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6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园林景观格局区域破碎化信息连续检测仿真 被引量:1
1
作者 马潇源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32-435,共4页
针对当前检测方法在进行园林景观格局区域破碎化信息检测时,存在查全率较低、开销成本较高等问题,提出基于全局优化算法的园林景观格局区域破碎化信息连续检测方法。将园林景观格局区域破碎化信息引入尺度不变特征交换算法,将所采集的... 针对当前检测方法在进行园林景观格局区域破碎化信息检测时,存在查全率较低、开销成本较高等问题,提出基于全局优化算法的园林景观格局区域破碎化信息连续检测方法。将园林景观格局区域破碎化信息引入尺度不变特征交换算法,将所采集的景观格局破碎化区域转换成破碎化区域信息,利用SIFT算法对所有破碎化区域信息提取特征描述符,将所得到的特征描述符进行BOK处理,完成对园林景观格局区域破碎化信息的连续特征提取。将园林景观格局区域破碎化信息的特征作为破损信息的整体特性,根据其特性构建基于全局优化算法的破损区域检测器,完成对园林景观格局区域破碎化信息连续检测。仿真证明,所提方法有效提高了查全率,降低了开销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景观 格局区域 破碎化 信息连续检测
下载PDF
高质量区域空间格局构建下中国经济区划调整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国平 朱婷 孙瑀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9,共10页
经济区划调整对于塑造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空间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了1949年以来中国经济区域划分方案,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四大经济区的划分逻辑与影响。以规模经济、专业化分工以及知识要素为主导... 经济区划调整对于塑造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空间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了1949年以来中国经济区域划分方案,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四大经济区的划分逻辑与影响。以规模经济、专业化分工以及知识要素为主导所形成的新空间集聚等第二性地理因素逐渐替代资源禀赋等第一性地理因素,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当前,中国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着“三北”经济增长乏力、区域差异扩大及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由东西分化转变为南北分化等挑战。随着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从外向型经济为主转变为内向型经济与外向型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空间格局也需进行相应调整。本文提出划分五大经济区域的新方案,将原来的四大经济区调整为东南、西南、东北、华北、西北五大经济区,从而强化经济区内部联系,更好地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顺应构建高质量区域空间格局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区划 区域空间格局 四分法 五分法 高质量发展 中国
下载PDF
区域空间新格局下重塑中国经济布局的方向与途径
3
作者 孙久文 邢晓旭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92-1901,共10页
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全面分析了区域空间新格局的细分特点、区域空间新格局重塑中国经济布局的方向和实现途径等。区域空间新格局分别以4大区域、带状经济区、重点城市群、都市圈集群和新型城镇化为依托... 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全面分析了区域空间新格局的细分特点、区域空间新格局重塑中国经济布局的方向和实现途径等。区域空间新格局分别以4大区域、带状经济区、重点城市群、都市圈集群和新型城镇化为依托,呈现出空间的板块化、骨架化、网络化、支点化和单元化特点。中国经济布局的方向主要包括缩小板块空间差距和促进区域重组、骨架空间的统筹与国土规划、网络空间联通和贸易自由、要素空间布局和产业协同、城乡空间联动与功能定位,可以通过发展板块重组和区域分化、生态功能和后方建设、陆海统筹和海洋经济、数字经济和产业安全、特殊地区和城乡融合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空间新格局 经济布局 板块重组
下载PDF
时空视域下高速铁路网络与区域空间格局耦合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来逢波 许冰 王彤彤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1-128,共8页
高速交通已成为推动区域空间格局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保障。基于山东省2010年、2015年与2020年高速铁路网络数据以及城市层面数据,分析了山东省高速铁路网络与区域空间格局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高速铁路网络对山东省区域交通整体可... 高速交通已成为推动区域空间格局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保障。基于山东省2010年、2015年与2020年高速铁路网络数据以及城市层面数据,分析了山东省高速铁路网络与区域空间格局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高速铁路网络对山东省区域交通整体可达性提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经济发展会助力交通可达性的提升;省内区域经济联系总量基本呈现增长态势;山东省交通可达性与经济联系总量的耦合度基本保持均衡发展状态,但省内各城市的耦合协调水平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并且大部分城市交通可达性水平强于经济发展水平,代表着高速铁路网络的带动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对经济的整体带动作用不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网络 区域空间格局 耦合关系 时空演变 可达性
下载PDF
