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后应用桥式自锁定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
作者 朱明智 《临床医学》 CAS 2017年第3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对于颈椎病患者,观察完成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术后,选择桥式自锁定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颈椎病患者46例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对于所有患者,临床完成颈椎前路椎间盘切... 目的探讨对于颈椎病患者,观察完成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术后,选择桥式自锁定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颈椎病患者46例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对于所有患者,临床完成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术治疗后,选择桥式自锁定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的方法对疾病进行治疗。针对患者展开定期随访,对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准确记录。选择JOA评分的方法对所有患者完成手术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实施评估。于临床对患者实施正侧位X线摄片,对椎体间隙高度、植骨融合情况以及颈椎生理曲度进行观察。结果在JOA评分方面,末次随访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椎体间隙高度方面,末次随访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手术后9个月对患者实施随访发现,患者的76个椎体间隙表现为完全骨性融合,最终融合率达到了100%。结论对颈椎病患者完成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术后,选择桥式自锁定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的方法进行治疗最终获得的融合率较高,显著恢复椎体间隙高度以及颈椎生理曲度,显著改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盘切除减压 桥式自锁定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
原文传递
前路颈椎间盘切除3D打印微孔钛合金椎间融合器与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椎间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9
2
作者 李玉伟 王海蛟 +7 位作者 崔巍 李程 周鹏 效伟 温艳 胡冰涛 李凡 赵世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24,共9页
目的 :比较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后应用3D打印微孔钛合金椎间融合器或聚醚醚酮(PEEK)椎间融合器行椎间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疗效。方法:2017年5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需行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的CSM患者71例,按照随机数字... 目的 :比较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后应用3D打印微孔钛合金椎间融合器或聚醚醚酮(PEEK)椎间融合器行椎间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疗效。方法:2017年5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需行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的CSM患者7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3D打印微孔钛合金椎间融合器置入内固定术,35例)和对照组(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PEEK椎间融合器置入内固定术,36例)。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9例,年龄46.4±4.9岁,病程2.5±0.2年,单节段病变19例、双节段病变16例。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3例,年龄46.1±4.3岁,病程2.5±0.2年,单节段病变20例,双节段病变16例。两组患者术前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对患者进行JOA评分及颈椎正侧位、过伸过屈位X线片检查,在X线片上测量融合节段的椎体高度及Cobb角并观察植骨融合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及改善率、融合节段的椎体高度变化及Cobb角变化、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患者手术顺利,术后出现颈部吞咽不适症状8例(观察组3例,对照组5例),1~2周后上述症状消失。两组均无钢板螺钉断裂、移位发生,12个月随访时均骨性融合。观察组手术时间94.6±18.0min、术中出血量117.8±41.9ml、住院时间10.0±2.2d,对照组手术时间89.2±18.5min、术中出血量127.5±39.0ml、住院时间10.3±2.5d,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JOA评分由术前9.3±1.7分提高至术后12个月时的14.5±1.6分,改善率为(67.5±4.7)%,对照组JOA评分由术前的8.2±2.8分提高至术后12个月时的13.3±1.5分,改善率为(58.1±4.1)%。两组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92,P=0.200)。观察组单节段(19例)融合节段椎体高度术前为31.21±0.94mm、术后3个月时为34.01±1.09mm、末次随访时为33.02±1.32mm;观察组双节段(16例)融合节段术前椎体高度为49.25±1.13mm、术后3个月时为53.75±1.34mm、末次随访时为51.96±1.04mm。对照组单节段(20例)融合节段椎体高度术前为31.45±1.00mm、术后3个月时为33.21±1.00mm、末次随访时为31.28±1.28mm;对照组双节段(16例)融合节段术前椎体高度为49.55±2.13mm、术后3个月时为52.45±1.27mm、末次随访时为50.72±1.36mm。