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传递函数和指端脉搏波的桡动脉脉搏波重建 被引量:4
1
作者 徐礼胜 杜尚杰 +1 位作者 何殿宁 杨琳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39-1543,共5页
桡动脉脉搏波的检测方法易受人体运动影响,因此提出了传递函数法通过指端脉搏波来估计桡动脉脉搏波.首先,通过分析窗宽和模型阶次建立指端脉搏波到桡动脉脉搏波的传递函数FIR模型;然后,使用测试数据评估模型对桡动脉脉搏波估计的精度.... 桡动脉脉搏波的检测方法易受人体运动影响,因此提出了传递函数法通过指端脉搏波来估计桡动脉脉搏波.首先,通过分析窗宽和模型阶次建立指端脉搏波到桡动脉脉搏波的传递函数FIR模型;然后,使用测试数据评估模型对桡动脉脉搏波估计的精度.通过对10个受试者10 d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发现估计的桡动脉脉搏波与实测的桡动脉脉搏波最佳波形匹配度均在70%至92%范围内.结果表明使用传递函数法可以实现对桡动脉脉搏波的初步估计,该方法的提出为桡动脉脉搏波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更简便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脉搏 传递函数 指端脉搏 FIR模型 最佳波形匹配度
下载PDF
桡动脉脉搏波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7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何梅 王海青 高阳 《职业与健康》 CAS 2007年第14期1260-1261,共2页
目的 探讨应用桡动脉脉搏波监测心血管功能参数,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降低其发病率。方法 对经产前检查无高血压、心、肝、肾等并发症,孕周在26~36周之间的正常孕妇176例,常规采用桡动脉脉搏波进行妊娠高血压疾病预测,按奇偶数... 目的 探讨应用桡动脉脉搏波监测心血管功能参数,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降低其发病率。方法 对经产前检查无高血压、心、肝、肾等并发症,孕周在26~36周之间的正常孕妇176例,常规采用桡动脉脉搏波进行妊娠高血压疾病预测,按奇偶数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88例,均给予生活指导,对预测阳性者,又给予适量解痉、降粘、抗凝治疗,对照组88例无论预测阳性或阴性仅给予生活指导。结果 治疗组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病率为3.4%,同期对照组为10.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桡动脉脉搏波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预测阳性者给予生活指导并药物干预,可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脉搏 预测 妊娠高血压疾病 药物干预
下载PDF
桡动脉脉搏图参数与心血管功能指标间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强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202-207,共6页
本研究同步计测桡动脉脉搏图参数和心血管功能指标,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认为可以应用某项心血管功能指标民显著相关的几项桡动脉脉搏图参数间的一般回归方程式,推算出该项心血管功能指标的估计值,从整体上使脉搏图参数的生理意义... 本研究同步计测桡动脉脉搏图参数和心血管功能指标,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认为可以应用某项心血管功能指标民显著相关的几项桡动脉脉搏图参数间的一般回归方程式,推算出该项心血管功能指标的估计值,从整体上使脉搏图参数的生理意义明确化,这比单项脉博图参数间的比较更进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脉搏 心血管功能指标 多元分析
下载PDF
个体化运动整体方案强化管控对长期慢性疾病患者静息桡动脉脉搏波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宋雅 孙兴国 +7 位作者 郝璐 张也 台文琦 刘方 冯静 王继楠 曹建忠 谢友红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5-50,共6页
目的观察曾被常规治疗且经个体化运动整体方案管控后的长期慢性疾病(慢病)患者的静息桡动脉脉搏波情况。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对无特定运动习惯的健康人20名(正常对照)、仅常规治疗未强化管控的长期慢病患者20例(未强化管控组)及常... 目的观察曾被常规治疗且经个体化运动整体方案管控后的长期慢性疾病(慢病)患者的静息桡动脉脉搏波情况。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对无特定运动习惯的健康人20名(正常对照)、仅常规治疗未强化管控的长期慢病患者20例(未强化管控组)及常规治疗且经个体化运动整体方案管控的长期慢病患者20例(强化管控组)行静息桡动脉脉搏波检测,采集记录连续50 s左侧桡动脉脉搏波数据,定性及定量分析桡动脉脉搏波波形及主要指标的异同:波峰明显重搏波出现率、主波波峰点幅值(Y_(P1))、重搏波波谷点幅值(Y_(PL))、重搏波波峰点幅值(Y_(P2))、主波升支斜率(S_(1))、重搏波升支斜率(S_(2))和重搏波幅度(Y_(P2)-Y_(PL))。结果(1)从桡动脉脉搏波波形分析,强化管控组患者与正常对照具有相似的重搏波特征且主波高而窄,不同于无明显重搏波特征且主波低而圆润的未强化管控患者。(2)从主要指标分析,与正常对照比较,未强化管控患者波峰明显重搏波出现率较高,强化管控组患者波峰明显重搏波出现率低于未强化管控组(正常对照组94.7%比未强化管控组24.5%比强化管控组95.4%,χ^(2)=1810.093,P<0.