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凿和椎板咬骨钳在腰椎失稳合并单侧神经根管狭窄症大通道内镜下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孙国荣 李汪洋 《中医正骨》 2024年第12期78-83,共6页
目的:探讨骨凿和椎板咬骨钳在腰椎失稳合并单侧神经根管狭窄症大通道内镜下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endoscopic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Endo-PLIF)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采用大通道Endo-PLIF治疗... 目的:探讨骨凿和椎板咬骨钳在腰椎失稳合并单侧神经根管狭窄症大通道内镜下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endoscopic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Endo-PLIF)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采用大通道Endo-PLIF治疗腰椎失稳合并单侧神经根管狭窄症患者28例,术中均应用骨凿和椎板咬骨钳去除骨质。男15例,女13例。年龄40~72岁,中位数55岁。L_4~L_5节段失稳17例、L_5~S_1节段失稳11例。左侧神经根管狭窄16例,右侧神经根管狭窄12例。所有患者均表现为腰痛,且弯腰时疼痛加重,伴单侧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和间歇性跛行。腰椎MRI和过屈过伸位X线片均显示相邻椎体间位移≥3 mm或Cobb角≥10°,腰椎关节突关节增生内聚、黄韧带退变肥厚、椎间盘后外侧突出或游离或伴钙化等引起的单侧神经根管狭窄。所有患者均经过3个月系统规范的非手术治疗,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病程6~12个月,中位数8个月。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术后住院时间,观察内固定物位置、椎间植骨融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12个月,测量患者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Cobb角,并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评价腰椎功能。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 d、1个月、3个月、12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评价腰腿部疼痛程度。术后12个月,采用改良的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综合疗效。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92.46±20.18)min,术中出血量(100.0±5.4)mL,术后引流量(52.0±7.6)mL,术后住院时间(5.4±1.5)d。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中位数14个月。内固定物位置均良好。27例患者椎间植骨融合良好;1例患者术后12个月椎间植骨未见骨性融合,因无临床症状,未给予特殊处理。术前及术后3个月、12个月,患者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分别为(8.58±0.82)mm、(11.63±0.75)mm、(10.62±0.66)mm,手术节段Cobb角分别为14.99°±0.91°、20.13°±1.01°、20.11°±1.07°,ODI分别为(59.20±2.66)%、(21.70±4.46)%、(15.99±2.12)%;术前及术后3 d、1个月、3个月、12个月,患者腰部疼痛VAS评分分别为(7.31±0.60)分、(3.44±0.59)分、(1.10±0.51)分、(0.70±0.18)分、(0.55±0.20)分,腿部疼痛VAS评分分别为(7.14±0.52)分、(2.46±0.45)分、(2.24±0.29)分、(1.37±0.29)分、(1.17±0.23)分。术后12个月,本组患者综合疗效优22例、良3例、可3例。1例患者因出院后未定期换药和保持敷料干燥清洁,出现切口感染,经换药和抗感染治疗后感染得到控制。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硬脊膜囊、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在采用大通道Endo-PLIF治疗腰椎失稳合并单侧神经根管狭窄症时,应用骨凿和椎板咬骨钳去除骨质能减小软组织显露范围,减少术中出血,术后患者植骨融合率高、椎间隙高度和腰椎生理曲度恢复良好、腰腿疼痛症状减轻、腰椎功能改善良好,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腰椎失稳 神经根管狭窄症 脊柱融合术 内窥镜 骨凿 椎板咬骨钳
下载PDF
直腿抬高训练在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康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沛 曹志洪 安丙辰 《中医正骨》 2005年第8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 直腿抬高训练 临床研究 神经根管狭窄症 非手术治疗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成形术治疗L5/S1神经根管狭窄症 被引量:53
3
作者 周跃 李长青 +5 位作者 王建 张正丰 初同伟 郑文杰 潘勇 罗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45-349,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成形术治疗L5/S1神经根管狭窄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5年9月~2008年10月收治L5/S1神经根管狭窄症患者21例,男13例,女8例,平均年龄63.9岁。均有腰腿痛,其中7例为单纯L5/S1神经根管狭窄,14例为L5/S1神经根管狭...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成形术治疗L5/S1神经根管狭窄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5年9月~2008年10月收治L5/S1神经根管狭窄症患者21例,男13例,女8例,平均年龄63.9岁。均有腰腿痛,其中7例为单纯L5/S1神经根管狭窄,14例为L5/S1神经根管狭窄伴椎间盘突出。均采用系列骨铰刀行经皮椎间孔成形术,其中14例伴椎间盘突出者同时行椎间盘切除术。采用目测视觉类比评分法(VAS)、功能障碍指数(ODI)和Nakai分级评定疗效。结果:手术时间平均86min,术后卧床时间平均10.5h,手术后住院时间平均6.5d。无硬脊膜撕裂和永久性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发生。随访4~29个月,平均9.5个月,其中随访时间≥6个月者15例,手术前腿痛VAS为7.9±3.2分,术后3个月3.7±2.1分,术后6个月2.5±1.2分,手术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手术前ODI为52.5±26,术后3个月27.5±14,术后6个月21.6±8,手术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根据Nakai分级,末次随访时优良率为85.7%。结论:采用系列骨铰刀行经皮椎间孔成形术是治疗L5/S1神经根管狭窄症简单、安全和有效的微创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管狭窄症 经皮椎间孔成形术 内窥镜
下载PDF
腰椎定位正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症 被引量:10
4
作者 牟春梅 李吉平 刘玉霞 《吉林中医药》 2008年第12期908-909,共2页