在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观察组单节段和双节段的颈椎融合节段椎体高度和Cobb角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单节段和双节段的融合节段椎体高度和Cobb角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51个融合器中4个融合器(单节段病变2例,双节段病变1例)发生沉降,沉降率7.8%,对照组52个融合器中16个融合器(单节段病变8例,双节段病变4例)发生沉降,沉降率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能重建颈椎稳定性,具有良好的椎间融合率。微孔钛合金椎间融合器与PEEK椎间融合器相比,手术时间短,假体下沉率低。应用3D打印微孔钛合金椎间融合器行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是一种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较好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 融合器 聚醚醚酮 3D打印
下载PDF
钛质与聚醚醚酮融合器用于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3
作者 刘瑞端 肖荣驰 +1 位作者 唐志宏 靳安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3期6953-6957,共5页
背景:钛合金融合器因弹性模量较高,术后易出现相邻椎体下沉及应力遮挡延迟融合等缺点,近年来逐渐被聚醚醚酮融合器所取代。目的:对比钛合金融合器、聚醚醚酮融合器用于单节段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的疗效。方法:纳入104例单节... 背景:钛合金融合器因弹性模量较高,术后易出现相邻椎体下沉及应力遮挡延迟融合等缺点,近年来逐渐被聚醚醚酮融合器所取代。目的:对比钛合金融合器、聚醚醚酮融合器用于单节段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的疗效。方法:纳入104例单节段腰椎疾病患者,其中男57例,女47例,年龄(41.2±10.5)岁,由腰椎后路置入双侧钛合金椎弓根钉后行椎板减压,将椎板减压后的颗粒骨放入合适融合器内进行椎间植骨融合,其中54例置入钛合金融合器,50例置入聚醚醚酮融合器。治疗后随访24个月,评估两组腰部与下肢目测类比评分、JOA评分,CT检查椎间植骨融合及融合器下沉情况。结果与结论:随访12,24个月,两组腰部与下肢目测类比评分、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随访12个月时,钛合金组融合率为94%,聚醚醚酮组为74%,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随访24个月,钛合金组植骨融合率为100%,聚醚醚酮组为84%,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6)。随访24个月,钛合金组融合器下沉率为36%,聚醚醚酮组为3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并未证实聚醚醚酮融合器的临床效果优于钛合金融合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融合 减压术 外科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聚醚醚酮 钛质 融合器 单节段 融合 疗效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治疗颈椎间盘退变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邹德威 谭荣 +3 位作者 张瑞娟 马华松 肖少雄 海涌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376-377,共2页
关键词 融合器 聚醚醚酮 盘退变 初步探讨 治疗 盘切除 病患者 2004年 2001年 效果满意
下载PDF
钛笼与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在颈前路减压椎间融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段文 孔荣 +1 位作者 黄威 周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期625-630,共6页
背景:目前颈椎前路手术常用的两种椎间融合器为钛笼和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但两者在影像学及临床疗效评价上仍然存在争议。目的:系统评价钛笼与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应用于颈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后影像学及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 背景:目前颈椎前路手术常用的两种椎间融合器为钛笼和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但两者在影像学及临床疗效评价上仍然存在争议。目的:系统评价钛笼与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应用于颈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后影像学及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2013年第5期)、MEDLINE、EMBASE、CNKI、万方数据库,收集至2013年6月1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在颈前路手术中对钛笼与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的使用进行比较的对照研究,由2位研究者独立评价文献,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最终纳入文献4篇,共235例患者,其中钛笼组128例,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组107例。Meta分析结果示:在融合率方面及临床疗效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融合器下沉移位率方面,两组在短期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是在长期方面聚醚醚酮组下沉移位率要小于钛笼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颈椎曲度和椎间隙高度的维持方面,聚醚醚酮组要优于钛笼组。在颈前路减压椎间融合术中应用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可以获得较好的融合率和临床疗效,相比钛笼可以更好的长期维持颈椎曲度和椎间隙高度,并且拥有更小的下沉移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钛笼 聚醚醚酮融合器 颈前路减压融合 髂骨 融合 曲度 下沉 移位 系统评价
下载PDF