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未强化管控组Y_(P1)、S_(1)、S_(2)和Y_(P2)-Y_(PL)较低且Y_(PL)较高(均P<0.05),与未强化管控患者比较,强化管控组患者Y_(P1)、S_(1)、S_(2)和Y_(P2)-Y_(PL)较高且Y_(PL)较低(均P<0.05),强化管控组患者上述指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管控过的长期慢病患者的静息桡动脉脉搏波与健康年轻人相似,主波波峰高而窄,基本上均是波峰明显的重搏波且重搏波幅度大、波谷低;而与未强化管控患者显著不同。强化管控后长期慢病患者主波和重搏波的改善或可作为慢病有效治疗的参考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桡动脉脉搏 重搏波 主波 强化管控 慢性疾病
原文传递
新确诊慢性病患者单次个体化精准运动前后桡动脉脉搏波的改变
5
作者 台文琦 孙兴国 +6 位作者 郝璐 张也 宋雅 刘方 王继楠 冯静 曹建忠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51-458,共8页
目的观察新确诊慢性病患者的静息桡动脉脉搏波及单次个体化精准运动后脉搏波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16例首次诊断尚未治疗,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为主的慢性病患者,经心肺运动试验得到运动强度,完成30 min的单次运动。于运动前和运动... 目的观察新确诊慢性病患者的静息桡动脉脉搏波及单次个体化精准运动后脉搏波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16例首次诊断尚未治疗,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为主的慢性病患者,经心肺运动试验得到运动强度,完成30 min的单次运动。于运动前和运动后10、20、30 min采集连续50 s桡动脉脉搏波,分析比较运动前后相关指标:主波波峰点P1相对幅值(ΔY_(P1))、重搏波波谷点PL相对幅值(ΔY_(PL))、重搏波波峰点P2相对幅值(ΔY_(P2))、PL时间(T_(PL))(收缩期)、脉搏波结束点(E)时间(T_(E))(心动周期)、T_(E)-T_(PL)(舒张期)、脉率、主波升支斜率(S_(1))、重搏波升支斜率(S_(2)),重搏波幅度(ΔY_(P2)-ΔY_(PL))、重搏波时间(T_(P2)-T_(PL))及波峰明显的重搏波出现率;并与16名年轻正常人、16名中老年正常人和16例长期慢性病患者的脉搏波比较。结果静息时新确诊慢性病患者的ΔY_(P1)、ΔY_(P2)、S_(1)、S_(2)、ΔY_(P2)-ΔY_(PL)、T_(P2)-T_(PL)比年轻正常人小,脉率快(均P<0.05);而ΔY_(P1)、ΔY_(PL)比中老年正常人大,T_(P2)-T_(PL)较小(均P<0.05);与长期慢性病患者相比,ΔY_(P2)-ΔY_(PL)较大(P<0.05)。静息状态下,新确诊患者波峰明显的重搏波出现率低于年轻正常人和中老年正常人,高于长期慢性病患者(52.07%比94.48%比73.32%比28.65%,χ^(2)=876.120,P<0.001)。运动后10 min新确诊患者的T_(E)、T_(E)-T_(PL)减小,脉率变快,ΔY_(PL)减小,T_(P2)-T_(PL)增大,波峰明显的重搏波出现率增大(均P<0.05);与年轻正常人相比,ΔY_(PL)较大,波峰明显的重搏波出现率较小(均P<0.05);与中老年正常人相比,T_(E)-T_(PL)和波峰明显的重搏波出现率较小、脉率较大(均P<0.05);与长期慢性病患者相比,ΔY_(P1)、T_(E)、T_(E)-T_(PL)小,而脉率、波峰明显的重搏波出现率较大(均P<0.05)。运动后20和30 min的脉搏波变化趋势与运动后10 min相似。结论新确诊慢性病患者的桡动脉脉搏波主要表现为重搏波变得平坦不清晰、甚至消失,单个脉搏波时长缩短;单次个体化精准运动可使重搏波加深、加宽,变得更加明显,提示脉搏波尤其是重搏波变化在慢性病发生发展中的预警作用,并可初步预测运动强化管控对慢性病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确诊慢性病 心肺运动试验 个体化精准运动 桡动脉脉搏 重搏波 波峰明显的重搏波出现率
原文传递
全桡动脉波传导时间与动脉硬化参数的对比分析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吴全玉 刘晓杰 +2 位作者 姚克明 常珊 李志勇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9-233,369,共5页
将测量和分析不同部位的外周动脉脉搏波波形,作为一种无创评估动脉僵硬度的方法,已经受到中外医学界的广泛重视。脉搏波传导时间已经被用来作为评价动脉僵硬度的有效指标,其无创评估动脉硬化的有效价值也得到重视。本文是通过容易获取... 将测量和分析不同部位的外周动脉脉搏波波形,作为一种无创评估动脉僵硬度的方法,已经受到中外医学界的广泛重视。脉搏波传导时间已经被用来作为评价动脉僵硬度的有效指标,其无创评估动脉硬化的有效价值也得到重视。本文是通过容易获取的桡动脉波形计算全桡动脉脉搏波传导时间(FRPTT),将其与已经成熟的动脉僵硬度指标作对比分析研究,来判断FRPTT是否可以用来评估人体的动脉僵硬度。对248位合格样本人员的桡动脉脉搏波波形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同时测量其身高、体重、手腕处动脉血压,计算身体质量指数、桡动脉增益指数、射血时间、FRPTT。通过对采集到的20s时间内桡动脉波形进行二次微分,用自编的软件算法自动检测出点b(心脏开始射血点)和e(左心射血的停止点)的位置,计算FRPTT。通过对算出的FRPTT值与已知的心率、脉压、增益指数三个参数进行分析和比较,发现其与心率和增益指数两个参数(P<0.001)显著相关;另外,女性组的FRPTT值跟脉压显示弱的负相关性,男性组没有相关性。结果表明,FRPTT可以作为一个衡量动脉硬化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脉搏 波形分析法 脉搏波传导时间 动脉硬化
