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0篇文章
< 1 2 7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模式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1
作者 王瑞娟 许晗 +1 位作者 于红婷 武利雅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3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模式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12月30日收治的130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实施以...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模式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12月30日收治的130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治疗依从性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两组HAMA、HAMD评分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ES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模式,可以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减少介入治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自我护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问题为导向 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负性情绪 依从性 自我护理能力
下载PDF
早期减压对经远端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的安全性
2
作者 孙红梅 徐冬梅 +2 位作者 张再冉 何青青 张新月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29-533,共5页
目的探讨经远端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不同时间减压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经远端桡动脉入径行冠状动脉造影介入治疗的13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A... 目的探讨经远端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不同时间减压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经远端桡动脉入径行冠状动脉造影介入治疗的13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A组47例,术后30 min首次减压;B组47例,术后1 h首次减压;C组45例,术后2 h首次减压。比较各组术后即刻、30 min、1 h、2 h、4 h术侧肢体疼痛评分、舒适度评分、手掌周径肿胀率及术后穿刺处出血情况。结果术后即刻各组的疼痛评分、舒适度评分及手掌周径肿胀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30 min、1 h、2 h、4 h的肢体疼痛评分低于B组与C组(P<0.05),舒适度评分高于B组与C组(P<0.05);A组在术后1 h、2 h、4 h的手掌肿胀率低于B组与C组(P<0.05);各组术后穿刺处出血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远端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采用术后30 min首次减压安全有效,且可显著缓解疼痛、肿胀不适感,提高舒适度,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端桡动脉 早期减压 冠状动脉介入 安全性
下载PDF
早期下床活动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
3
作者 张丽 乔丽娟 +3 位作者 徐晓东 刘明真 曾赛堂 雷晶 《中国临床护理》 2024年第7期439-443,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效果。方法检索199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发表在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资讯网、万方数据库和国... 目的系统评价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效果。方法检索199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发表在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资讯网、万方数据库和国内外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有关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试验性研究,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2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康复相比,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有利于改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MD=4.35,95%CI(1.96,6.74),P<0.01];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SMD=2.56,95%CI(1.37,3.75),P<0.01];增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MD=3.78,95%CI(1.87,5.69),P<0.01];降低心绞痛[OR=0.35,95%CI(0.16,0.79),P=0.01]、心律失常[OR=0.33,95%CI(0.15,0.70),P<0.01]和心力衰竭[OR=0.35,95%CI(0.13,0.91),P=0.03]发生率;对改善冠状动脉再狭窄[OR=0.28,95%CI(0.07,1.16),P=0.08],左室舒张末内径[MD=-1.53,95%CI(-4.58,1.53),P=0.33]和6分钟步行距离[MD=32.87,95%CI(-2.03,67.77),P=0.06]效果不显著。结论早期下床活动可以明显改善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的心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早期下床活动 META分析
下载PDF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后局部出血影响因素 被引量:4
4
作者 杨仲毅 张晋昕 +3 位作者 李雪梅 谭敏谊 赵明 郑莹 《现代临床护理》 2013年第10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后穿刺口局部出血的影响因素,为制订术后预防穿刺口局部出血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8~12月在本院心介入内科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后患者198例,采用前瞻性研究,以患者术后穿刺口局部出...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后穿刺口局部出血的影响因素,为制订术后预防穿刺口局部出血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8~12月在本院心介入内科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后患者198例,采用前瞻性研究,以患者术后穿刺口局部出血为结局,将患者分为发生出血组62例与未发生出血组136例。记录患者术前用药方案、止血器放置位置、术后腕关节伸直制动时间、第1~2次松止血器时间及圈数、解除压迫时间、全松止血器时间及实验室血液化验结果等,采用Cox回归分析筛查患者出血影响因素。结果术前应用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抗凝药方案、止血器居于前臂桡侧与尺侧中轴线上、止血器中点与腕第2横纹距离偏大、全松止血器时间早是影响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后穿刺口局部出血的因素,其RR值分别为2.001、3.521、1.470、0.999(均P<0.05)。结论术前采用联合抗血小板聚集药和抗凝药方案、止血器压板中点居于前臂桡侧与尺侧中轴线上、止血器中点与腕第2横纹距离偏大为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后穿刺口局部出血的危险因素,延长全松止血器时间是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后穿刺口局部出血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 局部出血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20
