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3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桡骨远端AO-C型骨折应用掌侧入路与背侧入路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对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悠 杨秀丽 侯晓玲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1年第4期201-204,共4页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AO-C型骨折应用掌侧入路与背侧入路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对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AO-C型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入路部位不同分为掌侧组(应用掌侧入路法进行手术)和背侧组(应用背侧入路...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AO-C型骨折应用掌侧入路与背侧入路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对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AO-C型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入路部位不同分为掌侧组(应用掌侧入路法进行手术)和背侧组(应用背侧入路法进行手术)各40例,比较两组手术和治疗情况、愈合时间、腕功能评分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掌侧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短于背侧组(P<0.05);两组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指端血液循环恢复良好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个月,两组掌屈、背伸、旋前和旋后四项腕关节活动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ASH-Chinese上肢功能评分(DASH评分)均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侧入路和背侧入路两种手术方法对桡骨远端AO-C型骨折患者均具有良好疗效,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得到恢复,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但掌侧入路手术所需时间更短,愈合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ao-c型骨折 掌侧入路 背侧入路
下载PDF
掌侧单切口扩展入路治疗桡骨远端AO-C型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魏松英 郭舟桐 +3 位作者 姚辉 马锋 石华 张爱霞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讨经掌侧单切口扩展入路与掌背侧联合入路单纯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AO-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的桡骨远端AO-C型骨折患者63例,分别采用经掌侧单切口扩展入路(观察组)与掌背侧联合入路(对照组)单纯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手术... 目的探讨经掌侧单切口扩展入路与掌背侧联合入路单纯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AO-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的桡骨远端AO-C型骨折患者63例,分别采用经掌侧单切口扩展入路(观察组)与掌背侧联合入路(对照组)单纯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8个月,采用VAS评分评价腕关节的疼痛,改良Gartland和Werley评分(GW评分)评价腕关节功能,采用Sarmiento放射学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63例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所有患者无切口感染及骨不连的发生,无内固定松动,无背侧肌腱激惹。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为[2.00(2.00,3.00)]分,对照组为[2.50(2.00,4.00)]分,末次随访时观察组患者改良Sarmiento评分优良率100%。术后3个月改良Garland-Werley评分为(4.96±2.32)分,优良率为88.10%;对照组改良Garland-Werle评分为(5.35±2.57)分,优良率80.95%。术后6个月观察组改良Garland-Werley评分为(4.88±2.14)分,优良率为92.9%;对照组改良Garland-Werley评分为(4.98±2.36)分,优良率90.48%。结论经掌侧单切口扩展入路治疗桡骨远端AO-C型骨折能够有效地治疗复杂的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保护了背侧血运及合页结构,避免掌背侧联合入路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 骨折 掌侧单切口 疗效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结合解剖型桡骨远端掌侧锁定骨板(DVR)治疗桡骨远端AO-C型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徐贵升 林宇宁 +5 位作者 谢水群 何杏贤 谢旭垣 许俊宇 赵家立 邵庆丰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第12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3D打印结合DVR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AO-C骨折内固定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8年6月住院的43例AO-C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医患沟通及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D打印组为观察组,利用桡骨远端骨折CT数据,计算机重建... 目的:探讨3D打印结合DVR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AO-C骨折内固定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8年6月住院的43例AO-C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医患沟通及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D打印组为观察组,利用桡骨远端骨折CT数据,计算机重建骨折和虚拟复位骨折,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骨折模型,在骨折模型上模拟手术,术中联合使用DVR接骨板,共23例;DVR组为对照组,应用常规X线、CT检查,常规使用DVR接骨板手术,共20例.