下载PDF
前臂桡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术后静脉血流障碍一例报告
7
作者 谢尚文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1988年第2期71-,共1页
患者男性、20岁、战士,因左手烧伤并感染1987年2月15日入院。拇指掌及大鱼际软组织缺损创面8×3.5cm。入院后26天臂丛麻醉下行左桡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覆盖修复缺损。术后24小时发现皮瓣肿胀,色泽变暗,即入手术室探查,发现桡动脉脉搏... 患者男性、20岁、战士,因左手烧伤并感染1987年2月15日入院。拇指掌及大鱼际软组织缺损创面8×3.5cm。入院后26天臂丛麻醉下行左桡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覆盖修复缺损。术后24小时发现皮瓣肿胀,色泽变暗,即入手术室探查,发现桡动脉脉搏动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流 逆行岛状皮瓣 大鱼际 桡动脉脉搏 臂丛麻醉 桡动脉 手烧伤 修复缺损 桡静脉 坏死皮肤
下载PDF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动脉弹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6
8
作者 张会珍 肖冬 +1 位作者 李延敬 黄凤珍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5278-5280,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24 h动态血压参数对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来查体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33例。对所有的入选对象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根据ABPM的结果将受试者分为杓型组(125例)和非杓型组(108... 目的探讨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24 h动态血压参数对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来查体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33例。对所有的入选对象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根据ABPM的结果将受试者分为杓型组(125例)和非杓型组(108例),同时进行颈桡脉搏波传导速度(crPWV)检测。结果非杓型组crPWV显著大于杓型组〔(11.4±1.3)m/s vs(10.6±1.7)m/s,P<0.01〕。crPWV与年龄(r=0.476,P<0.01)、体重指数(r=0.288,P<0.01)、空腹血糖(FBG)(r=0.243,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r=0.366,P<0.01)、总胆固醇(TC)(r=0.308,P<0.01)、诊所收缩压(r=0.497,P<0.01)、24 h收缩压(r=0.483,P<0.01)、白昼收缩压(r=0.315,P<0.01)、夜间收缩压(r=0.233,P<0.01)呈正相关。24 h收缩压,年龄、LDL-C、诊所收缩压为影响crPWV独立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异常与动脉弹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动态血压 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
下载PDF
脉搏波传导速度与脑出血的相关性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晓云 王淑慧 +4 位作者 谢兆宏 刘莉 王存福 毕建忠 来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3395-3396,共2页
目的探讨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与脑出血的相关性及其在脑出血防治中的意义。方法测定31例脑出血患者的颈动脉-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r-PWV)和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比较分析脑出血患者不同部位测量值的一致性,并与30例... 目的探讨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与脑出血的相关性及其在脑出血防治中的意义。方法测定31例脑出血患者的颈动脉-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r-PWV)和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比较分析脑出血患者不同部位测量值的一致性,并与30例非脑血管病查体者进行对比,分析脉搏波速度与脑出血的相关性。结果脑出血患者的双侧cr-PWV无显著差异(P>0.05),双侧cf-PWV无显著差异(P>0.05);同侧cr-PWV与cf-PWV相比无显著差异(均P>0.05);脑出血组的右侧cr-PWV和cf-PW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和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各部位PWV均有一致性,测量cr-PWV和cf-PWV均可反映脑血管弹性改变;PWV加快是脑出血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脉搏波传导速度 动脉-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 动脉-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
