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桑树栽培技术信息咨询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孙孝龙
吴德余
姜海燕
-
机构
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南京农业大学信息科技学院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期47-49,共3页
-
文摘
为探讨蚕桑科学技术与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信息化途径,论述了信息技术在桑树栽培技术信息系统研发中的应用现状、目标及路线,综合运用了Visual Basic 6.0、SQL Server2000、Dreamweaver CS3等软件开发工具,通过创建桑树品种、桑树病害、桑树虫害等关系的桑树栽培数据库及桑树栽培技术信息库,研制了桑树栽培技术信息咨询系统(Mulberry Planting Cultivation Technology Consultation System,MPCTCS),并在盐城市亭湖区进行了应用实践,为蚕桑生产信息化和现代化提供了技术平台和推广范例。
-
关键词
桑树栽培技术
信息咨询系统
数据库
构建
实践
-
Keywords
mulberry pla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database
structure
implemention
-
分类号
S888.4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TP311.5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
题名食用桑开发的桑树栽培技术模式探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陈菲
李富新
-
机构
安康市汉滨区蚕茶果技术中心
安康市石泉县池河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
出处
《农村实用技术》
2022年第6期87-88,共2页
-
文摘
桑树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以及西南地区,最早有文献记载桑树栽培种植是在4000年前,历史悠久,对我国农耕生产以及小农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主要以桑园种植形式完成桑树种植,我国高度重视桑树种植工作,并提供了相应的种植补贴,可有效提升桑树种植规模。同时,农户在实际种植过程中也要遵从先进种植方式,合理选种,并坚持科学栽植,确保桑树成活率。本文以某区域为例,对食用桑开发桑树栽培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关键词
食用桑
桑树栽培技术
桑树种植
-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适应超多回育的桑树栽培及收获技术
- 3
-
-
作者
坂本
昌夫
李荣华
-
机构
日本千叶县蚕业中心
-
出处
《蚕学通讯》
1995年第2期47-48,41,共3页
-
文摘
“超多回育”取得进展的时侯,与之相适应的桑树栽培技术成了一大研究课题,其最大的问题是针对10回以上的超多回育,需要怎样的桑叶供给状况.现在普通桑园的收获,基本上沿用年间3—4回饲育时期所确定的技术,实行超多回育以后,不仅要修正原来的技术,而且要以收获方法为中心确立如何适应超多回育的技术体系.养蚕过程中的采桑作业,算得上是重体力劳动,随着饲育回数的增加,以采桑作业为主体的桑园作业量也随之增大。
-
关键词
多回育
桑树栽培技术
收获技术
收获方法
机械收获
桑品种
桑叶收获
普通桑园
收获法
重体力劳动
-
分类号
S888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
-
题名桑树栽培与保护综述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张垚
-
机构
阳泉市林业调查规划处
-
出处
《广东蚕业》
2020年第6期14-15,共2页
-
文摘
文章对桑树栽培与保护技术进行了分析,意在提升桑树的总产量,希望对相关的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关键词
桑树栽培技术
种植密度
桑树管理
病虫害治理
-
分类号
S888.4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
-
题名桑树一窝多株栽培快速高产试验
- 5
-
-
作者
蒋中德
蒋兴友
-
机构
盐亭县丝绸公司蚕桑站
-
出处
《四川蚕业》
1996年第3期22-23,共2页
-
文摘
发展蚕桑生产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桑树从育苗、栽植、嫁接到投产至少要3—4年,达到高产期要五年。如此缓慢的进程,加之丝绸行情疲软,使得蚕农养蚕信心不足。积极性不高,一旦丝绸行情转好,蚕农又盲目增订蚕种,出现缺叶,蚕儿食桑不足,蚕病暴发,严重影响了蚕茧质量。为了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我们特研究了一种高产桑叶的办法——桑园桑树一窝多株栽培技术,这种技术在1995年亩产达到2750余公斤,明显地提高了桑叶产量。
-
关键词
产叶量
桑树栽培技术
蚕桑生产
叶片数
有效途径
蚕茧质量
桑叶产量
试验区
平均值
丝绸公司
-
分类号
S888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
-
题名浅析保护桑树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6
-
-
作者
文多春
孙永明
-
机构
重庆市铜梁县蚕业公司
-
出处
《蚕学通讯》
1997年第3期50-51,43,共3页
-
文摘
1 历史沿革桑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根系发达,阔叶常绿,有利于保持水土,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增加森林覆盖率,附产物可制药、酿酒、作饮料及保健食品.栽桑养蚕在我县已有500多年历史,属传统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县桑树资源及蚕茧生产经历了五千时期:一是恢复发展期,从1950年至1960年,桑树从957万株,发展到1963万株;二是直线下降期,从1961年至1965年,那时因受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桑树毁掉30%左右,发种量下降到2万张;三是起伏徘徊期,从1966年至1979年,全县也只有桑树3562万株,经过13年。
-
关键词
桑树资源
桑树栽培技术
劳动密集型产业
恢复发展期
多年生木本植物
发种量
市场经济体制
历史沿革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森林覆盖率
-
分类号
S888.3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
-
题名提高蚕种质量的探讨
- 7
-
-
作者
蒋贵兵
-
机构
重庆市蚕桑技术指导站
-
出处
《蚕学通讯》
2000年第4期61-63,共3页
-
-
关键词
蚕种生产
蚕种质量
养蚕技术
制种技术
质量检验
桑树栽培技术
-
分类号
S882.3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