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桑树同源多倍体品种在PEG模拟干旱胁迫下的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变化 被引量:8
1
作者 郭龙 朱大鹏 +3 位作者 张敏娟 苏超 钱永华 焦锋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74-780,共7页
为了探究桑树多倍体品种耐旱性能的生理生化机制,利用渗透调节剂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环境,检测分析二倍体品种新一之及其同源三倍体品种陕桑305和混倍体品种陕桑402(四倍体与二倍体混合)部分与耐旱性能有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不同倍... 为了探究桑树多倍体品种耐旱性能的生理生化机制,利用渗透调节剂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环境,检测分析二倍体品种新一之及其同源三倍体品种陕桑305和混倍体品种陕桑402(四倍体与二倍体混合)部分与耐旱性能有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不同倍数性桑品种的幼苗在干旱胁迫处理14 d后的生理生化指标出现明显差异:三倍体品种陕桑305叶片的相对含水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最大,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最小;混倍体品种陕桑402的各项指标介于二倍体品种新一之和三倍体品种陕桑305之间。依据上述指标的检测结果,评价3个桑品种的耐干旱能力依次为三倍体品种陕桑305>混倍体品种陕桑402>二倍体品种新一之,这与3个品种的桑苗在形态上表现出的对干旱的适应能力一致。推测桑树多倍体品种由于基因组加倍后的基因表达模式发生改变,使一些与抗逆能力相关的酶类活性和代谢物的含量提高,从而使耐干旱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多倍体 干旱胁迫 相对含水量 超氧化物歧化酶 可溶性糖 相对电导率 丙二醛
下载PDF
湖北选育成功桑树新品
2
作者 周哲 《农村百事通》 2002年第21期7-7,共1页
湖北省农科院果茶蚕桑研究所(邮码:430209,电话:027-87987820)最近选育成功多倍体桑树新品种“鄂诱1号”、“鄂育1号”。
关键词 多倍体桑树 产叶量 蚕桑研究 新品种 湖北省 农科院 叶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