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1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桦褐孔菌菌丝体发酵产活性多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梦雅 刘萍 +1 位作者 佟世生 李青静 《中国食品工业》 2024年第2期152-154,共3页
本文通过液体深层发酵培养桦褐孔菌菌丝体的方式,以胞内和胞外多糖产量以及发酵代谢产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为指标,对发酵培养基营养成分和培养条件进行了单因素优化研究。经过优化的发酵培养基营养组成为:葡萄糖20g/L、牛肉膏4 g/... 本文通过液体深层发酵培养桦褐孔菌菌丝体的方式,以胞内和胞外多糖产量以及发酵代谢产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为指标,对发酵培养基营养成分和培养条件进行了单因素优化研究。经过优化的发酵培养基营养组成为:葡萄糖20g/L、牛肉膏4 g/L、K_(2)HPO_(4)1g/L、无水MgSO_(4)·1g/L、MnSO_(4)·H_(2)O 0.1g/L。桦褐孔菌菌丝体在优化后培养基中产生的发酵液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为67.08%,是未经优化的4.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发酵培养 多糖 Α-葡萄糖苷酶 降血糖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研究桦褐孔菌多糖对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血脂作用
2
作者 杨文闯 叶思萍 +5 位作者 刘馨竹 郭乃源 刘可艺 宋雨馨 林睿 郭笑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6期49-56,共8页
该文研究桦褐孔菌多糖(Inonotus obliquus polysaccharides,IOP)对高脂血症大鼠肝组织内源代谢物的影响,探讨桦褐孔菌多糖降血脂的机制。通过高脂饮食诱导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检测大鼠血清中相关指标含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 该文研究桦褐孔菌多糖(Inonotus obliquus polysaccharides,IOP)对高脂血症大鼠肝组织内源代谢物的影响,探讨桦褐孔菌多糖降血脂的机制。通过高脂饮食诱导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检测大鼠血清中相关指标含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率质谱仪在正离子与负离子两种模式下,结合生物信息分析进行质谱数据解读,筛选桦褐孔菌多糖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作用的差异代谢物,分析其可能涉及的代谢通路。结果表明:模型组(model group,MG)大鼠体质量增长较快,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PC)组与桦褐孔菌多糖(inonotus obliquus polysaccharide,IOP)组大鼠体质量增长趋势相近;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与MG相比,IOP使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肝脏代谢组学结果表明,与MG组相比,IOP组大鼠肝组织中脱氧胆酸、17-羟基亚麻酸、12,13-二羟基丙酮等16种代谢物发生显著变化,涉及代谢通路为核黄素代谢、亚油酸代谢、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以及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基于代谢组学结果表明桦褐孔菌多糖对高脂血症大鼠有一定干预作用,可能与核黄素代谢、亚油酸代谢、脂肪酸生物合成以及胆汁酸生物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代谢组学 高脂血症 肝脏 代谢通路
下载PDF
桦褐孔菌总多糖的含量测定及不同部位含量比较
3
作者 段雨晴 陈树和 +3 位作者 朱田密 闫斌 周从辉 胡晓雪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4期67-70,共4页
目的:评价桦褐孔菌药材质量,建立桦褐孔菌药材总多糖含量测定方法,并比较桦褐孔菌不同部位中总多糖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桦褐孔菌中总多糖的含量,并对桦褐孔菌药材黑褐色外壳和内部黄色菌肉中总多糖含量进行比... 目的:评价桦褐孔菌药材质量,建立桦褐孔菌药材总多糖含量测定方法,并比较桦褐孔菌不同部位中总多糖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桦褐孔菌中总多糖的含量,并对桦褐孔菌药材黑褐色外壳和内部黄色菌肉中总多糖含量进行比较。结果:无水葡萄糖质量浓度在18.03~108.19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总多糖含量测定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的RSD均小于3%(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97%(RSD=2.86%);23批桦褐孔菌药材总多糖含量为24.71~90.33 mg/g,桦褐孔菌黑褐色外壳中的总多糖含量明显高于内部菌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重复性、稳定性、可操作性良好,可为桦褐孔菌药材的质量控制和质量标准提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含量测定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质量控制
