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系绿道对绿色基础设施的贡献 美国亚利桑那州和马里兰州的两个案例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玛格丽特.利文斯顿 大卫.迈尔斯 许婵 《风景园林》 2010年第6期26-29,共4页
通过对美国亚利桑那州和马里兰州的两个水系绿道的建设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比较了气候干旱和气候温和地区在各自区域中的建设途径及其对绿色基础设施的贡献。案例的比较研究揭示了在评价绿道对于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贡献时面临的局限性。... 通过对美国亚利桑那州和马里兰州的两个水系绿道的建设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比较了气候干旱和气候温和地区在各自区域中的建设途径及其对绿色基础设施的贡献。案例的比较研究揭示了在评价绿道对于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贡献时面临的局限性。在何处将相关的元素融入现有城市和郊区场地,以及如何把设计附加于城市和郊区布局中,是案例面临的共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 绿道 绿色 基础设施建设 美国 亚利桑那 马里兰州 案例比较研究 STUDIES CASE Two Comparison 温和地区 气候干旱 郊区 建设途径 共同问题 分析研究 城市 局限性
下载PDF
中国情境下的哈佛案例教学法:多案例比较研究 被引量:109
2
作者 武亚军 孙轶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2010年第1期12-25,共14页
本文从价值链模型和资源基础观出发,分析了哈佛案例教学法的价值活动结构与特征、作用机制及该模式的系统性和难模仿性。通过四个案例的比较研究,揭示了中国情境下的MBA管理教育中,有经验的教师如何根据中国的环境和学员情况,在学习哈... 本文从价值链模型和资源基础观出发,分析了哈佛案例教学法的价值活动结构与特征、作用机制及该模式的系统性和难模仿性。通过四个案例的比较研究,揭示了中国情境下的MBA管理教育中,有经验的教师如何根据中国的环境和学员情况,在学习哈佛模式的基础上,在案例来源与选择、组织方式、课堂讨论、教师总结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替代和创新性活动,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研究表明,中国MBA管理教育中运用哈佛案例教学法必须在坚持、替代和创新中达到平衡。论文提出了国内教师在MBA教育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一个假说性的综合框架,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政策建议和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哈佛 中国 MBA 比较案例研究
下载PDF
国家审计如何参与腐败治理——基于韩国、新加坡、印度三国的多案例比较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宗彦 胡杨 《中国内部审计》 2023年第5期81-86,共6页
国家审计作为国家廉政建设的重要制度支柱之一,在腐败治理体系中发挥着独特作用。但受政治文化环境、廉政制度体系及国家审计模式等因素影响,各国审计机关腐败治理实施路径和策略也有所不同。本文以韩国、新加坡、印度三个亚洲国家为研... 国家审计作为国家廉政建设的重要制度支柱之一,在腐败治理体系中发挥着独特作用。但受政治文化环境、廉政制度体系及国家审计模式等因素影响,各国审计机关腐败治理实施路径和策略也有所不同。本文以韩国、新加坡、印度三个亚洲国家为研究对象,对三国最高审计机关参与腐败治理的制度环境、行动策略及路径开展多案例比较分析,以归纳出不同制度情境下国家审计机关参与腐败治理的一般化模式及差异化路径,为新时代背景下提升中国国家审计参与腐败治理的效能提供经验借鉴与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高审计机关 腐败治理 案例比较研究 国家审计
下载PDF
基于多案例比较的软件企业集成创新模式研究——以金蝶中间件和华为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崔世娟 刘珺 王庆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2013年第1期32-42,共11页
集成创新是将各种创新要素进行创造性的融合,各要素之间互相匹配、有机联系的非线性协同系统。集成创新中各种要素集成所产生的效果远远超过单项技术创新的绩效,探究不同企业集成创新模式,总结、提炼其形成规律,对中国企业提升自主创新... 集成创新是将各种创新要素进行创造性的融合,各要素之间互相匹配、有机联系的非线性协同系统。集成创新中各种要素集成所产生的效果远远超过单项技术创新的绩效,探究不同企业集成创新模式,总结、提炼其形成规律,对中国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选取深圳金蝶中间件公司以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二者的集成创新行为,提炼出金蝶式技术集成推动型和华为式技术-市场-战略集成主导型集成创新模式,并得出结论:集成创新是中国科技企业实现跨越发展的有效途径,在集成创新过程中,技术集成是基础,战略集成、知识集成是保证,而组织集成则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创新 集成创新模式 案例比较研究
