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梁章钜教子案牍文字
1
作者 来新夏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6,共4页
梁章钜,字宏中,又字林,晚号退庵,福建福州人。乾隆四十年(1775年)生,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卒,享年75岁。少时与林则徐同在福建鳌峰书院学习经世致用之学。嘉庆七年(1802年)进士,历任礼部主事、军机章京、礼部员外郎等京官,外任江苏、... 梁章钜,字宏中,又字林,晚号退庵,福建福州人。乾隆四十年(1775年)生,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卒,享年75岁。少时与林则徐同在福建鳌峰书院学习经世致用之学。嘉庆七年(1802年)进士,历任礼部主事、军机章京、礼部员外郎等京官,外任江苏、山东、江西、甘肃等省臬藩,直至广西、江苏巡抚。著述甚丰,有《论语旁证》、《三国志旁证》、《称谓录》、《藤花吟馆诗抄》、《退庵诗存》等多种,还写有笔记若干种。一生接触文书档案较多,娴于朝章典制,熟悉公文程式。他的儿子梁恭辰,官位没有他高,做过中层官员。梁恭辰也曾写过《北东园笔录》四编,内容多涉因果报应,不如乃父所写笔记之有史料价值。在梁恭辰刚进入仕途时,梁章钜曾应儿子的请求,为了减少儿子检读公文程式的阻碍,写了35则有关案牍文字的解释性文字,教儿子尽快掌握文书档案中程式术语的缘由与沿革。后来,梁章钜以《案牍文字》标目收入《浪迹续谈》卷一。这些解释不仅为研读文牍者所需,亦足为今之整理档案公文者所当读。现将其加标点刊录,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章钜 梁恭辰 案牍文字》 八字例 告示 公文 文书档
下载PDF
元朝地方政府提控案牍初探 被引量:1
2
作者 窦相国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22,共7页
提控案牍的出现,既是元朝重视文书管理工作的表现,也是结合蒙古旧制继承和发展宋金两朝文书管理制度的产物。元朝地方政府提控案牍主要设置在路总管府、散府、上州、中州、宣慰司、万户府等行政机构,负责管理文书、参与圆署、统领吏员... 提控案牍的出现,既是元朝重视文书管理工作的表现,也是结合蒙古旧制继承和发展宋金两朝文书管理制度的产物。元朝地方政府提控案牍主要设置在路总管府、散府、上州、中州、宣慰司、万户府等行政机构,负责管理文书、参与圆署、统领吏员等。提控案牍的设置,对于元朝的官方文书管理工作和士人仕进有着双重意义,被明清两代加以继承、改革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朝 提控案牍 文书管理工作
下载PDF
《伏闍達五年蠲除契約》案牘
3
作者 段晴 《敦煌吐鲁番研究》 2013年第1期291-304,611-612,共15页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BH5-1號文書,是一件典型的案牘。封牘大小11.5×15.9×1.4釐米,底牘大小13.5×18×3釐米。封牘上可見預留的穿繩凹槽,封泥、封繩已蕩然無存。封牘下方,隱約可見四行文字的痕迹,然而除了個别人名,整體...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BH5-1號文書,是一件典型的案牘。封牘大小11.5×15.9×1.4釐米,底牘大小13.5×18×3釐米。封牘上可見預留的穿繩凹槽,封泥、封繩已蕩然無存。封牘下方,隱約可見四行文字的痕迹,然而除了個别人名,整體無法釋讀。按照慣例,這幾行文字,應是整個案牘的提示。揭開封牘,文字從封蓋的内面寫起。封蓋内側(圖二,見彩圖,下同)以及底板内側(圖三)的文字清晰可辨。除此以外,在底板下方凸起木沿的内側(圖四)以及横向木沿的内側(圖五),亦可見些許文字,但横向木沿内側的文字幾乎不可辨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 木沿 底板 文字 封泥 封牘
下载PDF
元代行政诉讼与审判文书——以《元典章》附钞案牍“都省通例”为材料
4
作者 岩井茂树 王旭东(译)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 2012年第1期294-321,共28页
