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2
1
作者 韩俊 刘仁甫 +2 位作者 孔薛生 邵剑飞 徐为民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2年第2期237-238,252,共3页
目的 探讨对拇指末节创面行拇指桡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2月-2020年2月,采用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14例,皮瓣面积:2.3 cm×1.8 cm~5.0 cm×3.5 cm。结果 术后14例皮瓣均成... 目的 探讨对拇指末节创面行拇指桡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2月-2020年2月,采用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14例,皮瓣面积:2.3 cm×1.8 cm~5.0 cm×3.5 cm。结果 术后14例皮瓣均成活,1例出现张力性水疱,经拆除缝线后恢复血运。随访发现拇指指体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 应用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安全可靠,疗效满意,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 软组织缺损 桡背侧动脉 第1掌骨
下载PDF
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游离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余纯斌 汪庆红 +3 位作者 曾德庆 江吉勇 卢文景 钟少开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84-587,共4页
目的探讨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游离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12月~2016年7月,采用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6例。于第一掌骨桡侧背设计皮瓣,以鼻烟窝至第1掌指关节桡背侧的连... 目的探讨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游离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12月~2016年7月,采用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6例。于第一掌骨桡侧背设计皮瓣,以鼻烟窝至第1掌指关节桡背侧的连线为轴线,切取的皮瓣内含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及桡神经浅支拇指桡背侧支,与创面指动脉神经吻合,重建皮瓣血供及感觉。切取面积2.5~4.0 cm×1.5~2.5 cm。结果 6例全部成活,随访2~8个月,皮瓣质地柔软,耐磨,外观理想,皮瓣感觉恢复至S3~S3+级,两点辩别觉5.0~8.0 mm。供区创面直接缝合呈线形瘢痕,拇指活动正常,供区以远部分皮肤感觉减退。患指指间关节活动无明显受限。结论该皮瓣具有轴心血管较固定,供区损伤小,切取方便,质地良好,血供可靠等优点,重建手指感觉恢复满意,为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较理想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 游离皮瓣 缺损 显微修复
下载PDF
游离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5
3
作者 曾德庆 李培 +4 位作者 汪庆红 江吉勇 余纯斌 卢文景 钟少开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9年第4期386-389,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2月-2019年1月,对19例伴有深部组织外露或骨缺损的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游离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皮瓣移植修复,以鼻烟窝至拇指掌指关节桡背侧的...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2月-2019年1月,对19例伴有深部组织外露或骨缺损的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游离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皮瓣移植修复,以鼻烟窝至拇指掌指关节桡背侧的连线为皮瓣轴线设计皮瓣,皮瓣最小面积1.5 cm×3.0 cm,最大面积2.5 cm×4.5 cm。皮瓣供区均直接缝合。结果术后移植皮瓣全部成活,1例因蒂部血肿卡压发生动脉血管危象,经拆除部分缝线、清除血肿后恢复血液循环。术后7例获得随访,失访12例,随访时间2~14个月,平均9个月。皮瓣质地柔软,皮色与受区相近,外观无明显臃肿,皮瓣两点辨别觉15~27 mm,手指活动基本恢复正常。供区愈合良好,呈线状瘢痕,拇指活动无明显受限。结论游离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不损伤主干动脉,可重建皮瓣感觉,色泽、质地与受区相近,供区可直接缝合,是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 皮肤软组织缺损 游离皮瓣 修复
下载PDF
第一掌骨桡背侧动脉皮支链带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术对拇指组织缺损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战磊 胡洪良 +4 位作者 沈卫军 闫纪涛 龚俊武 刘海洋 刘东博 《中国医疗美容》 2019年第11期38-42,共5页
目的分析第一掌骨桡背侧动脉皮支链带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组织缺损对皮瓣的影响。方法将2017.01-2019.01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拇指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第一掌骨桡背侧动脉皮支链带筋... 目的分析第一掌骨桡背侧动脉皮支链带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组织缺损对皮瓣的影响。方法将2017.01-2019.01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拇指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第一掌骨桡背侧动脉皮支链带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腹部皮瓣对拇指组织进行修复,对比两组DASH评分,手术指标。结果观察组DASH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一掌骨桡背侧动脉皮支链带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组织缺损具有操作简单,易掌握等优势,且对于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属于修复拇指部分缺损的有效方式,使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掌骨 桡背侧动脉 皮瓣 拇指组织