下载PDF
桦褐孔菌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与血脂的影响
4
作者 杨爱格 刘璠 +4 位作者 郭玉卿 宋丹 武艳 贾新菊 魏磊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385-1387,1446,共4页
目的 探讨桦褐孔菌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与血脂的影响,为桦褐孔菌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2020年4月—2022年12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实验组在原治疗方案基... 目的 探讨桦褐孔菌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与血脂的影响,为桦褐孔菌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2020年4月—2022年12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实验组在原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桦褐孔菌提取物2 g口服,3次/d,对照组继续原治疗方案不变。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24周末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记录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过程中,实验组因出现脑血管疾病退出1例,因对桦褐孔菌不耐受退出2例,因不能坚持随访退出2例;对照组因胃部不适退出1例,因不能坚持随访退出2例。2组患者治疗12周、24周末FPG、2hPG、HbA1c、TG、TC、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但2组治疗12周末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24周末,实验组TG、TC、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其余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桦褐孔菌可安全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但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未见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患者 血糖 血脂
下载PDF
桦褐孔菌发酵豆乳的工艺探究及品质分析
5
作者 王艳 刘欣 +4 位作者 孙立瑞 窦博鑫 辛嘉英 张娜 张兰威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1期106-114,共9页
为开发出一种新型桦褐孔菌发酵豆乳饮料,采用液体发酵技术,以东北黄豆为原料,以桦褐孔菌为发酵剂研制发酵型功能性豆乳饮料。以桦褐孔菌发酵豆乳多糖含量作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法对桦褐孔菌豆乳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 为开发出一种新型桦褐孔菌发酵豆乳饮料,采用液体发酵技术,以东北黄豆为原料,以桦褐孔菌为发酵剂研制发酵型功能性豆乳饮料。以桦褐孔菌发酵豆乳多糖含量作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法对桦褐孔菌豆乳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桦褐孔菌豆乳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接种量6.3%、豆浆添加量119 mL、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4 d,测得多糖含量4.55μg/mL。发酵后饮料添加5%蔗糖、0.10%乳酸和2.00%的蜂蜜可明显提高产品适口性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发酵 响应面法 配方研制 豆乳饮料
下载PDF
桦褐孔菌品质鉴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6
作者 常明珠 李亭昱 +3 位作者 崔云鹤 刘腾达 郭笑 母润红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确定桦褐孔菌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对桦褐孔菌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方法应用水提法、超声法、微波法和酶法分别对桦褐孔菌多糖进行3次提取;以VC为对照,测定桦褐孔菌多糖对FRAP、DPPH·、·OH和ABTS·的还原能力... 目的确定桦褐孔菌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对桦褐孔菌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方法应用水提法、超声法、微波法和酶法分别对桦褐孔菌多糖进行3次提取;以VC为对照,测定桦褐孔菌多糖对FRAP、DPPH·、·OH和ABTS·的还原能力。结果超声法在料液比m(g)∶V(mL)=1∶20、超声功率400 W、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90 min时,多糖提取率最高,为10.35%;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显示,当桦褐孔菌的多糖浓度为400μg/mL时,其总抗氧化能力相当于244.04μmol/L的FeSO 4,对DPPH·的清除率较弱,对·OH和ABTS·的清除率均可达80%以上。结论超声法提取桦褐孔菌多糖效果最好,其抗氧化活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抗氧化
