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小说的创伤书写
1
作者 吴轶群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23-130,共8页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是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他认为人类世界是注定遭遇创伤的世界,人生的真相就是创伤真实的永远侵略性现身。斯威夫特笔下以“物”与“此时此地”指称的创伤真实即拉康理论中的实在界,人们的创伤就是由实在界对人们...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是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他认为人类世界是注定遭遇创伤的世界,人生的真相就是创伤真实的永远侵略性现身。斯威夫特笔下以“物”与“此时此地”指称的创伤真实即拉康理论中的实在界,人们的创伤就是由实在界对人们原有象征内心秩序的颠覆造成的。而面对创伤的人生,斯威夫特期望人们能用象征的言说讲述自己的生命故事、保卫人类文明的继续,最终激发出生命意志,对抗创伤的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 创伤:真实 实在界
下载PDF
凝视与存在: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羽毛球》中主人公的“自我完形”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作伟 《外文研究》 2023年第1期66-71,108,共7页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的第二部小说《羽毛球》是主人公普伦蒂斯的成长叙事。30过头的普伦蒂斯内心焦躁、压力重重,人际关系一团糟。他的症结其实是来自于弱小的“自为存在”与凝视的对抗。少年时期的他,因成功的父亲而遭遇过多的凝视...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的第二部小说《羽毛球》是主人公普伦蒂斯的成长叙事。30过头的普伦蒂斯内心焦躁、压力重重,人际关系一团糟。他的症结其实是来自于弱小的“自为存在”与凝视的对抗。少年时期的他,因成功的父亲而遭遇过多的凝视,“自我”没有完形;工作中来自上司的权力凝视使他惴惴不安。他不愿成为“为他的存在”,但又没有实现“自为存在”的超越,自我主体没有建构起来,后来,他成了“权力凝视者”,主体建构过程才得以完成。斯威夫特通过普伦蒂斯的经历揭示了凝视对人存在的功能性意义,以及权力裹挟下的凝视对人生存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 羽毛球 凝视 自为存在 主体性建构 生存
下载PDF
战争后的苦难与和平中的成长——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短篇小说《加博尔》的叙事研究
3
作者 陈奕颖 《文化与传播》 2023年第5期54-58,共5页
英国当代作家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的短篇小说《加博尔》描写了经历过战争的成年人、未经历战争的儿童以及经历过战争的儿童三者对于战争苦难历史的不同反应,探究了战后心理创伤对亲子关系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战争留下的阴影。这部作... 英国当代作家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的短篇小说《加博尔》描写了经历过战争的成年人、未经历战争的儿童以及经历过战争的儿童三者对于战争苦难历史的不同反应,探究了战后心理创伤对亲子关系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战争留下的阴影。这部作品可以从战争引发的人际疏远、在逆境中追寻心灵慰藉到和平时光里个体的持续成长三个角度进行递进解读。这三个角度不仅揭示了作者对战后环境的洞察,而且反映了作者在深入反思历史苦难的同时,传递了保持乐观态度并珍惜当下生活的人生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 《加博尔》 亲子关系 战争创伤叙事
下载PDF
中国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研究现状论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慧婷 王祖友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15年第1期192-196,共5页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是英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在英国文坛上享有重要地位,并在世界范围内拥有众多读者。中国学术界对他的关注大致始于20世纪90年代,但从与其相关的研究来看,中国的斯威夫特研究尚不能形成系统,许多作品的研究尚且处...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是英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在英国文坛上享有重要地位,并在世界范围内拥有众多读者。中国学术界对他的关注大致始于20世纪90年代,但从与其相关的研究来看,中国的斯威夫特研究尚不能形成系统,许多作品的研究尚且处于空白状态。笔者从中国学者对斯威夫特进行研究的不同层面,即再现历史、后现代主义特征等方面对斯威夫特在中国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希望能为国内同仁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信息和依据,以提升对斯威夫特作品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 中国视角 论析
下载PDF
论格雷厄姆·斯威夫特《水之乡》中的生态伦理书写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延博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86-91,共6页