下载PDF
重建感觉的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皮支链皮瓣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
5
作者 王自方 明立功 +1 位作者 明立阳 李洋洋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5-327,共3页
目的探讨重建感觉的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皮支链皮瓣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至2022年4月,滑县新区医院手足显微外科收治25例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患者,缺损面积为1.5 cm×2.0 cm~2.5 cm×3.5 cm,... 目的探讨重建感觉的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皮支链皮瓣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至2022年4月,滑县新区医院手足显微外科收治25例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患者,缺损面积为1.5 cm×2.0 cm~2.5 cm×3.5 cm,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皮支链皮瓣,皮瓣设计成网球拍状,切取面积1.8 cm×2.5 cm~3.0 cm×4.0 cm,以拇指腕掌关节桡侧与拇指指骨间关节桡侧的连线为轴心线切取皮瓣,皮瓣蒂部携带0.8 cm宽的筋膜蒂,将皮瓣向远端旋转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创面,皮瓣内携带拇指桡侧指背神经与受区指掌侧固有神经残端缝接,供区直接闭合或取全厚皮片游离移植修复。术后门诊随访23例,微信随访2例。结果术后25例获得6~18个月的随访,平均11个月。皮瓣全部成活,伤口Ⅰ期愈合。皮瓣外形饱满无臃肿,质地柔软,TPD为6~9 mm,平均7.5 mm。手功能按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AM)评分法评定:优良率为92%。结论重建感觉的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皮支链皮瓣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手术操作简单,不损伤主干血管且解剖位置恒定,同时根据拇指缺损的不同程度设计不同的旋转点,临床效果较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 皮支链皮瓣 拇指 软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技术
原文传递
第一掌骨桡背侧动脉皮支链带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组织缺损35例 被引量:13
6
作者 邓国超 宋维海 +2 位作者 闫鹏 李程科 刘文宝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84-486,共3页
目的 探讨第一掌骨桡背侧动脉皮支链带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组织及甲床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 方法 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对35例病患者拇指末节皮肤组织(25例)及甲床缺损(10例),采取第一掌骨桡背侧动脉皮支链岛状皮瓣修... 目的 探讨第一掌骨桡背侧动脉皮支链带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组织及甲床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 方法 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对35例病患者拇指末节皮肤组织(25例)及甲床缺损(10例),采取第一掌骨桡背侧动脉皮支链岛状皮瓣修复,手术于第一掌骨桡背侧设计皮瓣,皮瓣以第一掌骨桡背侧动脉皮支链为血供,并携带局部皮神经重建手指感觉,供区于前臂内侧切取全厚皮游离移植. 结果 术后35例患者皮瓣及植皮均成活,6个月后皮瓣质地较柔软,外观理想,无明显臃肿,皮瓣感觉恢复至S3~S4级,两点分辨觉平均为3.5 ~ 6.0 mm,患指指间关节活动无明显受限,TAM评定,优28例,良7例,优良率100%. 结论 采用第一掌骨桡背侧动脉皮支链岛状皮瓣符合解剖学要求,及将肢体损伤修复造成的再次损伤降到最低,术中操作简单,易掌握,是修复拇指部分缺损较理想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缺损 皮支链岛状皮瓣 第一掌骨 桡背侧动脉 显微外科 @@
原文传递
拇指桡侧指掌侧固有动脉穿支蒂第一掌骨桡背侧动脉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5
7
作者 龙航 徐佳丽 +3 位作者 王玉波 朱珠 张小林 陈飞艳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21-323,共3页
目的探讨拇指桡侧指掌侧固有动脉穿支蒂第一掌骨桡背侧动脉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我们共收治拇指软组织缺损患者7例,缺损面积为3.0 cm×2.0 cm^5.0 cm×2.0 cm,根据创面大小及形状设... 目的探讨拇指桡侧指掌侧固有动脉穿支蒂第一掌骨桡背侧动脉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我们共收治拇指软组织缺损患者7例,缺损面积为3.0 cm×2.0 cm^5.0 cm×2.0 cm,根据创面大小及形状设计拇指桡侧指掌侧固有动脉穿支蒂第一掌骨桡背侧动脉皮瓣,转移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创面。皮瓣供区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修复。结果本组7例皮瓣全部存活,随访时间为5~12个月,平均10.1个月,皮瓣外形、色泽、质地与拇指皮肤接近,皮瓣感觉恢复至S23例,S3+4例。根据手指总主动活动度评定患指功能:优4例,良3例。结论拇指桡侧指掌侧固有动脉穿支蒂第一掌骨桡背侧动脉皮瓣操作简单,不损伤主干血管,可缝合神经重建修复区域感觉,是拇指软组织缺损修复的较好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 外科皮瓣 软组织缺损 第一掌骨桡背侧动脉