台湾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元刊本《大元圣政国朝典章》(以下略称为《元典章》)系常熟汲古阁毛晋旧藏,清代归内府所有①。追溯到元代的话,盖为建康路(路治为今南京)的官吏所使用。从该书的损耗和在上面加批语很少这一点来看,这位官吏可能充... 台湾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元刊本《大元圣政国朝典章》(以下略称为《元典章》)系常熟汲古阁毛晋旧藏,清代归内府所有①。追溯到元代的话,盖为建康路(路治为今南京)的官吏所使用。从该书的损耗和在上面加批语很少这一点来看,这位官吏可能充任的是闲职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典章》 审判文书 行政诉讼 元代 材料 通例 案牍 故宫博物院
下载PDF
《案牍劳形亦有趣》一书出版发行
5
《秘书》 2012年第2期40-40,共1页
研究古代秘书史近三十年的眭达明先生,在出版秘书史话系列书籍之后,又有一本新著《案牍劳形亦有趣》于今年2月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
关键词 出版发行 案牍 中国书籍出版社 三十年 书史
下载PDF
《明史·食货志》校误之二--“提控、案牍”校正
6
作者 李军 《中国典籍与文化》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7-147,共1页
中华书局1974年版点校本《明史》第7册第2002页,卷82《食货六》“俸饷”一节在记载官员俸禄时,有文刊曰:首领官之禄,凡内外官司提控、案牍、州吏目、县典史皆月米三石。
关键词 《明史》 食货 案牍 校误 校正 中华书局 点校本
原文传递
“案牍”一词源流考 被引量:7
7
作者 颜晗 丁海斌 《档案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9,共6页
"案牍"是由"案"和"牍"两个单音词素组成的联合式复合词。该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其原始含义包括泛指的官府文书、特指的司法刑狱专门档案以及用来指代公务活动。此后,逐步延伸出名册、官名等含义。使用次... "案牍"是由"案"和"牍"两个单音词素组成的联合式复合词。该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其原始含义包括泛指的官府文书、特指的司法刑狱专门档案以及用来指代公务活动。此后,逐步延伸出名册、官名等含义。使用次数在宋代达到了第一个高峰,之后小幅回落,到了清朝出现了最高峰。民国以后,随着"档案"与"文件"二词的产生与发展,"案牍"一词逐步消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牍 文档名词 词义 官府文书
原文传递
五载政协案牍,一生政协深情
8
作者 王忠禹 《中国政协》 2014年第5期130-132,共3页
在政协工作五年,时间虽然不长,但却是人生宝贵经历。我和政协的同志们结下了深厚友谊,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
关键词 政协工作 案牍 经历 同志
原文传递
朱元璋严禁案牍繁冗
9
作者 黄才庚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81年第2期73-74,共2页
明代朱元璋夺取政权,洪武建元以后,在大力整顿、改革行政机构的同时,多次下令反对文牍主义,严厉禁止使用繁文。明朝文牍主义的弊病严重,直接受到元朝的影响。元朝的吏是官署文件、法令的起草者和承办者。官署内实际办事的是吏而不是官,... 明代朱元璋夺取政权,洪武建元以后,在大力整顿、改革行政机构的同时,多次下令反对文牍主义,严厉禁止使用繁文。明朝文牍主义的弊病严重,直接受到元朝的影响。元朝的吏是官署文件、法令的起草者和承办者。官署内实际办事的是吏而不是官,吏起草文书、法令,要长就长,要短就短,甚至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元璋 行政机构 文书 案牍 封建社会 政权 中书省 明太祖 刑部 工部
原文传递
《赋心墨韵》:案牍之暇 吟咏不辍
10
作者 李东东 《中国政协》 2013年第20期78-79,共2页
书文互成是书法创作的两翼,自古以来书法艺术离不开文学,书法美的萌生离不开文学,“赋心”、“墨韵”相得益彰,共同见证了一次接地气的文化实践。
关键词 墨韵 案牍 吟咏 书法创作 书法艺术 相得益彰 文化实践 书法美
原文传递
让国际关系学科研究科学化:阎学通和他的“大案牍术”
11
作者 刘洋 《环球财经》 2019年第9期18-32,共15页
阎学通的微博就像自言自语。抛出几个问题后,他就会从网络上消失,既不对这些问题做出补充说明,也不试图回答其中一二,更不对网友给出的答案做出评判,差不多1500条微博几无例外。在2019年6月30日发表的微博中,他就针对美朝韩首脑在韩朝... 阎学通的微博就像自言自语。抛出几个问题后,他就会从网络上消失,既不对这些问题做出补充说明,也不试图回答其中一二,更不对网友给出的答案做出评判,差不多1500条微博几无例外。在2019年6月30日发表的微博中,他就针对美朝韩首脑在韩朝非军事区的会晤提了五个问题:“30日美朝首脑会晤,而且韩方参加,首次美朝韩三方首脑会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关系学科 微博 补充说明 自言自语 案牍 科学化