桥形椎间锁定融合器(ROI-C)在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张宗余 姜为民 +4 位作者 李雪峰 汪恒 史金辉 陈洁 杨惠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10-516,共7页
目的:对比桥形椎间锁定融合器(ROI-C)或cage联合前路钛板固定治疗颈椎病的疗效,分析ROI-C在颈椎病前路手术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11月我科采用桥形锁定椎间融合器或cage联合前路钛板内固定治疗颈椎病患... 目的:对比桥形椎间锁定融合器(ROI-C)或cage联合前路钛板固定治疗颈椎病的疗效,分析ROI-C在颈椎病前路手术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11月我科采用桥形锁定椎间融合器或cage联合前路钛板内固定治疗颈椎病患者共104例。其中桥形椎间锁定融合器组(A组)患者46例,共89个节段,作为观察组;应用cage联合前路钛板内固定组(B组)患者58例,共106个节段,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前均行颈椎正侧位X线片、动力位X线片,CT冠矢状重建,MRI检查,术后3d摄片复查,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定期随访,行颈椎正侧位及动力位片复查,选择性复查CT及MRI,观察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吞咽困难、术前术后JOA评分及改善率、VAS评分、颈椎生理曲度(Cobb角)、椎间高度、融合情况、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方面有无差异。结果:术后随访3~26个月,平均18个月。A组手术时间(一个节段73.2±8.1min,两个节段127.4±13.4min,三个节段152.7±19.4min)及术中出血量(1个节段62.3±20.2ml,2个节段83.2±32.4ml,3个节段 110.5±54.3ml)均明显低于B组(手术时间:一个节段84.3±7.2min,两个节段147.6±13.1min,三个节段184.1±21.3min;术中出血量:1个节段100.2±22.1ml,2个节段128.3±35.3ml,3个节段190.6±57.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前、术后JOA评分分别为9.49±0.83分和12.45±1.00分,B组分别为9.21±1.00分和12.04±0.89分,两组术后JOA评分较术前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前、术后VAS评分分别为2.94±0.56分和1.24±0.44分,B组分别为2.88±0.54分和1.26±0.43分,两组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前及术后JOA评分及改善率、VAS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前、术后Cobb角分别为20.35°±7.12°和26.82°±6.13°,B组分别为18.34°±7.32°和25.32°±8.91°,两组术后颈椎生理曲度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前、术后病变椎间隙高度分别为5.83±1.02mm和8.47±1.83mm,B组分别为5.54±1.82mm和8.03±2.43mm,两组术后病变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为6.52%,46例患者中仅有3例术后出现轻度吞咽困难,且症状在1个月内逐渐缓解;B组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为34.48%,58例患者中,轻度吞咽困难13例,中度吞咽困难7例。A组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时,A组45例融合,融合率为97.8%;B组55例融合,融合率为94.8%;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未融合病例,至末次随访时临床症状均较术前改善明显,无相关不适。两组患者均无气管、食管损伤及喉返神经损伤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颈椎桥形椎间锁定融合器(ROI-C)能有效地恢复颈椎的生理曲度及椎间高度,可以获得满意的融合率,且手术操作相对简便,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周围组织损伤较少,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低等优点,有望替代cage联合钛板固定应用于治疗颈椎病的前路融合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减压融合 桥形锁定融合器(ROI—C) 对比研究
下载PDF
锚定聚醚醚酮融合器结合纳米人工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英文) 被引量:3
7
作者 韩成龙 刘杨 +2 位作者 姜超 朱洪勋 杨卫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5期6643-6646,共4页
背景:聚醚醚酮聚合物在体内外实验表明,它与人体组织有良好的相容性,最接近骨的弹性模量,并具有良好的塑性和硬度,是最佳的椎间融合器材料。目的:评价锚定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结合纳米人工骨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间盘切除后椎体间融合效... 背景:聚醚醚酮聚合物在体内外实验表明,它与人体组织有良好的相容性,最接近骨的弹性模量,并具有良好的塑性和硬度,是最佳的椎间融合器材料。目的:评价锚定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结合纳米人工骨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间盘切除后椎体间融合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5/2009-09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7例,男12例,女5例;年龄55(42~67)岁。均采用前路间盘切除后锚定聚醚醚酮融合器结合纳米人工骨椎间融合治疗。JOA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术前、术后3个月X射线检查测量椎间高度,侧位像过伸过曲位观察融合情况。结果与结论:术后17例患者症状均有所改善,在术后的几天内,患者的下肢肌力增加,术后肢体的灵活性较术前改善。术后3个月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手术节段稳定,椎间高度恢复满意。无并发症发生,所有病例经X射线证实均达到牢固融合。结果说明锚定聚醚醚酮融合器可以使颈椎手术节段获得即刻稳定,锚定聚醚醚酮融合器结合纳米人工骨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融合效果确定,并发症较低,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一种良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醚酮融合器 纳米人工骨 脊髓型颈 融合 医学植入物
