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核纤孔菌属、纤孔菌属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冯清圩 卿香草 +2 位作者 张锐杰 林志强 贺新生 《食用菌》 CAS 2023年第4期14-21,共8页
记述中国有9个核纤孔菌属Inocutis物种,50个纤孔菌属Inonotus物种,另有20种被划入其他属。对这些物种生物活性研究主要集中于柽柳核纤孔菌、粗毛纤孔菌、桦褐孔菌3个物种,其他物种生物活性研究较少。
关键词 核纤孔 纤孔 光核纤孔 桦褐孔 桑黄孔菌属
下载PDF
十一个桑黄菌株的形态学观察与分子鉴定 被引量:1
2
作者 陆春霞 刘开莉 +10 位作者 梁贵秋 肖潇 韦伟 徐雯雯 陈菁 莫炳巧 李小群 黎尔纳 黄旭华 李安华 韦师妮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0-810,共11页
为明确桑黄菌株的种属,对采集自国内不同地区的11个桑黄类似菌株开展分子鉴定和形态学特性观察,主要采用核糖体基因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对桑黄菌株进行基因鉴定和遗传性状分析,运用Mega7.0软件的neighbor-joining(NJ)法构建基于桑黄rD... 为明确桑黄菌株的种属,对采集自国内不同地区的11个桑黄类似菌株开展分子鉴定和形态学特性观察,主要采用核糖体基因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对桑黄菌株进行基因鉴定和遗传性状分析,运用Mega7.0软件的neighbor-joining(NJ)法构建基于桑黄rDNA ITS序列的系统发育进化树,结合桑黄菌株的形态学观察(菌丝生长情况、菌丝的显微结构、孢子形态特征、子实体电镜扫描结构)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11个桑黄菌株分为两大类群,其中菌株SH-1为一类,属于纤孔菌属(Inonotus);其他菌株(SH-2、SH-3、SH-4、SH-5、SH-6、SH-7、SH-8、SH-9、SH-10、SH-11)属于另一类,为桑黄孔菌属(Sanghuangporus),菌株SH-3和SH-6属于桑树桑黄(S.sanghuang),其余8个菌株属于暴马桑黄(S.baumii)。通过rDNA ITS序列分析技术结合桑黄菌丝形态特征、孢子形态特征和子实体显微结构特征分析,能明确桑黄的种属与遗传性状,可为今后桑黄品种选育与人工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 纤孔 桑黄孔菌属 桑树桑黄 暴马桑黄 分子鉴定
下载PDF
粗毛纤孔菌游离酚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的改善作用
3
作者 林均蕙 赵克芳 +2 位作者 廖森泰 庞道睿 邹宇晓 《现代食品科技》 CAS 2024年第10期97-104,共8页
近年来,高尿酸血症发生率逐年攀升,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前期研究报道的结果表明:粗毛纤孔菌游离酚提取物具有较强体外降尿酸活性,但仍缺少体内实验验证。为此,该研究通过选用高尿酸小鼠模型饲料饲养结合灌胃氧嗪酸钾干预4周,建立高尿酸... 近年来,高尿酸血症发生率逐年攀升,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前期研究报道的结果表明:粗毛纤孔菌游离酚提取物具有较强体外降尿酸活性,但仍缺少体内实验验证。为此,该研究通过选用高尿酸小鼠模型饲料饲养结合灌胃氧嗪酸钾干预4周,建立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探究粗毛纤孔菌游离酚提取物体内的降尿酸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经栽培粗毛纤孔菌游离酚提取物灌胃干预4周,粗毛纤孔菌游离酚提取物高剂量组[200 mg/(kg·bw)]小鼠血清的尿酸含量、尿素氮含量、腺苷脱氨酶及肝脏黄嘌呤氧化酶较模型组小鼠相比分别降低了65.99%、43.68%、67.31%、89.73%(P<0.05),其调节作用与药物对照-别嘌醇相当;此外,粗毛纤孔菌游离酚提取物还对由高尿酸血症引起的肾脏组织细胞损伤产生一定的修复作用。因此,粗毛纤孔菌游离酚提取物可能具有较好的降尿酸作用。该研究结果可为桑黄孔菌属真菌作为新型降尿酸功能食品资源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孔菌属 粗毛纤孔 游离酚提取物 降尿酸
下载PDF
药用真菌粗毛纤孔菌的分子甄别及其发酵液抗乳腺癌活性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鑫 侯若琳 +4 位作者 金珊珊 戚梦 胡开辉 郑明锋 傅俊生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5-225,共11页
从分子水平上探究粗毛纤孔菌与桑黄孔菌属菌株的差异,同时以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筛选粗毛纤孔菌深层发酵液抗乳腺癌活性部位,并对其成分进行初步分析。基于r DNA ITS序列分子系统发育树和拆分网络(splits network)分析研究粗毛纤孔... 从分子水平上探究粗毛纤孔菌与桑黄孔菌属菌株的差异,同时以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筛选粗毛纤孔菌深层发酵液抗乳腺癌活性部位,并对其成分进行初步分析。基于r DNA ITS序列分子系统发育树和拆分网络(splits network)分析研究粗毛纤孔菌与桑黄孔菌属菌株的差异;采用MTT法检测发酵液不同提取物抗乳腺癌活性;通过细胞形态观察进一步了解活性提取物对细胞生长的影响;采用LC-MS/MS对活性提取物的成分进行分析。系统发育树表明粗毛纤孔菌与桑黄孔菌属菌株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粗毛纤孔菌GC含量较桑黄孔菌属菌株低,同时拆分网络分析法能更好地区分粗毛纤孔菌与桑黄;粗毛纤孔菌深层发酵液正丁醇提取物对MDA-MB-23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且呈量效和时效关系(P<0.05),作用24h的IC50值为245.44μg/mL;细胞形态观察显示正丁醇提取物浓度在250μg/mL时,对MDA-MB-231细胞的凋亡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加强;LC-MS/MS检测到正丁醇萃取部分的物质有2个,这2个物质均首次在粗毛纤孔菌中鉴定得到。结果表明,拆分网络分析法可较好地用于粗毛纤孔菌与桑黄孔菌属菌株的分子甄别,正丁醇提取物是粗毛纤孔菌深层发酵液抗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主要活性部位,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粗毛纤孔菌药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毛纤孔 桑黄孔菌属 深层发酵液 乳腺癌 liquid ch 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LC-MS/M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