下载PDF
桦褐孔菌提取物对黄曲霉素B_(1)暴露小鼠肝损伤的缓解作用
7
作者 赵成铭 谢为天 +4 位作者 林红英 胡颍昕 马文澳 李颖 陈志宝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64-874,共11页
[目的]探究桦褐孔菌提取物(IOE)对黄曲霉毒素B1(AFB_(1))暴露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30只6周龄、体重相近的SPF级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连续灌胃蒸馏水10 d;AFB_(1)组第1~7天连续灌胃蒸馏水,第8~10天连续... [目的]探究桦褐孔菌提取物(IOE)对黄曲霉毒素B1(AFB_(1))暴露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30只6周龄、体重相近的SPF级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连续灌胃蒸馏水10 d;AFB_(1)组第1~7天连续灌胃蒸馏水,第8~10天连续灌胃2 mg/kg AFB_(1);不同浓度IOE组第1~7天分别连续灌胃25、50和100 mg/kg IOE,第8~10天各组均连续灌胃2 mg/kg AFB_(1),灌胃剂量均为0.2 mL,每天1次。试验结束后对小鼠称重并采集血液、肝脏组织,统计肝脏指数;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肝脏细胞凋亡情况。通过细胞毒性试验,筛选AFB_(1)诱导AML12细胞损伤最适条件,并以此建立肝损伤模型,给予不同浓度IOE进行干预,利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确定IOE防治AFB_(1)诱导AML12细胞损伤的剂量范围。使用ELISA法检测血清和细胞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脏和AML12细胞中TNF-α、IL-6、IL-1β、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基因mRNA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脏和AML12细胞中NLRP3、Bax和Bcl-2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FB_(1)组肝细胞排列紊乱、细胞肿胀,细胞凋亡率极显著升高(P<0.01);血清中TNF-α、IL-6、IL-1β含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肝脏中TNF-α、IL-6、IL-1β、NLRP3和Bax基因表达量均极显著升高,Bcl-2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NLRP3和Bax蛋白水平极显著升高,Bcl-2蛋白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与AFB_(1)组相比,不同浓度IOE组小鼠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细胞排列整齐,细胞凋亡率极显著降低(P<0.01);血清TNF-α、IL-6、IL-1β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肝脏TNF-α、IL-6、IL-1β、NLRP3和Bax基因mRNA表达量极显著降低,Bcl-2基因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NLRP3和Bax蛋白水平均极显著降低,Bcl-2蛋白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细胞毒性试验结果显示,AFB_(1)诱导AML12细胞损伤最适条件为10μg/mL AFB_(1)作用24 h, IOE防治AFB_(1)诱导AML12细胞损伤的浓度梯度为1.5、3、6μg/mL。体外试验结果显示,AML12细胞中各炎性因子分泌、凋亡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量变化趋势与体内试验结果均一致。[结论]IOE可通过调节NLRP3、Bax和Bcl-2表达抑制炎性因子分泌,降低细胞凋亡,进而缓解AFB_(1)暴露引起的小鼠肝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物(IOE) 黄曲霉毒素B_(1)(AFB_(1)) 肝脏 凋亡 炎症
下载PDF
桦褐孔菌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关洋莹 唐守方 +6 位作者 彭雨鑫 李梦媛 刘赢心 蒋璥远 冯淑婷 张新民 武毅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463-467,共5页
糖尿病的特征为高血糖,是一种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并降低生活质量的代谢疾病。近年来糖尿病患病人数不断增加,有关糖尿病预防和治疗药物的研发和应用越来越多。桦褐孔菌是一种可食用的真菌,具备多种生物学功能,在降血糖方面效果尤其显著。... 糖尿病的特征为高血糖,是一种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并降低生活质量的代谢疾病。近年来糖尿病患病人数不断增加,有关糖尿病预防和治疗药物的研发和应用越来越多。桦褐孔菌是一种可食用的真菌,具备多种生物学功能,在降血糖方面效果尤其显著。但桦褐孔菌抗糖尿病作用机制复杂多样,仍需要探索和总结。现将对桦褐孔菌降血糖的物质组成以及可能的相关作用机制进行阐述,以期为桦褐孔菌用于糖尿病预防和治疗及新药研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三萜 降血糖 氧化应激