数字化对区域创新格局的重塑效应研究——基于中国城市的经验数据 被引量:1
5
作者 温璐迪 郭淑芬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6-56,共11页
数字化驱动新一轮创新提速的同时,正在重塑中国区域创新格局。在刻画中国区域创新格局演化趋势的基础上,构建纳入数字化调节机制的区域创新收敛模型,利用2013—2021年283个城市面板数据,系统考察数字化对区域创新格局的重塑效应。研究发... 数字化驱动新一轮创新提速的同时,正在重塑中国区域创新格局。在刻画中国区域创新格局演化趋势的基础上,构建纳入数字化调节机制的区域创新收敛模型,利用2013—2021年283个城市面板数据,系统考察数字化对区域创新格局的重塑效应。研究发现:(1)中国数字化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各地区数字化建设程度存在明显差异;(2)中国区域创新格局呈收敛趋势,数字化提升有助于加速区域创新格局收敛进程,这一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3)中国南北方地区创新水平增长存在俱乐部收敛,南方地区内部创新收敛进程快于北方地区,而数字化对北方地区创新收敛进程的影响效果更明显;(4)数字化对区域创新格局的影响存在显著双门槛效应,只有当数字化水平达到0.154的门槛值时,其对区域创新收敛进程才具有显著加速效应。科学研判数字化对中国区域创新格局的影响,可为促进数字红利共享与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区域创新格局 条件Β收敛 门槛模型
下载PDF
我国能源供需的区域格局、演变态势以及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杨雪 王维 《中国能源》 2024年第6期60-69,共10页
新时代的能源发展对我国能源供需格局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了解能源供需的区域格局和动态演变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本文采用国家能源供应保障的时空协调原理,基于一次能源的生产以及消费情况,将能源自给率作为切入点进行数据描述和因素分... 新时代的能源发展对我国能源供需格局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了解能源供需的区域格局和动态演变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本文采用国家能源供应保障的时空协调原理,基于一次能源的生产以及消费情况,将能源自给率作为切入点进行数据描述和因素分析,揭示了一次能源在不同区域的供需格局和演变态势。我国能源生产主要集中在西北和华北地区,而消费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北地区,华南和华东地区的能源自给率相对更低,能源资源与负荷需求表现出明显的逆向分布特征,存在能源供需不匹配的问题,函需根据不同地区的能源储备、经济发展、技术水平、地理区位等因素,有针对性地统筹安排能源的区域协调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供需 区域格局 演变态势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中国区域发展格局之变
7
作者 三土 《决策》 2024年第8期44-47,共4页
近期,各地陆续公布了上半年的GDP数据。其中,有18个省市区超过或追平了5%的国家线,但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省份的实际增幅都高于其名义增速。综合来看,“成绩优秀”的有9个,山东、浙江、四川、北京、内蒙古、贵州、新疆、甘肃、... 近期,各地陆续公布了上半年的GDP数据。其中,有18个省市区超过或追平了5%的国家线,但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省份的实际增幅都高于其名义增速。综合来看,“成绩优秀”的有9个,山东、浙江、四川、北京、内蒙古、贵州、新疆、甘肃、西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格局 GDP数据 内蒙古 多重因素
下载PDF
“一核三带”区域格局下酒嘉区域一体化发展策略
8
作者 李媛春 王晓明 《发展》 2024年第3期40-44,共5页
在“一核三带”的省域空间布局下,酒嘉地区呈现出新的区域发展特征和要求。推动酒嘉双城经济圈建设是酒嘉地区积极融入“一核三带”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举措。本文结合酒嘉地区新的区域发展定位,统筹考虑酒嘉地区发展基础,从软环境、地... 在“一核三带”的省域空间布局下,酒嘉地区呈现出新的区域发展特征和要求。推动酒嘉双城经济圈建设是酒嘉地区积极融入“一核三带”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举措。本文结合酒嘉地区新的区域发展定位,统筹考虑酒嘉地区发展基础,从软环境、地方政府、公共基础设施以及地方财政等角度统筹考虑经济空间布局,总结酒嘉双城经济圈发展成效并开展优劣势分析,为酒嘉地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新的战略导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格局 战略导向 优劣势分析 公共基础设施 经济圈 区域发展定位 一核三带 区域一体化发展
下载PDF
世界足球区域格局及其文化背景探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龚波 徐一博 +1 位作者 董众鸣 颜中杰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6-90,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探讨世界足球区域格局形成与发展的文化背景。结果显示:世界足球格局呈现不均衡的区域化与风格的多样化;足球风格、流派不断从外部融合、从内部分化;文化对足球运动的影响可分为程度与结构性质两方面...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探讨世界足球区域格局形成与发展的文化背景。结果显示:世界足球格局呈现不均衡的区域化与风格的多样化;足球风格、流派不断从外部融合、从内部分化;文化对足球运动的影响可分为程度与结构性质两方面;足球格局的发展演化有较清晰的文化脉络,文化的路径依赖奠定世界足球基本格局,文化冲突促进足球文化的扩散与交融,文化变迁推进足球风格的转换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球 区域格局 文化背景 风格 流派
下载PDF
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化及其可能影响 被引量:97
10
作者 刘玉杰 杨艳昭 封志明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14,共7页