目的:观察腰椎定位正脊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采用腰椎定位正脊方法,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针灸推拿方法。结果:治疗组显效19例,好转3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显效10例,好转8例,... 目的:观察腰椎定位正脊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采用腰椎定位正脊方法,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针灸推拿方法。结果:治疗组显效19例,好转3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显效10例,好转8例,有效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腰椎定位正脊方法对椎管内外的异常结构会起到一定的调整作用,能够提高腰椎周围肌肉及筋膜的代偿能力,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脊手法 腰椎间盘突出 神经根管狭窄症
下载PDF
神经根管减压术治疗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军 张晔 许向东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14期60-61,共2页
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通常又被称作侧隐窝狭窄、侧隐窝神经卡压综合征,临床研究发现其主要原因是韧带肥厚增生,小关节增生内聚。本研究中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结合相关影像学诊断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椎板开窗术进行治疗,通过手术的方式清... 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通常又被称作侧隐窝狭窄、侧隐窝神经卡压综合征,临床研究发现其主要原因是韧带肥厚增生,小关节增生内聚。本研究中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结合相关影像学诊断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椎板开窗术进行治疗,通过手术的方式清除增生肥大的关节突关节、黄韧带等,消除压迫神经的因素,具体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管狭窄 减压术 腰椎神经 根管狭窄症
下载PDF
腰神经根管狭窄症手术治疗14例报告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晓冬 朱兴元 +1 位作者 田顺林 王俊义 《颈腰痛杂志》 2007年第2期124-125,共2页
目的总结腰神经根管狭窄的发病因素,诊断要点及手术指征、方法。方法对经手术证实的14例腰神经根管狭窄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均行后路椎板开窗根管减压术,随访6月-5年,优8例、良4例。结论(1)CT和CTM是该病最有价值的诊断手段;(2)以临床... 目的总结腰神经根管狭窄的发病因素,诊断要点及手术指征、方法。方法对经手术证实的14例腰神经根管狭窄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均行后路椎板开窗根管减压术,随访6月-5年,优8例、良4例。结论(1)CT和CTM是该病最有价值的诊断手段;(2)以临床症状,体征定位为主,影像学检查为辅确定狭窄平面;(3)椎板开窗根管减压是该病有效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管狭窄症 诊断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腰骶椎小关节囊部黄韧带肥厚引起神经根管狭窄症24例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永东 孙德隆 +2 位作者 张连生 温贵满 刘宝江 《铁道医学》 2000年第5期338-339,共2页
目的 提高对腰骶椎小关节囊部黄韧带肥厚引起神经根管狭窄症的认识 ,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 通过腰椎X线片、腰部CT、MRI检查 ,结合临床表现 ,2 4例患者诊断为该症。手术切除肥厚的黄韧带 ,小关节内侧可作部分切除 ,同时摘除突出的椎... 目的 提高对腰骶椎小关节囊部黄韧带肥厚引起神经根管狭窄症的认识 ,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 通过腰椎X线片、腰部CT、MRI检查 ,结合临床表现 ,2 4例患者诊断为该症。手术切除肥厚的黄韧带 ,小关节内侧可作部分切除 ,同时摘除突出的椎间盘。结果 按照日本Nakano等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 ,本组术后优 12例 ,良 9例 ,可 3例。结论 小关节囊部黄韧带与腰骶神经根相毗邻 ,该处黄韧带肥厚将直接挤压腰骶神经根。充分认识本病对腰腿痛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韧带肥厚 腰腿痛 神经根管狭窄症 治疗
下载PDF
神经根管减压术治疗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玉玲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12期43-45,共3页
目的观察神经根管减压术治疗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对本医院确诊为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的30例患者进行神经根管减压术治疗,分别进行术前和术后5、15、25个月的VAS与JOA评分。结果患者术后VAS评分逐渐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 目的观察神经根管减压术治疗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对本医院确诊为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的30例患者进行神经根管减压术治疗,分别进行术前和术后5、15、25个月的VAS与JOA评分。结果患者术后VAS评分逐渐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逐渐延长,VAS下降明显,术后各时间段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术后JOA评分增高明显,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5个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优良率96.67%。结论神经根管治疗方式是基于娴熟掌握神经根部解剖特征行锥板有限开窗、对神经根管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植骨内固定可有效治疗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 减压术 神经根管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下减压术治疗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9