下载PDF
桦褐孔菌产降血糖活性物质分批发酵动力学研究
9
作者 王梦雅 佟世生 +1 位作者 刘萍 李青静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9-134,共6页
该研究通过液体深层发酵培养桦褐孔菌菌丝体的方式,研究桦褐孔菌发酵产具有降血糖活性代谢产物过程中不同初始葡萄糖添加量与菌丝体生长、桦褐孔菌基质消耗及降血糖代谢产物形成之间随培养时间变化的规律并建立分批发酵动力学模型。结... 该研究通过液体深层发酵培养桦褐孔菌菌丝体的方式,研究桦褐孔菌发酵产具有降血糖活性代谢产物过程中不同初始葡萄糖添加量与菌丝体生长、桦褐孔菌基质消耗及降血糖代谢产物形成之间随培养时间变化的规律并建立分批发酵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桦褐孔菌菌丝体生长及降血糖活性代谢产物的形成在以30 g/L葡萄糖为碳源时最佳,与20 g/L葡萄糖为碳源的初始条件相比生物量提高了10.87%,最大生长速率提高了11.9%,最大比生长速率提升了19.3%,降血糖活性代谢产物形成的最大速率以及最大比形成速率分别提升了27.9%、50.57%,此时发酵液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达到最高89.82%,且此时的最大基质消耗速率均高于其他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发酵培养 发酵动力学 Α-葡萄糖苷酶 降血糖
下载PDF
桦褐孔菌提取物对阿托伐他汀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10
作者 李毅 李建宽 +1 位作者 杨红 李青山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6,共9页
为了研究桦褐孔菌提取物(IOE)对阿托伐他汀(ATO)致小鼠药物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本试验将48只雄性昆明系小鼠随机分为6个组:对照组、模型组、IOE低、中、高剂量组[100、200、400 mg/(kg·bw)]和双环醇组[200 mg/(kg·bw)]... 为了研究桦褐孔菌提取物(IOE)对阿托伐他汀(ATO)致小鼠药物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本试验将48只雄性昆明系小鼠随机分为6个组:对照组、模型组、IOE低、中、高剂量组[100、200、400 mg/(kg·bw)]和双环醇组[200 mg/(kg·bw)],采用ATO灌胃造模。除模型组外,IOE低、中、高剂量组给予不同浓度IOE,双环醇组给予双环醇作为阳性对照药物,连续灌胃2个月后,测定各组小鼠肝脏指数,检测肝功能、肝脏抗氧化应激和抗炎指标,观察各组小鼠的肝脏组织病理学特征,并检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脏指数极显著升高(P<0.01);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磷酸化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B细胞淋巴瘤因子(Bcl-2)相关蛋白X(Bax)蛋白表达极显著升高(P<0.01),Bcl-2蛋白表达无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IOE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ALT、AST、TNF-α、IL-1β和IL-6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ALP水平显著下降(P<0.05);肝脏组织中SOD、CAT和GSH-Px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具有剂量依赖性;JNK和p38磷酸化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Bax蛋白表达极显著降低(P<0.01),Bcl-2蛋白表达无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IOE低、中、高剂量组和双环醇组小鼠肝脏病理损伤明显减轻。结果表明,IOE对ATO致小鼠药物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体内抗氧化酶活性、抑制炎症和细胞凋亡以及激活MAPK信号通路有关。本试验结果可为预防和治疗临床长期服用ATO产生的肝毒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药物性肝损伤 氧化应激
下载PDF
桦褐孔菌口服佐剂对禽类疫苗的体液免疫增强作用研究
11
作者 杨硕 费智国 +9 位作者 郭梦帅 郭玲 陈智 张琳 丁志勇 关红艳 赵晓明 黄悦妍 刘娜 刘建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7期94-97,共4页
为了明确桦褐孔菌发酵产物(Inonotus obliquus fermentation product,IOFP)作为禽类疫苗佐剂的适用性,选择商品化禽流感灭活疫苗和鸭坦布苏病毒弱毒活疫苗分别免疫SPF鸡和SPF鸭,并饲喂含0.8%IOFP的饲粮,同时设置饲喂商品化饲粮的对照组... 为了明确桦褐孔菌发酵产物(Inonotus obliquus fermentation product,IOFP)作为禽类疫苗佐剂的适用性,选择商品化禽流感灭活疫苗和鸭坦布苏病毒弱毒活疫苗分别免疫SPF鸡和SPF鸭,并饲喂含0.8%IOFP的饲粮,同时设置饲喂商品化饲粮的对照组。在免疫后不同时间点采集鸡和鸭的外周血,分离血清后分别测定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特异性血凝抑制(hemagglutinin inhibition,HI)抗体、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特异性抗体及二者中和抗体效价。使用统计学方法评价IOFP对机体体液免疫反应的影响。鸭免疫后28 d使用DTMUV强毒株攻毒,持续检测泄殖腔排毒量,以确定IOFP对DTMUV排毒量的影响。结果显示,IOFP作为口服佐剂能够显著提升AIV、DTMUV疫苗抗体和中和抗体水平,特别是对免疫早期抗体的改善效果尤为显著。此外,添加IOFP还能够减少DTMUV的排毒量,缩短排毒时间。由此可见,IOFP是一种禽类病毒性疫苗普遍适用的口服佐剂,对于缩短免疫“空窗期”、提升疫苗保护效果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产物 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 鸭坦布苏病毒弱毒活疫苗 抗体 中和抗体