下载PDF
聚醚醚酮椎体间融合器和钛网用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对比研究
8
作者 Neelesh Taticherala Dinesh Babu Abbadasari +1 位作者 Bhanu Siva Kumar Sileveru 冯宇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9期20-21,共2页
目的比较聚醚醚酮(PEEK)椎体间融合器和钛网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中应用的临床及放射线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期间21例脊髓型颈椎病拟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的患者,男15例,女6例,年龄46~62岁,并进行了相关评估;随机... 目的比较聚醚醚酮(PEEK)椎体间融合器和钛网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中应用的临床及放射线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期间21例脊髓型颈椎病拟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的患者,男15例,女6例,年龄46~62岁,并进行了相关评估;随机分为PEEK组(n=13)采用PEEK椎体间融合器融合术和钛网组(n=8)采用钛质网笼融合术。测量并记录两组患者的节段矢状测角、颈椎前凸和融合段高度。结果 PEEK组节段矢状测角的提高比钛网组中的成功率高16.67%(P〈0.05),虽然颈椎前凸损失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钛网组中的患者融合段高度比PEEK组提高了11.12%(P〈0.05)。结论 PEEK椎体间融合器在改善颈椎曲度方面优于钛网,然而钛网在维持融合段高度方面比PEEK融合器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醚酮融合器 钛质网笼 脊髓型颈 前路减压
下载PDF
前路颈椎桥形锁定融合器在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退变性颈椎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赵理平 沙卫平 +4 位作者 王黎明 严飞 宋锦程 吴耀刚 张兴祥 《实用骨科杂志》 2018年第6期481-486,共6页
目的评价退变性颈椎病行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中应用前路颈椎桥形锁定融合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0月至2016年9月,我科应用前路颈椎桥形锁定融合器对104例退变性颈椎... 目的评价退变性颈椎病行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中应用前路颈椎桥形锁定融合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0月至2016年9月,我科应用前路颈椎桥形锁定融合器对104例退变性颈椎病患者行前路椎间减压ROI-C融合固定术,共植入108枚ROI-C。神经根型颈椎病48例,脊髓型颈椎病56例。术后3d、3个月、6个月、12个月定期随访并复查X线片或CT,用JOA、VAS评分评价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及疼痛改善情况,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并发症情况,根据末次随访时颈椎X线片或CT评价椎间隙高度和ROI-C椎间融合情况。结果本组10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41±7.39)个月,平均8~30个月;手术平均时间:单节段(51.30±2.17)min,双节段(105.53±7.14)min;平均出血量:单节段(43.72±2.63)mL,双节段(71.57±4.20)mL。神经根型颈椎病:末次随访时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椎间隙高度平均为(16.79±0.95)分、(2.36±0.90)分及(6.76±1.11)mm,与术前的(14.53±1.02)分、(7.70±1.60)分及(3.94±0.78)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脊髓型颈椎病:末次随访时JOA、VAS评分及椎间隙高度平均为(14.21±1.82)分、(1.44±0.79)分及(6.50±1.13)mm,与术前的(10.18±1.62)分、(3.53±1.46)分及(3.71±0.80)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末次随访时104例均获骨性融合,平均融合时间:单节段(4.20±1.53)个月,双节段(5.41±6.15)个月。本组病例未出现喉返神经损伤、脑脊液漏、脊髓损伤、吞咽困难等并发症,随访期间均未发生感染、ROI-C松动移位或下沉等。结论退变性颈椎病行ACDF应用ROI-C能有效重建病变椎间隙高度,获得可靠的颈椎稳定性及椎间融合率,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低,术后神经功能及疼痛改善显著,因此颈椎病行ACDF中单独应用ROI-C安全、有效,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颈桥形锁定融合器 融合 前路颈盘切除融合
下载PDF
桥形椎间锁定融合器(ROI-C)在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何彦国 《中外医疗》 2015年第9期101-102,105,共3页
目的研究和分析桥形椎间锁定融合器在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颈椎病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cage联合前路钛板内固定,观察组进行桥形椎间锁定融合器固定,手术前后均进行了X... 目的研究和分析桥形椎间锁定融合器在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颈椎病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cage联合前路钛板内固定,观察组进行桥形椎间锁定融合器固定,手术前后均进行了X线片的检查,将两组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病变椎间高度、吞咽困难发生率等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善程度、病变椎间高度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吞咽困难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中,应用桥形椎间锁定融合器能够使颈椎的生理曲度和病变椎间高度得到有效的恢复,而且术后患者的吞咽困难发生率较低,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形锁定融合器 病前路减压融合