5
作者 阎秀英 黄晓青 《护理研究》 2003年第02A期170-170,共1页
关键词 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 治疗 护理
下载PDF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并发张力性水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6
6
作者 屠艳梅 王秋池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22期63-64,66,共3页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并发张力性水泡的原因与护理方法。方法选择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通过掌握术后扎伤口的力度和包扎技巧,及时松解绷带,避免对伤口周围皮肤...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并发张力性水泡的原因与护理方法。方法选择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通过掌握术后扎伤口的力度和包扎技巧,及时松解绷带,避免对伤口周围皮肤牵拉过紧;对照组常规包扎伤口,松解绷带。结果实验组水泡发生率为1%,对照组水泡发生率为9%。结论及早发现和及时有效地护理能防止和有效地降低水泡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张力性水泡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下载PDF
改良螺旋式桡动脉止血器用于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的效果分析
7
作者 吴满珍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5期391-394,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螺旋式桡动脉止血器应用于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TRI)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TRI术后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螺旋式止血器压迫,观察组采... 目的:探讨改良螺旋式桡动脉止血器应用于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TRI)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TRI术后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螺旋式止血器压迫,观察组采用改良螺旋式止血器压迫。观察两组患者止血情况、各时间点疼痛麻木程度、肿胀程度、止血前后血氧饱和度差异及压力损伤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止血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回病房时的疼痛及麻木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术后2 h、术后4 h、术后6 h及术后8 h两组患者疼痛及麻木评分均较术后回病房时的评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肿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止血前后经皮血氧饱和度(SpO_(2))及压力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螺旋式桡动脉止血器应用于TRI术后患者,可有效降低患者手部肿胀、疼痛、麻木程度,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改良螺旋式桡动脉止血器 冠状动脉介入 血氧饱和度 肿胀 疼痛
下载PDF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8
作者 卢燕冰 唐郁宽 +1 位作者 罗嘉敏 何柳英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3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究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TCI)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2021年1—12月56例行TCI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质量管理干预;选取2022年1—12月48例行TCI术患者作为研究... 目的探究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TCI)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2021年1—12月56例行TCI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质量管理干预;选取2022年1—12月48例行TCI术患者作为研究组,依据护理敏感质量指标采取干预措施。评估两组护理效果(并发症、疼痛、护理满意度、质量及舒适度)。结果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2、4、8、24 h)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总满意度、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在TCI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 桡动脉 护理质量 并发症
下载PDF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护理 被引量:6
9
作者 张伶俐 蒋志梅 《全科护理》 2011年第7期612-612,共1页
[目的]总结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8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出现外周血管并发症病人进行积极治疗与护理。[结果]8例病人出现的并发症均得到有效控制,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及早发现... [目的]总结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8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出现外周血管并发症病人进行积极治疗与护理。[结果]8例病人出现的并发症均得到有效控制,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及早发现和及时有效的护理可防止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人发生严重并发症,有效地缓解并发症,减轻病人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外周血管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基于FTS理念的个性化护理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永花 宋广玉 杨爱玲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4期198-199,共2页
目的探究FTS理念的个性化护理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护理中的应用评价。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接受经绕动脉介入手术的84例冠心病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中加入... 目的探究FTS理念的个性化护理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护理中的应用评价。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接受经绕动脉介入手术的84例冠心病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中加入FTS理念的个性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 h、4 h、6 h术侧肢体肿胀与疼痛程度分别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FTS理念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可减轻术指的肿胀及疼痛,促进患者康复,从而提升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S理念 个性化护理 冠心病 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
