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56篇文章
< 1 2 1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格言智力宝珞》之协商制度与理念
1
作者 落桑曲平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藏文版)》 2024年第1期80-89,共10页
眼下,协商制度在解决社会矛盾,促进民族团结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以《格言智力宝珞》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协商制度与理念的内涵。通过对法藏敦煌藏文写卷中的礼仪问答、《王行箴言》《智树论》等古藏文经典伦理文献的文本... 眼下,协商制度在解决社会矛盾,促进民族团结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以《格言智力宝珞》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协商制度与理念的内涵。通过对法藏敦煌藏文写卷中的礼仪问答、《王行箴言》《智树论》等古藏文经典伦理文献的文本解读与比较研究,系统地梳理了《格言智力宝珞》中的协商制度的基、道、果概念。首先,梳理了协商制度在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民族团结中的重要性,即基位。协商制度作为解决社会冲突、促进民族团结的有效途径,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通过平等、公正的协商,各方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寻找共同点,达成共识,从而化解矛盾,实现和谐共处。其次,阐述了协商制度的核心理念,即适度(各自安分守己),道位。协商的过程需要各方保持理性、克制和尊重,不采取过激的言行。通过适度的沟通与交流,各方能够理解彼此的立场和利益,进而作出妥协和让步,实现互利共赢的结果。最后,指出公平正义的唯一标准是因果,即果位。在协商过程中,各方应该遵循公平正义的原则,不偏袒任何一方,确保结果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因果关系是衡量公平正义的重要标准,只有根据因果关系来评判协商结果,才能真正实现公平正义。同时,深入挖掘了古藏文经典伦理文献中蕴含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结合元代汉藏民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的长期交流交往交融进行了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仪问答写卷 格言智力宝珞》 协商制度
下载PDF
《治家格言》与中华传统家训文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晓光 《江苏地方志》 2023年第4期8-12,共5页
朱用纯(1627—1698),字致一,号柏庐,明末清初苏州府昆山县人。《清史稿》有传。据相关传记资料记载,朱氏“覃精理学,凡六经四子,濂、洛、关、闽诸书,及明儒薛、胡、高、顾之论说,辨析毫厘,知行并进,而一以主敬为程”[1],其基本学术倾向... 朱用纯(1627—1698),字致一,号柏庐,明末清初苏州府昆山县人。《清史稿》有传。据相关传记资料记载,朱氏“覃精理学,凡六经四子,濂、洛、关、闽诸书,及明儒薛、胡、高、顾之论说,辨析毫厘,知行并进,而一以主敬为程”[1],其基本学术倾向偏于程朱理学一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倾向 知行并进 朱用纯 主敬 《清史稿》 程朱理学 传记资料 治家格言
下载PDF
圣俗之间:16—18世纪中国格言在欧洲的递嬗考述
3
作者 胡文婷 王雨嫣 《国际汉学》 2023年第6期72-79,157,158,共10页
格言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符号,记录了先贤哲人的所言所思,并因其句式凝练、易诵易记,成为不同文化的核心载体代代相传。中国格言从先秦开始,便蕴含了儒家的伦理精神,且随着中国思想史的发展而兼采释道,成为精英和大众日常修身的重要训导... 格言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符号,记录了先贤哲人的所言所思,并因其句式凝练、易诵易记,成为不同文化的核心载体代代相传。中国格言从先秦开始,便蕴含了儒家的伦理精神,且随着中国思想史的发展而兼采释道,成为精英和大众日常修身的重要训导。而16—18世纪中国格言在欧洲的译介和传播,一方面搭建了欧人认识和理解中国的主要路径,另一方面见证了中西文明的互动与互鉴。中国格言在欧洲内部的递嬗不仅呈现出中国文化在西方语境中的不同阐释及影响,还构成了域外中国形象的丰富面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格言 欧洲 中国观 中国格言递嬗
下载PDF
藏族格言诗国外翻译研究的历时考察(1833—2022)
4
作者 赵春龙 李正栓 《民族翻译》 2023年第5期69-78,共10页
