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桡骨远端损伤的影像学类型及诊断 被引量:2
1
作者 刘雪侠 吴晓华 +1 位作者 王平理 王炳杰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3年第3期208-211,共4页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损伤的影像学类型及诊断。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经X线拍片、临床治疗的桡骨远端损伤病例的影像学表现并作分类。结果:在本组病例中有35例Colles骨折(36.5%),20例无移位性桡骨远端骨折(20.8%),15例Smith骨折(15.6%...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损伤的影像学类型及诊断。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经X线拍片、临床治疗的桡骨远端损伤病例的影像学表现并作分类。结果:在本组病例中有35例Colles骨折(36.5%),20例无移位性桡骨远端骨折(20.8%),15例Smith骨折(15.6%),5例Barton骨折,5例Chauffur,s骨折,5例远侧尺桡关节脱位;在儿童损伤中有6例青枝(隆起)骨折,5例远端骺板骨折。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是急诊中最常见损伤。这类损伤通常发生于低位快速跌倒后,但也可由暴力损伤造成。桡骨远端骨折可发生于成人和儿童两者之中。6-10岁的儿童和60-69岁的成人发生率最高。X线检查即可作出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损伤 影像学类型及诊断
下载PDF
桡骨远端损伤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
2
作者 殷平峰 张明星 赵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1期300-301,共2页
探讨桡骨远端损伤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18年9月至2021年5月期间在我院治疗14例桡骨远端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结果:14例桡骨远端损伤的临床资料显示,男性5例占35.71%,女性9例占64.29%,其中≤10岁1例... 探讨桡骨远端损伤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18年9月至2021年5月期间在我院治疗14例桡骨远端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结果:14例桡骨远端损伤的临床资料显示,男性5例占35.71%,女性9例占64.29%,其中≤10岁1例占7.14%,≥60岁7例占50.00%。主要的临床表现在腕部/手臂的肿胀、疼痛、压痛及手腕活动受限等方面。结论:桡骨远端损伤的多见于老年人群,其临床特征以前臂及腕部肿胀、压痛、手腕关节活动受限为主。影像学表现以桡腕关节的半脱位、背侧缘皮质嵌压、畸形改变为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损伤 临床特征 影像学
下载PDF
Ilizarov技术在桡骨远端骨骺损伤早闭后腕关节畸形矫正治疗过程中的护理 被引量:2
3
作者 龙秋瑚 王娟 《贵州医药》 CAS 2014年第4期381-383,共3页
国际矫形外科学界公认,Ilizarov的生物学理论与技术是20世纪矫形外科发展的里程碑之一,尤其是对复杂创伤骨折的治疗、重度肢体畸形的矫正、肢体延长、骨不连、骨缺损、慢性骨髓炎等疑难骨科疾病的治疗,越来越发挥着传统骨科技术无法... 国际矫形外科学界公认,Ilizarov的生物学理论与技术是20世纪矫形外科发展的里程碑之一,尤其是对复杂创伤骨折的治疗、重度肢体畸形的矫正、肢体延长、骨不连、骨缺损、慢性骨髓炎等疑难骨科疾病的治疗,越来越发挥着传统骨科技术无法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技术 矫正治疗 桡骨骨骺损伤 腕关节畸形 矫形外科学 护理 生物学理论 慢性骨髓炎
下载PDF
改良Milch术治疗桡骨远端骨骺损伤畸形愈合1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侯岩珂 陈环 李进法 《中医正骨》 2002年第9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改良Milch术 病例报告 桡骨骨骺损伤畸形愈合 尺骨袖状切除术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骺损伤65例
5
作者 莫凯天 米琨 +1 位作者 朱少廷 杨立新 《广西中医药》 2001年第1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桡骨骨骺损伤 儿童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有限内固定(克氏钉、螺钉)结合外固定架治疗C3型桡骨远端骨折高能量损伤 被引量:2
6
作者 程飞 《中国医药导刊》 2011年第12期2059-2060,共2页
目的:探讨有限内固定(克氏钉、螺钉)结合外固定架治疗C3型桡骨远端骨折高能量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7年6月~.2009年6月1 7例C3型桡骨远端骨折高能量损伤的患者采用有限内固定(克氏钉、螺钉)结合外固定架进行治疗的疗效和恢复... 目的:探讨有限内固定(克氏钉、螺钉)结合外固定架治疗C3型桡骨远端骨折高能量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7年6月~.2009年6月1 7例C3型桡骨远端骨折高能量损伤的患者采用有限内固定(克氏钉、螺钉)结合外固定架进行治疗的疗效和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7例患者出院后随访6~24个月,治愈13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100%,术后发生外固定架钉道感染2例,占11.76%,经给予.对症治疗后好转;并发创伤性关节炎3例,占17.65%;无1例桡神经浅支及正中神经损伤和骨折塌陷等病例,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有限内固定(克氏钉、螺钉)结合外固定架治疗C3型桡骨远端骨折高能量损伤疗效确切,并利于对损伤关节软骨的修复,防止骨折碎片向掌侧移位,可有效稳定骨折端,提高恢复效果,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3型桡骨骨折高能量损伤 掌侧钢板 外固定架
下载PDF
皮肤针联合封闭疗法治疗桡骨远端慢性骨骺损伤临床研究
7
作者 翁国盛 邵岩峰 +2 位作者 唐劲松 蔡凛 邱松 《新中医》 CAS 2019年第8期234-236,共3页