下载PDF
区块链赋能小微企业供应链融资研究——基于双链通与怡亚通的案例比较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周雷 王倩 李梦瑶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41-47,93,共8页
区块链赋能下的数字供应链金融模式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提供了可行的新路,国内领先的金融科技企业在区块链与供应链融合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双链通与怡亚通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以这两家企业为案例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发现区... 区块链赋能下的数字供应链金融模式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提供了可行的新路,国内领先的金融科技企业在区块链与供应链融合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双链通与怡亚通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以这两家企业为案例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发现区块链嵌入供应链金融能够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蚂蚁集团旗下的双链通依托支付宝建立起拥有海量用户的商业生态,自主研发蚂蚁链核心技术,主打应收账款融资产品,解决了大量小微企业供应商的融资难题;而怡亚通依托供应链管理及物流服务积累的大数据,引入区块链为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供应链金融服务。为进一步发挥区块链的赋能作用,需要提高核心企业参与意愿,加大技术与应用投入,培养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以更好地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小微企业融资 金融科技 供应链金融 案例比较研究
下载PDF
资源依赖视角下公办与民办社会工作机构比较研究——以北京市R、Y机构为案例 被引量:9
6
作者 张帅 《社会工作》 2017年第3期74-87,共14页
随着社会治理的进一步深化,社会工作机构作为一种社会治理的参与主体得以迅速发展,并且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笔者将社会工作机构划分为公办社会工作机构与民办社会工作机构两大类。以资源依赖理论为理论基础,对北京市的R社会工作机... 随着社会治理的进一步深化,社会工作机构作为一种社会治理的参与主体得以迅速发展,并且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笔者将社会工作机构划分为公办社会工作机构与民办社会工作机构两大类。以资源依赖理论为理论基础,对北京市的R社会工作机构和Y社会工作机构进行研究,发现R社会工作机构的业务主管单位存在过度管理的现象,且机构所需资源来源渠道单一,主要依赖政府提供支持,这造成R社会工作机构缺乏独立性与自主性。R社会工作机构有政府资源作为保障,在对待服务的专业性提升时表现出消极被动的态度。相比之下,Y社会工作机构受政府的控制相对较少,资源来源渠道也更为多样化,业务主管单位只对Y社会工作机构提供业务指导和支持,所以Y社会工作机构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Y社会工作机构由于没有政府的资源保障,其必须依靠提供更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来获取更多资源。作为业务主管单位和指导单位的政府部门需进一步弱化对机构事务的干涉、支配和控制,两类社会工作机构还需进一步拓宽资源来源渠道,实现资源来源的多元化,从而实现社会工作机构的独立自主发展,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社会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依赖理论 公办社会工作机构 民办社会工作机构 比较案例研究
下载PDF
基于学习-能力-战略递进逻辑的比较案例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林梅 《管理学报》 CSSCI 2009年第3期401-405,共5页
从资源基础观出发,引入学习-能力-战略的递进逻辑来解释竞争环境下不同中国企业类似战略成效的差异。通过采用比较案例研究方法,剖析了联想集团和TCL集团国际并购战略中知识积累、能力培育和战略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以异质性知识和能力发... 从资源基础观出发,引入学习-能力-战略的递进逻辑来解释竞争环境下不同中国企业类似战略成效的差异。通过采用比较案例研究方法,剖析了联想集团和TCL集团国际并购战略中知识积累、能力培育和战略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以异质性知识和能力发展的路径依赖过程解释了二者并购后国际化战略演化的分歧,指出实施国际化战略的中国企业应提早为未来战略转型做准备,优势的内生性决定了异质性知识和能力的长期培育是中国企业国际化成败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 能力 战略 异质性 比较案例研究