下载PDF
桦褐孔菌黄酮对糖尿病肾病小鼠的治疗作用研究
12
作者 刘超楠 周晓霜 《中医药学报》 2024年第1期27-32,共6页
目的:研究桦褐孔菌黄酮对糖尿病肾病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取50只4周龄C57BL/6小鼠,随机抽取6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小鼠以链脲佐菌素(STZ)联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9周,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建模成功后取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缬... 目的:研究桦褐孔菌黄酮对糖尿病肾病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取50只4周龄C57BL/6小鼠,随机抽取6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小鼠以链脲佐菌素(STZ)联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9周,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建模成功后取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缬沙坦20 mg/kg)和桦褐孔菌黄酮低(50 mg/kg)、中(100 mg/kg)、高(200 mg/kg)剂量组,每组6只。连续灌胃给药6周,6周后,观察小鼠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中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及其上清液中分泌的外泌体表面MHC-Ⅱ、CD86、CD54与CD80等分子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脾中CD3^(+)、CD4^(+)、CD8^(+)T淋巴细胞及其分泌的IFN-γ因子数量均减少(P<0.01)。经治疗后,各组小鼠细胞及外泌体表面分子MHC-Ⅱ、CD86、CD54、CD80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P<0.01),CD3^(+)、CD4^(+)、CD8^(+)T淋巴细胞及IFN-γ的数量也不同程度增加(P<0.05,P<0.01)。结论:桦褐孔菌黄酮可以提高糖尿病肾病小鼠的免疫功能,对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黄酮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斑褐孔菌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表征
13
作者 刘彤 申永叶 +1 位作者 贾启超 郭远强 《药学研究》 CAS 2024年第7期653-658,666,共7页
目的对从斑褐孔菌中分离纯化出的均一酸性多糖BHP90-3L进行结构解析和表征。方法采用DEAE-琼脂糖凝胶、Sephadex G-75等柱色谱,对斑褐孔菌多糖进行分离纯化。运用单糖组成分析、红外分析、甲基化分析和核磁共振图谱分析等方法,对分离得... 目的对从斑褐孔菌中分离纯化出的均一酸性多糖BHP90-3L进行结构解析和表征。方法采用DEAE-琼脂糖凝胶、Sephadex G-75等柱色谱,对斑褐孔菌多糖进行分离纯化。运用单糖组成分析、红外分析、甲基化分析和核磁共振图谱分析等方法,对分离得到的斑褐孔菌酸性多糖BHP90-3L的绝对分子量(M_(w))、单糖组成、糖苷键类型、糖苷键连接方式和构象等进行研究,确定其结构。结果BHP90-3L是一种分子量为9.489×10^(3) Da的酸性杂多糖,主要含有甘露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各单糖组成摩尔比为2.78∶1.72∶7.17∶1.00;由GC-MS和核磁结果推测BHP90-3L主链连接方式是→6)-α-D-Man p-(1→、→3)-β-D-Glc p-(1→、→3)-β-D-Glc p A-(1→、→3,4)-α-D-Man p-(1→、→6)-α-D-Man p-(1→,其中→3)-β-D-Glc p-(1→、→3)-β-D-Glc p A-(1→均具有重复单元,侧链仅有β-D-Gal p-(1→。刚果红试验表明BHP90-3L不具有三股螺旋结构。结论斑褐孔菌多糖BHP90-3L是从斑褐孔菌中分离得到的新的均一酸性多糖,对其结构的研究,为斑褐孔菌多糖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多糖 分离纯化 结构解析
下载PDF
复方桦褐孔菌咀嚼片的制备及对高血脂症小鼠降血脂作用
14
作者 苗利 李鑫 隆海鸣 《特产研究》 2024年第1期102-110,共9页
为研发一种以桦褐孔菌和山楂为原料药制备的咀嚼片,并对成品的降血脂作用进行验证。本研究采用单因素方法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咀嚼片最优制备工艺,测定小鼠血清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谷... 为研发一种以桦褐孔菌和山楂为原料药制备的咀嚼片,并对成品的降血脂作用进行验证。本研究采用单因素方法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咀嚼片最优制备工艺,测定小鼠血清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的水平变化,判断咀嚼片降血脂作用。结果表明,最佳处方工艺为30%主药,42.48%淀粉,26%甘露醇,0.02%阿斯巴甜以及1.5%硬脂酸镁;60%乙醇为润湿剂,过14目筛制粒,65℃干燥35 min。制备所得的咀嚼片可显著降低TC、TG、LDL-C、ALT、AST水平,复方桦褐孔菌咀嚼片可以显著改善高脂血症小鼠血脂水平,修复高脂饮食诱发的肝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 咀嚼片 降血脂 制剂工艺