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数次,术后放射学参数、腕关节功能评分,入院至手术天数.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年龄、性别、损伤因素等基础信息没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77.39±3.37)分钟,明显少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80.00±3.23)分钟;术中出血量(27.78±3.46)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0.35±2.74)ml;观察组术中仅需透视(3.83±1.07)次,而对照组需透视(4.60±1.10)次,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入院到手术时间观察组为(5.43±1.16)天,明显长于对照组的(4.50±0.95)天;从手术效果来看,观察组的腕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86%,明显高于对照组70%,同时术后放射学评分中掌倾角和尺偏角评估,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3D打印技术结合DVR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AO-C型骨折,手术操作更加快捷,方便,出血少,骨折复位更加精准,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等优点.但是入院到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3D打印技术需要较长术前准备时间,在高年资熟练医生角度,其便捷度并没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DVR接骨板 桡骨骨折 骨折内固定 手术治疗
下载PDF
老年桡骨远端AO-C型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临床疗效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邢海昌 刘伟伟 +1 位作者 刘红霞 陈延荣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4期391-394,398,共5页
目的:对比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AO-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9例老年桡骨远端AO-C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手术组(29例)和夹板组(30例),分析比较2组影像学参数,以及腕关节功能患者自评量表(PRWE)评分。... 目的:对比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AO-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9例老年桡骨远端AO-C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手术组(29例)和夹板组(30例),分析比较2组影像学参数,以及腕关节功能患者自评量表(PRWE)评分。结果:手术组术后1个月与术后3 d、术后6个月各影像学参数(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夹板组术后1个月与术后3 d、术后6个月尺偏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夹板组术后1个月与术后3 d掌倾角、桡骨高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与术后6个月掌倾角、桡骨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间术后各时间节点影像学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2组PRW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桡骨远端形态恢复较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更优;手术组术后桡骨远端形态得以稳定保持;骨折愈后腕关节功能评分对比,2种处理方式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小夹板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
下载PDF
外固定架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AO-C型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23
5
作者 王筠 吕刚 +1 位作者 杨春 吴迎春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690-1692,共3页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和锁定钢板两种方式治疗老年桡骨远端AO-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新鲜闭合性桡骨远端AO-C型骨折60例,其中行外固定支架固定术28例(外固定架组),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32例(钢板内固定组)。...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和锁定钢板两种方式治疗老年桡骨远端AO-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新鲜闭合性桡骨远端AO-C型骨折60例,其中行外固定支架固定术28例(外固定架组),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32例(钢板内固定组)。对比两组一般临床资料、腕关节的活动范围、腕关节功能Mc Bride评分及术后并发症,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60例均获有效随访,外固定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钢板内固定组(P<0.05)。外固定架组腕关节的活动范围中掌屈、旋后优于钢板内固定组(P<0.05);钢板内固定组背伸优于外固定架组(P<0.05)。腕关节功能Mc Bride评分方面,两组优良率、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架治疗AO-C型桡骨远端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较小等优势,而外固定架和锁定钢板二者治疗效果均较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粉碎性骨折 外固定支架 锁定钢板
下载PDF