作者 阿尖措 《黑龙江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647-648,共2页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下减压术治疗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53例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硬币法分为对照组(26例)和试验组(27例),对照组选择常规全椎板切除术作为治...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下减压术治疗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53例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硬币法分为对照组(26例)和试验组(27例),对照组选择常规全椎板切除术作为治疗方法,试验组选择经皮椎间孔镜下减压术作为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减压术治疗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具有效果确切,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优先选择和全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 经皮椎间孔镜下减压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腰椎正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症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玉霞 李吉平 牟春梅 《中国民间疗法》 2008年第11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神经根管狭窄症 手法治疗 临床观察 磷脂酶A2 5-羟色胺 治疗前后 影像学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成形术治疗L_5~S_1神经根管狭窄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洪伟 王剑 倪卫东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6期24-26,共3页
目的:分析L5~S1神经根管狭窄症患者应用经皮椎间孔成形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6例L5~S1神经根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以接受传统手术治疗者为常规组,以接受经皮椎间孔成形术者为观察组,每组38例。对比2组手... 目的:分析L5~S1神经根管狭窄症患者应用经皮椎间孔成形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6例L5~S1神经根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以接受传统手术治疗者为常规组,以接受经皮椎间孔成形术者为观察组,每组38例。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同时对2组治疗前后手术切口视觉疼痛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同时2组术前VAS评分及各项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后观察组VAS评分及各项ODI评分改善较常规组更明显(P<0.05)。且2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成形术治疗L5~S1神经根管狭窄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成形术 神经根管狭窄症 安全性 有效率
下载PDF
68例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分析
12
作者 张维斌 王佳福 +3 位作者 孟宪武 刘玉 杨英昕 李向东 《颈腰痛杂志》 1996年第4期240-241,共2页
68例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分析张维斌,王佳福,孟宪武,刘玉,杨英昕,李向东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是一种常见病,虽然治疗方法很多,但唯有手术治疗才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1]。近年来由于实验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 68例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分析张维斌,王佳福,孟宪武,刘玉,杨英昕,李向东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是一种常见病,虽然治疗方法很多,但唯有手术治疗才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1]。近年来由于实验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CT及MRI的广泛临床应用、对其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神经根管狭窄症 外科手术 治疗
下载PDF
腰椎定位正脊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覃立耿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15期107-108,共2页
我院2010-07—2013-08对25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神经管狭窄患者使用腰椎定位正脊方式治疗,效果突出,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0-07—2013-08入院治疗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 我院2010-07—2013-08对25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神经管狭窄患者使用腰椎定位正脊方式治疗,效果突出,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0-07—2013-08入院治疗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治疗组使用腰椎定位正脊方式治疗,观察组使用常规针灸推拿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脊手法 腰椎间盘突出 神经根管狭窄症
下载PDF
腰神经根管狭窄症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四清 杨淮海 +3 位作者 钱金娣 周仪 李景扬 叶缉熙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2年第3期173-175,共3页
目的 总结腰神经根管狭窄症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及有关发病因素。方法 对经手术证实的 18例腰神经根管狭窄症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L5根管狭窄 12例 ,S1根管狭窄 6例 ,体力劳动者 12例。病程... 目的 总结腰神经根管狭窄症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及有关发病因素。方法 对经手术证实的 18例腰神经根管狭窄症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L5根管狭窄 12例 ,S1根管狭窄 6例 ,体力劳动者 12例。病程一年以上 14例 ,单侧根痛性间歇性跛行 17例 ,向患侧的弯腰屈髋行走步态 14例 ,直腿抬高试验阴性 15例 ,反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并加强试验阳性 15例 ,腰骶部叩击痛伸直位 (+)弯腰位 (- ) 14例 ,坐骨神经功能下降者 13例。CT提示椎间隙及椎体上缘平面侧隐窝狭窄 14例 ,椎弓根及其下缘平面根管狭窄 4例。 18例行扩大开窗根管减压术。随访半年~ 5年 ,优 14例 ,良 4例。结论 ①单侧根痛性间歇性跛行 ;向患侧的弯腰屈髋行走步态 ;直腿抬高试验阴性 ;反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并加强试验阳性 ;腰骶部叩击痛弯腰位 (- )伸直位 (+)是该病的五大临床特点。②椎间盘 ,椎弓根及下缘平面的CT或CTM是该病最有价值的诊断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神经根管狭窄症 临床特征 诊断 外科手术 腰椎管狭窄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下减压术治疗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曾顺福 朱献忠 尹志良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7年第2期165-167,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减压术治疗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7月~2014年3月治疗的68例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患者进行分析,其中男30例,女38例,年龄41~72岁,平均62.3岁,分为两组:A组为经皮椎间孔镜(Transforaminal endosc...