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桑户其人考
1
作者 骆科强 《武汉文博》 2007年第1期26-27,31,共3页
《庄子·大宗师》中有一句话是这样的:"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相与为友。"曹础基《庄子浅注》第103页有注:"
关键词 桑户 孟子反 子桑 桑扈 琴张 莫逆于心 鄠县 天之戮民 秦穆公 说苑
原文传递
老、庄死亡意识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三夕 《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3期52-59,共8页
一、全生避死人们从对死亡的日常经验性观察中得知,死亡是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人生归宿。然而,人们并不甘心毫无所措地被动地接受自己死亡的到来。在死亡时时刻刻、直接而无情的威胁下,生命的现实意义自然而然地凸现在人们的面前。世俗社... 一、全生避死人们从对死亡的日常经验性观察中得知,死亡是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人生归宿。然而,人们并不甘心毫无所措地被动地接受自己死亡的到来。在死亡时时刻刻、直接而无情的威胁下,生命的现实意义自然而然地凸现在人们的面前。世俗社会的感性生活昭示人们:只有现实的生命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东西。既然死亡是必然的、无可奈何的,那么,人们便将视线由死的彼岸世界转向生的此岸世界,让自己的身心沉浸在现实的、可享受的生命的河流之中。由此,人们本能地产生了各种企图保全或延长生命,逃避或延缓死亡的思想。中国古代的道家,就是这种思想的代表。作为道家奠基人的老子,他首先从借身、避祸、畏死三方面阐明了“全生避死”的道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分析 此岸世界 彼岸世界 感性生活 现代文明 桑户 世俗社会 曳尾 死亡意识 孟子反
下载PDF
关于中学语文课本中几个习见词语的解释问题——从“寡妇起彷徨”的“寡妇”说起 被引量:1
3
作者 康甦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125-128,共4页
(一)“寡妇”应该怎样解释? 《孔雀东南飞》的结尾几句是“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见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218页)每当我们读到“寡妇起彷徨”时,总感到这句诗庸俗粗野,有些低级趣味,... (一)“寡妇”应该怎样解释? 《孔雀东南飞》的结尾几句是“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见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218页)每当我们读到“寡妇起彷徨”时,总感到这句诗庸俗粗野,有些低级趣味,显然与诗的这个美丽而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结尾及全诗那个严肃的主题都是很不协调的。使人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雀东南飞》 中学语文课本 浪漫主义色彩 桑户 使人 饮马长城窟行 孟子反 《说文解字注》 建安七子 注家
下载PDF
“来”辨
4
作者 王廷贤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1991年第2期66-69,共4页
古汉语“来”字,谢质彬先生《释“来”》以为语气词.读而思之,似有可疑者,于读古书不可不察,因举数事,姑妄言之.其一,谢文谓“‘来’字作语气词用,古书中常见”,此说不实.“来”为实词常见,古今通例.或解作虚词,而谢文悉以“语气词”者... 古汉语“来”字,谢质彬先生《释“来”》以为语气词.读而思之,似有可疑者,于读古书不可不察,因举数事,姑妄言之.其一,谢文谓“‘来’字作语气词用,古书中常见”,此说不实.“来”为实词常见,古今通例.或解作虚词,而谢文悉以“语气词”者,所举例证由来迭相沿引,仅见于《庄子》《孟子》二三书,仅上四五例.至谢文为之补证《国语》、《国策》、《庄子》各一例,亦不过七八例.然检索先秦古书,“来”宇用例甚丰,现就几种主要典籍列表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语》 补证 七八 可疑者 桑户 三书 丘中 子言 公羊传 冉有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学读本》错谬举要(一)
5
作者 沈开生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1988年第Z1期25-26,共2页
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所用教材《中国古代文学读本》(上海教育学院编)中错误颇多。现择其中我认为是较重要或较明显的错误指出如下,不敢即以为是,恭俟高明指正。 1.《鲧禹治水》:“卒布土以定九州”注:“九州:古代分中国为九州,这里泛... 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所用教材《中国古代文学读本》(上海教育学院编)中错误颇多。现择其中我认为是较重要或较明显的错误指出如下,不敢即以为是,恭俟高明指正。 1.《鲧禹治水》:“卒布土以定九州”注:“九州:古代分中国为九州,这里泛指全国的土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教育学院 负羁 信陵君 上首功 桑户 鲁仲连义不帝秦 文惠君 四之日 饭含
下载PDF
“偏袒”辨
6
作者 胡念耕 《语文知识》 1994年第9期34-35,共2页
高中《语文》第六册《荆轲刺秦王》“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书注:“脱下一只衣袖,握住手腕,走进一步。这是形容激动愤怒的样子。”说“偏袒”也是一种“激动愤怒”的表示,可商。袒,就是裸露,脱去上衣,露出身体的一部分。一个人在他人面前,
关键词 《语文》 书注 秦王 经义丛钞 陈涉 桑户 凶礼 祖锡 不齿于人 吕太后本纪
下载PDF
支持蚕桑片区开发 实现农村“两个稳定”
7
作者 赵晓 《畜牧市场》 1992年第4期276-277,共2页
