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桉农间作系统对土壤性质变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林培群 余雪标 +2 位作者 刘苇 刘宁 李叶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4-27,共4页
研究了桉农间作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桉农间作能较好地改善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与未间作农作物的按林地相比,间作柱花草的间作地各层土壤平均容重、非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分别降低了5.93%、55.30%、62.... 研究了桉农间作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桉农间作能较好地改善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与未间作农作物的按林地相比,间作柱花草的间作地各层土壤平均容重、非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分别降低了5.93%、55.30%、62.77%,土壤毛管含水量、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分别提高了33.08%、8.80%、29.93%,土壤全N、全P、全K和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了34.76%、23.20%、9.52%、54.20%;间作甘蔗后,无论间作带还是桉树窄行,土壤养分都明显提高,其中桉树窄行和间作带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了49.08%和36.69%;而间作木薯后,间作带及桉树窄行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了49.23%、37.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人工林 桉农间作 土壤性质
下载PDF
桉农间作系统中甘蔗生长发育指标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林培群 杨怀 +1 位作者 余雪标 曹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6期17962-17964,共3页
[目的]研究桉树-甘蔗间作系统中间作物甘蔗的糖分水平及经济可行性。[方法]分别测定间作带南北方向上各行甘蔗及甘蔗对照的产量和糖分。其中,产量测定采用收获法,糖分测定采用手持式测糖计。[结果]甘蔗间作带从南到北方向上的产量变化... [目的]研究桉树-甘蔗间作系统中间作物甘蔗的糖分水平及经济可行性。[方法]分别测定间作带南北方向上各行甘蔗及甘蔗对照的产量和糖分。其中,产量测定采用收获法,糖分测定采用手持式测糖计。[结果]甘蔗间作带从南到北方向上的产量变化曲线呈抛物线,整个甘蔗间作带的平均产量为82.05 t/hm^2,低于对照产量92.1 t/hm^2,下降幅度为10.91%。间作带上各甘蔗行间的糖分含量变化幅度较小,平均糖分与对照甘蔗糖分相差只有0.30%,差异不显著,间作带上的甘蔗含糖量达到榨糖标准。[结论]在超宽行桉农间作模式中间作甘蔗在经济效益上是完全可行的,具有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农间作系统 甘蔗 产量 糖分
下载PDF
桉农间作系统土壤养分特征 被引量:16
3
作者 林培群 余雪标 《热带林业》 2007年第3期31-32,27,共3页
主要对桉树大宽行条带方式种植的三年生桉农间作试验地土壤进行取样分析。对土壤养分研究表明:间作甘蔗、木薯和牧草在提高土壤有机质方面差异不大,但是在提高土壤全量N、P、K以及速效N、P、K上,间作甘蔗和牧草要优于间作木薯。其中,间... 主要对桉树大宽行条带方式种植的三年生桉农间作试验地土壤进行取样分析。对土壤养分研究表明:间作甘蔗、木薯和牧草在提高土壤有机质方面差异不大,但是在提高土壤全量N、P、K以及速效N、P、K上,间作甘蔗和牧草要优于间作木薯。其中,间作甘蔗和间作牧草全P和全N差异明显,而全K则和对照林地基本持平,速效N、P、K与对照林地相比,都有明显提高。间作木薯以提高全P为主,速效N和速效P也有一定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农间作 大宽行 肥力
下载PDF
桉农间作系统树影变化特征研究
4
作者 林培群 余雪标 +1 位作者 李叶 曹磊 《热带生物学报》 2010年第1期37-40,共4页
笔者研究了桉农间作系统树影的变化特征,为寻找出一种桉农间作模式,促进桉树林地的可持续生产,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结果表明:正东西走向大宽行桉农间作模式能使系统内遮荫程度尽量地减小,能使光照资源最大程... 笔者研究了桉农间作系统树影的变化特征,为寻找出一种桉农间作模式,促进桉树林地的可持续生产,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结果表明:正东西走向大宽行桉农间作模式能使系统内遮荫程度尽量地减小,能使光照资源最大程度进入农作物间作带,满足间作物对光热资源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农间作 树影变化 特征