下载PDF
桦褐孔菌液态发酵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周彬 谢小花 《食药用菌》 2024年第3期157-161,共5页
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是一种名贵的药用真菌,含有多糖、多酚、三萜类、类固醇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野生桦褐孔菌生长缓慢且稀少,较多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液态发酵所得桦褐孔菌与野生桦褐孔菌成分基本相似。本文综述了桦褐孔菌的发... 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是一种名贵的药用真菌,含有多糖、多酚、三萜类、类固醇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野生桦褐孔菌生长缓慢且稀少,较多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液态发酵所得桦褐孔菌与野生桦褐孔菌成分基本相似。本文综述了桦褐孔菌的发酵培养基优化,液态发酵条件,多糖、多酚物质、三萜类等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为其液态发酵、发酵产物、生物活性的进一步研究及相关功能性产品的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发酵 发酵培养基 发酵产物 生物活性
下载PDF
桦褐孔菌的生药学鉴别研究
16
作者 朱田密 段雨晴 +3 位作者 王思萌 陈树和 杨莹 陈科力 《中国药师》 CAS 2024年第7期1108-1114,共7页
目的研究中药材桦褐孔菌的生药鉴别方法及特征。方法从东北原产地采集样品,采用来源、分子生物学、性状、显微等鉴定法和HPLC法对桦褐孔菌药材和其非纯粹菌体、伪品进行研究。结果桦褐孔菌外形为瘤状团块,微观构造为菌丝紧密交联状,药... 目的研究中药材桦褐孔菌的生药鉴别方法及特征。方法从东北原产地采集样品,采用来源、分子生物学、性状、显微等鉴定法和HPLC法对桦褐孔菌药材和其非纯粹菌体、伪品进行研究。结果桦褐孔菌外形为瘤状团块,微观构造为菌丝紧密交联状,药用部位为菌核,而非当前中药材标准所述的“子实体”。桦褐孔菌药材中偶见极少量的菌管组织与菌肉。管孔类圆形,直径130~190μm,破裂;管壁构造特别,由纵向排列的直径为2~5~8μm的小包室构成。非纯粹菌体系被菌丝渗透已腐朽的宿主木质部,所含栓菌酸和麦角甾醇含量显著低于纯粹菌核(P<0.05)。桦褐孔菌与伪品树瘤的显微结构和HPLC指纹图谱区别明显。结论所用方法能对桦褐孔菌药材进行真伪鉴别以及药材品质辨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部位 基原调查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分子生物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桦褐孔菌菌丝体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降血糖能力测定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盛宇 张淑梅 +5 位作者 王玉霞 田缘 马俊秀 胡基华 潘钰 韩增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10-117,共8页
以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菌丝体为试验材料,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从提取时间、液料比和提取温度3个因素优化桦褐孔菌菌丝体多糖的提取工艺,并研究粗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菌丝体为试验材料,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从提取时间、液料比和提取温度3个因素优化桦褐孔菌菌丝体多糖的提取工艺,并研究粗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桦褐孔菌菌丝体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97℃、液料比51∶1(mL/g)、提取时间1.9 h、提取3次,在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为(8.02±0.45)%。体外酶抑制试验表明,桦褐孔菌菌丝体多糖浓度为10 mg/mL时,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率分别为(77.64±1.78)%和(39.20±1.17)%,二者的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分别为3.07 mg/mL和17.20 mg/mL,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明显,表明其具有较好的降血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体 多糖 提取工艺 Α-葡萄糖苷酶 Α-淀粉酶 降血糖
下载PDF
桦褐孔菌多糖复合运动饮品的制备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段胜利 窦彦丽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9-226,共8页