原文传递
拇指桡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远节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4
8
作者 阳宏奇 雷青 +5 位作者 陈松 陈立 魏平 柴亚胜 王康 肖思顺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7年第1期100-101,共2页
目的评估拇指桡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远节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05—2014-09采用拇指桡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远节软组织缺损12例,9例远节指腹软组织缺损行皮瓣桡神经浅支、拇指指掌侧固有神经显微缝合术。... 目的评估拇指桡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远节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05—2014-09采用拇指桡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远节软组织缺损12例,9例远节指腹软组织缺损行皮瓣桡神经浅支、拇指指掌侧固有神经显微缝合术。结果本组2例皮瓣出现静脉回流障碍,蒂部拆线后缓解。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创面愈合。其他皮瓣均完全成活。9例拇指指腹软组织缺损行神经缝合,3例拇指指背软组织缺损未行神经缝合。12例均获得随访6~12个月,皮瓣外观好,质地厚实、耐磨,修复指腹缺损的9例皮瓣两点辨别觉9~14 mm,平均10.6 mm。皮瓣供区10例直接缝合,2例行全厚皮片植皮术,均一期愈合。患者主观感觉均满意。结论拇指桡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拇指远节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好的皮瓣,具有血供可靠、外观好、供区损伤小、可缝合神经重建指腹感觉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 软组织缺损 桡背侧动脉 岛状皮瓣
原文传递
携带神经的示指桡侧指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重建示指外形及感觉 被引量:4
9
作者 孙荣涛 焦涛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9年第2期189-192,共4页
目的探讨携带神经的示指桡侧指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重建手指外形及感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54例示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携带神经的示指桡侧指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A组),随意腹部皮瓣修... 目的探讨携带神经的示指桡侧指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重建手指外形及感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54例示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携带神经的示指桡侧指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A组),随意腹部皮瓣修复(B组),及采用手外伤"V-Y"推进皮瓣修复(C组)各18例。对入选患者进行随访,对术后指腹综合质地感觉、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皮肤感觉恢复情况、皮瓣两点辨别觉(2 PD)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术后54例皮瓣全部成活,A组修复后在皮肤色泽、质地、外形上较为满意,指腹综合质地感觉优于B、C两组(P <0.05);在皮瓣感觉恢复、TAM、2 PD等指标上,A组均好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携带神经的示指桡侧指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示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在综合质地感觉、感觉恢复情况、两点辨别觉等方面具有优势,是较为理想的修复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缺损 手指 外科皮瓣 动脉 神经支配
下载PDF
第1掌骨背桡侧动脉蒂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覃茂林 朱永东 +4 位作者 黎绍杰 胡盛 邱盛春 李劲松 刘泳烽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3年第3期319-320,323,共3页
目的探讨第1掌骨背桡侧动脉岛状皮瓣在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第1掌骨背桡侧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20例。结果本组20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12个月,拇指外形满意,质地柔软,皮神经修复者两点... 目的探讨第1掌骨背桡侧动脉岛状皮瓣在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第1掌骨背桡侧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20例。结果本组20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12个月,拇指外形满意,质地柔软,皮神经修复者两点辨别觉8~12mm。结论第1掌骨背桡侧动脉岛状皮瓣具有操作简便、质地良好、血供可靠、损伤小等优点,是修复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1掌骨动脉 皮瓣 拇指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拇指背动脉与桡掌侧动脉吻合的拇指再植一例报告
11
作者 路世勇 李福东 +1 位作者 魏勇 周兴明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99-99,共1页
2003年4月,我科急诊收治1例拇指近节旋转撕脱伤的断拇患者,因断伤动脉缺损,故将经拇指背动脉与拇指桡掌侧动脉吻合,断伤拇指再植后顺利存活.