自乔玛于1833年将《萨迦格言》译为英文起,藏族格言诗在国外已走过近二百年的译介历程。从外文译本产生、翻译研究视角和主题变迁进行考察,藏族格言诗国外翻译研究的历时演进过程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形成了东方学视角下认知西藏翻译的肇始... 自乔玛于1833年将《萨迦格言》译为英文起,藏族格言诗在国外已走过近二百年的译介历程。从外文译本产生、翻译研究视角和主题变迁进行考察,藏族格言诗国外翻译研究的历时演进过程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形成了东方学视角下认知西藏翻译的肇始期(1833—1899年)、蒙古学视角下蒙古文翻译考释的发展期(1900—1964年)、藏蒙学视角下多维翻译研究的成熟期(1965—1999年),以及藏蒙学视角下深入翻译研究的深化期(2000年以来)四个阶段。历时宏观视角下的阶段性具体考察有助于把握藏族格言诗国外翻译研究的整体路径,可为全面考察民族典籍国外翻译研究现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典籍 藏族格言 《萨迦格言 国外翻译研究
下载PDF
我国民族文学经典英译本误译及其应对——以《尘埃落定》《萨迦格言》《阿诗玛》为例
5
作者 魏清光 李跃平 《民族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3-133,148,共12页
藏族作家阿来创作的《尘埃落定》自出版以来,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已经成为我国民族文学经典。运用文本对比的研究方法,辅以语篇语言学、小说理论做支撑,发现由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林丽君夫妇翻译的《尘埃落定》英译本存在严重破... 藏族作家阿来创作的《尘埃落定》自出版以来,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已经成为我国民族文学经典。运用文本对比的研究方法,辅以语篇语言学、小说理论做支撑,发现由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林丽君夫妇翻译的《尘埃落定》英译本存在严重破坏“文学经典性”的翻译问题,具体表现在误译致费解、违背生活的真实、语篇连贯不当、人物形象不符、精准叙事受损等方面。此现象不是孤例,类似的问题在英语母语者翻译的《萨迦格言》《阿诗玛》等民族文学经典中也同样存在。这些翻译问题阻碍了我国民族文学经典成为世界文学经典的可能性。对此,我们应遵循文学创作规律,对译者在翻译我国民族文学经典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必要的干预和纠正,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学经典 《尘埃落定》 《萨迦格言 《阿诗玛》 误译 文学创作规律
下载PDF
《治家格言》的理学内涵与当代价值
6
作者 朱光磊 《江苏地方志》 2023年第4期16-18,86,共4页
朱柏庐是明清之际苏州昆山的理学家。他一生恪守朱子之学,写了很多著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要属《治家格言》。《治家格言》一般被视为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启蒙读物,里面包含着大量的道德教诲。但若结合朱柏庐的理学家身份来看,《治家格言》... 朱柏庐是明清之际苏州昆山的理学家。他一生恪守朱子之学,写了很多著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要属《治家格言》。《治家格言》一般被视为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启蒙读物,里面包含着大量的道德教诲。但若结合朱柏庐的理学家身份来看,《治家格言》则颇具理学工夫论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读物 工夫论 治家格言 当代价值 朱柏庐 明清之际 道德教诲 理学
下载PDF
“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人类共识危机下奥林匹克新格言的人本价值回归 被引量:1
7
作者 武秋言 蔡艺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23年第4期27-32,共6页
2021年,“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奥林匹克新格言入宪,赋予了奥林匹克精神新的价值内涵,强调了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表明了国际奥委会对人本价值的回归探寻,更加昭示着“团结”是当前奥林匹克运动在国际形势下的应有之... 2021年,“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奥林匹克新格言入宪,赋予了奥林匹克精神新的价值内涵,强调了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表明了国际奥委会对人本价值的回归探寻,更加昭示着“团结”是当前奥林匹克运动在国际形势下的应有之义。以奥林匹克新格言为研究对象,辨析其改动的背景原因,认为新格言有着促进国际环境和平稳定、推动运动竞技和谐化发展和唤醒人类关注生存价值意识的时代价值,并为奥林匹克团结进程提供了发展人文奥运,以多元文化助推“团结”实践;弘扬团结精神,以大国情怀拥抱世界;凝结共同意识,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方向的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林匹克格言 奥运会 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文精神
下载PDF
民族典籍域外经典化路径解析——基于《萨迦格言》域外经典化的考察
8
