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野生薏苡与农家栽培薏苡的生物学特征比较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华锋 邢冰玲 +1 位作者 陈剑威 季彪俊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0-73,85,共5页
采集福建省几种野生薏苡,与农家栽培薏苡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形态上,野生薏苡表现植株粗壮、果实粒大;发育进程上,野生薏苡明显晚于栽培薏苡;二者开花习性基本一致,散粉集中在上午9:00~10:30与11:30~13:00。
关键词 野生薏苡 栽培薏苡 生物学 特征
下载PDF
不同产地栽培薏苡种子性状的变异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童应鹏 朱虹 +1 位作者 李珊 程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008-2013,共6页
通过观察和测量中国8省区9产地栽培薏苡种子的各种性状,运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了不同产地栽培薏苡种子的变异及原因。结果表明:中国尤其是西南地区的栽培薏苡种子性状差异性显著,除种子长度、种子与颖果重量差之外,薏苡种... 通过观察和测量中国8省区9产地栽培薏苡种子的各种性状,运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了不同产地栽培薏苡种子的变异及原因。结果表明:中国尤其是西南地区的栽培薏苡种子性状差异性显著,除种子长度、种子与颖果重量差之外,薏苡种子的其他形态指标均呈极显著差异(P<0.01);颖果长度与产地的平均气温和年降雨量、颖果长宽比与海拔均呈显著相关;而其它地理、气候等生态因子与种子性状相关不显著;聚类分析显示9个产地的栽培薏苡可聚为5类。综上所述,栽培薏苡的种子性状变异是遗传信息、栽培方法和生态因子等内外部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能主要是受到基因交流和人工驯化选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薏苡 种子性状 变异
下载PDF
福建野生薏苡与栽培薏苡的种子发芽比较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华锋 邢冰玲 +1 位作者 陈剑威 季彪俊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0-113,共4页
利用福建省野生与栽培薏苡进行不同机械处理、不同温度、不同芽床、不同药剂下发芽率试验,结果表明,薏苡脱壳后可以显著提高发芽率,在25℃下发芽率最高,药剂以HNO3处理最佳,芽床因不同薏苡而表现一定差异。
关键词 野生薏苡 栽培薏苡 发芽率
下载PDF
福建野生薏苡与栽培薏苡株高与分蘖的观察比较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黄金星 邱招渭 +4 位作者 刘玮婷 王小兰 季彪俊 夏法刚 吴锋 《种子科技》 2019年第9期39-41,44,共4页
试验研究比较了5种农家栽培薏苡与5种野生薏苡在株高、日生长速度和分蘖动态上的异同。日生长速度与株高测定结果表明,农家薏苡中,龙薏1号与临2无显著差异,但与其余3个品种有显著差异;野生薏苡品种间,日生长速度没有显著差异;品种间的... 试验研究比较了5种农家栽培薏苡与5种野生薏苡在株高、日生长速度和分蘖动态上的异同。日生长速度与株高测定结果表明,农家薏苡中,龙薏1号与临2无显著差异,但与其余3个品种有显著差异;野生薏苡品种间,日生长速度没有显著差异;品种间的株高存在极显著差异,河2株高最高,与河1、石陂没有显著差异,但与寿宁有显著差异,与临1有极显著差异;野生薏苡株高伸长的延续时间上较栽培薏苡长15 d。农家品种表现出2个明显的分蘖缓慢期,分别在5月底(5月30日,约44 d)与6月初(6月5日,约50 d),野生品种没有明显分蘖放缓现象,直到营养生长后期才放缓分蘖。采用一元非线性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了株高与分蘖的方程,决定系数都在0.9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薏苡 栽培薏苡 株高 日生长速度 分蘖特性 比较
下载PDF
甲骨文披露夏商时代薏苡的栽培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晓明 乔永刚 +1 位作者 宋芸 田永生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360-364,共5页
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发现早在母系社会薏苡就被驯化成栽培作物,在夏商时代薏苡的栽培水平达到相当的高度,已掌握灌溉、圃种及移栽技术。
关键词 甲骨文 薏苡栽培
下载PDF
六千年来汾渭流域薏苡栽培地位的变化 被引量:4
6
作者 赵晓明 宋秀英 马巧珍 《古今农业》 1994年第4期1-7,共7页
在亚州,与玉米属平行且最著名的一个属是薏苡属(coix)。在近现代对它的起源和进化几乎没有什么了解,对这个作物也几乎没有做什么改良工作。我国原产的栽培种薏苡曾广泛分布在从珠江到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在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薏苡种... 在亚州,与玉米属平行且最著名的一个属是薏苡属(coix)。在近现代对它的起源和进化几乎没有什么了解,对这个作物也几乎没有做什么改良工作。我国原产的栽培种薏苡曾广泛分布在从珠江到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在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薏苡种子,已有六千年以上的历史。至东汉,伏波将军马援从交趾(今越南地区)引种回中国的薏苡属的另一个野生种,极大地丰富了中国薏苡植物的基因库,推动了薏苡品种改良和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栽培 黄河流域 六千年 生态系统 农业生产 第四纪 《本草纲目》 气候变迁 栽培作物 气候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