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研究桂芍葛芎汤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徐利飞 陆素琴 +1 位作者 李慧 董秋平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23期35-39,共5页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讨桂芍葛芎汤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CMSP数据库中检索桂芍葛芎汤药物的相关活性成分,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取偏头痛的疾病靶点基因,采用Cytoscape构建桂芍葛芎汤-偏头痛-潜在靶点网络图...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讨桂芍葛芎汤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CMSP数据库中检索桂芍葛芎汤药物的相关活性成分,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取偏头痛的疾病靶点基因,采用Cytoscape构建桂芍葛芎汤-偏头痛-潜在靶点网络图。通过交互靶点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组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KEGG)富集分析研究桂芍葛芎汤和偏头痛的相关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将桂芍葛芎汤的关键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筛选出药物靶点958个,涉及活性成分共104个。偏头痛靶点3736个,桂芍葛芎汤治疗偏头痛的潜在作用靶点416个。桂芍葛芎汤治疗偏头痛的核心靶点基因为白蛋白(ALB)、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血清素能突触、钙信号通路、环磷酸腺苷(cAMP)信号通路、癌症的途径等通络可能与桂芍葛芎汤防治偏头痛密切相关。通过分子对接验证表明部分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之间具有良好的对接活性。结论花旗松素、β-谷甾醇、谷甾醇、儿茶酚、过氧麦角甾醇等作为桂芍葛芎汤治疗偏头痛的主要活性成分,通过作用于ALB、TNF、IL-6、AKT1、GAPDH等关键靶点,调控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血清素能突触、钙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癌症的途径等通路发挥作用。本研究体现了中药复方具有多成分、多通路、多靶点的特点,为进一步深入的临床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桂芍葛芎汤 偏头痛
下载PDF
桂芍葛芎汤对寒凝血瘀型慢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研究
2
作者 陆素琴 徐利飞 +2 位作者 董秋平 景慧范 魏伟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542-546,554,共6页
目的:观察桂芍葛芎汤治疗寒凝血瘀型慢性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将90例寒凝血瘀型慢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9例,对照组41例。患者治疗前后采用简化麦吉尔(McGill)疼痛问卷(SF-MPQ)、疼痛数字分级量表(NRS)与情绪评分量... 目的:观察桂芍葛芎汤治疗寒凝血瘀型慢性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将90例寒凝血瘀型慢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9例,对照组41例。患者治疗前后采用简化麦吉尔(McGill)疼痛问卷(SF-MPQ)、疼痛数字分级量表(NRS)与情绪评分量表(ES)进行疼痛强度评分和情绪评分,对患者的头痛发作次数、程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头部刺痛、遇冷加重、情绪焦虑、精神倦怠)进行评分,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及治疗后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疼痛强度评分、情绪评分以及头痛发作次数、疼痛程度、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积分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桂芍葛芎汤不仅能显著减少寒凝血瘀型偏头痛的发作次数,缩短头痛持续时间,还能改善疲倦、焦虑抑郁等伴随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芍葛芎汤 寒凝血瘀型 慢性偏头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