下载PDF
零切迹桥形锁定融合器与钛板-椎间融合器系统前后路联合手术对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1
作者 田凌阳 孙建广 +3 位作者 黄世磊 韩钰 夏毕成 皮国富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8期1421-1425,共5页
目的探讨零切迹桥形锁定融合器(ROI-C)与钛板-椎间融合器(PCC)系统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差异以及两种内固定材料对颈椎矢状位参数及其变化值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7... 目的探讨零切迹桥形锁定融合器(ROI-C)与钛板-椎间融合器(PCC)系统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差异以及两种内固定材料对颈椎矢状位参数及其变化值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7例(ROI-C组21例,PCC组1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病历资料。评价指标包括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颈椎矢状位参数和吞咽困难评分等。比较分析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和矢状位参数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在37例患者中ROI-C组手术时间较PCC组短,术中出血量较PCC组少,但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VAS评分、JOA评分、NDI均较术前改善(P<0.05),PCC组较ROI-C组JOA评分更高,VAS评分、NDI更低,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C组较ROI-C组提供更好的责任节段前柱高度变化值及颈椎曲度变化值(P<0.05),两组术后C2矢状面垂直轴及责任节段前柱高度保持在同一范围内。ROI-C组术后发生吞咽困难1例(4.7%,1/21),PCC组发生吞咽困难6例(37.5%,6/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结论基于ROI-C及PCC系统的前后路联合手术都能有效地改善相关症状并在短期内维持颈椎矢状位平衡,PCC组责任节段前柱高度改变值及颈椎曲度改变值更大,ROI-C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切迹桥形锁定融合器 钛板-融合器 前后路联合手术 矢状位参数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自锁定式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前路接骨板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沈怀霜 陆英杰 +4 位作者 朱天峰 钮俊杰 杨惠林 朱雪松 邹俊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0年第11期881-887,共7页
背景:随着自锁定式零切迹椎间融合器(ROI-C)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广泛应用,ROI-C也被应用于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的手术治疗。目的:比较ROI-C及传统前路接骨板cage系统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 背景:随着自锁定式零切迹椎间融合器(ROI-C)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广泛应用,ROI-C也被应用于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的手术治疗。目的:比较ROI-C及传统前路接骨板cage系统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2例接受颈椎前路手术治疗的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其中23例采用ROI-C(ROI-C组),19例采用传统前路接骨板cage系统(接骨板固定组)。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手术前后神经功能[包括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DI)]以及影像学指标(包括颈椎融合率、颈椎生理曲度、手术节段椎间盘高度),并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严重并发症。与接骨板固定组患者比较,ROI-C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更短,失血量更少,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各出现2例轻度吞咽困难。两组患者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术后两组患者JOA评分、NDI均较术前改善,颈椎生理弧度、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或0.01),且均获得满意椎间融合。各随访时间点两组患者JOA评分、NDI、颈椎生理弧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出院前即术后首次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ROI-C组患者椎间隙高度大于接骨板固定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个月ROI-C组患者椎间隙高度下降多于接骨板固定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前路手术能有效改善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和椎间隙高度。相比传统接骨板,ROI-C手术时间少,创伤小,且术后短期颈椎生理曲度和椎间隙高度恢复更为显著,但仍需注意颈托固定,防止早期椎间隙高度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 前路手术 自锁定式零切迹融合器 传统接骨板
下载PDF
