尚不明确。本研究以6年、18年、42年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林龄对杉木人工林根... 土壤养分有效性是影响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调控因子,然而目前关于杉木人工林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可溶性有机质(DOM)数量与组成随林龄的动态变化规律尚不明确。本研究以6年、18年、42年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林龄对杉木人工林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可溶性有机氮(DON)、碳水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和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亚热带杉木人工林中,根际区域DOC、DON及碳水化合物含量均显著高于非根际区域。根际土壤DOC、DON和碳水化合物浓度随着林龄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但MBN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P<0.05)。非根际土壤DOC、DON和MBC含量随林龄的增加而降低,土壤酚类化合物随林龄增加而提高(P<0.05)。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在根际和非根际区域,MBC含量与DOC、DON、碳水化合物含量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在根际区域,MBN含量与DOC、DON、碳水化合物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综上所述,尽管根际区域DOM有效性均显著高于非根际区域,然而根际与非根际区域均表现出随着林龄增加DOC、DON和碳水化合物含量降低的现象。因此,今后的研究应更加关注杉木人工林的根际区域,且需对中龄林和成熟林实行施肥抚育措施,以提高人工林的养分有效性,维持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可溶性有机质 际与非际土 林龄序列
下载PDF
多年生乌拉尔甘草复合丛枝菌根真菌接种效应研究
20
作者 汪金叶 王升 +5 位作者 张燕 张乃嘦 杨明 小杉実加 孙楷 郭兰萍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3年第4期839-846,共8页
目的:探究2种丛枝菌根真菌复合与独立接种对田间栽培多年生乌拉尔甘草生长与有效成分积累的长短期效应。方法:选取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与根内根孢囊霉Rhiaophagus intraradices 2种丛枝菌根真菌菌种,在大田条件下对乌拉... 目的:探究2种丛枝菌根真菌复合与独立接种对田间栽培多年生乌拉尔甘草生长与有效成分积累的长短期效应。方法:选取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与根内根孢囊霉Rhiaophagus intraradices 2种丛枝菌根真菌菌种,在大田条件下对乌拉尔甘草进行单菌种与复合菌种接种处理,分别于栽培的第1年和第2年采集乌拉尔甘草样品,分析其形态指标和有效成分甘草酸、甘草苷含量。结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接种和摩西斗管囊霉单接种均对乌拉尔甘草中甘草酸与甘草苷含量有提升作用,其中复合接种提升效果最为显著,其次为摩西斗管囊霉单接种,根内根孢囊霉单接种处理无显著提升作用。接种处理组乌拉尔甘草种苗的生长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显著提高了甘草苷含量与甘草酸含量的比值,接种组甘草苷、甘草酸的积累速率呈显著正相关且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结论:揭示了大田条件下复合丛枝菌根真菌接种的长期效应,发现摩西斗管囊霉与根内根孢囊霉复合接种可以提高大田栽培乌拉尔甘草的品质,并对甘草苷与甘草酸的含量比例有调节作用,为人工栽培乌拉尔甘草过程中丛枝菌根真菌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尔甘草 摩西斗管囊霉 孢囊霉 甘草酸 甘草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