下载PDF
桉-农间作系统小气候特征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薛鹏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9-43,共5页
对桉农间作系统内一年生间作物3个生长阶段的光强、温度以及相对湿度等小气候因子进行观测,结果表明:间作带上的平均光强为42 000~59 000 lx,相对光强达到76.7%~78.8%,减弱幅度<25%,可以满足一年生间作物生长需求;桉农间作系统在... 对桉农间作系统内一年生间作物3个生长阶段的光强、温度以及相对湿度等小气候因子进行观测,结果表明:间作带上的平均光强为42 000~59 000 lx,相对光强达到76.7%~78.8%,减弱幅度<25%,可以满足一年生间作物生长需求;桉农间作系统在低温天气,间作带可增温12.3%~27.9%;在高温条件下,间作系统降温幅度在2.97%~11.6%;并可降低最高地温7.9%;降低常风39%;白天平均相对湿度比对照农地的相对湿度最大提高4.44%,平均提高1.5%。因此,桉农间作具有明显的防风、降温、增湿和保持土壤湿度作用,这对改善间作区田间小气候,促进农业的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农间作系统 小气候 特征
下载PDF
桉树人工林混农系统中桉树生长性状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曹磊 薛鹏 +2 位作者 余雪标 林培群 李宝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62-964,967,共4页
对4年生大宽行混农间作模式下桉树生长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桉树的保存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在同一株距下均随着带距的增知而增加,变异系数、单位面积蓄积量在同一株距下均随着带距的增加而降低。混农模式在(14m+1.3m)&#... 对4年生大宽行混农间作模式下桉树生长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桉树的保存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在同一株距下均随着带距的增知而增加,变异系数、单位面积蓄积量在同一株距下均随着带距的增加而降低。混农模式在(14m+1.3m)×1.25m配置模式下的各生长指标均优于3种对照和其他配置模式。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单位面积蓄积量分别为14.1m、12.3cm、0.0752m^3/株、78.629m^3/hm^2,分别比对照4.00m×1.50m高19.5%、32.26%、98.4%、27.13%。单位面积蓄积量在4、6、8m带距下的配置模式均显著大于3种对照,为74.798~117.181m^3/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宽行桉农间作 生长特征
下载PDF
大宽行桉树人工林混农系统中桉树生物量特征比较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曹磊 余雪标 +2 位作者 杨怀 刘志平 李宝琦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7期1192-1199,共8页
采用分层切割法和标准枝法对尾巨桉单株和林分生物量、生物量结构特征和林分生产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中,桉树的枝、叶量均随着带距的增加而增加;同一种带距中,则随着株距的增大而增大。各种种植模式中桉树树冠与对照相比... 采用分层切割法和标准枝法对尾巨桉单株和林分生物量、生物量结构特征和林分生产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中,桉树的枝、叶量均随着带距的增加而增加;同一种带距中,则随着株距的增大而增大。各种种植模式中桉树树冠与对照相比,均呈现较严重的"偏冠"现象,带外树冠生物量比带内树冠大25.35%~308.45%,但随株距的加大而减小。宽带行桉树的最低枝下高与对照相比,明显偏低,证明宽带行桉树的树冠长度大于对照。桉树平均单株的生物量也随着带距的增加而增加。除8 m带距比对照小2.5%~10.9%,其余模式均大于对照10.2%~23.07%。干材生物量所占比例随带距增大而减小,同种带距随株距增大而减小。林分生物量整体上株距8 m>14 m>16 m>对照;平均比对照分别大42.1%、11.8%、15.7%。从生物量结构特征中可知,14 m和16 m带距的4种模式林分较为稳定。8 m带距的3种种植模式林分差异较大。不同种植模式间桉树的生产力存在明显差异,均随着株行距增大呈增大趋势。其中,8 m带距的种植模式最高,总量比对照高33.42%~56.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宽行桉农间作 生物量 生物量结构特征 生产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