万向锁定接骨板与普通钢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AO-C型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曾垂林 《中国伤残医学》 2018年第17期6-9,共4页
目的:比较万向锁定接骨板与普通钢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AO-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2013年9月~2016年9月,我科收治老年桡骨远端A0-C型骨折患者48例。男29例,女19例;平均年龄63.6±7.2岁;按照AO/OTA分型:C1型20例,C2型18例,C3... 目的:比较万向锁定接骨板与普通钢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AO-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2013年9月~2016年9月,我科收治老年桡骨远端A0-C型骨折患者48例。男29例,女19例;平均年龄63.6±7.2岁;按照AO/OTA分型:C1型20例,C2型18例,C3型10例。其中26例患者采用万向锁定接骨板治疗作为观察组;22例患者采用普通钢板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时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比较2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腕关节背伸、掌屈、旋前、旋后角度;依据腕关节Gartland-Werley评分标准评价2组患者术后6个月关节功能。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6~14个月(平均9.7个月)随访。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8~11周(平均9.2周)和8~15周(平均11.6周)。术后6个月2组患者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较术前均明显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6个月掌倾角、尺偏资、桡骨高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观察组腕关节背伸、掌屈、旋前、旋后角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腕关节Gartland-Werley评分,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万向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AO-C型骨折,固定牢靠,运动功能恢复快,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接骨板 桡骨骨折 疗效
下载PDF
掌侧入路与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AO-C型骨折的疗效
7
作者 李小君 周乾坤 《浙江实用医学》 2019年第3期185-187,共3页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与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AO-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80例桡骨远端AO-C型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掌侧入路组和背侧入路组各4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X线参数、腕关节功能(Gartland-Werley评分)、腕关节活动度、并...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与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AO-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80例桡骨远端AO-C型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掌侧入路组和背侧入路组各4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X线参数、腕关节功能(Gartland-Werley评分)、腕关节活动度、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腕关节活动度、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掌侧入路组者掌倾角、尺倾角、桡骨高度均大于背侧入路组,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低于背侧入路组(P<0.05)。结论掌侧入路与背侧入路手术治疗桡骨远端AO-C型骨折的疗效相当,但掌侧入路桡骨的掌倾角、侧倾角及长度丢失更少,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掌侧入路 背侧入路 腕关节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桡骨远端C1型骨折三种内固定方式的有限元分析
8
作者 努尔比艳木·库尔班 乌日开西·艾依提 买合木提·亚库甫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110-3115,共6页
背景:桡骨远端C1型骨折属于关节内不稳定型骨折,治疗上存在较大的难度。目前对桡骨远端骨折不同内固定接骨板的临床研究较少,缺乏多种内固定接骨板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在内固定接骨板的选用上仍存在争议。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法比较不... 背景:桡骨远端C1型骨折属于关节内不稳定型骨折,治疗上存在较大的难度。目前对桡骨远端骨折不同内固定接骨板的临床研究较少,缺乏多种内固定接骨板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在内固定接骨板的选用上仍存在争议。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法比较不同内固定接骨板在桡骨远端C1型骨折治疗中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使用一名健康女性志愿者的桡骨模型,顺序导入Mimics 21.0、Geomagic Wrap 2017、Solid Works 2021等软件进行处理,制作桡骨远端C1型骨折模型。根据厂家提供的接骨板数据,分别建立桡骨远端掌侧斜T形锁定板、桡骨远端掌侧蝶形锁定板、桡骨远端掌侧万向锁定板和螺钉的三维模型,并且和骨折模型进行装配,在ANSYS 19.0中赋予材料属性,设定各接触面相互作用关系并定义载荷及边界条件,模拟其腕关节压缩、背弯、掌屈和扭转等4种载荷工况,比较其生物力学性能。结果与结论:①3组内固定模型在4种载荷工况下,内固定模型整体位移主要集中在桡骨远端关节面上;模型在背弯、掌屈和扭转载荷工况下的最大位移是轴向载荷下位移的2-6倍,表明轴向载荷工况下内固定系统最稳定;②内固定上的应力远大于骨折块上的应力,内固定物应力主要集中于接骨板在骨折断端附近区域,其中万向锁定板和蝶形锁定板应力分布较为均匀,斜T形锁定板应力集中现象最为明显;③在压缩和扭转载荷下,骨折块的应力主要集中在螺钉孔周围,掌屈和背伸载荷下则是从桡骨远端向近端逐步扩展;在同样的载荷工况下,斜T形锁定板固定状态下骨折块应力最大,万向锁定板固定系统骨折块所受应力峰值最低,蝶形锁定板与万向锁定板固定状态下的骨折块峰值应力仅仅相差0.2-6.0 MPa;④相比于斜T形锁定板和蝶形锁定板,万向锁定板在桡骨远端C1型骨折内固定中应力分布更均匀,固定模型关节面位移更小、稳定性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内固定 斜T形锁定板 蝶形锁定板 万向锁定板 位移 应力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CO接骨架治疗AO-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9