下载PDF
降压治疗对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涂昌 杨震 +3 位作者 张焰 刘东红 姚凤娟 陶军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4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 观察降压治疗对动脉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 6 0例高血压病人 (高血压控制组与高血压未控制组各 30例 )和 30例正常对照组 ,使用DO2 0 2 0动脉功能测定仪检测大动脉弹性指数C1和小动脉弹性指数C2。结果 高血压控制组的C1(10 ... 目的 观察降压治疗对动脉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 6 0例高血压病人 (高血压控制组与高血压未控制组各 30例 )和 30例正常对照组 ,使用DO2 0 2 0动脉功能测定仪检测大动脉弹性指数C1和小动脉弹性指数C2。结果 高血压控制组的C1(10 70± 3 71ml/mmHg× 10 )和C2(3 98± 2 0 9ml/mmHg× 10 0 )均明显高于高血压未控制组C1(7 96± 3 0 1ml/mmag× 10 )和C2 (2 5 0± 1 14ml/mmHg× 10 0 ) (P <0 0 5 ) ,高血压控制组的C1与对照组C1(11 4 2± 1 6 7ml/mmHg× 10 )无显著差别 (P >0 0 5 ) ,但C2低于正常对照组C2 (7 6 7± 1 5 6ml/mmHg× 10 0 )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压药 药物治疗 高血压 动脉弹性 检测 桡动脉脉搏波分析术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糖尿病大动脉弹性PWV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怡 孟宪梅 +2 位作者 党彤 王国君 丁燕程 《中国医刊》 CAS 2011年第5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糖尿病大动脉的相关性。方法所有受试者均检测^(13)C-尿素呼气实验测幽门螺杆菌、血清学检测幽门螺杆菌抗体、血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尿酸。大动脉弹性主要采用颈-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进行监测。结果本研...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糖尿病大动脉的相关性。方法所有受试者均检测^(13)C-尿素呼气实验测幽门螺杆菌、血清学检测幽门螺杆菌抗体、血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尿酸。大动脉弹性主要采用颈-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进行监测。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对颈-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幽门螺杆菌参与了动脉硬化的进程,对糖尿病患者预防或减少心血管疾病提供了一个可能的防治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13C-尿素呼气试验 颈-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 糖尿病
下载PDF
颈-股及颈-桡脉搏波速度测定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一致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来超 刘莉 +3 位作者 谢兆宏 王存福 王萍 毕建忠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48-749,共2页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f-PWV)及颈动脉-桡动脉脉搏波速度(cr-PWV)的一致性,探讨脉搏波速度(PWV)在脑梗死防治工作中测定部位及参考值的选取。方法测定44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双侧cf-PWV及cr-PWV,Pearson...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f-PWV)及颈动脉-桡动脉脉搏波速度(cr-PWV)的一致性,探讨脉搏波速度(PWV)在脑梗死防治工作中测定部位及参考值的选取。方法测定44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双侧cf-PWV及cr-PWV,Pearson相关分析及t检验分析不同部位测量值的一致性。结果①双侧cr-PWV无显著差异〔左侧(10.73±1.88)m/svs右侧(10.97±1.82)m/s,P>0.05〕,双侧cf-PWV无显著差异〔左侧(11.80±2.50)m/svs右侧(11.76±2.55)m/s,P>0.05〕;②双侧cr-PWV均显著低于cf-PWV(P<0.05);③同侧cr-PWV和cf-PWV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右侧r=0.356,左侧r=0.300(P均<0.05)。