下载PDF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城市基层党建组织创新风险应对方式研究——基于三个案例的比较视角 被引量:1
8
作者 郭春甫 王鑫 《科技智囊》 2020年第9期46-52,共7页
新冠疫情是对社会治理的一次大考。疫情期间城市基层党建组织发挥了沟通人民群众,协调社会力量,提升治理能力的作用。探究城市基层党建组织应对风险情境下的危机处置方式,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巩固党的长期执... 新冠疫情是对社会治理的一次大考。疫情期间城市基层党建组织发挥了沟通人民群众,协调社会力量,提升治理能力的作用。探究城市基层党建组织应对风险情境下的危机处置方式,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比较案例分析方法,选取以湖北武汉H区为代表的风险聚集区,以广东深圳B区为代表的外来人口聚集区和以上海浦东新区C区为代表的资源聚集区,探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城市基层党建运用多种技术工具处置风险的方式及特点。基于案例中呈现的问题,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不同地区的城市基层党建组织风险应对方式的改革与完善提供相应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党建 疫情防控常态化 比较案例研究 风险应对
下载PDF
二维独立性视角下的高校智库运行模式--基于某省的比较案例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黄清子 马亮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01-206,F0003,共7页
[目的/意义]基于二维独立性识别高校智库运行模式的不同类型,通过案例比较,为高校智库提供类型转化路径和运行机制建议。[方法/过程]从高校智库与政府的独立性、高校智库与隶属高校的独立性两个维度,识别了双高、高低、低高、双低四种... [目的/意义]基于二维独立性识别高校智库运行模式的不同类型,通过案例比较,为高校智库提供类型转化路径和运行机制建议。[方法/过程]从高校智库与政府的独立性、高校智库与隶属高校的独立性两个维度,识别了双高、高低、低高、双低四种高校智库,并以某省为例进行比较案例研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双高、高低、低高、双低的运行模式分别具有明星、挂靠、平台、双轨特征;双低型运行模式是多数高水平高校智库的选择;加强“旋转门”机制、创新合作机制有助于打造低政府独立性,完善“小机构+大网络”有利于打造低隶属高校独立性;双高型智库可以通过塑造媒体影响力来提升政府关注度,双低型智库应尽快摆脱“挂靠”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智库 运行模式 独立性 比较案例研究
下载PDF
从个人创伤到社会创业:基于亲社会性的多案例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仇思宁 李华晶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7-88,共12页
本文立足亲社会性视角,关注创伤个体的积极反应与创业之间的联系,依据多案例研究范式,深入挖掘不同类型组织中个体创伤对其社会创业行为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亲社会性在社会创业者由创伤到创业的全过程中发挥关键的正向调节效应:在创伤... 本文立足亲社会性视角,关注创伤个体的积极反应与创业之间的联系,依据多案例研究范式,深入挖掘不同类型组织中个体创伤对其社会创业行为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亲社会性在社会创业者由创伤到创业的全过程中发挥关键的正向调节效应:在创伤个体从产生意愿到采取行动帮助创伤群体缓解危机的过程中,亲社会性加速创伤经历者向利他施助者的转变;在创伤个体试图通过社会创业帮助更多的创伤群体时,亲社会性加速利他施助者向社会创业者的转变。本文将创伤引入机会开发模型中,深挖亲社会性调节下源于创伤的社会创业机会开发过程,丰富了社会创业机会开发研究成果,为社会创业者践行创业行动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亲社会性 社会创业机会开发 创业行为双阶段理论 案例比较研究
下载PDF
应用基础研究驱动科技自立自强:特征、路径与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喜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2023年第6期488-509,共22页