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减压术治疗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7月~2014年3月治疗的68例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患者进行分析,其中男30例,女38例,年龄41~72岁,平均62.3岁,分为两组:A组为经皮椎间孔镜(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TESSYS)下使用磨钻行腰椎神经根管扩大减压,B组为微创经椎间孔入路切除小关节突扩大神经根管、切除椎间盘、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A组36例,B组32例。观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切口VAS评分(术后24、48、72 h),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6、12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的比较上,A组明显优于B组(P<0.05);术后VAS评分A组明显优于B组(P<0.05);患者均获得至少12个月的随访,两组患者于术后3、6、12月时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3、6月时A组优于B组(P<0.05),12月时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腰椎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是治疗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有效、微创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 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神经根管狭窄症20例报告
16
作者 陈国富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322-322,共1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并发 腰神经根管狭窄症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神经根管狭窄症46例诊治体会
17
作者 宋备战 邓恩红 何建军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6年第9期68-68,共1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腰神经根管狭窄症
下载PDF
保留小关节减压术治疗腰神经根管狭窄症
18
作者 王海荣 李敏皋 《宁夏医学杂志》 CAS 1997年第3期159-159,共1页
保留小关节减压术治疗腰神经根管狭窄症宁夏自治区第二医院骨科(756000)王海荣李敏皋51例腰神经根管狭窄症保留小关节减压术治疗病例和32例全椎板切除1例关节或双侧关节突摘除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均经6月~7年的随访。... 保留小关节减压术治疗腰神经根管狭窄症宁夏自治区第二医院骨科(756000)王海荣李敏皋51例腰神经根管狭窄症保留小关节减压术治疗病例和32例全椎板切除1例关节或双侧关节突摘除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均经6月~7年的随访。保留小关节减压术治疗腰神经根管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管狭窄症 保留小关节 小关节减压术
下载PDF
腰神经根管狭窄症的治疗
19
作者 朱爱剑 赵伟华 +1 位作者 赵俊伟 刘德谦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7期193-194,共2页
目的 探讨神经根管减压术治疗神经根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 年1 月~ 2011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23 例神经根管狭窄症患者,均给予神经根管减压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前和术后3、6、12 个月的VAS 评分和JOA 评分情况,并进行影像学评... 目的 探讨神经根管减压术治疗神经根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 年1 月~ 2011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23 例神经根管狭窄症患者,均给予神经根管减压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前和术后3、6、12 个月的VAS 评分和JOA 评分情况,并进行影像学评价.结果 23 例患者的术后VAS 评分与术前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且随时间增加VAS 评分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的JOA 评分比术前明显增加,但术后各时段的JOA 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神经根管减压术可对狭窄的神经根管进行充分减压,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进行植骨内固定,可有效维持手术部位的稳定性,术后疗效确切,是一种治疗神经根管狭窄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管减压术 神经根管狭窄症
下载PDF
神经根管减压术治疗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32例应用分析
20
作者 马建军 殷辉 +1 位作者 赵香元 周生文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7期550-551,共2页
目的:对神经根管减压术应用于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患者32例,对其行神经根管减压手术进行治疗,对患者手术前以及手术结束后3个月、12个月、24... 目的:对神经根管减压术应用于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患者32例,对其行神经根管减压手术进行治疗,对患者手术前以及手术结束后3个月、12个月、24个月的VAS和JOA进行评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术后患者的VAS评分逐渐降低,各个时段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各个时段与前一时段相比也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患者的JOA评分逐渐升高,各个时段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各个时段与前一时段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4个月患者的疗效评价结果为:优11例,良16例,中5例,优良率为84.5%(27/32)。结论神经根管减压术应用于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预后良好,建议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管减压术 腰椎神经 根管狭窄症 应用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