结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各部位PWV均有一致性,测量cf-PWV和cr-PWV均可反映脑血管弹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脉搏波速度 动脉-股动脉脉搏波速度 动脉-桡动脉脉搏波速度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颈桡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变化和相关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映芳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33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非酒精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颈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rPWV)的变化和相关因素的分析。方法: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血液生化指标、肝脏超声及中心动脉压、crPWV的检测结果,依据肝脏超声报告分为NAFLD组及非NAFLD组,通过方差... 目的:探讨非酒精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颈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rPWV)的变化和相关因素的分析。方法: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血液生化指标、肝脏超声及中心动脉压、crPWV的检测结果,依据肝脏超声报告分为NAFLD组及非NAFLD组,通过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对比两组的资料的差别,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探讨影响crPWV的相关因素。结果:非NAFLD组比较,NAFLD组男性、糖尿患者数多,内脏脂肪率、甘油三酯、VLDL、ALT、ALT/AST、GGT、胆碱酯酶、尿酸、cDBP和crPWV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cDBP和甘油三酯进入NAFLD患者的crPWV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程,β值分别为0.779、0.050和-0.167,P<0.05。结论:NAFLD患者crPWV显著升高,cDBP是NAFLD患者crPWV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 中心动脉
下载PDF
年轻健康正常人单次精准功率运动前后脉搏波波形特征个体化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台文琦 孙兴国 +11 位作者 郝璐 宋雅 徐凡 周晴晴 徐丹丹 张也 刘方 王继楠 石超 于红 冯静 曹建忠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26,共12页
目的:观察研究年轻健康正常人的静息桡动脉脉搏波特征及单次个体化运动后脉搏波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阜外医院年轻健康、无任何疾病诊断的正常人16例,首先完成症状限制性极限心肺运动试验(CPET),根据CPET计算Δ50%功率为个体化精准运... 目的:观察研究年轻健康正常人的静息桡动脉脉搏波特征及单次个体化运动后脉搏波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阜外医院年轻健康、无任何疾病诊断的正常人16例,首先完成症状限制性极限心肺运动试验(CPET),根据CPET计算Δ50%功率为个体化精准运动强度,完成持续30 min的单次运动。于运动前和运动后10 min、20 min、30 min分别测量50 s桡动脉脉搏波,先用软件自动定点再人工复检得到每个脉搏波特征点:起始点(B)、主波波峰点(P1)、重搏波波谷点(PL)、重搏波波峰点(P2)、结束点(E),从仪器中导出各点对应的横坐标(时间T)和纵坐标(幅值Y)的原始数据,将上一个脉搏波的结束点E视为下一个波的起始点B,TB归零,得到主要观察指标:YB、YP1、YPL、YP2及TP1、TPL、TP2、TE,并计算出ΔYP1(YP1-YB)、ΔYPL(YPL-YB)、ΔYP2(YP2-YB),TE-TPL、(TE-TPL)/TPL、脉率,S1(主波升支斜率)、S2(重搏波升支斜率),ΔYP2-ΔYPL、TP2-TPL作为次要观察指标;定义波峰明显的重搏波为YP2>YPL,计算波峰明显的重搏波出现率(50 s内YP2>YPL的波形个数/波形总个数×100%);对每位患者运动前后的50 s脉搏波数据个体化分析,再将所有数据求均值进行整体分析。结果:①16例年轻健康受试者(男10女6),年龄(30.6±6.4,24~48)岁;身高(170.4±8.2,160~188)cm;体质量(63.9±12.8,43~87)kg。②静息时YB(87.2±5.8,78.1~95.9)、YP1(223.5±15.8,192.7~242.3)、YPL(122.8±7.8,110.0~133.8)、YP2(131.4±4.9,116.7~137.5)、TP1(126.2±42.2,94.2~280.0)、TPL(360.2±44.8,311.5~507.3)、TP2(432.4±50.8,376.2~589.0)、TE(899.7±86.9,728.3~1042.0);ΔYP1(136.3±19.9,96.8~158.6)、ΔYPL(35.7±10.7,16.0~55.7)、ΔYP2(44.3±8.1,22.5~56.5)、TE-TPL(539.5±79.3,405.9~691.3)、(TE-TPL)/TPL(1.5±0.3,0.8~2.0)、脉率(67.3±6.6,57.6~82.4)、S1(1.1±0.2,0.6~1.4)、S2(0.1±0.1,0.0~0.2)、ΔYP2-ΔYPL(8.6±6.1,0.9~19.8)、TP2-TPL(72.3±19.9,38.3~108.4)。