作者 成永忠 王文 +1 位作者 蒋科卫 李光耀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12-312,共1页
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法分析外固定架下AO-C型桡骨远端骨折端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使用1名健康男性志愿者的CT和MRI,顺序导入Mimics 21.0、Geomagic 2019、Hypermesh 12.0、Solidworks 2021等软件进行处理,制作桡骨远端骨折筋骨模型。根... 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法分析外固定架下AO-C型桡骨远端骨折端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使用1名健康男性志愿者的CT和MRI,顺序导入Mimics 21.0、Geomagic 2019、Hypermesh 12.0、Solidworks 2021等软件进行处理,制作桡骨远端骨折筋骨模型。根据厂家提供的外固定架数据,导入ANSYS软件中进行模型装配,并进行截骨,构建C1、C2、C3三种骨折模型。设置约束,添加载荷,得出骨折端应力、骨折端位移、关节面位移、穿针骨道应力等数据。结果骨折端应力:在载荷下骨折端应力峰值均不高于60 MPa。C2、C3型骨折纵向应力下应力峰值高于20 MPa,C1型骨折部分载荷下局部应力低于2 MPa。骨折断端位移:不同的载荷下骨折端的最大位移峰值均未超过2 mm。桡腕关节面轴向位移:其中C2型骨折纵向载荷下的最大位移达到0.96 mm,接近1 mm。但关节面的最大相对位移仅有0.14 mm。C3型骨折纵向载荷下的最大相对位移达到了0.64 mm。外固定架应力峰值:外固定架的应力峰值均集中在克氏针与半环连接处(C1型骨折纵向载荷下应力峰值达到134.81 MPa)。穿针骨道应力:在载荷下骨道最大应力均不超过60 MPa。结论简单骨折在半环型外固定架固定中对各种应力的对抗性较粉碎性骨折更佳,表现出来更高的稳定性。且骨折断端的稳定性较高,且拥有较低的不良愈合率。是值得信任的临床治疗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骨折 骨折 关节面 桡腕关节 外固定架 粉碎性骨折 纵向载荷
下载PDF
支架外固定与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Meta分析
10
作者 林晴 刘峘 +3 位作者 成永忠 姜俊杰 李永耀 李光耀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4602-4611,共10页
目的:外固定支架和钢板内固定作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常用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各有利弊。系统评价外固定支架与钢板内固定治疗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桡骨远端骨折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研制提供论证依据。方法:系统检索P... 目的:外固定支架和钢板内固定作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常用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各有利弊。系统评价外固定支架与钢板内固定治疗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桡骨远端骨折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研制提供论证依据。方法: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和万方数据库,纳入2013年10月至2023年10月发表的关于外固定支架和钢板内固定治疗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使用Review Manager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1)纳入8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4篇,英文文献4篇、总样本量648例,外固定支架组328例,钢板内固定组320例;(2)术后3个月,钢板内固定组的背伸、掌屈、旋后范围优于外固定支架组;术后12个月,钢板内固定组的握力、掌倾角、掌屈、旋前和旋后范围优于外固定支架组;钢板内固定组在术后感染方面优于外固定支架组,其余结局指标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现有8项证据表明,在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式选择上,外固定支架与切开钢板内固定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综合其他因素钢板内固定更胜一筹,但是对于一些高度严重的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骨质较差、严重污染的开放性骨折以及软组织肿胀而无法进行切开手术的特殊患者,外固定支架才是首选。此次研究结果具有局限性,未来还需要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另外需重视远期疗效、其他次要指标的观察,补充优化当前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碎性桡骨骨折 外固定支架 内固定 临床疗效 安全性 荟萃分析
下载PDF
李盛华教授应用陇中正骨手法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经验总结 被引量:1
11
作者 邢涛 王志勇 +3 位作者 付志斌 张应拴 李向洲 李盛华(指导)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5期56-59,共4页
总结李盛华教授运用陇中正骨手法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经验,李盛华教授认为陇中正骨流派手法特点为“便、捷、巧、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审视病症、摸法为先,巧用手技、注重固定,三期用药、功法配合,全程护理、调养身心”的骨伤... 总结李盛华教授运用陇中正骨手法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经验,李盛华教授认为陇中正骨流派手法特点为“便、捷、巧、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审视病症、摸法为先,巧用手技、注重固定,三期用药、功法配合,全程护理、调养身心”的骨伤科治疗和康复理念。李盛华教授将传统手法与现代医学技术相结合,提出充分利用现代医学手段,以手法为主,精准治疗;并将个性化治疗及快速康复理念引入到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法治疗中,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直桡骨骨折 Colle's骨折 名医经验 李盛华
