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桃豆地黄汤治疗慢性肾衰17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丽华 郭有宏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12-213,共2页
桃豆地黄汤治疗慢性肾衰17例山东张店钢铁总厂医院(255007)张丽华郭有宏关键词肾功能衰竭桃豆地黄汤疗效观察自1990年起应用自拟桃豆地黄汤治疗17例慢性肾衰(CPF)患者,观察到其具有明显延缓肾衰进展的作用,报告... 桃豆地黄汤治疗慢性肾衰17例山东张店钢铁总厂医院(255007)张丽华郭有宏关键词肾功能衰竭桃豆地黄汤疗效观察自1990年起应用自拟桃豆地黄汤治疗17例慢性肾衰(CPF)患者,观察到其具有明显延缓肾衰进展的作用,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7例中,男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桃豆地黄汤 疗效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桃豆高产栽培技术
2
作者 吐尔洪.吐尼亚孜 米热古丽.玉素甫 《农村科技》 2004年第3期35-35,共1页
桃豆为豆类作物,主根强大,支根发达,长有许多根瘤,分枝性强。是长日照的喜凉豆类作物,较耐旱,在干旱、降雨量少、灌溉条件差的地区仍有一定收成,而在潮湿或短期清水条件下生长不良。
关键词 桃豆 栽培技术 品种 施肥 灌水 虫害 种植方式 选地
下载PDF
乌什县桃豆田棉铃虫发生规律及防治
3
作者 郑冬梅 《新疆农业科技》 2007年第4期22-22,共1页
近年来,乌什县桃豆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棉铃虫危害程度逐年上升。为了掌握棉铃虫在桃豆田发生规律,及时有效防治,我们做了桃豆田棉铃虫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
关键词 发生规律 有效防治 棉铃虫 桃豆 种植面积 危害程度 防治技术
下载PDF
浅谈桃豆高产栽培技术
4
作者 马秀珍 《新疆农业科技》 2007年第5期35-35,共1页
乌什县素有“桃豆”之乡的美称,桃豆种植历史悠久。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桃豆保健作用的进一步开发,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桃豆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桃豆种植技术和种植水平也相应提高。现结合本人多... 乌什县素有“桃豆”之乡的美称,桃豆种植历史悠久。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桃豆保健作用的进一步开发,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桃豆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桃豆种植技术和种植水平也相应提高。现结合本人多年种植经验,总结桃豆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桃豆 种植历史 市场需求量 保健作用 产业结构 种植面积 种植技术
下载PDF
四棱豆引种栽培试验初报 被引量:1
5
作者 万明长 杨永英 +2 位作者 李猛 李桂莲 杭朝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5年第2期87-87,共1页
关键词 四棱 试验初报 引种栽培 碳水化合物 草木植物 粗蛋白质 固氮效率 覆盖作物 维生素 多年生 一年生 块根 氨基酸 矿物质 种子 桃豆 嫩梢 脂肪 根部 绿肥
下载PDF
绿色金子——四棱豆
6
作者 张丽琴 《农村实用技术》 2005年第7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四棱 巴布亚新几内亚 绿色 广东沿海地区 大规模生产 科蔬菜 斯里兰卡 栽培历史 东南亚 桃豆 营养
下载PDF
鹰嘴豆地膜覆盖栽培试验 被引量:4
7
作者 吐热依沙木.依米提 艾买尔江.吾斯曼 +2 位作者 王冀川 阿不都.卡迪尔 古丽巴哈尔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00-101,共2页
通过鹰嘴豆的铺膜与不铺膜栽培比较试验表明,铺膜促使鹰嘴豆生育期提前,干物质积累增多,田间出苗率提高18个百分点,收获株数提高12 6%,籽粒产量提高43 4%。
关键词 鹰嘴 地膜覆盖 栽培 产量性状 籽粒 生育期 干物质积累 桃豆 鸡头 鸡豌
下载PDF
四棱豆高产栽培技术
8
作者 胡景河 《河北农业科技》 2005年第9期8-8,共1页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四棱 多年生草本植物 东南亚 桃豆
下载PDF
鹰嘴豆介绍
9
作者 边生金 《专业户》 2001年第2期37-37,共1页
鹰嘴豆,学名为Cicer arietinum L.,中文的别名有桃豆、鸡头豆、羊头豆、脑豆子等;英文名为Chickpea或Cram。染色体2n=16。鹰嘴豆是野豌豆族属植物中的一个栽培品种=因其籽粒形状酷似脱毛后的鹰头或鸡头而得名。鹰嘴豆起源于西亚,地中海... 鹰嘴豆,学名为Cicer arietinum L.,中文的别名有桃豆、鸡头豆、羊头豆、脑豆子等;英文名为Chickpea或Cram。染色体2n=16。鹰嘴豆是野豌豆族属植物中的一个栽培品种=因其籽粒形状酷似脱毛后的鹰头或鸡头而得名。鹰嘴豆起源于西亚,地中海沿岸和埃塞俄比亚,7000多年前就放驯化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鹰嘴 桃豆 鸡头 羊头 栽培技术 经济效益 经济作物
下载PDF
Mapping of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s) Controlling Cherry and Green Bean Characters in the Robusta Coffee (Coffea canephora Pierre)
10
作者 Priyono Ucu Sumirat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A)》 2012年第9期1029-1039,共11页
In coffee breeding practice, two quantitative traits, namely cherry and green bean characters are the important phenotypic selection index. The synchronous of cherry maturation, size, weight and shape of green bean ar... In coffee breeding practice, two quantitative traits, namely cherry and green bean characters are the important phenotypic selection index. The synchronous of cherry maturation, size, weight and shape of green bean are desirable traits for the future breeding.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breeding efficiency, a set of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s) analysis controlling these traits was carried out. The QTL analysis was performanced in cross pollinated population of Coffea canephora using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 and simple sequence repeats (SSRs) markers. Totally 12 QTLs determined desirable cherry and green bean traits were identified on 9 linkage groups (LG), where these QTLs mapped forming clusters in 11 different chromosomal regions. The desirable traits which can be detected by their QTLs are synchronous of cherry maturation (LG B and LG G), cherry size (LG A, LG F and LG G), bean shape (LG B, LG D and LG J), bean weight (LG H), bean size (LG A and LG E) and cherry-bean size (LG K) The gene action of these QTLs was dominance or an interaction of alleles (epistasis between alleles at the studied locus) effect. The yielded linkage map and the detected QTL can provide a tool for further genetic analysis of two traits and be potential for maker-assisted selection in C. canephora bree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ffea canephora QTL mapping cherry maturation harvesting period cherry size bean size bean shape bean weigh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