③运动后10 min,YPL(97.0±13.2比122.8±7.8)、YP2(109.6±12.8比131.4±4.9)、ΔYPL(6.6±9.8比35.7±10.7)、ΔYP2(19.3±11.2比44.3±8.1)显著减小,TE(667.8±123.1比899.7±86.9)、TE-TPL(330.2±128.4比539.5±79.3)、(TE-TPL)/TPL(1.0±0.4比1.5±0.3)显著减小,而脉率(92.2±14.0比67.3±6.6)、ΔYP2-ΔYPL(12.7±9.7比8.6±6.1)、TP2-TPL(98.0±38.1比72.3±19.9)显著增大(P均<0.05)。运动后20 min和30 min的脉搏波变化趋势与运动后10 min保持一致,但从20 min开始大部分指标逐渐向运动前静息水平恢复。④静息时16例正常人波峰明显的重搏波出现率为94.5%,运动后10 min(96.3%)、20 min(98.5%)、30 min(99.8%)的出现率升高(P均<0.01)。其中10例运动前后波峰明显的重搏波出现率均维持在100%左右;2例运动前出现率已达100%,但运动后10 min有所降低,后又继续升高,30 min时恢复到100%;3例静息出现率偏低,运动后升高近100%;还有1例仅运动后20 min出现率偏低,考虑人为因素影响。结论:运动对正常人脉搏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重搏波上;整体上看,单次精准功率运动后,重搏波位置降低、幅度加深,波峰明显的重搏波出现率普遍提高,且这种改变至少能维持30 min;从个体上看,每位受试者的反应又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健康正常人 心肺运动试验 个体化精准运动 桡动脉脉搏 重搏波 波峰明显的重搏波出现率
下载PDF
长期慢病患者单次精准功率运动前后脉搏波波形特征个体化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台文琦 孙兴国 +11 位作者 郝璐 宋雅 徐凡 周晴晴 徐丹丹 张也 刘方 王继楠 石超 于红 冯静 曹建忠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7-188,共12页
目的:观察研究长期慢病患者的静息桡动脉脉搏波及单次个体化运动后脉搏波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被明确诊断为高血压和(或)糖尿病和(或)高脂血症的长期(病程≥5年)慢病患者16例,完成症状限制性极限心肺运动试验(CPET),计算Δ50%功率为个... 目的:观察研究长期慢病患者的静息桡动脉脉搏波及单次个体化运动后脉搏波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被明确诊断为高血压和(或)糖尿病和(或)高脂血症的长期(病程≥5年)慢病患者16例,完成症状限制性极限心肺运动试验(CPET),计算Δ50%功率为个体化精准运动强度,完成持续30 min的单次个体化运动。于运动前和运动后10 min、20 min、30 min分别测量50 s桡动脉脉搏波,得到每个脉搏波特征点:起始点(B)、主波波峰点(P1)、重搏波波谷点(PL)、重搏波波峰点(P2)、结束点(E),从仪器中导出各点对应的横坐标(时间T)和纵坐标(幅值Y)的原始数据,将上一个脉搏波的结束点E视为下一个波的起始点B,TB归零,得到主要观察指标:YB、YP1、YPL、YP2及TP1、TPL、TP2、TE,并计算出ΔYP1、ΔYPL、ΔYP2,TE-TPL、(TE-TPL)/TPL、脉率,S1、S2,ΔYP2-ΔYPL、TP2-TPL作为次要观察指标;计算波峰明显的重搏波出现率;对每位患者运动前后的50 s脉搏波数据个体化分析,再将所有数据求均值进行整体分析。结果:(1)16例长期慢病患者(男14女2),年龄(53.7±12.6,28~80)岁,身高(171.7±6.6,155~183)cm,体质量(80.0±13.5,54~98)kg。(2)静息时YB(91.5±10.8,71.1~108.6)、YP1(203.6±24.7,162.7~236.3)、YPL(127.1±6.2,118.2~140.3)、YP2(125.9±6.2,115.7~137.7)、TP1(137.2±22.3,103.0~197.1)、TPL(368.7±29.5,316.3~434.0)、TP2(422.7±32.8,376.9~494.7)、TE(883.4±95.0,672.2~1003.3),ΔYP1(112.1±33.8,60.3~157.5)、ΔYPL(35.5±14.2,17.5~66.2)、ΔYP2(34.4±13.3,20.0~62.9)、TE-TPL(514.6±85.4,341.4~621.9)、(TE-TPL)/TPL(1.4±0.2,1.0~1.7)、脉率(68.8±8.4,59.8~89.3)、S1(0.9±0.3,0.4~1.4)、S2(0.0±0.0,-0.1~0.0)、ΔYP2-ΔYPL(-1.2±2.6,-6.5~2.5)、TP2-TPL(54.0±10.8,33.6~81.1)。(3)运动后10 min,YB、YPL、YP2、TPL、TE减小,YP1增大;ΔYPL、TE-TPL、(TE-TPL)/TPL减小,而ΔYP1、脉率、S1、ΔYP2-ΔYPL、TP2-TPL增大(P均<0.05)。运动后20 min和30 min的脉搏波变化趋势与运动后10 min保持一致,但从10 min后大部分指标逐渐向静息水平恢复。(4)静息时16例长期慢病患者波峰明显的重搏波出现率为28.6%,运动后10 min(65.7%)、20 min(77.1%)、30min(73.7%)的出现率明显提高(P均<0.01)。其中6例患者运动后波峰明显的重搏波出现率显著升高,且能持续到30 min;3例患者运动后10 min出现率上升明显,20 min时开始下降;1例患者运动后20 min出现率才开始升高;2例患者运动后10 min出现率升高后随即下降;1例患者运动后20 min出现率短暂升高后下降;1例患者运动后出现率下降,20 min时开始回升;2例患者运动后出现率不升,30 min时稍有升高。结论:长期慢病患者的桡动脉脉搏波波形矮小,重搏波不明显甚至消失,单次精准功率运动后,主波增高,重搏波位置降低、幅度增大;具体反应情况应个体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慢病患者 心肺运动试验 个体化精准运动 桡动脉脉搏 重搏波 波峰明显的重搏波出现率
下载PDF
利用动态血流动力学预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16
作者 高雪莲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妇产科学分册)》 2005年第4期28-29,共2页