解决当前科技体系与产业体系之间的隔阂,需要更加整合的政策导向,这使应用基础研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但目前对这个崭新的议题研究甚少。本文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展开比较案例研究,选取产学研不同领域的若干案例,在案例历史脉... 解决当前科技体系与产业体系之间的隔阂,需要更加整合的政策导向,这使应用基础研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但目前对这个崭新的议题研究甚少。本文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展开比较案例研究,选取产学研不同领域的若干案例,在案例历史脉络与相应论文发表关键词共现分析之间建立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应用基础研究表现出极强的演化特征和学科交叉特征,这在共现分析上集中反映为论文关键词的稳定代际变化。而这些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则是技术需求对科学研究的强大引导作用,进而导致了技术与科学的同步自立自强。本文也在案例中识别出四种技术需求驱动科学研究的基本路径。这些理论分析为进一步理解应用基础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在此基础上,文章最后讨论了本文的相关结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基础研究 比较案例研究 共现分析 科技自立自强
下载PDF
创业教育在区域创新集群中的作用研究——以中关村和“剑桥现象”为例
12
作者 陈晓红 周源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101,共10页
创业教育是推动创新集群迭代发展的活水来源,学术界对此有初步揭示,但缺乏深入的案例研究和对其不足的探讨。以“剑桥现象”和中关村创新集群为双案例,通过案例内分析和案例间分析的对比研究方法,对创业教育在区域创新集群中的作用,特... 创业教育是推动创新集群迭代发展的活水来源,学术界对此有初步揭示,但缺乏深入的案例研究和对其不足的探讨。以“剑桥现象”和中关村创新集群为双案例,通过案例内分析和案例间分析的对比研究方法,对创业教育在区域创新集群中的作用,特别是具体的做法、动力、挑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研究发现,双方在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等方面有所异同,同时在政策激励、投后管理、人才迁移等方面提出一定的建议。研究一方面弥补了已有研究的不足,另一方面对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教育 “剑桥现象” 中关村 创新集群 案例比较研究
下载PDF
协作治理目标演化的微观过程——基于两个中央环保督察典型案例的比较
13
作者 孙岩 张备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0-133,共14页
生态环境部指出“十四五”期间要在治水目标设置上有所突破,推动地方政府在水环境治理中实现科学合理的目标演化,而协作治理逐渐成为地方政府治理水环境问题的主要模式,因此分析协作治理中的目标演化问题具有必要性以及较强的现实意义... 生态环境部指出“十四五”期间要在治水目标设置上有所突破,推动地方政府在水环境治理中实现科学合理的目标演化,而协作治理逐渐成为地方政府治理水环境问题的主要模式,因此分析协作治理中的目标演化问题具有必要性以及较强的现实意义。然而现有关于协作治理目标的研究侧重于探讨目标的结构性分类,因此难以有效解释协作治理目标如何演化这一理论问题。基于此,该研究以中央环保督察期间南明河和杞麓湖治理中协作治理目标演化过程为研究对象,系统描述了协作治理目标演化的微观过程,尝试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探究棘手问题、外部压力、协作过程以及阶段性绩效如何影响协作治理目标的演化以及目标演化为什么会出现差异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①协作治理目标演化是一个包括目标确立、调适、强化、重塑的过程,其中,棘手问题和外部压力驱动协作目标的确立和重塑,而协作过程以及阶段性绩效推动个体目标的调适和强化。②“个体-协作”目标一致性影响协作治理目标演化的方向,而阶段性绩效外反馈最终决定协作治理目标演化的差异。③进一步揭示中国情境下协作治理目标演化的独特性,即控制力和回应力的差异化匹配以及目标演化的制度情景嵌入。该研究为协作治理目标管理提供了一个过程性的视角,明确了影响协作治理目标演化的关键因素,为地方政府推动协作治理目标演化提供政策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治理 目标演化 水环境治理 比较案例研究
下载PDF
复杂情境下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类型选择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苏敬勤 崔淼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6-35,242,共11页