下载PDF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老年患者45例焦虑状况分析
11
作者 姚飞婵 张宁霞 高巧妮 《齐鲁护理杂志》 2007年第9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 老年患者 冠脉介入手术 焦虑状况
下载PDF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护理体会 被引量:2
12
作者 宋洋 葛秀春 +2 位作者 李建萍 曾晓霞 唐璐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11年第7期734-735,共2页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与传统心脏外科手术相比,以其创伤小、效果好、恢复快的特点,已成为冠心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传统的经股动脉入路具有患者卧床时间长,易发生迷走神经反射,尤其是高龄伴腰椎间盘突出、前列腺增生等症的患者术后非常不便。...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与传统心脏外科手术相比,以其创伤小、效果好、恢复快的特点,已成为冠心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传统的经股动脉入路具有患者卧床时间长,易发生迷走神经反射,尤其是高龄伴腰椎间盘突出、前列腺增生等症的患者术后非常不便。经桡动脉穿刺径路较股动脉相比具有创伤小、穿刺部位并发症少、无需中断肝素治疗及术后无体位限制、减轻术后排便困难的痛苦、并可缩短住院时间、节省费用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 术后护理 动脉入路 心脏外科手术 介入治疗 迷走神经反射 腰椎间盘突出 前列腺增生
下载PDF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护理进展
13
作者 黄丽玉 《常州实用医学》 2009年第2期110-112,共3页
自1977年Gmentzig首次应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冠心病以来,介入技术在全球范围推广及普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冠心病介入治疗,并以其方便易行、操作相对简单、疗效显著成为常规选择方法... 自1977年Gmentzig首次应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冠心病以来,介入技术在全球范围推广及普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冠心病介入治疗,并以其方便易行、操作相对简单、疗效显著成为常规选择方法之一。但随着介入治疗病例的增加,伴随出现的并发症例数也相应增加,经股动脉入径行PCI的围手术期常常需加强肝素抗凝和抗血小板血栓治疗,易发生术后局部出血和血管并发症,且术后拔除动脉鞘管尚需暂时中断肝素治疗,需要24小时卧床且采取被动体位,易发生尿潴留、腰痛、穿刺部位出血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 护理进展 冠心病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管并发症 穿刺部位出血 血小板血栓
下载PDF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肢体肿胀症状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阿敏 赵云飞 +6 位作者 贾婉茹 周立恒 张彩侠 王磊 范吉利 苗荣荣 沈杨梅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0期1457-1461,共5页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治疗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transradial coronary intervention,TCI)术后肢体肿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病人发生肢体肿胀为结局指标,止血阀松解不规范、病人肢体摆放不正确、术后肢体锻炼指导不到位为3...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治疗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transradial coronary intervention,TCI)术后肢体肿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病人发生肢体肿胀为结局指标,止血阀松解不规范、病人肢体摆放不正确、术后肢体锻炼指导不到位为3个过程指标,根据品管圈联合PDCA循环法,以2019年10-12月行TCI术病人84例为对照组,2020年1-3月行TCI术病人80例为观察组,比较2组病人肢体肿胀发生情况及疼痛评分的变化。结果:自2020年1月实施预防TCI术后肢体肿胀策略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人肢体肿胀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无肿胀率(18.8%)高于对照组(3.6%),轻度肿胀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54.8%);术后2、4、8及24 h疼痛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通过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找到TCI术后肢体肿胀质控存在的3个关键问题后进行针对性整改,能够进一步减轻疼痛,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 肢体肿胀
下载PDF
“手指弹琴”锻炼法在预防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血管并发症的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彩虹 丁飚 +3 位作者 高美芳 黄晓莉 庄国红 吴晓兰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3期1942-1944,共3页
目的探讨"手指弹琴"锻炼法在预防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管并发症的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1月行经桡动脉PCI的患者共100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使用"... 目的探讨"手指弹琴"锻炼法在预防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管并发症的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1月行经桡动脉PCI的患者共100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使用"手指弹琴"锻炼法。比较2组患者术后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在术后即刻、术后5、30min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h局部出血、上肢肿胀及疼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h局部出血、局部肿胀、上肢肿胀及疼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h局部出血、局部肿胀、上肢肿胀及疼痛,以及其他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2d所有评价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抑郁、焦虑和恐惧心理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指弹琴"锻炼法可有效降低经桡动脉行PCI术后患者的血管并发症,并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使患者重建健康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弹琴”锻炼法 桡动脉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管并发症