Aim: To study dynamic changes in the hemodynamic parameters in pregnant women during different weeks of gestation and to comprehend changes to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in normal pregnant women and in patients with pr... Aim: To study dynamic changes in the hemodynamic parameters in pregnant women during different weeks of gestation and to comprehend changes to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in normal pregnant women and in patients with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PIH), with the object of finding predictors of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Methods: Radialis artery pulse waves of 132 pregnant women were examined from 10 weeks of gestation onward, and the subjectshemodynamics were examined every 4 weeks. Results: In the women with PIH hemodynamic changes occurred earlier than the onset of disease and even presented in early pregnancy; there might be another mode, and there were factors disturbing the blood pressure modulating mechanism. Conclusion: The prediction of PIH from the dynamic changes in hemodynamic parameters has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clinical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 正常妊娠 妊娠早期 桡动脉脉搏 心血管系统 血压调节 临床发病 变化预测
下载PDF
老年脑卒中患者血压变异与动脉弹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辛华 凌一童 +2 位作者 李野 孙蕾 隋世华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0-175,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血压变异与动脉弹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山东省日照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部自2014年5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83例(缺血性脑卒中121例,出血性脑卒中62例),及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61例进入试验...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血压变异与动脉弹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山东省日照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部自2014年5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83例(缺血性脑卒中121例,出血性脑卒中62例),及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61例进入试验。所有受试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血压变异参数,并检测颈-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rPWV)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计算僵硬度指数β。结果脑卒中组血压晨峰(MBPS)、收缩压(SBP)标准差、SBP变异系数、夜间收缩压下降率(SBPF)、CrPWV、IMT及僵硬度指数β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MBPS、SBP标准差、SBP加权标准差、SBP变异系数、SBPF及夜间舒张压下降率(DBPF)与CrPWV、僵硬度指数β相关(P〈0.05),MBPS、SBP标准差、SBP变异系数、SBPF与IMT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提示,MBPS、SBP标准差、SBPF等多项血压变异参数是僵硬度指数β、IMT及CrPwV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脑卒中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动脉弹性相关,降低血压变异性有利于延缓动脉硬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血压变异 颈-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 内膜中层厚度 僵硬度指数β
原文传递