当代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的小说《水之乡》采用网状叙事结构,描绘了一幅有关芬斯沼泽的后现代历史图景。小说将文学虚构与现实相结合,记录了人类与芬斯沼泽由和谐共存走向激烈对抗的过程,批判了科技对人类和自然的异化。小... 当代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的小说《水之乡》采用网状叙事结构,描绘了一幅有关芬斯沼泽的后现代历史图景。小说将文学虚构与现实相结合,记录了人类与芬斯沼泽由和谐共存走向激烈对抗的过程,批判了科技对人类和自然的异化。小说书写了家族商业帝国和民族帝国的兴衰历程,揭露了男性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实践的共谋。小说展现了冷战时期人类对核污染和创伤记忆的恐惧,剖析了英国教育中的工具理性,探寻了人类的自我救赎之路。小说所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对于我们思考当下人类面临的生态困境和可能的出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 《水之乡》 生态伦理 工具理性
下载PDF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明天》中的生命伦理书写
6
作者 王延博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42-46,60,共6页
在小说《明天》中,格雷厄姆·斯威夫特以生命的孕育和延续为观察主线,在战后生物科学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从“避孕药”“人工授精术”和“基因工程”等入手表达了对当代英国社会生命伦理的关切。首先,作品中口服避孕药的流行解构了传... 在小说《明天》中,格雷厄姆·斯威夫特以生命的孕育和延续为观察主线,在战后生物科学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从“避孕药”“人工授精术”和“基因工程”等入手表达了对当代英国社会生命伦理的关切。首先,作品中口服避孕药的流行解构了传统婚恋观,流露出“道德家庭”让位于个人主义伦理的隐忧,并通过对激进女权主义的驳斥,揭示了人类孕育生命的恒久愿望。在此基础上,小说进一步探讨了人工授精术满足人们生育需求的同时也会带来新的伦理困境,暗示了依靠亲情联结跨越血缘壁垒的救赎路径。最后,作家的思考不断纵深,检视了科学功利主义实践对生命价值的漠视和现代人对自然好奇心的失落,警示了基因工程对人类存续的潜在威胁,强调了关注生命内在超越性与创造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 《明天》 生命伦理
下载PDF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羽毛球》中的父性焦虑
7
作者 王延博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3-59,共7页
在小说《羽毛球》中,斯威夫特以战后英国社会的父性焦虑为观察主线,表达了对重构民族认同的关切。作家通过剖析“战地英雄”向“家中慈父”的转型焦虑检视了不同伦理环境中的父性诉求,思考了父性精神遗产带来的社会文化冲突,探究了民族... 在小说《羽毛球》中,斯威夫特以战后英国社会的父性焦虑为观察主线,表达了对重构民族认同的关切。作家通过剖析“战地英雄”向“家中慈父”的转型焦虑检视了不同伦理环境中的父性诉求,思考了父性精神遗产带来的社会文化冲突,探究了民族信仰面临的时代挑战。历史残暴面在小说中的呈现解构了对帝国英雄神话的浪漫主义幻想,暴露了残酷战争中英雄的脆弱,触发了对性别权力话语的拷问。小说借父子间的精神和解憧憬了民主包容的父性,而自我拆解式的元小说结尾又使重构英国民族认同充满了不确定性,展现了斯威夫特至真至深的家国情怀与浓厚的民族忧患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 羽毛球 父性 民族认同 伦理环境
原文传递
移情缺失与重拾: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白日光》中的情感伦理书写
8
作者 王延博 《外国语言文学》 2023年第3期29-39,134,共12页
在小说《白日光》中,斯威夫特着眼于战后英国社会人际间的情感伦理,反思了维系民族认同的现代性道德和文明秩序。透过居住于伦敦郊区的主人公收容来自异乡的难民却招致伦理混乱的悲剧,小说家披露了绝对自由意志支配下的爱欲对他者的侵... 在小说《白日光》中,斯威夫特着眼于战后英国社会人际间的情感伦理,反思了维系民族认同的现代性道德和文明秩序。透过居住于伦敦郊区的主人公收容来自异乡的难民却招致伦理混乱的悲剧,小说家披露了绝对自由意志支配下的爱欲对他者的侵凌和罗曼斯式爱情幻想中的自我中心主义动机,检视了制度化慈善行为中的移情缺失。“主人”与“难民”间的互动,触发了小说人物对国内律法公正和道德准则的思考,质询了偶像崇拜式爱情的合法性基础,人际间由“所说”转向“言说”的精神和解指向了情感关怀的救赎力量。重拾移情疗愈了创伤经验,坚定了彼此守候的人生态度,而空间的“尼采式重复”又流露出作家对构建民族情感共同体的忧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 《白日光》 移情 情感伦理
原文传递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唯愿你在此》中的空间释读 被引量:3
9
作者 丁冬 杨金才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8-85,共8页
当代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的新作《唯愿你在此》具有明显的空间特征。在叙事上,斯威夫特借助空间的位移操控叙事,使不同片断在空间结构层面实现熔接,进而打破线性文本的正常流动。除了推动叙事,小说中不同的空间又与人物的处... 当代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的新作《唯愿你在此》具有明显的空间特征。在叙事上,斯威夫特借助空间的位移操控叙事,使不同片断在空间结构层面实现熔接,进而打破线性文本的正常流动。除了推动叙事,小说中不同的空间又与人物的处境和心理状态紧密结合,不仅仅作为物理环境,而且还是承载人物思想情感的表征。斯威夫特在建构空间时关注历史语境,并将地域和个人生活经历与宏观的全球性问题联系起来,旨在揭示全球化过程中资本主义暴力的空间生产以及社会边缘群体居无定所的漂泊感与孤独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 《唯愿你在此》 空间 全球化
原文传递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其人其作 被引量:5
10
作者 郭国良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 英国 文学创作 生平
原文传递
回归心灵与叙事意义——评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小说中的历史叙事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艳萍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8-116,159,共9页