原文传递
从黑水城出土文书看元代的肃政廉访司刷案制度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继民 郭兆斌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2年第2期87-93,117,共8页
刷案,即照刷案牍是元代地方监察机关提刑按察司(后改为肃政廉访司)的一项重要职能。文章利用黑水城出土的7件廉访司刷尾文书,结合典籍研究后发现廉访司在照刷过程中是要依据各个官府所上呈的朱销簿进行照刷,其照刷范围涉及元代大多数地... 刷案,即照刷案牍是元代地方监察机关提刑按察司(后改为肃政廉访司)的一项重要职能。文章利用黑水城出土的7件廉访司刷尾文书,结合典籍研究后发现廉访司在照刷过程中是要依据各个官府所上呈的朱销簿进行照刷,其照刷范围涉及元代大多数地方机构,却不是在同一时间进行的。元代的照刷制度虽直接承袭自金代,但在宋代已经有了其基本雏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肃政廉访司 照刷案牍 朱销簿
下载PDF
论我国当代的档案文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屈培红 《决策探索》 2011年第22期68-69,共2页
我国古代档案,在各个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商代称为"册",周代叫做"中",秦汉称作"典籍",汉魏以后谓之"文书"、"文案""、案牍""、案卷"、"簿书",清代以后多用"档案",今统一称作"档案"。
关键词 文化 当代 古代档 典籍 文书 案牍
下载PDF
“档案”一词由来的疑与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查启森 《图书情报知识》 1988年第2期61-62,共2页
周恩来同志曾讲过:“中国档案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的,也是最丰富的……”。但过去并不叫“档案”,而有其它种种称谓。如夏之称为“图法”,商之称为“典册”,周之称为“中”与“贰”(贰是副本),春秋时称为“书”(如“宝书”,“简书”、“载... 周恩来同志曾讲过:“中国档案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的,也是最丰富的……”。但过去并不叫“档案”,而有其它种种称谓。如夏之称为“图法”,商之称为“典册”,周之称为“中”与“贰”(贰是副本),春秋时称为“书”(如“宝书”,“简书”、“载书”);秦汉时又称为“方书”、“图书”、“典籍”、“图籍”,及汉魏以后又出现“文书”、“文案”、“案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宾 秦汉 挂壁 故宫博物院 文书 方书 典籍 案牍 纪略
下载PDF
朱元璋杜文牍之弊
15
作者 周桂林 《中州学刊》 1984年第3期115-117,共3页
一三六八年,朱元璋登上有明一代开国皇帝的宝座。他励精图治,处治思乱,注意总结历代王朝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尤其注意总结元朝覆亡之教训,他认为元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权臣上下蒙蔽,皇帝未能亲自处理行政事务,造成大臣擅权跋扈,上失... 一三六八年,朱元璋登上有明一代开国皇帝的宝座。他励精图治,处治思乱,注意总结历代王朝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尤其注意总结元朝覆亡之教训,他认为元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权臣上下蒙蔽,皇帝未能亲自处理行政事务,造成大臣擅权跋扈,上失操柄,州郡官吏不得其入,夤缘为奸,以生乱阶,沦于覆亡。因此,朱元璋以“皇帝不能躬览庶政”为耻。所谓“躬览庶政”,即凡涉国计民生,行政事务,都要事必躬亲,其中包括看、听、批阅内外诸司的公文和臣僚们的疏、奏、谏、议等。这就希望诸司公文和臣僚们的建言能够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既省时间、精力,又能提高工作效率。目的是想尽快恢复因元末残暴统治兼二十年战争而遭破坏的社会经济,巩固新朝统治,使朱家天下长治久安。 明初,朱元璋面对的现实是:其一,人疏田荒,社会经济凋蔽。古称富饶之乡的和州“人皆流亡,地多荒秽”;山东、河南“多是无人之地”;河北州县“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元璋 主义 《明太祖实录》 建言 工部 文书 夤缘 太素 洪武十四年 案牍