作者 赵春龙 李正栓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6-95,122,共11页
民族典籍域外经典化是某一民族典籍经由翻译和传播,跨越国家地理和文化空间而被域外读者广泛接受的历时动态过程。《萨迦格言》作为藏族典籍,自乔玛英译本于1833年问世以来在域外不断被翻译、传播和接受,逐渐形成了以学术研究为旨归、... 民族典籍域外经典化是某一民族典籍经由翻译和传播,跨越国家地理和文化空间而被域外读者广泛接受的历时动态过程。《萨迦格言》作为藏族典籍,自乔玛英译本于1833年问世以来在域外不断被翻译、传播和接受,逐渐形成了以学术研究为旨归、面向国际藏学界的学术翻译和以文化需求为导向、面向域外大众读者的通俗翻译两条译介路径,进而确立了学术经典和大众经典的地位。《萨迦格言》域外双重经典地位的建构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基于域外译介图景,本文考察了《萨迦格言》双重经典地位的建构历程,从译者、赞助人、传播途径深入分析了其域外经典化动因,并结合其域外经典化路径对民族典籍的译者、翻译策略、传播途径进行反思,以期为当前民族典籍从“走出去”到“走进去”提供思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典籍 域外经典化 《萨迦格言 翻译 传播
下载PDF
奥林匹克新格言的历史演进、价值阐释与中国情怀 被引量:1
9
作者 黄璐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9-45,共7页
“团结一致”写入奥林匹克格言,是跨越时代的智慧箴言。团结理念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不同历史阶段的表现特征不尽相同,团结行动是克服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单向度发展的有效手段。加速了奥林匹克团结价值观由奥林匹克道德体系的... “团结一致”写入奥林匹克格言,是跨越时代的智慧箴言。团结理念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不同历史阶段的表现特征不尽相同,团结行动是克服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单向度发展的有效手段。加速了奥林匹克团结价值观由奥林匹克道德体系的“基础性地位”向“核心价值观”蜕变的过程,这是奥林匹克团结价值观的历史演进与新冠危机决策同频共振的必然结果,是促进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目标导向”和“过程哲学”的价值融合。奥林匹克新格言中“Together”的符号表征指向一种“前置条件”,寓意在遵守奥林匹克道德规范的前提下,实现奥林匹克运动“更快、更高、更强”的新征程新发展,彰显变化社会中的时代精神。奥林匹克“更团结”的概念对译与中国情怀,象征现代中国对百年奥运发展的独特理解和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林匹克运动 格言 团结价值观 《奥林匹克2020+5议程》
下载PDF
藏族格言诗面面观——格言诗中的从政观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钟霖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0年第4期14-18,13,共6页
在藏族哲理格言诗集中,有许多关于治国安邦的格言警句,其中尤以《国王修身论护域饰》一书,更为集中地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论述了从政原则。这些关于治国之道的至理名言,无不闪烁着藏族人民智慧之光。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智慧之光净... 在藏族哲理格言诗集中,有许多关于治国安邦的格言警句,其中尤以《国王修身论护域饰》一书,更为集中地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论述了从政原则。这些关于治国之道的至理名言,无不闪烁着藏族人民智慧之光。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智慧之光净化着人们的灵魂,陶冶着人们的情操,鼓舞着人们的勇气,激励着人们的斗志,涤荡着社会的污浊与腐败。格言阐扬哲理,臧否人物,一面热情地歌颂那些“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格言 格言 国王 《萨迦格言 格言警句 贤良 藏族人 治国之道 智慧之光 贤明
下载PDF
亲亲典范家道精华——刍议朱柏庐《治家格言》
11
作者 胡发贵 《江苏地方志》 2023年第4期13-15,共3页
家训是亲代对子代的亲亲教诲,事关门风家道,在中国古代备受重视,历史上的家训也可谓汗牛充栋。明清之际朱柏庐撰写的《治家格言》,可谓别具一格,声名卓著,堪称传统家乘文化的典范和精华。一朱柏庐(1627-1698),本名朱用纯,江苏昆山人,与... 家训是亲代对子代的亲亲教诲,事关门风家道,在中国古代备受重视,历史上的家训也可谓汗牛充栋。明清之际朱柏庐撰写的《治家格言》,可谓别具一格,声名卓著,堪称传统家乘文化的典范和精华。一朱柏庐(1627-1698),本名朱用纯,江苏昆山人,与徐枋、杨无咎称“吴中三高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用纯 治家格言 家训 江苏昆山 朱柏庐 声名卓著 明清之际 家道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奥林匹克新格言的践行路径探索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海均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4-20,共7页
