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桐麦间作系统辐射光谱成分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6
- 1
-
-
作者
李芳东
傅大立
王保平
文瑞君
-
机构
林业部泡桐研究开发中心
-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09-117,共9页
-
基金
林业部重点攻关课题
-
文摘
对系统内外太阳辐射的3个波段:紫外辐射(UVR 300~400nm),光合有效辐射(PAR 400~700nm)和近红外辐射(NIR 700~1100nm)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表明,试验期间系统内的光谱成分UVR∶PAR∶NIR∶为5.2∶48.2∶46.6,系统外对照区为5.1∶52.4∶42.5。其中,小麦开花期系统内外分别为5.2∶51.5∶43.2和5.0∶51.9∶43.1,小麦灌浆期分别为4.9∶46.5∶48.6和5.3∶52.6∶42.1,小麦成熟期分别为5.4∶45.0∶49.6和5.0∶53.4∶41.6,从小麦灌浆期开始,桐麦间作系统内的PAR减少较为明显;间作系统对漫射辐射中的PAR吸收阻隔相对多于直射辐射,对近红外辐射的吸收阻隔极少;系统内外的紫外直射辐射(D-UVR)和紫外漫射辐射(S-UVR)占总辐射强度大致相等,均为2%。系统内的直射PAR(D-PAR)占总辐射的含量为30%,低于系统外5%,而漫射PAR(S-PAR)为16%,高于系统外1%。系统内的近红外直射辐射(D-NIR)占总辐射的含量也为30%,低于系统外4%,而近红外漫射辐射(S-NIR)为20%,比系统外的12%高出8%;系统外直射辐射的PAR成分与直射辐射量呈正相关,漫射辐射与总辐射的PAR成分与其辐射量相关不明显,PAR成分趋于常数(52%)。间作系统内直射辐射的PAR成分与其直射辐射量呈正相关,散射辐射与总辐射的PAR成分与其辐射量相关不明显。
-
关键词
桐麦
间作系统
太阳辐射
光谱成分
光合有效辐射
-
Keywords
inter cropping system
solar radiation
spectral composition
direct beam
diffuse
ultra violet radiation( UVR )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PAR )
near infra red radiation( NIR )
-
分类号
S181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S314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
-
题名桐麦间作系统小麦光合生理适应性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1
- 2
-
-
作者
李芳东
傅大立
王保平
-
机构
林业部泡桐研究开发中心
-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93-100,共8页
-
基金
林业部重点课题
-
文摘
桐麦间作系统内外的对比研究表明,试验期间系统内小麦平均光能利用率是系统外的133.3%,光能利用率在11时~13时之间最低.整个时段平均光合速率为系统外对照点的87.6%,其中,小麦抽穗开花期为97.9%,灌浆期为86.3%,成熟期为78.6%.桐麦间作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主要在灌浆期与成熟期.光合速率在11时~13时之间是最大的,呈单峰曲线.桐麦间作系统对小麦叶面BalBery指数的影响,表现在灌浆期末期和成熟期,在小麦抽穗开花期没有影响.从抽穗开花期到灌浆期和成熟期,小麦光合作用与光量的关系逐渐减小.
-
关键词
桐麦间作
光合速率
光能利用率
小麦
-
Keywords
inter cropping system of Paulownia wheat, Pn, PUE, Ball Berry index, PAR
-
分类号
S753.536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S512.1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