桥形椎间锁定融合器(ROI-C)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荔倩 郭玲 张莉莉 《护士进修杂志》 2018年第20期1895-1897,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桥形椎间锁定融合器(ROI-C)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总结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科收治的28例行桥形椎间锁定融合器(ROI-C)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和临床效果。结果 28例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 目的探讨应用桥形椎间锁定融合器(ROI-C)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总结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科收治的28例行桥形椎间锁定融合器(ROI-C)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和临床效果。结果 28例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且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随访半年以上,均达到植骨融合。结论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提高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增加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形锁定融合器 围手术期护理 植骨融合
下载PDF
ACDF联合前路颈椎桥型锁定融合器固定单节段椎体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术后椎间隙塌陷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江伟 王鹏 +3 位作者 左威 程超 曾文 李维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23期2548-2552,共5页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CDF)联合前路颈椎桥型锁定融合器固定单节段椎体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术后椎间隙塌陷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采用ACDF联合前路颈椎桥型锁定融合器单节段固定椎体术治疗...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CDF)联合前路颈椎桥型锁定融合器固定单节段椎体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术后椎间隙塌陷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采用ACDF联合前路颈椎桥型锁定融合器单节段固定椎体术治疗的62例CS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根据患者随访期间发生椎间隙塌陷(CS)的情况绘制患者的生存曲线。根据患者在随访期内是否发生CS分为塌陷组和未塌陷组。对两组间年龄、性别、吸烟史、骨密度、手术节段、术前颈椎生理曲度(CA)、前后凸角(SA)、前高度(ADH)、后高度(PDH)等因素进行COX单因素分析。对分析结果有差异的因素进一步做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最后绘制术前CA值预测患者术后CS的ROC曲线并分析术前CA值对于术后CS发生的最佳预测点。结果完成随访的有62例患者,有27例发生CS(塌陷组),35例至终未发生CS(非塌陷组)。患者的术前SA、术前CA、术前ADH对患者术后发生CS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手术节段、术前骨密度及术前PDH对患者术后发生CS无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将术前SA值、CA值、ADH进一步行COX多因素分析,术前SA值以及ADH对术后CS的发生无显著影响(P> 0. 05),患者术前CA值是术后CS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 461,P=0. 018)。术前CA评估术后CS发生的AUC为0. 753,术前CA的最佳预测值为2. 960,其敏感度为68. 6%,特异度为18. 5%。结论术前CA值是单节段ACDF联合颈椎桥型锁定融合器单节段椎体治疗CSM术后发生CS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其值取2. 960时,对术后发生CS的预测作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 盘切除植骨融合 前路颈桥型锁定融合器固定 隙塌陷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聚氨基酸/纳米羟基磷灰石/硫酸钙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下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中期临床随访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伟 杨曦 +6 位作者 宋跃明 刘立岷 胡博文 李涛 刘浩 龚全 马龙冰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0年第1期22-27,共6页
背景:在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下腰椎退行性疾病中,聚醚醚酮(PEEK)椎间融合器是临床首选的融合材料。其促植骨融合能力有限,且价格昂贵。一种新型聚氨基酸/纳米羟基磷灰石/硫酸钙(PAA/n-HA/CS)椎间融合器的早期临床效果良好... 背景:在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下腰椎退行性疾病中,聚醚醚酮(PEEK)椎间融合器是临床首选的融合材料。其促植骨融合能力有限,且价格昂贵。一种新型聚氨基酸/纳米羟基磷灰石/硫酸钙(PAA/n-HA/CS)椎间融合器的早期临床效果良好。目的:评价PAA/n-HA/CS融合器行TLIF治疗下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中期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纳入2014年3月至9月在我科接受单节段TLIF治疗的30例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术中植入PAA/n-HA/CS融合器,对照组植入PEEK融合器。试验组1例患者术后1年失访,其余患者均获36个月随访。试验组:男10例,女9例;年龄28~70岁,平均48.6岁。其中腰椎滑脱症14例,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症5例;手术节段:L4-L5 9例,L5-S1 10例。对照组:男3例,女7例;年龄36~68岁,平均48.0岁。其中腰椎滑脱症6例,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症3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后复发1例;病变节段:L4-L5 5例,L5-S1 5例。