国际奥委会第138次全会将"更团结"写入奥林匹克格言,凸显了"团结"精神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作用。以逻辑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研读奥林匹克文献,梳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逻辑脉络。发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奥林匹克... 国际奥委会第138次全会将"更团结"写入奥林匹克格言,凸显了"团结"精神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作用。以逻辑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研读奥林匹克文献,梳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逻辑脉络。发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奥林匹克新格言在价值追求上都注重包容文化多样性、强调和平重要性、倡导交流平等性。但是由于面临着世界格局多极化、新冠疫情扩大化、体育社会问题复杂化等问题,今天的奥林匹克运动"团结"功能的发挥受到层层阻碍。为破除困境,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导下,促进奥林匹克大家庭"更团结"需要国际组织打破机械团结,实现多元化和非西方化;世界各国共同抗疫,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发挥体育社会价值;各体育主体重拾体育本质,营造和平、干净、公平的体育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林匹克新格言 人类命运共同体 更团结 奥林匹克运动 践行路径
下载PDF
試説簡帛文獻中以“戒之”開頭格言的演變關係
13
作者 楊鵬樺 《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 2023年第2期102-108,共7页
簡帛文獻中有幾句以“戒之”開頭的格言,以秦簡所載最爲完整。這幾句格言在各本中互有同異,可以通過細緻比較其句式、詞語結構和押韻等,歸納出若干條例。這些條例既可協助構擬其演變關係,又可作爲取捨已有釋讀意見的參照。
关键词 簡帛 格言 戒之 演變
下载PDF
《治家格言》在徽州的传播及其对社会治理的作用
14
作者 翟屯建 《江苏地方志》 2023年第4期23-26,共4页
朱柏庐《治家格言》是有清一代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短篇家训,一经传世,就开始在徽州传播,得到徽州人的极大喜爱。下至稚童幼儿,上至名人学者,或呀呀吟诵,或书写自勉。在日常生活中,凡学塾蒙馆、居家摆设、工艺装饰上都有其影迹。本文... 朱柏庐《治家格言》是有清一代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短篇家训,一经传世,就开始在徽州传播,得到徽州人的极大喜爱。下至稚童幼儿,上至名人学者,或呀呀吟诵,或书写自勉。在日常生活中,凡学塾蒙馆、居家摆设、工艺装饰上都有其影迹。本文主要就朱柏庐《治家格言》在徽州的传播背景、传播方式和途径及其对社会治理的作用略加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家格言 朱柏庐 家训 传播背景 吟诵 徽州 方式和途径
下载PDF
片玉珍粹:《治家格言》独特的教育理念、方法与价值
15
作者 董姝懿 《江苏地方志》 2023年第4期19-22,共4页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概括、凝练、独特的家风家训,以家庭和睦推进社会进步,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鲜明特征。在浩如烟海的家风家训中,以修身、齐家的核心思想为宗旨,以治家、治国的深刻理念为导...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概括、凝练、独特的家风家训,以家庭和睦推进社会进步,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鲜明特征。在浩如烟海的家风家训中,以修身、齐家的核心思想为宗旨,以治家、治国的深刻理念为导向的《治家格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风家训 治家格言 治国理政 家庭和睦 齐家 教育理念 鲜明特征
下载PDF
朱柏庐与《治家格言》的创作、确认、流传和影响
16
作者 郭志昌 《江苏地方志》 2023年第4期4-7,共4页
中国古代家训对民间和普通老百姓影响最大的,应当首推清初朱柏庐的《治家格言》,它是继《颜氏家训》(南北朝颜之推所撰)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家训典范,被誉为“治家之经”。一、生平朱柏庐,明末清初昆山县玉山镇人(今昆山市高新技术产业... 中国古代家训对民间和普通老百姓影响最大的,应当首推清初朱柏庐的《治家格言》,它是继《颜氏家训》(南北朝颜之推所撰)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家训典范,被誉为“治家之经”。一、生平朱柏庐,明末清初昆山县玉山镇人(今昆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本名用纯,字致一,生于明天启七年(1627),卒于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享年七十一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氏家训》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治家格言 玉山镇 朱柏庐 颜之推 昆山县 明末清初
