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古代文学的桑意象 被引量:7
1
作者 陈庆纪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53-57,共5页
在中国古代 ,桑与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密切相关 ,因而桑意象频频出现 ,不仅产生了“桑中之约”的风习 ,而且形成了采桑女故事情节和圣贤“生于空桑”两种主题模式 ,并赋予桑意象多重文化象征意蕴。文章拟对两种桑意象主题模式做出深层次... 在中国古代 ,桑与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密切相关 ,因而桑意象频频出现 ,不仅产生了“桑中之约”的风习 ,而且形成了采桑女故事情节和圣贤“生于空桑”两种主题模式 ,并赋予桑意象多重文化象征意蕴。文章拟对两种桑意象主题模式做出深层次的阐释 ,意在揭示出桑意象丰厚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意象 情节模式 文化意蕴 文学主题 中国 古代文学 历史定位 民俗
下载PDF
认知语法视野下《诗经》“桑意象”及“采桑女形象”的英译——许渊冲、汪榕培、理雅各三种译本对比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唐婧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38-142,共5页
基于认知语法中焦点与背景、详略度、视角、认知参照点四个识解维度,以《诗经》桑园诗歌为蓝本探究典籍翻译的微观层面,由此阐释剖析译者如何通过不同识解表征传达"桑意象"的象征含义、构建"采桑女形象"。分析结果... 基于认知语法中焦点与背景、详略度、视角、认知参照点四个识解维度,以《诗经》桑园诗歌为蓝本探究典籍翻译的微观层面,由此阐释剖析译者如何通过不同识解表征传达"桑意象"的象征含义、构建"采桑女形象"。分析结果表明:语言并非情景的直接反映,而是人们对情景所做识解的概念化表征,语言表达的意义实际上是人们对情景的识解,语言形式反映人们对情景的识解方式;不同民族总体上存在认知共性,然而,面对相同情景时对识解方式的理解和选择仍然有所差别,这与译者的体验认知和经验认知存在诸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法 《诗经》 桑意象 “采女形象” 英译对比
下载PDF
从文化生态学角度解读《诗经·国风》中的桑意象 被引量:1
3
作者 梁高燕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77-81,共5页
在现有的《诗经·国风》"桑意象"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利用文化生态理论来剖析"桑意象"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文化生态学为理论指导,试图揭示《诗经·国风》中"桑意象"的文化内涵不断丰富... 在现有的《诗经·国风》"桑意象"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利用文化生态理论来剖析"桑意象"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文化生态学为理论指导,试图揭示《诗经·国风》中"桑意象"的文化内涵不断丰富、演变的历史动态过程,认为桑意象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轨迹是:桑树-桑女/女子-爱情/母亲-家园。从文化生态理论中关于人、环境和文化的互动交织关系角度,进一步探讨了桑意象演变的文化生态原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桑树崇拜、土地崇拜、生殖崇拜,另外"桑"与周代人口政策、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态 《诗经·国风》 桑意象 树崇拜 土地崇拜 生殖崇拜
下载PDF
古代文学作品桑意象蕴藉之考察 被引量:1
4
作者 任江维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7年第5期4-5,共2页
桑意象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用典型意象之一。文章通过对与桑意象相关典籍梳理和诗文厘析,重点解读了其作为意象,象征的男女之情、生育繁衍、吉凶之兆等多重蕴藉。
关键词 桑意象 蕴藉 象征
下载PDF
《诗·卫风》桑意象及其文化内涵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邱奎 《黑龙江史志》 2008年第10X期18-18,9,共2页
《诗·卫风》中有三首诗言及"桑",在《桑中》里,它是男女幽会之处,喻指男女情爱;在《氓》里,它用来比兴女子的容颜;它们都是文学意象。而在《定之方中》里,它只是普通的农桑蚕桑之意,是一个物象。《卫风》桑意象的意蕴源... 《诗·卫风》中有三首诗言及"桑",在《桑中》里,它是男女幽会之处,喻指男女情爱;在《氓》里,它用来比兴女子的容颜;它们都是文学意象。而在《定之方中》里,它只是普通的农桑蚕桑之意,是一个物象。《卫风》桑意象的意蕴源于殷商人的桑崇拜,而《定之方中》与前二首的不同,又是卫国文化二元性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卫风》桑意象 文化内涵 探析
下载PDF
《诗经》中桑意象的文化观照
6
作者 赵会莉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1-2,共2页
孔子说读《诗经》有七种用处,其中之一便是"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据统计,《诗经》中涉及到大量的植物。其中,桑是《诗经》中经常提到的一种植物,也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植物。以物载意,"桑"意象被赋予了更... 孔子说读《诗经》有七种用处,其中之一便是"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据统计,《诗经》中涉及到大量的植物。其中,桑是《诗经》中经常提到的一种植物,也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植物。以物载意,"桑"意象被赋予了更深的文化意蕴,它不仅多与女性和爱情相关,也是原始生命力和吉祥的化身,既有宗教的意蕴,也蕴含了浓重的家园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桑意象 文化内涵