术前及术后随访均行X线及三维CT检查,测量患者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和前凸曲度评价手术效果,观察植骨融合情况。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下腰痛评分评价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随访各时间点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融合节段前凸曲度及ODI评分等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前及术后随访各时间点,两组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和36个月,试验组植骨融合率分别为95%、100%,对照组分别为90%、100%。两组植骨融合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A/n-HA/CS融合器能够有效恢复并维持融合节段的生理高度及曲度,显著促进植骨融合,其应用于经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中期随访效果较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基酸/纳米羟基磷灰石/硫酸钙 聚醚醚酮 融合器 退行性疾病 孔腰融合
下载PDF
自锁式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治疗多节段颈椎病及其中长期随访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泽 徐沁同 +2 位作者 孟德华 费琴明 张键 《中国临床医学》 2016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自锁式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可行性及中长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3年4月接受前路椎间盘切除,新融合器植骨,处理至少3个节段的多节段颈椎病患者34例,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 目的:探讨自锁式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可行性及中长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3年4月接受前路椎间盘切除,新融合器植骨,处理至少3个节段的多节段颈椎病患者34例,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价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神经及颈椎功能恢复情况;X线评价各时点颈椎前凸角恢复、颈椎间隙高度恢复情况,并与术前相比较;三维CT评价术后6个月、12个月植骨融合情况;Odom评价体系评价术后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患者随访18~30个月,平均24.3个月。患者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ND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点X线提示颈椎整体前凸角、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改善(P〈0.05),且随访期间维持良好。术后6个月CT显示确切融合率为62.4%,总融合率85.1%;术后12个月确切融合率为93.1%,总融合率100%。优良率为88.2%(30/34)。结论:颈椎自锁式零切迹椎间融合器可应用于多节段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中,能有效维持颈椎大范围减压后的整体曲度及椎间隙高度,保证植骨融合的成功,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锁定 融合器
下载PDF
颈椎桥形固定嵌片融合器在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大鹏 强晓军 +2 位作者 王振江 刘涛 杨光 《临床骨科杂志》 2018年第4期391-394,共4页
目的分析使用颈椎桥形固定嵌片融合器(ROI-C)进行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ROI-C进行颈椎前路手术治疗44例颈椎病患者(56个节段)。记录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对手术前后患者颈椎曲度、病变椎间隙高度、病变节段融合、邻... 目的分析使用颈椎桥形固定嵌片融合器(ROI-C)进行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ROI-C进行颈椎前路手术治疗44例颈椎病患者(56个节段)。记录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对手术前后患者颈椎曲度、病变椎间隙高度、病变节段融合、邻近节段退变情况进行评价,应用JOA评分及VAS评分评估手术前后神经恢复情况及颈部局部症状改善情况,并记录手术并发症。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手术时间60~150(85.4±10.4)min,出血量20~150(60.0±11.7)ml。颈椎曲度和病变椎间隙高度:术后3d、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均较术前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及VAS评分:术后7 d、1个月及末次随访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42例获得骨性融合,融合率达95.5%。未发生邻近节段退变。术后2例(4.5%)出现轻度吞咽困难,1例(2.3%)出现声音嘶哑,2例(4.5%)出现不同程度轴性症状,经对症治疗后均治愈。结论应用ROI-C进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组织损伤少,能有效恢复并长时间维持病变椎体间隙高度及颈椎曲度,提供早期椎体间稳定,椎体融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切除术 融合 桥形锁定融合器
下载PDF
椎间融合器材料:临床应用的优势与关注热点 被引量:8
18
作者 金贺荣 崔敬斌 邵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3592-3597,共6页