下载PDF
杉树皮夹板联合早期石膏托外固定治疗B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平 陈先进 +3 位作者 戴俭华 周晨 吴刚 熊思琦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7期1391-1397,共7页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杉树皮夹板联合早期石膏托外固定治疗B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优越性。方法:采用单中心对照试验,2020年6月—2022年5月芜湖市中医医院骨科急诊要求保守治疗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2组,联合外固定组40例,...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杉树皮夹板联合早期石膏托外固定治疗B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优越性。方法:采用单中心对照试验,2020年6月—2022年5月芜湖市中医医院骨科急诊要求保守治疗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2组,联合外固定组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65~78岁,平均年龄68.3岁;夹板外固定组40例,男17例,女23例,年龄65~76岁,平均年龄67.8岁。所有病例均行手法复位,复位后第3天及第1、2、6周来院复查,其中第2、6周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对位、对线及愈合情况,评估患肢功能恢复、骨质疏松情况。结果:77例患者获随访3~12个月,平均随访6.2个月,3例失访。记录伤后6周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的改善情况,第2掌骨骨质疏松情况,采用腕关节患者自评量表和上肢功能评分表评价伤后6个月及1年功能恢复情况,并行统计学分析。结论:手法复位杉树皮夹板外固定能够较好地维持复位后骨折的对位,而早期联合石膏托外固定,可以维持复位后的特殊体位,且不影响后期功能康复,适用于要求保守治疗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老年人 小夹板固定 石膏固定 手法复位
下载PDF
经皮双外固定架与外固定架联合接骨板治疗AO 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对比研究
13
作者 于晓飞 李楠 +3 位作者 于亚东 邵新中 王立 张旭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20-1126,共7页
目的比较经皮双外固定架(EF)与EF联合掌侧接骨板(VLP)治疗AO C1、C2和C3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2019-2022年108例AO 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资料,其中51例患者采用双EF(无桥接骨水泥克氏针框架和传统跨腕EF)治疗,57例患者采用传... 目的比较经皮双外固定架(EF)与EF联合掌侧接骨板(VLP)治疗AO C1、C2和C3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2019-2022年108例AO 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资料,其中51例患者采用双EF(无桥接骨水泥克氏针框架和传统跨腕EF)治疗,57例患者采用传统跨腕EF联合VLP治疗。测量两组患者的影像学参数(桡骨掌倾角、桡骨尺偏角、桡骨茎突高度、尺骨变异等)、腕关节活动度及握力,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腕部疼痛强度,通过上肢功能障碍评定量表(DASH)评估上肢的整体功能,通过Mayo腕关节评分系统(MWS)评估腕关节功能,采用患者满意度短期评估量表(SAPS)评估患者满意度。根据患者主诉及外科医师的综合判断评估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致伤原因、AO分型及手术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双EF组在手术等待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方面均优于EF联合VLP组(均P<0.001)。术后随访24~33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桡骨掌倾角、桡骨尺偏角、桡骨茎突高度、尺骨变异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末次随访时,双EF组在VAS疼痛评分及SAPS患者满意度评分方面均优于EF联合VLP组(P=0.025、0.015),两组间腕关节活动范围(屈曲、背伸、桡偏、尺偏、旋前、旋后)、握力及MWS、DASH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双EF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3.73%(7/51),低于EF联合VLP组的28.07%(16/57)(P<0.05)。结论经皮双EF技术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随访效果满意,可作为OA 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一种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外固定架 掌侧接骨板 腕关节功能 经皮
下载PDF
解剖锁定钛板及桡侧阻挡钛板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
14
作者 王鑫 吴宏伟 +5 位作者 陶晶 唐永冬 秦秋 孙路 刘博 何斌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30-233,共4页