关键词 拇指动脉动脉吻合术 拇指再植 手术方法 断指
原文传递
第一掌背动脉桡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儿手指电击伤
12
作者 李晓亮 梁艳 +1 位作者 薛继东 夏成德 《医药论坛杂志》 2010年第11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第一掌背动脉桡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儿手指电击伤。方法利用第一掌背动脉桡侧岛状皮瓣修复小儿拇指、示指电击伤6例,皮瓣面积为1.5 cm×2 cm^2 cm×3 cm。结果 6例皮瓣均成活,利用第一掌背动脉桡侧岛状皮瓣修复手指... 目的探讨第一掌背动脉桡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儿手指电击伤。方法利用第一掌背动脉桡侧岛状皮瓣修复小儿拇指、示指电击伤6例,皮瓣面积为1.5 cm×2 cm^2 cm×3 cm。结果 6例皮瓣均成活,利用第一掌背动脉桡侧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电击伤,尤其是儿童拇、示指电击伤,血供可靠、损伤小、外观满意。结论第一掌背动脉桡侧岛状皮瓣逆行能够有效的修复手指深度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掌动脉岛状皮瓣 电击伤 创面修复
原文传递
逆行第一掌背桡侧动脉链状血管吻合穿支皮瓣修复拇指掌侧皮肤缺损 被引量:5
13
作者 肖潮 孙广峰 +6 位作者 王达利 魏在荣 金文虎 聂开瑜 祁建平 邓呈亮 张子阳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5期623-626,共4页
目的总结携带第一掌背桡侧皮神经的逆行第一掌背桡侧动脉链状血管吻合穿支皮瓣修复拇指掌侧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2010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拇指掌侧皮肤缺损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15~55岁,平均(25&... 目的总结携带第一掌背桡侧皮神经的逆行第一掌背桡侧动脉链状血管吻合穿支皮瓣修复拇指掌侧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2010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拇指掌侧皮肤缺损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15~55岁,平均(25±1)岁。爆炸伤5例,机器绞伤7例,电锯伤13例。缺损范围为2.0 cm×1.5 cm至4.0 cm×3.0 cm。术中切取2.5 cm×2.0 cm至4.5 cm×3.5 cm的逆行第一掌背桡侧动脉链状血管吻合穿支皮瓣修复拇指掌侧皮肤缺损,皮瓣携带第一掌背桡侧皮神经,并与指固有神经吻合重建感觉。供瓣区宽度〈3.0 cm直接缝合,≥3.0 cm者于前臂内侧切取全厚皮片植皮修复;术后随访观察6~24个月,平均12个月。结果术后25例皮瓣全部成活,植皮均成活。均获得随访,皮瓣质地优良、不臃肿,外形满意,无需再次手术整形,9例两点辨别觉为5 mm,7例两点辨别觉为6 mm,6例两点辨别觉为7 mm,3例两点辨别觉为8 mm。结论携带第一掌背桡侧皮神经的逆行第一掌背桡侧动脉链状血管吻合穿支皮瓣外形好,术后感觉恢复满意,是修复拇指掌侧皮肤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 第一掌动脉 穿支皮瓣
原文传递
带部分拇短伸肌腱的桡侧指背动脉皮瓣修复拇指背侧复合组织缺损 被引量:2
14
作者 陆浩 薛明宇 +1 位作者 强力 周晓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2022年第10期1134-1138,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带部分拇短伸肌腱的桡侧指背动脉皮瓣修复拇指背侧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手外科收治的拇指背侧复合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 均利用带部分拇短伸肌腱的桡侧指背... 目的探讨采用带部分拇短伸肌腱的桡侧指背动脉皮瓣修复拇指背侧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手外科收治的拇指背侧复合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 均利用带部分拇短伸肌腱的桡侧指背动脉皮瓣修复, 并重建伸肌腱止点。