研究发现,全国主要的粮食调出区已由1970年代初的松辽河区、长江区、珠江区和东南诸河区转移、集中到2000年代初的松辽河区和淮河区,传统的“南粮北运”的粮食生产格局已为“北粮南运”所取代。90年代松辽河区成为全国粮食增产中心的主... 研究发现,全国主要的粮食调出区已由1970年代初的松辽河区、长江区、珠江区和东南诸河区转移、集中到2000年代初的松辽河区和淮河区,传统的“南粮北运”的粮食生产格局已为“北粮南运”所取代。90年代松辽河区成为全国粮食增产中心的主要原因是耕地面积的增加导致粮食播种面积扩大,淮河区则是由于灌溉面积扩大、化肥使用量增加导致其粮食单产大幅度提高。全国粮食生产重心的“北移”加剧了北方天然草地资源的大规模开垦和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可能引发严重的生态问题。应对策略是充分挖掘南方地区的粮食生产潜力,提高其满足自身粮食需求的自给能力,从而减轻“北粮南运”带来的北方地区的资源环境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地理学 粮食生产区域格局 变化 影响
下载PDF
中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1
11
作者 罗万纯 陈永福 《农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8-64,共7页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对影响中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人均耕地资源、非农收入比重、粮食单产、成灾面积、畜牧业发展状况、复种指数、经济效益比等都是影响中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的因素,其中人均耕地面积、粮食单产...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对影响中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人均耕地资源、非农收入比重、粮食单产、成灾面积、畜牧业发展状况、复种指数、经济效益比等都是影响中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的因素,其中人均耕地面积、粮食单产和经济效益比的影响尤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区域格局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中国棉花生产区域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9
12
作者 钟甫宁 胡雪梅 《农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9,共6页
本文在定义了棉花生产规模指数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棉花生产格局现状及其变动状况,然后利用面板数据对影响中国棉花生产区域格局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棉花和替代作物的价格与单位面积产量之比、非农就业机会、政府的农业投资、自... 本文在定义了棉花生产规模指数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棉花生产格局现状及其变动状况,然后利用面板数据对影响中国棉花生产区域格局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棉花和替代作物的价格与单位面积产量之比、非农就业机会、政府的农业投资、自然灾害、公路里程、化学纤维的产量、有效灌溉面积等都是影响棉花生产区域格局的因素。从影响程度看,棉花与替代作物的相对价格影响最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生产规模指数 区域格局 影响因素
下载PDF
1978—2012年中国烤烟生产区域格局的演变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琳 孙金华 +2 位作者 赵玉 邓蒙芝 李富欣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7-406,共10页
利用地区烤烟生产指数,实证考察了1978—2012年中国烤烟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动特征.回归结果表明,1978年以来,中国烤烟生产的区域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7个省区烤烟生产指数稳定上升,3个省区一定上升,4个省区相对平稳,3个省区一定下降,6个省... 利用地区烤烟生产指数,实证考察了1978—2012年中国烤烟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动特征.回归结果表明,1978年以来,中国烤烟生产的区域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7个省区烤烟生产指数稳定上升,3个省区一定上升,4个省区相对平稳,3个省区一定下降,6个省区稳定下降,烤烟生产呈现出由东中部向西部欠发达地区集中的趋势.因素分解的结果表明,烤烟种植面积是导致烤烟生产指数变化的重要因素,稳定烤烟面积是保证烟叶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生产 区域格局 区域演变
下载PDF
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化及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响应 被引量:162
14
作者 程叶青 张平宇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3-520,共8页
依据近10年的统计数据和实地调研资料,运用区域差异分析方法,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化特征及其规律进行探讨,研究表明:中国粮食产量总体呈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为3.43%;粮食生产重心进一步由南方向北方和由东部向中部推移,北方和中... 依据近10年的统计数据和实地调研资料,运用区域差异分析方法,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化特征及其规律进行探讨,研究表明:中国粮食产量总体呈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为3.43%;粮食生产重心进一步由南方向北方和由东部向中部推移,北方和中部地区成为新的增长中心;粮食生产地域变化的差异明显,南北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变化较大,八大产区和省区间变化较小。农业生产条件、技术、宏观经济环境和土地利用方式变化是粮食生产地域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东北作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性基地,应对全国粮食生产的地域变化趋势,必须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通过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商品粮基地空间布局优化等举措,促进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区域格局 商品粮基地 东北地区