下载PDF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曹政 周玉杰 +4 位作者 李艳芳 赵迎新 刘宇扬 史冬梅 成万钧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43-246,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行PCI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泼选择709例老年(年龄≥75岁)冠心病患者,根据患者接受PCI的入路途径不同,分为桡动脉组(227例)和股动脉组(482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基线PCI的成功率、造影剂用量、手术时间、...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行PCI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泼选择709例老年(年龄≥75岁)冠心病患者,根据患者接受PCI的入路途径不同,分为桡动脉组(227例)和股动脉组(482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基线PCI的成功率、造影剂用量、手术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术后6个月时发生严重心脏不良事件的情况。结果桡动脉组血脂异常患者的比例高于股动脉组(P<0.05)。桡动脉组手术成功率为97.8%,股动脉组患者全部成功接受PCI。两组手术时间和造影剂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桡动脉组3例(1.3%)患者出现血管并发症,股动脉组27例(5.6%)出现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严重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4% vs 7.3%,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行PCI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桡动脉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放射摄影术 介入
下载PDF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桡动脉气囊压迫器不同压迫时间止血效果比较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金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究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术后桡动脉气囊压迫器不同压迫时间的止血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1月于玉环市人民医院行TRI治疗的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1例。两组均在TRI术后使用桡动脉气... 目的探究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术后桡动脉气囊压迫器不同压迫时间的止血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1月于玉环市人民医院行TRI治疗的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1例。两组均在TRI术后使用桡动脉气囊压迫器对桡动脉穿刺部位压迫止血,A组术后2 h开始减压放气,每隔1 h减压1次,至8 h时完全解除压迫;B组术后4 h开始减压放气,每隔2 h减压1次,至12 h时完全解除压迫。比较两组止血效果、术后术侧肢体血氧饱和度(Sp O2)、穿刺处疼痛不适情况、术侧手掌肿胀程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均成功止血,B组有4例患者未能一次成功止血,A组止血成功率(100.00%)显著高于B组(9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 h,B组术侧肢体SpO2显著低于A组,A组舒适度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侧手掌肿胀程度显著低于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I术后桡动脉气囊压迫器第一次减压时间提前至术后2 h,压迫总时间8 h,可有效止血,改善患者术侧肢体指端末梢供血,降低手掌肿胀程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加患者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 桡动脉气囊压迫器 压迫时间
下载PDF
1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致外周血管并发症的护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丹燕 《全科护理》 2012年第2期181-181,共1页
冠状动脉造影术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手段,自1989年Campeau[1]成功报道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技术以来,此方法已得到广泛应用,因其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及术后无体位限制等优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已成为一种趋... 冠状动脉造影术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手段,自1989年Campeau[1]成功报道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技术以来,此方法已得到广泛应用,因其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及术后无体位限制等优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已成为一种趋势,但经桡动脉介入治疗亦有其特有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 外周血管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被引量:4
19
作者 韩玮 刘惠亮 +3 位作者 罗建平 杨胜利 马东星 刘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84-384,共1页
关键词 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老年冠心病患者 安全性 冠状动脉造影 70岁 研究对象 动脉搏动 穿刺成功 治疗策略 临床情况
下载PDF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中桡动脉痉挛的发生及其预测因素 被引量:14
20
作者 朱可 张娜 +1 位作者 付强 黄宜杰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2期138-140,164,共4页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桡动脉痉挛的发生及其预测因素。方法将徐州市中心医院行桡动脉介入治疗的21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根据其术中有无桡动脉痉挛(radial artery spasm,RAS)分为RAS组(n=60)和非RAS...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桡动脉痉挛的发生及其预测因素。方法将徐州市中心医院行桡动脉介入治疗的21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根据其术中有无桡动脉痉挛(radial artery spasm,RAS)分为RAS组(n=60)和非RAS组(n=150)。利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患者术中出现RAS的影响因素。结果 210例患者中,60例发生RAS,与非RAS组患者比较,RAS组患者年龄较小,女性比例高,既往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和吸烟史发病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桡动脉路径异常、导管交换次数、桡动脉直径与导管外径比值、桡动脉直径与身高比值为患者发生RAS的独立因素(P均<0.05)。结论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女性患者、有吸烟史、桡动脉解剖异常、多次导管交换、桡动脉直径与身高或桡动脉直径与导管外径比值过低,更易发生桡动脉痉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桡动脉痉挛 介入治疗 预测因素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