下载PDF
陶诗之桑意象管窥
7
作者 任江维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7年第2期9-10,共2页
陶渊明诗歌中呈现了丰富的意象世界,桑是其典型意象。研究其蕴藉意义,有助于理解把握陶渊明的思想和创作。文章通过对与桑意象相关诗文厘析,重点解读了其象征的田园生活、归隐意识、政治失意和慨叹生命的多重蕴藉。
关键词 陶渊明 陶诗 桑意象 蕴藉
下载PDF
论《诗经》中的桑意象 被引量:2
8
作者 许攀利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3期38-39,共2页
在中国古代",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而在文学作品中桑意象频频出现。作为中国文学史的开端,《诗经》中所写的桑不仅是自然意义上的植物,更是一种原型性的审美象征意象。这一意象的产生与先民对桑的生殖崇拜观念、古代社... 在中国古代",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而在文学作品中桑意象频频出现。作为中国文学史的开端,《诗经》中所写的桑不仅是自然意义上的植物,更是一种原型性的审美象征意象。这一意象的产生与先民对桑的生殖崇拜观念、古代社会的祭祀习俗及风俗习惯等有关,蕴涵着极为丰富的文化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桑意象
下载PDF
桑意象的文化内涵及其演变 被引量:1
9
作者 韩惜花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5年第10期4-6,共3页
在神话中,"空桑生人"所显示出来的神性,是人类自我生殖力神化的曲折表达。到了《诗经》时代,源于神话的桑林崇拜则成为男女之间婚姻恋爱的独特背景。秦汉时期,历代文人有意识地借助桑林这一特殊意象宣扬新的伦理道德观念和文... 在神话中,"空桑生人"所显示出来的神性,是人类自我生殖力神化的曲折表达。到了《诗经》时代,源于神话的桑林崇拜则成为男女之间婚姻恋爱的独特背景。秦汉时期,历代文人有意识地借助桑林这一特殊意象宣扬新的伦理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陌上桑》及其拟作的大量出现正是这种现象的具体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意象 林崇拜 文化内涵 《陌上
下载PDF
《周易》中“桑”的意象解读
10
作者 李露菲 《鄂州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53-54,59,共3页
《周易》承载了中国最早的哲学思想和文化意蕴,是中国辩证法的源头,“桑”是《周易》中独特的意象,虽涉及桑的记载仅仅只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但是却含有无限之意蕴,“桑”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与《周易》记载原始先民“仰观俯察”“观... 《周易》承载了中国最早的哲学思想和文化意蕴,是中国辩证法的源头,“桑”是《周易》中独特的意象,虽涉及桑的记载仅仅只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但是却含有无限之意蕴,“桑”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与《周易》记载原始先民“仰观俯察”“观物取象”的认识方式是分不开的,“桑”的意象形成与原始先民生命崇拜、祭祀占卜、以农为本、男女婚恋等的文化观念和民风民俗是密切相关的。文章结合历代对《周易》的研究,解释“桑”意象所蕴含的原始文化,分析其承载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意象 生命崇拜 祭祀 原始先民
下载PDF
采桑主题与采桑女形象的演变 被引量:9
11
作者 任红敏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97-100,105,共5页
在古典文学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采桑”场面的描写,在异采纷呈的采桑诗中,采桑女频频出现。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采桑主题有所演变,采桑女形象也在发生着变化。
关键词 桑意象 主题
下载PDF
原型批评视野中的“桑”意象探究
12
作者 安建军 张莉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60-67,共8页
"桑"意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多次出现,可以说,它本身具有某种文化积淀,亦即其本身构成了一种原型。这种原型的形成和确立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文化、心理动因,且与古代人民的原始崇拜和古代社会的习俗密切相关。在前人研... "桑"意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多次出现,可以说,它本身具有某种文化积淀,亦即其本身构成了一种原型。这种原型的形成和确立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文化、心理动因,且与古代人民的原始崇拜和古代社会的习俗密切相关。在前人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利用原型批评理论,解析"桑"意象原型形成并确立的成因,阐释它所具有的丰富内涵,梳理"桑"意象影响下的桑林母题,进而从中窥探"桑"意象原型背后联结着的原始先民的精神底蕴,揭示其所承载的生生不息的生命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 原型批评 原始崇拜 古俗 母题 生命情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