下载PDF
景观生态恢复与重建是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关键途径 被引量:139
15
作者 关文彬 谢春华 +3 位作者 马克明 牛健植 赵玉涛 汪西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4-73,共10页
生态恢复与重建是跨尺度、多等级的问题 ,其主要表现层次应是生态系统 (生物群落 )、景观 ,甚至区域 ,而不能仅仅局限于生态系统。景观的恢复与重建是针对景观退化而言 ,景观退化从表现形式上可分为景观结构退化与景观功能退化。景观结... 生态恢复与重建是跨尺度、多等级的问题 ,其主要表现层次应是生态系统 (生物群落 )、景观 ,甚至区域 ,而不能仅仅局限于生态系统。景观的恢复与重建是针对景观退化而言 ,景观退化从表现形式上可分为景观结构退化与景观功能退化。景观结构退化即景观破碎化 ,是指景观中各生态系统之间的各种功能联系断裂或连接度 ( connectivity)减少的现象 ;而鲜受重视的景观聚集 ( aggregation)在很多情况下同样具有造成景观退化的负面效应。景观功能退化是指与前一状态相比 ,由于景观异质性的改变导致景观的稳定性与服务功能等的衰退现象。景观恢复是指恢复原生生态系统间被人类活动终止或破坏的相互联系 ;景观生态建设应以景观单元空间结构的调整和重新构建为基本手段 ,包括调整原有的景观格局 ,引进新的景观组分等 ,以改善受胁或受损生态系统的功能 ,提高其基本生产力和稳定性 ,将人类活动对于景观演化的影响导入良性循环。二者的综合 ,统称为景观生态恢复与重建 ,是构建安全的区域生态格局的关键途径。其目标是建立一种由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协调的模式生态系统 ( model ecosystem)组成的模式景观 ( model landscape) ,以实现生态系统健康、生态格局安全和景观服务功能持续 ,以 3S( RS,GPS,GIS)技术为支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环境 重建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退化景观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分析的兰州市城市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研究 被引量:56
16
作者 方淑波 肖笃宁 安树青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284-2290,共7页
中尺度区域生态安全的研究针对区域的实际生态安全问题展开,处于各尺度生态安全概念的核心地位.作为特殊的区域,以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的城市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内容.基于土地利用分析的定性、定量相结... 中尺度区域生态安全的研究针对区域的实际生态安全问题展开,处于各尺度生态安全概念的核心地位.作为特殊的区域,以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的城市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内容.基于土地利用分析的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景观格局研究,生态价值评估以及社会经济驱动分析为城市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提供了一种可能.兰州市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由生态保障体系、生态缓冲体系以及生态过滤体系所构成,经过分析,认为生态缓冲体系的建设成为兰州市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关键.城市未来扩展格局的定量分析成为兰州市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安全级别的判别函数,根据不同的响应,把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化分为低级、中级和高级3个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尺度 城市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构建
下载PDF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7
作者 岳德鹏 于强 +3 位作者 张启斌 苏凯 黄元 马欢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0,共10页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最优化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基础,采用模型方法准确地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进行分析及优化对于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优化需要多学科的综合、多角度的分析和多种实现手段的结合。一般建...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最优化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基础,采用模型方法准确地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进行分析及优化对于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优化需要多学科的综合、多角度的分析和多种实现手段的结合。一般建立在对不同景观类型、景观的空间格局、景观过程以及功能之间关系深入理解的基础上,首先找到景观格局对过程的影响方式,建立数量关系,其次利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集成数学模型,优化土地利用,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进行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概念发展、研究内容演变、优化方法等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得出未来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优化的研究趋势:多模型、多方法、多技术的有机集成;区域生态安全标准量化的探索;公众参与机制及利益协调的管理手段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安全 格局优化 模型集成