主动脉-肱动脉弹性比值:一种独立于血压的血管老化指标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莉 叶鹏 +6 位作者 Fortier C Sidibé A Desjardins MP Marquis K De Serres SA Mac-Way F Agharazii M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02-1102,共1页
主动脉硬化是一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取决于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主动脉硬化对心血管预后的影响可能是通过动脉弹性强度的减弱或增强介导。研究人员假设MAP对动脉弹性变化的影响十分微弱,并探讨MAP与主动脉弹性、... 主动脉硬化是一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取决于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主动脉硬化对心血管预后的影响可能是通过动脉弹性强度的减弱或增强介导。研究人员假设MAP对动脉弹性变化的影响十分微弱,并探讨MAP与主动脉弹性、肱动脉弹性、动脉弹性梯度的相关性。在一项透析人群的横断面研究(A组,n=304)和一个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45mL/(min·1.73m^2)的高血压或接受肾移植患者(B组,n=114)群体中,通过测定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arotid-femoral pulse wave velocities, cfPWV)和颈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arotid-radial pulse wave velocities, crPWV) 分别评估主动脉和肱动脉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弹性 动脉硬化 血管老化 肾小球滤过率 脉搏波传导速度 透析人群 桡动脉脉搏 横断面研究 平均动脉 心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年龄对血管弹性和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3
19
作者 陶军 靳亚非 +6 位作者 王礼春 刘磊 廖新学 高修仁 曾群英 陈国伟 马虹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50-253,共4页
目的 本研究采用桡动脉脉搏波分析动脉弹性和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方法评价增龄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阐明动脉弹性降低可以用于早期无创评估人的内皮细胞功能。方法  2 4例无心血管疾病史的男性健康志愿者分为青年组 (年龄 2 0~ 30岁... 目的 本研究采用桡动脉脉搏波分析动脉弹性和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方法评价增龄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阐明动脉弹性降低可以用于早期无创评估人的内皮细胞功能。方法  2 4例无心血管疾病史的男性健康志愿者分为青年组 (年龄 2 0~ 30岁 ,n =12 )和老年组 (年龄 6 0~ 70岁 ,n=12 ) ,离子电渗透法向受试者前臂皮肤导入乙酰胆碱 (acethycholine ,Ach)和硝普钠 (sodiumnitroprusside,SNP) ,激光多普勒流量测定仪测量基础和峰值血流量 ;采用桡动脉脉搏分析法无创性评价大动脉弹性指数 (C1 )和小动脉弹性指数 (C2 )。结果 青年组和老年组的基础血流无明显差异 ,与青年组相比 ,Ach诱导的老年组峰值血流量明显减少 [( 83 4 0± 11 90 )比 ( 93 75± 10 87)PU ,P =0 0 3],而SNP诱导的峰值血流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 119 17± 16 76 )比 ( 12 8 33± 2 1 2 9)PU ,P =NS];老年组与青年组比较 ,C1 和C2 明显降低 [C1 ( 11 4 2± 1 6 7)比 ( 16 75± 2 0 9)ml mmHg× 10 ,P <0 0 0 1;C2 ( 7 6 7± 1 5 6 )比 ( 10 75± 1 86 )ml mmHg× 10 0 ,P <0 0 0 1];动脉血管弹性的变化与Ach诱导的皮肤血流改变呈正相关 ,与SNP诱导的皮肤血流改变无关。结论 增龄导致动脉弹性降低和血管内皮功能损害 ,动脉弹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弹性 内皮细胞功能 年龄 桡动脉脉搏波分析 动脉弹性 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
原文传递
乡镇医疗机构血压计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20
作者 王华 《中国计量》 2015年第11期111-111,115,共2页
一、使用水银柱式血压计的方法不正确1.存在问题在免费检定中,我们发现乡镇医疗机构不少医护人员测量血压时很随意,很少能做到让病人休息后再测量;测量方法不正确,如血压计袖带缠得过松或过紧;操作不严谨等。2.解决办法使用水银柱式血... 一、使用水银柱式血压计的方法不正确1.存在问题在免费检定中,我们发现乡镇医疗机构不少医护人员测量血压时很随意,很少能做到让病人休息后再测量;测量方法不正确,如血压计袖带缠得过松或过紧;操作不严谨等。2.解决办法使用水银柱式血压计测量血压时,正常要保持室内安静,患者静坐15min,保持精神放松、心情平和,血压计应放在水平台面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医疗机构 水银柱式 平台面 测量方法 桡动脉脉搏 血压值 袖带 周期检定 强制检定 计量检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