英国小说家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历史小说中的人物都在不同程度上体验了失败、痛苦、空虚甚至死亡。为了获得心灵上的满足、慰藉、复苏和成长,他们都将目光投入家族和个人历史中,或按照自己的意愿与目的对过去的历史文本进行重新诠释... 英国小说家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历史小说中的人物都在不同程度上体验了失败、痛苦、空虚甚至死亡。为了获得心灵上的满足、慰藉、复苏和成长,他们都将目光投入家族和个人历史中,或按照自己的意愿与目的对过去的历史文本进行重新诠释,或以"讲故事"的叙事方式重构历史。本文解读了斯威夫特的三部小说,从中不难看出,作家对心灵与历史叙事之间的关系所作的思考和探索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本质和意义的独特理解。他通过小说告诉读者:回归心灵是一切叙事的意义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 小说 历史叙事 心灵
原文传递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访谈录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国良 《外国文学动态》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22,共4页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Graham Swift,1949—)是英国当代小说家。出生于伦敦。在剑桥大学攻读英国语言文学,在约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著有长篇小说《糖果店主》(1980)、(羽毛球)(1981)、(洼地》(1983)。
关键词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 英国 当代小说家 文学创作 表现手法
原文传递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小说《洼地》的动态互文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金佳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2-128,共7页
互文关系一直是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小说《洼地》研究中的焦点之一。本文重新审视了作者在作品中对当代历史文化多元语境的呼应 ,把研究的重点从《洼地》与其他个体文本之间的渊源关系移至小说与整个历史文化发展的联系。本文指出《... 互文关系一直是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小说《洼地》研究中的焦点之一。本文重新审视了作者在作品中对当代历史文化多元语境的呼应 ,把研究的重点从《洼地》与其他个体文本之间的渊源关系移至小说与整个历史文化发展的联系。本文指出《洼地》既引入历史文本又对其进行质疑解构 ,是一个各种话语、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关系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 小说 《洼地》 文学评论 英国
原文传递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访谈录 被引量:5
14
作者 凯瑟琳·伯纳德 丁晓红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6-82,共7页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 (GrahamSwift ,1949-  )生于伦敦。他的第一部小说《开糖果店的人》(TheSweet -ShopOwner)发表于 1980年 ,书中涉及了斯威夫特在此后的写作生涯中将探讨的重大主题 ,如遗弃与欺骗、悲悯与苦痛等。斯威夫特认为...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 (GrahamSwift ,1949-  )生于伦敦。他的第一部小说《开糖果店的人》(TheSweet -ShopOwner)发表于 1980年 ,书中涉及了斯威夫特在此后的写作生涯中将探讨的重大主题 ,如遗弃与欺骗、悲悯与苦痛等。斯威夫特认为人是“创造故事”的动物 ,为了在充满敌意的社会中生存力求回归到最原始的元素 :神话与小说。他的小说着力描写人类自身的能力与残酷现实之间的无尽冲突。此访谈录探讨了斯威夫特对于小说的理解以及传统对于文学的影响。特译此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 小说 音乐 叙述手法 语言 人文主义精神
原文传递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杯酒留痕》中的伦理关怀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延博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9-146,共8页
《杯酒留痕》中的伦理关怀既非乌托邦式的幻想,又非阶级意识的暴力想象。通过刻画战后英国的劳工阶层群像,斯威夫特在展现家庭邻里关系的同时,回溯历史现实,聚焦文化流变中人物面临的挑战,表达了深刻的道德反思与人文情怀。作者采用非... 《杯酒留痕》中的伦理关怀既非乌托邦式的幻想,又非阶级意识的暴力想象。通过刻画战后英国的劳工阶层群像,斯威夫特在展现家庭邻里关系的同时,回溯历史现实,聚焦文化流变中人物面临的挑战,表达了深刻的道德反思与人文情怀。作者采用非介入和介入两种方式,在退出叙事中心的同时又以隐性的在场与传统文学叙事对话,在想象经验的移情中践行多声立体的伦理观察。小说对二战后英国青年亚文化历史印痕的回顾和抗争的"吉卜赛"隐喻反映出个体的主体性遭受压抑的精神危机,凸显追求自由意志与继承固有生活经验的伦理冲突。探讨死亡的伦理内涵、检视绝对自由意志下理性意志消解带来的疏离与创伤,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作者建立他性伦理意识的诉求。在小说叙事与内容双重层面作者彰显了尊重他者的伦理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 《杯酒留痕》 伦理关怀
原文传递