旨在解析我国企业在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情境下就突变型与渐进型管理创新选择的问题。基于扎根理论、使用多案例比较研究方法,首先采用开放式译码、轴向译码、以及选择性译码析出了大连三洋冷链有限公司管理创新案例中蕴含的关键概念... 旨在解析我国企业在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情境下就突变型与渐进型管理创新选择的问题。基于扎根理论、使用多案例比较研究方法,首先采用开放式译码、轴向译码、以及选择性译码析出了大连三洋冷链有限公司管理创新案例中蕴含的关键概念、范畴和故事脉络,并对初始案例研究草案和研究样本进行了发展和补充;其次,在对其他9个案例分别进行概念、范畴和故事脉络分析的基础上,对10个案例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了我国企业在组织规模、行业环境、企业家精神和组织文化的不同组合维度下对突变型和渐进型管理创新的选择模式及其中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型管理创新 渐进型管理创新 扎根理论 案例比较研究
下载PDF
传播过程理论视角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影响因素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徐艳晴 许土妹 黄燕梅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2期126-136,共11页
进入后真相时代以来,信息的有效发布与传播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和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戴维·伯洛的传播过程理论,从信息发布主体、信息质量和信息发布平台三个方面出发,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30个突发事件的典型... 进入后真相时代以来,信息的有效发布与传播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和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戴维·伯洛的传播过程理论,从信息发布主体、信息质量和信息发布平台三个方面出发,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30个突发事件的典型案例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突发事件中信息发布的不同要素间的组合作用如何影响网络舆情的产生。研究发现,从单一条件变量分析来看,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和及时性是影响网民情感倾向和网民关注度变化的核心因素;从条件组合分析来看,信息发布主体所发布信息的及时性和真实性有利于激发网民正面情感倾向。信息发布主体运用多样化信息发布平台对突发事件的跟进与传播是提升网民关注度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情 突发事件 信息发布与传播 案例比较研究 QCA
下载PDF
基于适配理论的中国特色管理理论的研究框架:创新视角 被引量:20
16
作者 苏敬勤 崔淼 《管理学报》 CSSCI 2009年第7期853-860,共8页
针对目前中国特色管理理论研究视角单一的问题,提出采用自上而下的研究视角,构建了以中国企业近几年的管理创新为切入点的研究框架和基于适配理论的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形成机理框架;并设计了以比较案例研究方法为主的研究方法框架;以大... 针对目前中国特色管理理论研究视角单一的问题,提出采用自上而下的研究视角,构建了以中国企业近几年的管理创新为切入点的研究框架和基于适配理论的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形成机理框架;并设计了以比较案例研究方法为主的研究方法框架;以大连三洋冷链有限公司、海尔和美国哈斯曼服务创新模式的比较案例研究,辅以ATLA S/ti 5.0对质性数据的分析结果,对研究框架和思路进行了初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管理理论 管理创新 适配理论 比较案例研究
下载PDF
“大事必作于细”:比较政治学中的次国家比较案例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游宇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4-124,共11页
近年来,比较政治分析呈现出向“次国家转向”的趋势。聚焦于国家(间)内部的制度差异及其影响的次国家比较研究取得长足进步,而中国的发展经验和以中国为背景的相关研究则对此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文章主要探讨了与次国家比较案例研究相... 近年来,比较政治分析呈现出向“次国家转向”的趋势。聚焦于国家(间)内部的制度差异及其影响的次国家比较研究取得长足进步,而中国的发展经验和以中国为背景的相关研究则对此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文章主要探讨了与次国家比较案例研究相关的研究议题与方法论问题,包括:第一,简述次国家比较研究在比较政治学领域的前沿发展与主要议题;第二,讨论了次国家比较案例研究设计的要点,以及如何应对研究中的挑战;第三,通过研究实例展示国家内部与国家间的次国家比较案例研究如何进行;第四,总结了次国家比较案例研究在应用比较方法上的天然优势,同时也探讨了其方法论局限与改进方向。研究的主要意义在于,启发研究者重新审视那些基于国家层面所建构的理论命题,思考如何拓展比较政治学的理论边界,同时也有助于中国学者思考如何通过次国家比较研究来为世界贡献新理论与新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国家比较案例研究 比较政治学 比较方法 研究设计 中国研究