背景:椎间融合器已成为脊柱外科临床上不可或缺的植入物,随着材料科学和3D打印技术的发展,不同材料融合器的应用前景有待考究。目的:结合目前椎间融合器最新临床数据和新材料的研发,对融合器材料进行详细分析并作出展望。方法:由第一作... 背景:椎间融合器已成为脊柱外科临床上不可或缺的植入物,随着材料科学和3D打印技术的发展,不同材料融合器的应用前景有待考究。目的:结合目前椎间融合器最新临床数据和新材料的研发,对融合器材料进行详细分析并作出展望。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PubMed、Elsevier等数据库1989年1月至2020年12月发表的文献,着重检索现阶段椎间融合器材料在脊柱外科临床上的应用,中文检索词为"椎间融合器,生物相容性,骨科植入物,脊柱外科,3D打印融合器,可降解材料,聚醚醚酮融合器,氮化硅融合器",英文检索词"Interbody fusion cage,Biocompatibility,Orthopedic implants,Spinal surgery,3D printing interbody fusion cage,Biodegradable materials,PEEK fusion cage,Silicon nitride fusion cage"。结果与结论:椎间融合器材料种类繁多,可分为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目前临床常用的是聚醚醚酮及其复合材料融合器,其他材料也有了新的临床数据。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及3D打印的新型材料出现,金属多孔钛合金融合器在临床上效果显著。此外,融合器孔内的填充材料从自体骨和同种异体骨逐渐向可吸收的人工骨和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器 生物材料 脊柱融合 骨科植入物 3D打印技术 组织工程 聚醚醚酮 可降解材料
下载PDF
椎间融合器及其材料的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16
19
作者 赵勃然 郑修军 马金荣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15-321,共7页
背景:目前的椎间融合器发展迅速,很多融合器已经应用于临床,有些还处于实验阶段,各种融合器的特点鲜明,优缺点明显。目的:阐述椎间融合器的发展历程,对各种类型的融合器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以后的融合器发展做出相应的指导作用。方法:... 背景:目前的椎间融合器发展迅速,很多融合器已经应用于临床,有些还处于实验阶段,各种融合器的特点鲜明,优缺点明显。目的:阐述椎间融合器的发展历程,对各种类型的融合器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以后的融合器发展做出相应的指导作用。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1989年1月至2016年3月Pub Med数据库、中国知网的相关文章,英文检索词"interbody fusion cage,PEEK,TMC";中文检索词"椎间融合器,聚醚醚酮融合器,钛网"。共检索到106篇相关文献,38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结果与结论:在椎体间进行椎体融合是目前治疗脊柱退行性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目前在临床上使用的椎间融合器种类繁多,如钛网融合器、聚醚醚酮融合器、可吸收融合器等。融合器中可采用的移植物也多种多样,如自体骨、异体骨、合成骨、骨形态发生蛋白等。文章详细的描述了椎间融合器的发展历程,并着重阐述了临床上常用的椎间融合器,对未来椎间融合器的前景做出了估计,最后对椎间融合器的发展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相容性材料 脊柱融合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融合器 移植物 退行性变 钛网 聚醚醚酮融合器 可吸收融合器
下载PDF
新型同种异体骨椎间融合器治疗颈椎病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方青 李洋 +3 位作者 武文杰 刘勋 许建中 罗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77-884,共8页
目的评价新型同种异体骨椎间融合器治疗颈椎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观察融合器下沉对术后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BioCage~?融合器和PEEK融合器行单节段前路颈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术(anterior cervic... 目的评价新型同种异体骨椎间融合器治疗颈椎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观察融合器下沉对术后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BioCage~?融合器和PEEK融合器行单节段前路颈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的颈椎病患者80例,通过颈椎正侧位X线片及CT评估颈椎曲度、椎间高度、融合器位置和融合情况。使用VAS和NDI评分评估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观察新型同种异体骨椎间融合器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43例单节段颈椎病患者采用BioCage~?融合器行ACDF手术,男性29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50. 44(24~81)岁; 37例患者采用PEEK融合器行ACDF手术,男性26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49. 31(24~78)岁;随访时间12~36(平均23. 02)个月。Biocage组和PEEK组随访中颈椎曲度较术前明显改善(P <0. 05),椎间高度末次随访时虽有丢失,但仍较术前明显恢复(P <0. 05)。随访时患者VAS和NDI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 <0. 05)。术后即刻与术后1年融合器后缘到椎体后壁距离(D-PCW)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两组融合器下沉高度及下沉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个月,根据CT判断BioCage~?组全部融合,融合率为100%(43/43); PEEK组有1例未融合,融合率为97. 30%(36/37)。术后6个月两组均全部融合。本组患者中共有17例术后出现融合器下沉,其中BioCage~?组9例,PEEK组8例,VAS及NDI评分分别降低3. 94(5. 09~1. 15)、26. 87(35. 34~8. 47),与未下沉患者VAS及N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新型同种异体骨椎间融合器按国人颈椎解剖外形设计,终板骨性接触面积大,表面齿状突起可有效防止融合器的滑移,提供术后即刻稳定性,有利于恢复颈椎正常生理前凸,治疗单节段颈椎病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 同种异体骨 融合器 聚醚醚酮 脊柱融合 下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