下载PDF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概念与理论基础 被引量:423
18
作者 马克明 傅伯杰 +1 位作者 黎晓亚 关文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61-768,共8页
提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概念的提出 ,适应了生态系统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发展需求。针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通过干扰排除以及空间格局规划和管理 ,能够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 ,维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过程的完整性 ,实现对区域生态环... 提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概念的提出 ,适应了生态系统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发展需求。针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通过干扰排除以及空间格局规划和管理 ,能够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 ,维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过程的完整性 ,实现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控制和持续改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研究对象具有针对性、研究尺度具有区域性、研究问题具有系统性、研究手段具有主动性。它强调区域尺度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及其空间合理配置、生态系统健康的维持、景观生态格局的优化、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满足。它更加强调格局与过程安全及其整体集成 ,将生态系统管理对策落实到具体的空间地域上 ,实现管理效果的直观可视。相关理论 ,景观生态学、干扰生态学、保护生物学、恢复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态伦理学、和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等为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不存在一个固定标准 ,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需求的不断变化是生态系统管理的根本原因。实现区域生态安全不但要以社会、经济、文化、道德、法律、和法规为手段 ,更要以其不断发展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新需求为目标逐步进行。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研究对于解决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理论基础 生态恢复 生物保护 社会经济发展
下载PDF
改革后中国经济的宏观区域格局变动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开忠 甘颖进 沈体雁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11-16,共6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国民经济区域格局变化成为与地方及居民利益攸关、影响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日渐重要的变数,因而,成为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力图从一个更合理的区划体系,从宏观上把握国民经济区域格局规律...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国民经济区域格局变化成为与地方及居民利益攸关、影响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日渐重要的变数,因而,成为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力图从一个更合理的区划体系,从宏观上把握国民经济区域格局规律及变化,指出中国21世纪初宏观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国民经济 区域格局变动 区划
下载PDF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评价手段——GAP分析 被引量:18
20
作者 王棒 关文彬 +3 位作者 吴建安 马克明 刘国华 汪西林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2-196,共5页
GAP分析是用来判别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空白、遗漏区域(“gaps”)和需要采取保护行动的地区(conservation gap),它是一种评估区域生物多样性所有成分所处保护地位、被保护程度等的科学方法。强调最大限度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先决条件是通过... GAP分析是用来判别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空白、遗漏区域(“gaps”)和需要采取保护行动的地区(conservation gap),它是一种评估区域生物多样性所有成分所处保护地位、被保护程度等的科学方法。强调最大限度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先决条件是通过构建保护区网络,不仅仅考虑生物多样性最高地区,应该使本地种和生态系统都得到保护。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评价不仅要考虑生物及其生境的保护,而且,更要考虑受损生态系统和破坏景观的恢复,即不仅考虑Conservation G ap,也要考虑R estoration G ap。因而,改进GAP方法可用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分析与评价,且有望成为重要的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景观生态 GAP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