下载PDF
档案文化探源
16
作者 李振华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8-28,共1页
今天被我们称作档案的事物,最初却被冠以别的名称,“商代叫‘册’,周代叫‘中’,秦汉叫‘典籍’,汉魏以后叫‘文书’、‘文案’、‘案牍’、‘案卷’、‘簿书’等”,近代被称作“文件”、“图书”、“照片”等。对于这一现象,我... 今天被我们称作档案的事物,最初却被冠以别的名称,“商代叫‘册’,周代叫‘中’,秦汉叫‘典籍’,汉魏以后叫‘文书’、‘文案’、‘案牍’、‘案卷’、‘簿书’等”,近代被称作“文件”、“图书”、“照片”等。对于这一现象,我认为不仅仅是称谓的不同,而档案和以上的称谓是不同概念,不同称谓表示其是不同类别的事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文件” 称谓 事物 典籍 文书 案牍
下载PDF
钗头凤·档案情
17
作者 杨晓林 《档案天地》 1998年第4期45-45,共1页
钗头凤·档案情杨晓林史海游,度春秋,览神州,志运筹,历史长河伴风流。千古珠玑胸中收。囊中涩,岁磋砣,名利薄,阅史册,一杯豪情,情注案牍,兰台求索。劳耕不辍。默!默!默!拓!拓!拓!钗头凤·档案情@杨晓林...
关键词 案牍
下载PDF
论中晚唐国家礼书编撰的新动向对宋代的影响--以《元和曲台新礼》、《中兴礼书》为中心 被引量:6
18
作者 吴羽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2-107,共6页
王彦威在唐元和十三年(818年)编撰《元和曲台新礼》,并得到朝廷认可,标志着国家礼书编撰者的职业化、国家礼书的案牍化正式拉开帷幕。这种国家礼书编撰的新动向,深刻影响了宋代的国家礼典编撰,《中兴礼书》为我们了解这一历史过程提供... 王彦威在唐元和十三年(818年)编撰《元和曲台新礼》,并得到朝廷认可,标志着国家礼书编撰者的职业化、国家礼书的案牍化正式拉开帷幕。这种国家礼书编撰的新动向,深刻影响了宋代的国家礼典编撰,《中兴礼书》为我们了解这一历史过程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和曲台新礼》 《中兴礼书》 职业化 案牍
下载PDF
一本纸质图书的旅程
19
作者 马红亚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4-105,共2页
作为一个承载着人类信息、知识和文化的物质载体,我有一个引以为荣的学名叫做“书”。感谢不畏案牍之劳形的文人学者们,或在灯光,或在日光下,掇字成文,写成一篇又一篇密密麻麻的文稿,催我诞生于世。我这朴实无华的“丑小鸭”,被... 作为一个承载着人类信息、知识和文化的物质载体,我有一个引以为荣的学名叫做“书”。感谢不畏案牍之劳形的文人学者们,或在灯光,或在日光下,掇字成文,写成一篇又一篇密密麻麻的文稿,催我诞生于世。我这朴实无华的“丑小鸭”,被送到出版社后,幸运地得到了编辑的青睐,经过修改和审定,确定了我问世时的开本和版式,给我专门配穿上或素雅或华丽的外衣……这期间我的雏名叫做“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质图书 物质载体 出版社 信息 知识 学者 案牍 文稿
下载PDF
元代照磨官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任德起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45-47,共3页
元代品秩在三品以上的官署,大都设置照磨官。“照磨”是照对、磨勘的意思。元代的照磨官是专门审查其所在官署的财政经济活动的,应当划入古代审计官员之列。本文根据元代史料,从几个方面对元代照磨官作一些粗浅的分析。 一、照磨与管勾... 元代品秩在三品以上的官署,大都设置照磨官。“照磨”是照对、磨勘的意思。元代的照磨官是专门审查其所在官署的财政经济活动的,应当划入古代审计官员之列。本文根据元代史料,从几个方面对元代照磨官作一些粗浅的分析。 一、照磨与管勾、提控案犊的职责分工 元代的一些官署中,同时设有照磨、管勾、提控案牍。这些官员品秩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中书省 史料 架阁库 元史 财政经济 案牍 官员 设置 审计对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