目的探讨解剖锁定钛板及桡侧阻挡钛板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将40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解剖锁定钛板及桡侧阻挡钛板治疗,20例)和对照组(采用单纯桡骨远端解剖锁定钛板治疗,20例)。记录两组术... 目的探讨解剖锁定钛板及桡侧阻挡钛板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将40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解剖锁定钛板及桡侧阻挡钛板治疗,20例)和对照组(采用单纯桡骨远端解剖锁定钛板治疗,20例)。记录两组术中骨折复位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情况、掌倾角、尺偏角及腕关节活动度。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5~6个月。术中观察组骨折断端均固定良好,对位对线满意,无桡侧骨块移位;对照组9例骨折复位及固定满意,11例存在不同程度的桡侧骨块移位。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均愈合,时间10~12周。末次随访时,两组掌倾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尺偏角及腕关节掌屈、背伸活动度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剖锁定钛板及桡侧阻挡钛板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术中骨折复位简单,同时能有效减少桡侧骨块移位,更利于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C骨折 解剖锁定钛板 桡侧阻挡板
下载PDF
累及背侧关节面桡骨远端骨折的骨折线地图特征:螺钉有效固定治疗术后移位
15
作者 胡流超 罗毅文 吴志方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4-530,共7页
背景:掌侧锁定钢板固定是桡骨远端骨折临床上最常用的固定方式,但当骨折线累及背侧关节面时,掌侧钢板固定则存在术后背侧骨块移位风险,尤其是乙状切迹背侧骨块术后移位风险较高。目的:分析桡骨远端骨折累及背侧关节面的骨折线特点,进而... 背景:掌侧锁定钢板固定是桡骨远端骨折临床上最常用的固定方式,但当骨折线累及背侧关节面时,掌侧钢板固定则存在术后背侧骨块移位风险,尤其是乙状切迹背侧骨块术后移位风险较高。目的:分析桡骨远端骨折累及背侧关节面的骨折线特点,进而深入研究累及乙状切迹背侧骨块发生术后移位的危险因素,为临床上提高复位成功率提供依据。方法:对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前CT影像桡骨远端背侧骨折块数量1,2,3块及以上分别记为Ⅰ,Ⅱ,Ⅲ型骨折,分别绘制骨折线地图,分析其背侧骨折线形态特征。对存在乙状切迹背侧骨折的患者进行3个月以上随访,根据术后是否发生乙状切迹背侧骨块移位分为移位组和无移位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和术后CT解剖参数。结果与结论:①对AO/OTA分型C型累及背侧关节面145例患者进行骨折线地图分析,其中根据背侧骨折块数量:Ⅰ型25例(17.2%)、Ⅱ型82例(56.6%)、Ⅲ型38例(26.2%);骨折线地图显示Ⅰ型骨折块骨折线主要累及乙状切迹,Ⅱ型主要累及乙状切迹和lister结节,Ⅲ型则累及乙状切迹、lister结节和桡侧柱背侧。145例患者中86.2%(125/145例)累及乙状切迹,其中Ⅲ型累及比例高达94.7%(36/38例),Ⅱ型88.0%(72/82例),Ⅰ型68%(17/25例)。②76例AO/OTA分型C型累及乙状切迹背侧患者纳入进一步研究,其中术后未移位组65例,移位组11例;在单因素分析中,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部位、术前CT乙状切迹背侧骨块背侧边长(d1)、尺侧边长(d2)、乙状切迹背侧骨块背侧高度(d4)和钢板距桡骨尺侧边缘距离(d5)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乙状切迹背侧骨块累及下尺桡关节占比[d2/(d2+d3)]、乙状切迹背侧骨块关节面占比(s1/s2)、尺侧螺钉尾端距背侧乙状切迹边缘的距离(d6)和乙状切迹背侧骨块螺钉固定的数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乙状切迹骨块螺钉固定的数量是影响尺背侧乙状切迹骨块移位唯一的危险因素(P<0.05)。④提示在累及桡骨背侧的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中,Ⅱ型最常见,Ⅲ型和Ⅰ型次之,大部分患者均存在乙状切迹背侧骨块。而乙状切迹背侧骨块其受下尺桡关节韧带影响易发生术后移位,术中至少1枚有效螺钉固定能降低其移位风险并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乙状切迹背侧骨块 掌侧钢板 内固定 骨折线
下载PDF
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Salter-Harris Ⅱ型骨折
16
作者 田野 侯婷婷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5期694-697,共4页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Salter-HarrisⅡ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38例桡骨远端Salter-HarrisⅡ型骨折患儿。记录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腕关节活动度。采用G...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Salter-HarrisⅡ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38例桡骨远端Salter-HarrisⅡ型骨折患儿。记录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腕关节活动度。采用Gartland-Werley评分标准评价腕关节功能。结果 患儿均获得随访,时间3~6个月。骨折均解剖复位。骨折临床愈合时间4~6周,骨性愈合时间3~6个月。患儿均未发生骨折复位丢失、骨骺早闭及腕关节发育畸形等并发症,1例发生指伸肌损伤。末次随访时,腕关节活动度均恢复正常,其中掌屈50°~60°,背伸30°~60°,尺偏30°~40°,桡偏25°~30°;采用Gartland-Werley评分标准评价腕关节功能:优36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97.37%。结论 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Salter-HarrisⅡ型骨折,具有创伤小、骨折端固定稳定、患儿可早期功能锻炼、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Salter-HarrisⅡ骨折 闭合复位 交叉克氏针固定 儿童
下载PDF
C3型桡骨远端骨折两种手术方法的比较
17
作者 吴磊 王严昊 吴午 《武警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C3型桡骨远端骨折两种手术方法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武警新疆总队医院2019-03至2021-06治疗的C3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9例)临床资料,其中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治疗28例(支架组),T形钢板治疗21例(钢板组)。术后以最后一次随访... 目的探讨C3型桡骨远端骨折两种手术方法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武警新疆总队医院2019-03至2021-06治疗的C3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9例)临床资料,其中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治疗28例(支架组),T形钢板治疗21例(钢板组)。