目的:观察皮肤针联合封闭疗法治疗桡骨远端慢性骨骺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桡骨远端慢性骨骺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皮肤针联合封闭疗法治疗50例(治疗组),封闭疗法治疗48例(对照组),并辅以超短波理疗;治疗后统计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 目的:观察皮肤针联合封闭疗法治疗桡骨远端慢性骨骺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桡骨远端慢性骨骺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皮肤针联合封闭疗法治疗50例(治疗组),封闭疗法治疗48例(对照组),并辅以超短波理疗;治疗后统计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并评测治疗前后腕关节屈伸、旋转及握力(与正常侧比)情况,随访1年统计复发率。结果:优良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96.0%、100%,对照组分别为73.0%、8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者背伸/掌屈角、尺偏/桡偏角、握力均较治疗前增加(P <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随访1年,治疗组疗效优良者复发率为2.0%,对照组为11.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口渴发生率为14.0%,对照组为1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皮肤针联合封闭疗法治疗桡骨远端慢性骨骺损伤疗效肯定,且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慢性骨骺损伤 皮肤针 封闭疗法 超短波
下载PDF
小儿桡骨远端骨骺损伤的诊治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连永 李祁伟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2年第7期9-9,共1页
介绍小儿桡骨远端骨骺损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治疗及并发症的预防。
关键词 桡骨骨骺损伤 小儿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掌板结合外固定架治疗C3型桡骨远端骨折高能量损伤
9
作者 王安生 张春敏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年第29期197-197,共1页
目的:探讨掌板结合外固定架治疗C3型桡骨远端骨折高能量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3月-2010年3月21例C3型桡骨远端骨折高能量损伤的患者,均采用掌板结合外固定架进行治疗,所有患者术后均得到6-24个月的随访,对近期效果及远... 目的:探讨掌板结合外固定架治疗C3型桡骨远端骨折高能量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3月-2010年3月21例C3型桡骨远端骨折高能量损伤的患者,均采用掌板结合外固定架进行治疗,所有患者术后均得到6-24个月的随访,对近期效果及远期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本组21例患者治愈15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100%.1例患者外固定支架钉道感染,给予对症治疗后好转.所有患者均随访6-24个月,效果良好,2例随访过程中并发创伤性关节炎,并发症发生率为9.52%.结论:掌板结合外固定架有利于损伤关节软骨的修复,有效稳定骨折端,防止骨折碎片向掌侧移位,因此是治疗C3型桡骨远端骨折高能量损伤的理想手术方法,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侧钢板 外固定架 C3型桡骨骨折高能量损伤
原文传递
Comminuted fractures of ipsilateral radial head and distal radius: A rare injury pattern
10
作者 Yan Wang Luhong Wang Jianyun Miao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CSCD 2015年第2期106-108,共3页
A new injury pattern of comminuted fractures of ipsilateral radial head and distal radius of forearm in an adult was described.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is type of injury pattern had not been previously reporte... A new injury pattern of comminuted fractures of ipsilateral radial head and distal radius of forearm in an adult was described.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is type of injury pattern had not been previously reported in the English literature. The possible mechanisms of injury were that the rebound forces were volar to the distal radius as the fracture was dorsally angulated, with a continuation of the radial head fracture due to the longitudinal impaction of the radius against the capitellum.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can obtain excellent results within 7 12 days after injury. We hope that our experience will increase the awareness of the occurrence of a double injury of the forea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tal radius Radial head Forearm fractur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