本研究以桦褐孔菌多糖为原料,并辅以蔗糖、柠檬酸、羧甲基纤维素钠与黄原胶以及复合维生素基料,利用响应面试验优化桦褐孔菌多糖复合运动饮品的最佳加工工艺。利用Fenton反应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以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比色... 本研究以桦褐孔菌多糖为原料,并辅以蔗糖、柠檬酸、羧甲基纤维素钠与黄原胶以及复合维生素基料,利用响应面试验优化桦褐孔菌多糖复合运动饮品的最佳加工工艺。利用Fenton反应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以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比色法分析桦褐孔菌多糖复合饮品对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桦褐孔菌多糖添加量2.1%、蔗糖添加量6.0%、柠檬酸添加量0.15%,并添加0.10%复配稳定剂后,制得的饮品颜色透亮,酸甜适中,口感爽滑。抗氧化试验表明,1 mL的复合饮品对·OH、O2-和DPPH·的清除率分别为52.13%、40.26%、36.23%。可见桦褐孔菌多糖复合运动饮品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为桦褐孔菌的产品开发及深度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复合饮品 运动 抗氧化
下载PDF
液体发酵桦褐孔菌胞内多糖提取及抗氧化活性测定 被引量:1
19
作者 金东箭 金朝霞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4-52,68,共10页
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多糖因具有良好的功能性调味特性,引起了食品行业的广泛关注。然而,目前对液体纯化培养桦褐孔菌胞内多糖的研究较少,缺乏系统的提取工艺优化和性质分析。该研究旨在比较热水浸提法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桦褐... 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多糖因具有良好的功能性调味特性,引起了食品行业的广泛关注。然而,目前对液体纯化培养桦褐孔菌胞内多糖的研究较少,缺乏系统的提取工艺优化和性质分析。该研究旨在比较热水浸提法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桦褐孔菌胞内多糖的提取效果,并利用Design Expert 13.0软件构建超声波提取以及热水浸提桦褐孔菌胞内多糖的响应面模型。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优于热水浸提法,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508.25 W、料液比1∶19.38、超声时间18.40 min。在此条件下,桦褐孔菌胞内多糖的最佳理论预测值为43.81 mg/g。此外,该研究还探讨了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得到的桦褐孔菌胞内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发现其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OH)均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其IC50值分别为1.70,1.98 mg/mL。该研究为桦褐孔菌胞内多糖的工业化生产以及其在食品风味物质的开发利用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内多糖 超声波辅助提取 Design Expert 13.0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桦褐孔菌多糖IOP3a体内抗肿瘤活性及其机制 被引量:14
20
作者 陈义勇 黄友如 +2 位作者 刘晶晶 郑丽雪 徐兵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83-988,共6页
通过建立裸鼠淋巴瘤细胞Jurkat模型,对桦褐孔菌多糖IOP3a的体内抗肿瘤活性及其机制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IOP3a高、中剂量组瘤重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抑制率分别为69.28%和57.62%,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 通过建立裸鼠淋巴瘤细胞Jurkat模型,对桦褐孔菌多糖IOP3a的体内抗肿瘤活性及其机制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IOP3a高、中剂量组瘤重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抑制率分别为69.28%和57.62%,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随着剂量的增加,脾脏指数有逐步增加的趋势,具有升高裸鼠WBC和淋巴细胞的功能,同时对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TNF-α和L-1β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组织病理学观察表明,IOP3a可使肿瘤组织中呈现明显的肿瘤坏死灶,瘤组织出现坏死的现象。免疫组化表明,IOP3a通过促进肿瘤组织细胞中Bax蛋白表达、抑制Bcl-2表达起到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体内抗肿瘤 活性 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