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皮组织微观化重建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姜育智 丁桂甫 陆树良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43-351,共9页
目的从微观角度探讨真皮基质三维结构对Fb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借鉴平面几何、三角函数分析真皮组织三维结构,按照真皮组织由黏附成分和非黏附成分组成的原理,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不同参数具有细胞黏着作用的点状结构阵列;运用微图... 目的从微观角度探讨真皮基质三维结构对Fb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借鉴平面几何、三角函数分析真皮组织三维结构,按照真皮组织由黏附成分和非黏附成分组成的原理,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不同参数具有细胞黏着作用的点状结构阵列;运用微图案印刷和分子自组装法,建立4种(8μm×3μm、间距6μm,16μm×3μm、间距6μm,16μ×5μm、间距8μm,20μm×3μ间距2μm)具有细胞黏附点的桥墩样结构阵列细胞培养基质(MPGCC)培养人Fh,以无MPGCC培养的Fb为对照。利用免疫组织化学、荧光免疫组织化学、噻唑蓝法、羟脯氨酸含量测定法,检测培养Fh中骨架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细胞活力和细胞分泌情况。结果数学推导结果提示,真皮组织三维结构可用MPGCC进行模拟。用上述4种规格MPGCC培养的Fb其α—SMA表达百分率依次为(49±3)%、(61±3)%、(47±4)%、(51±3)%,与对照组(12±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b活力依次为0.12±0.03、0.13±0.04、0.14±0.03、0.19±0.03,与对照组0.35±0.04比较显著下降(P〈0.05);羟脯氨酸含量依次为(0.95±0.04)、(0.87±0.03)、(0.81±0.03)、(0.77±0.03)μg/mg,与对照组(0.53±0.03)μg/mg比较显著上升(P〈0.05)。通过调整桥墩角度和桥墩间阵列参数,4组阵列相互对比,α—SMA表达、细胞活力和羟脯氨酸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GCC可能是真皮模板的基本功能单位或称为真皮模板单元,不同的真皮组织三维环境可产生不同的模板效应和创面愈合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 分子 细胞黏附 真皮模板 微纳米印刷 桥墩样结构阵列培养基质 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