论斯威夫特小说《愿你在此》的创伤内涵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雪娇 田祥斌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105-107,共3页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是当代英国最有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愿你在此》以主人公杰克的弟弟汤姆在伊拉克战争中牺牲后遗体被遣送回国为背景展开叙述,讲述了战争和灾害给主人公杰克带来的心理创伤。本文用凯茜·卡鲁斯的创伤理论...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是当代英国最有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愿你在此》以主人公杰克的弟弟汤姆在伊拉克战争中牺牲后遗体被遣送回国为背景展开叙述,讲述了战争和灾害给主人公杰克带来的心理创伤。本文用凯茜·卡鲁斯的创伤理论解读和分析了杰克的心路历程,阐释小说的内涵在于人们要敢于直面创伤,珍惜生活。须抚平过去的伤痕作为沉封的回忆,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创伤 规避创伤 安度创伤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
下载PDF
《水之乡》与后现代历史讲述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德明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35-41,共7页
文章以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的《水之乡》为个案,分析了后现代历史讲述的特征,认为《水之乡》提出了一个在当时看来非常前沿、时至今日依然有着现实意义和探究价值的后现代"居间性"问题。历史主体处于自然元素与人类活动之... 文章以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的《水之乡》为个案,分析了后现代历史讲述的特征,认为《水之乡》提出了一个在当时看来非常前沿、时至今日依然有着现实意义和探究价值的后现代"居间性"问题。历史主体处于自然元素与人类活动之间,历史进程处在进步与倒退、过去与未来之间,历史讲述者处在参与和见证之间,而历史讲述则处在由各种不同叙事风格和修辞的文体之间。历史既是记忆又是遗忘,既是失去又是占有,既是客观的纪录又是主体的虚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 《水之乡》 后现代历史讲述 居间性
下载PDF
《世外桃源》中的“仿真”世界
18
作者 王艳萍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71-77,共7页
利用新媒体理论探讨英国当代著名作家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的小说《世外桃源》中的"仿真"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自然与人为、独创与复制、真实与虚假的界限被完全抹掉了,指涉符号与它所有指涉的事物完全失去了联系,影像、符... 利用新媒体理论探讨英国当代著名作家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的小说《世外桃源》中的"仿真"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自然与人为、独创与复制、真实与虚假的界限被完全抹掉了,指涉符号与它所有指涉的事物完全失去了联系,影像、符号和符码成了纯粹的"超真实",即没有原本的摹本。从照片与"仿真"、电视与"仿真"、现实世界中的"仿真"这三个角度来分析作者是如何反映传媒文化泛滥下的当代英国人的价值虚无感。对"仿真"世界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当代英国社会文化的忧患意识和批判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 《世外桃源》
下载PDF
《杯酒留痕》的死亡尊严与德勒兹的生命哲学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奕颖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68-72,共5页
英国当代作家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的《杯酒留痕》通过一段将逝者骨灰撒入大海的旅程中所发生的故事,展现出对于人类生存状态与死亡的思考。本文以法国当代哲学家德勒兹的生命哲学理论为切入点,分别从死亡的超脱、死亡的主题、死亡的... 英国当代作家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的《杯酒留痕》通过一段将逝者骨灰撒入大海的旅程中所发生的故事,展现出对于人类生存状态与死亡的思考。本文以法国当代哲学家德勒兹的生命哲学理论为切入点,分别从死亡的超脱、死亡的主题、死亡的尊严等方面论述分析《杯酒留痕》中人物在各个不同的层面所体现的死亡感悟。挖掘出作品内涵:生命不应有权力的场域隔阂,无论是活着还是死去,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平等的尊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 《杯酒留痕》 死亡尊严 生命哲学
下载PDF
和谐之美——浅析小说《明天》中的生态意识
20
作者 黄容 徐建纲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18-119,共2页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是当代英国著名的小说家之一,较为卓越的艺术成就和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让他广受关注与热议。其代表作《水洼》被认为是一部生态环境的力作,这种自然关照在2007年出版的小说《明天》中同样也能发现。本文透过生态...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是当代英国著名的小说家之一,较为卓越的艺术成就和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让他广受关注与热议。其代表作《水洼》被认为是一部生态环境的力作,这种自然关照在2007年出版的小说《明天》中同样也能发现。本文透过生态批评的视角,运用深层生态学的理论来探讨格雷厄姆在小说中展现的生态意识并分析作者所传达的三重和谐之美——自然和谐,社会和谐与精神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 自然 精神 和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