术后以最后一次随访结果为准,对两组患者患侧尺偏角和掌倾角进行影像学测量评估,同时对患侧腕关节主动活动度进行测量统计,并采用PRWE评分了解患肢功能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及患者对疗效的满意度。结果收治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个月。支架组尺偏角(22.23°±1.36°)恢复情况优于钢板组(21.09°±1.19°),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组术后腕关节活动度比较尺偏角度为(27.04°±2.58°),大于钢板组(25.24°±3.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组PRWE评分为(17.21±4.78)分,钢板组为(20.71±5.58)分,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3型桡骨远端骨折采用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的方式进行手术治疗有助于尺偏角及尺偏功能的恢复,可达到良好的临床满意度,且术中操作灵活,对粉碎程度较严重的病例具有一定优势,值得临床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 粉碎骨折 外固定支架 钢板内固定
下载PDF
骨伤复原汤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探讨
18
作者 刘宇 林桂宇 陈重凯 《中外医疗》 2024年第7期5-8,共4页
目的分析骨伤复原汤与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联合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简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 目的分析骨伤复原汤与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联合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简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骨伤复原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手腕活动度和腕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6.67%和8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63,P=0.161)。治疗前,两组手腕旋前度、背伸度、掌曲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和随访6个月,两组Cooney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骨伤复原汤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疗效确切,能改善手腕活动度、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直桡骨骨折 小夹板固定 骨伤复原汤 腕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不同类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及后续随访结果分析
19
作者 武志刚 滕涛 +2 位作者 张海东 刘金鑫 路聪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02-0105,共4页
桡骨远端骨折在全身骨折病症当中,发生率占比是5%,通常患有此类疾病的患者存在外伤经历,多数病例患者是老年妇女。患者发生此类病症的临床症状有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临床上对于此类病症的治疗,会以骨折的不同类型,实施差异性... 桡骨远端骨折在全身骨折病症当中,发生率占比是5%,通常患有此类疾病的患者存在外伤经历,多数病例患者是老年妇女。患者发生此类病症的临床症状有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临床上对于此类病症的治疗,会以骨折的不同类型,实施差异性的治疗干预,本次就针对不同类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方面进行了调研。方法 在此次调研当中根据相关要求进行了病例的选入,配合调研者为60例,所有研究目标在主诉,以及临床相关检查确定病症,具体病症类型如下:11例背侧、3例是掌侧、劈裂是19例,塌陷是21例,其他为两类合并症状者。其中42例患者出现移位现象。所有发生移位情况的病例均在给予手术复位后,其他患者为进行手术治疗干预。对此次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进行评估,并查看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有无出现不良反应。结果 在给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对患者开展随访工作,时间是2年,患者骨折恢复情况较佳,有少部分患者出现不良现象,其中有3例,以创伤性腕关节炎为主,由于塌陷合并劈裂治疗不满意患者为1例,该类型患者骨折愈合率较低于其他病症类型;对手术组及非手术组比较愈合优良率,两组无较大区别。结论 由于桡骨远端骨折发生的类型不同,临床治疗手段也有所区别,塌陷型和塌陷合并劈裂型是其中更为严重的表现,也极易引发患者出现不良现象,会导致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 Die-punch骨折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掌侧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
20
作者 吴天河 刘亮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2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骨远端骨折采取掌侧解剖型锁定钢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应用石膏小夹板固...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骨远端骨折采取掌侧解剖型锁定钢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应用石膏小夹板固定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掌侧解剖型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腕关节功能、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腕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为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提供掌侧解剖型锁定钢板进行治疗,能够帮助加快患者腕关节的恢复速度,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桡骨骨折 掌侧解剖锁定钢板 腕关节功能 活动度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