术后随访观察皮瓣质地、外形、运动功能以及感觉恢复情况;测量皮瓣的两点辨距觉、感觉恢复度及拇指屈伸活动度;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手部肌腱修复后评定标准评定手功能。结果共纳入10例患者, 男6例, 女4例, 年龄20~67岁, 平均41岁, 左手6例, 右手4例。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最小2.0 cm×1.5 cm, 最大3.0 cm×2.5 cm, 肌腱缺损范围1.0 ~1.7 cm。均采用带部分拇短伸肌腱的桡侧指背动脉皮瓣一期修复, 皮瓣切取范围2.5 cm× 1.8 cm~3.5 cm× 3.0 cm, 拇短伸肌腱切取长度为2.0~3.4 cm。术后10例皮瓣全部存活, 创面一期愈合。患者均获6~12个月随访, 平均8个月, 术后手指外形满意, 外观良好, 质地柔软;皮瓣两点辨距觉为7~10 mm, 平均9 mm, 感觉恢复至S3级;对指、对掌功能正常, 拇指屈伸活动度为60°~90°。拇指功能评定:优8例, 良2例。供区愈合良好, 外观满意。结论带部分拇短伸肌腱的桡侧指背动脉皮瓣可一期修复拇指皮肤和肌腱缺损, 并具有切取简单、供区损伤小、血供可靠及皮瓣外观、感觉和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 是修复拇指背侧复合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伸肌腱 动脉皮瓣 拇指 复合组织缺损
原文传递
不同旋转点的拇指桡背侧皮瓣的解剖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孙长胜 苏波 +5 位作者 李文君 张辉 张玲玲 王婷婷 钱英俊 李苡洁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48-35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旋转点的拇指桡背侧皮瓣修复拇指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从2012年9月至2016年12月.对11例双侧上肢灌注标本进行解剖,观测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的起始、走行、分布和动脉吻合情况。设计拇指桡背侧皮瓣,以掌指关节以近、拇指近节... 目的探讨不同旋转点的拇指桡背侧皮瓣修复拇指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从2012年9月至2016年12月.对11例双侧上肢灌注标本进行解剖,观测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的起始、走行、分布和动脉吻合情况。设计拇指桡背侧皮瓣,以掌指关节以近、拇指近节基底、拇指近节远端不同穿支点为旋转点,修复拇指缺损。结果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在鼻烟窝处起始于桡动脉主干,起始外径为(0.68±0.26)mm,斜穿拇短伸肌腱深层后走行于伸肌腱桡侧.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以血管弓形式终止于近节基底。在掌指关节以近4.3~10.2mm、拇指近节基底4.9~7.2mm范围内与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有恒定的交通支,均可作为皮瓣的旋转点。拇指近节中段、远段是以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在神经周围形成的血管链为皮瓣的血供基础,近节远端与指骨间关节相距8.6~10.3mm处有一恒定、粗大的指动脉背侧支.可作为皮瓣的旋转点。临床应用病例24例,皮瓣面积2.0cm×1.5cm^3.5cm×2.8cm:随访3~12个月,两点辨别觉9.O~12.0mm,恢复保护性感觉;皮瓣外观满意。结论不同旋转点的拇指桡背侧皮瓣可修复不同程度的拇指缺损,手术操作简单、血供可靠、成功率高,是一种修复拇指缺损的较理想的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 外科皮瓣 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 指损伤 显微外科手术 应用解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