原文传递
中国十大预制菜产业基地发展经验对乐山的启示
18
作者 杨梦遥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6期74-83,共10页
近年来,在餐饮工业化不可逆转的趋势下,各地纷纷进入预制菜领域,国内预制菜产业尚未壮大就已呈现激烈竞争态势。乐山预制菜产业得“天时”、占“地利”、拥“人和”,但也面临产业链条偏短、产业规模偏小、质量标准缺位等问题。通过对比... 近年来,在餐饮工业化不可逆转的趋势下,各地纷纷进入预制菜领域,国内预制菜产业尚未壮大就已呈现激烈竞争态势。乐山预制菜产业得“天时”、占“地利”、拥“人和”,但也面临产业链条偏短、产业规模偏小、质量标准缺位等问题。通过对比分析“2023十大预制菜产业基地”的发展历程与成效发现,多维赋能是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关键;创新驱动是提高产业发展竞争力的核心;政策有力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保障。借鉴十强基地成功经验,乐山预制菜产业发展要推动全链条发力,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突出“新型化”“规范化”“规模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升要素支撑力、企业带动力、品牌影响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菜 产业融合 比较案例研究 经验启示
下载PDF
轻资产模式公司的财务战略选择 被引量:15
19
作者 牟晶晶 周长林 《国际商务财会》 2014年第11期26-33,共8页
轻资产是指通过充分利用企业内部资源,发挥非财务方面的竞争优势,并合理运用他人资源,实现以最少的资本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一种盈利模式。近年来,轻资产这种盈利模式广泛被企业所采用。本篇文章采用案例比较研究的方法,首先提出了研究... 轻资产是指通过充分利用企业内部资源,发挥非财务方面的竞争优势,并合理运用他人资源,实现以最少的资本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一种盈利模式。近年来,轻资产这种盈利模式广泛被企业所采用。本篇文章采用案例比较研究的方法,首先提出了研究轻资产模式公司财务战略的必要性及其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并分析了轻资产模式的理论基础;随后选取了苹果公司和海澜之家两家企业,通过研究其不同的轻资产特点,围绕财务战略的筹资、投资和营运资本管理3个角度,构建了轻资产模式公司的财务战略框架:从筹资角度来看,轻资产盈利模式的公司更适合债务导向型的企业,但是要控制资产负债率,保证偿债能力;从投资角度来看,要采用融资租赁形式经营,并强调研发能力,将投资主要放在技术、品牌上;从营运资本管理的角度来看,要达到较高的周转速度,就要实现对供应链的精准控制。并通过该财务战略框架的提出,为轻资产盈利模式公司的经营提供了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资产 财务战略 盈利模式 案例比较研究
下载PDF
“半负面案例比较法”与机制辨别--北约与华约的命运为何不同 被引量:36
20
作者 周亦奇 唐世平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2-59,157,158,共30页
在当前的社会科学研究中,正负面案例比较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研究方法。但是,此方法并不能有效地甄别因果机制。传统的案例比较法假定,正面与负面案例在因素上的差异将决定这一机制能否在相应的案例中得到激活和运行。在正面案例中,机制未... 在当前的社会科学研究中,正负面案例比较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研究方法。但是,此方法并不能有效地甄别因果机制。传统的案例比较法假定,正面与负面案例在因素上的差异将决定这一机制能否在相应的案例中得到激活和运行。在正面案例中,机制未受阻碍,并导致相应结果的出现。而在负面案例中,机制受到阻碍,从而无法导致该结果的出现。但是,传统的案例比较方法并不能真正确认其认定的机制是否真实运转,因为也可能多个因素加上机制导致负面结果。为此,作者创新性地提出"半负面案例比较"的方法。此方法可以清晰地展现因素、机制与结果之间的关系,从而可以更有力地论证机制的作用。为了体现此方法的实际作用,它被用于分析冷战时期美苏各自联盟的不同结局:解释为何冷战时期的北约维持了基本的稳定并最终发展为安全共同体,而华约并不稳定并最终解体。通过半负面案例比较法,可发现联盟内和解是理解此问题的关键机制。影响此机制的重要变量是该联盟成员的国内管理体制。在联盟成员国具备有限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的管理体制时,联盟内更容易实现和解,反之则更不容易实现和解,而这会影响联盟最终的发展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负面案例 比较案例研究 机制甄别 安全联盟 和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