下载PDF
基于藏族格言的方位词统计分析研究
17
作者 丁海兰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2期32-36,72,共6页
以藏族格言作为输入语料,用藏文CRF自动分词系统将文本自动分词后,利用语料分析软件,统计和分析文本中的方位词词性和词频.在词汇语境共现中筛选方位词单独作语法成分的具体实例,进一步分析方位词的语义特点、句法功能及搭配情况.通过... 以藏族格言作为输入语料,用藏文CRF自动分词系统将文本自动分词后,利用语料分析软件,统计和分析文本中的方位词词性和词频.在词汇语境共现中筛选方位词单独作语法成分的具体实例,进一步分析方位词的语义特点、句法功能及搭配情况.通过分析发现,方位词在句法中,其语义包括定性和泛性两种,承担了普通名词(nn)、不及物动词(vi)、及物动词(vt)、时间名词(nt)等语法成分,在作名词时主要强调地点义,而方向义并不明显.在句法功能中,可作主语、宾语、地点状语等.从搭配情况来看,它与位格、属格和从格助词搭配构成方位短语表示处所和范围,与动词搭配表示一定的趋向性,也作修饰动词的地点状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格言 方位词 统计 分析
下载PDF
格言中的数学
18
作者 王传明 《数学小灵通(烧脑版)(中高年级)》 2023年第6期30-31,共2页
1.王菊珍的百分数我国科学家王菊珍对待实验失败有句格言,他说:“干下去还有50%成功的希望,不干便是100%的失败。”2.托尔斯泰的分数大文豪托尔斯泰在谈到对人的评价时,把人比作一个分数。他说:“一个人就好像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 1.王菊珍的百分数我国科学家王菊珍对待实验失败有句格言,他说:“干下去还有50%成功的希望,不干便是100%的失败。”2.托尔斯泰的分数大文豪托尔斯泰在谈到对人的评价时,把人比作一个分数。他说:“一个人就好像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分数的值则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评价 托尔斯泰 分数 格言 实验失败 分母
下载PDF
《萨迦格言》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佟德富 班班多杰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6-21,43,共7页
如同一个高明医生, 配制良药医人重病。 为了世人有规可循, 我把圣法加以说明。 这是藏族历史上名闻遐迩的思想家、政治家萨班·贡噶坚赞(1182——1251)在其所著《萨迦格言》末尾的一段自白,在这段充满浓厚的宗教色彩的自白中,... 如同一个高明医生, 配制良药医人重病。 为了世人有规可循, 我把圣法加以说明。 这是藏族历史上名闻遐迩的思想家、政治家萨班·贡噶坚赞(1182——1251)在其所著《萨迦格言》末尾的一段自白,在这段充满浓厚的宗教色彩的自白中,道出了萨班写作这部哲理格言诗的宗旨。通过萨班对当时纷战不息、灾难深重的藏族社会提供的“圣法”和“良药”,我们可以窥视到他的政治抱负和哲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班 《萨迦格言 格言 农奴主阶级 哲学思想 政治思想 西藏社会 佛教 藏族社会 国王
下载PDF
《萨迦格言》伦理思想比较研究二题 被引量:4
20
作者 熊坤新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3期61-67,共7页
《萨迦格言》是藏族历史上最早一部格言诗形式的伦理著作。为藏传佛教萨迦派僧人、藏族伦理思想家萨班·贡嘎坚赞(1182~1251)所著。 《萨迦格言》成书于13世纪初叶。当时正是西藏社会从奴隶制向封建农奴制过渡的时期。在此前后,由... 《萨迦格言》是藏族历史上最早一部格言诗形式的伦理著作。为藏传佛教萨迦派僧人、藏族伦理思想家萨班·贡嘎坚赞(1182~1251)所著。 《萨迦格言》成书于13世纪初叶。当时正是西藏社会从奴隶制向封建农奴制过渡的时期。在此前后,由于吐蕃王朝的崩溃,致使西藏地区陷入封建割据局面:农奴主阶级与农奴阶级之间的矛盾异常尖锐,各封建割据势力之间的斗争甚为激烈,上层僧侣阶层之间的教派斗争亦愈演愈烈。当时萨迦派第四代祖师、学富“五明”的大学者萨班·贡嘎坚赞偏重于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写下的《萨迦格言》,起到了解决上述社会矛盾的“润滑剂”或“调和剂”的作用。 《萨迦格言》伦理思想是十分丰富的。它以格言诗的形式和语言简明通俗、比喻生动形象、说理深入浅出的特点,溶宗教道德、社会道德及政治、法律为一炉,从人伦关系和道德生活的各个方面向人们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张。本文仅从中拣出两个问题作一比较分析,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迦格言 伦理思想 格言 萨迦派 农奴阶级 萨班 五明 调和剂 吐蕃王朝 藏族历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