近年来,苍溪县农行东青区营业所在总结扶持贫困户解决温饱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展“万家致富”活动,把支持蚕桑片区开发作为“八五”期间巩固扶贫成果。实现“两个稳定”(稳定解决温饱,稳定增加收入),实行“三个突出”(突出片区开发,突... 近年来,苍溪县农行东青区营业所在总结扶持贫困户解决温饱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展“万家致富”活动,把支持蚕桑片区开发作为“八五”期间巩固扶贫成果。实现“两个稳定”(稳定解决温饱,稳定增加收入),实行“三个突出”(突出片区开发,突出支柱产业、突出规模经营)的重要措施来抓。使金融与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农村经济协调稳定地发展。1987~1991年,该所累计发放支持蚕桑生产的扶贫贴息贷款达87万元,占扶贫贷款发放总额的85%。用以支持建立起蚕桑片区256个,庭院蚕桑户7930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贫贷款 贴息贷款 蚕桑生产 支柱产业 规模经营 桑户 扶贫工作 养蚕户 栽桑 东青
下载PDF
加强蚕桑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蚕茧产质量
8
作者 柯昌述 《四川蚕业》 1991年第3期24-24,31,共2页
蚕桑生产分户经营后,科学技术的普及是一大急需解决的问题。据调查,熟悉蚕桑生产技术的养蚕户仅占总蚕桑户的25%,为了使蚕桑生产的关键技术普及到千家万户,必须进一步加强区、乡、村、社四级的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才能实现蚕桑单产、质... 蚕桑生产分户经营后,科学技术的普及是一大急需解决的问题。据调查,熟悉蚕桑生产技术的养蚕户仅占总蚕桑户的25%,为了使蚕桑生产的关键技术普及到千家万户,必须进一步加强区、乡、村、社四级的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才能实现蚕桑单产、质量、效益“三提高”,因此,我县从1989年起狠抓了蚕桑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在生产上发挥了显著效果。现将我们的具体作法简介于下,供同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桑生产 技术服务体系 养蚕户 蚕桑技术 蚕桑基地 桑户 分户经营 蚕桑站 蚕桑服务站 栽桑
下载PDF
注“长铗归来乎”之“来”
9
作者 孙炜东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57-58,共2页
《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冯谖倚柱弹剑而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来”字如此出现三次,而教材均未加注。《高中文言文评点》(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注“归来”为“回去”。不少语文教师在讲解时,或依此而授,或一语带过,未于足够的重... 《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冯谖倚柱弹剑而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来”字如此出现三次,而教材均未加注。《高中文言文评点》(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注“归来”为“回去”。不少语文教师在讲解时,或依此而授,或一语带过,未于足够的重视。查《康熙字典》、《辞源》等辞书,“归”与“来”在“回去”的意义上是交叉重叠的,“归来”似同义词连用。按此,则“来”应该是:一、动词;二、句子的基本成分;三、不可省略。且看下列例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谖客孟尝君 弹剑 《康熙字典》 交叉重叠 桑户 醉时歌 君子于役 吴迈远 招隐诗 踏歌词
下载PDF
莫逆之交
10
作者 魏雯 《文史知识》 1987年第6期117-117,共1页
莫逆,彼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没有违逆的地方。这样的朋友,称为莫逆之交。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大宗师》。庄子认为生来死归,是由造物者决定的,人要死生如一,不要为死生之情所束缚。为了宣传这一思想,他虚拟了几个人物,互相交谈。... 莫逆,彼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没有违逆的地方。这样的朋友,称为莫逆之交。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大宗师》。庄子认为生来死归,是由造物者决定的,人要死生如一,不要为死生之情所束缚。为了宣传这一思想,他虚拟了几个人物,互相交谈。这几个人观点相通,'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后来,人们从这句话中引申出'莫逆之交'这一成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逆于心 子祀 孟子反 桑户 琴张 子舆 三人
原文传递
2007年全年目录检索
11
《武汉文博》 2007年第4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盘龙城 遗址博物馆 京汉铁路总工会 骆科 桑户 田子 《毛传》 杜春华 龙泉窑青瓷 中共五大
原文传递
遗嘱
12
作者 黄苗子 《杂文选刊(下半月)》 2005年第4期6-7,共2页
一、我已经同几位来往较多的"生前友好"有过约定,趁我们现在还活着之日起,约好一天,会做挽联的带副挽联(画一幅漫画也好),不会做挽联的带个花圈,写句纪念的话,趁我们都能亲眼看到的时候,大家拿出来欣赏一番。这比人死了才开... 一、我已经同几位来往较多的"生前友好"有过约定,趁我们现在还活着之日起,约好一天,会做挽联的带副挽联(画一幅漫画也好),不会做挽联的带个花圈,写句纪念的话,趁我们都能亲眼看到的时候,大家拿出来欣赏一番。这比人死了才开追悼会,哗啦哗啦掉眼泪,更具有现实意义。因此,我坚决反对在我死后开什么追悼会、座谈会,更不许宣读经过上级逐层批审和家属逐字争执仍然言过其实或言不及其实的叫做什么"悼词"。否则,引用郑板桥的话:"必为厉鬼以击其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着 郑板桥 莫逆于心 孟子反 桑户 花城出版社 献子 黄苗子 包饺子 公共场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