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梁启超的戏曲创作与近代戏曲变革 被引量:6
1
作者 左鹏军 《中州学刊》 CSSCI 1999年第4期95-101,共7页
本文以近代文化转型为背景,结合梁启超的文学理论思想,讨论梁启超的戏曲创作特点、戏曲史意义及其对中国近代戏曲变革的影响。文章指出:梁启超在戏曲样式、戏曲题材、戏曲人物、情节与冲突、戏曲语言等各个方面,都对中国古典戏曲进... 本文以近代文化转型为背景,结合梁启超的文学理论思想,讨论梁启超的戏曲创作特点、戏曲史意义及其对中国近代戏曲变革的影响。文章指出:梁启超在戏曲样式、戏曲题材、戏曲人物、情节与冲突、戏曲语言等各个方面,都对中国古典戏曲进行了探索和革新,这既影响和规定了本世纪初中国戏曲发展的总体风貌和基本走向,对中国戏曲变革作出了杰出贡献,也留下了值得认真总结、深入反思的理论经验和创作教训。梁启超的戏曲创作与他在文学理论、散文、诗词、小说等方面的大胆探索、卓越建树一道,构成了一座中国文学由古代走向现代的标志性高峰,这座高峰承前启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戏曲创作中国近代戏曲变革
下载PDF
梁启超与20世纪初中国戏曲变革
2
作者 左鹏军 《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23-31,共9页
本文讨论梁启超的戏曲创作及其对20 世纪初中国戏曲变革的影响。指出:梁启超的戏曲创作,在样式、题材、人物、情节与冲突、语言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探索和革新,这既影响和规定了本世纪初中国戏曲发展的总体风貌和历史走向,也留下... 本文讨论梁启超的戏曲创作及其对20 世纪初中国戏曲变革的影响。指出:梁启超的戏曲创作,在样式、题材、人物、情节与冲突、语言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探索和革新,这既影响和规定了本世纪初中国戏曲发展的总体风貌和历史走向,也留下了值得认真总结、深入反思的实践经验和创作教训。他的戏曲创作与他在文学理论、散文、诗词、小说等方面的成就一道,构成了梁启超这座20 世纪中国文学的一大高峰,这座高峰承前启后,对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角色 戏剧冲突 语言 戏曲样式 戏曲题材 梁启超 20世纪 戏曲变革 中国 文学贡献 文学影响
全文增补中
甲午战争与梁启超的戏曲创作
3
作者 徐燕琳 《关东学刊》 2017年第2期75-84,共10页
甲午战争对梁启超造成了深刻的影响,成为梁启超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的起点,也直接触发了梁启超的戏曲创作。在《劫灰梦传奇》《新罗马传奇》《侠情记传奇》《班定远平西域》四个剧作部分或全部的创作中,梁启超寄予了他的激愤和深情,希望... 甲午战争对梁启超造成了深刻的影响,成为梁启超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的起点,也直接触发了梁启超的戏曲创作。在《劫灰梦传奇》《新罗马传奇》《侠情记传奇》《班定远平西域》四个剧作部分或全部的创作中,梁启超寄予了他的激愤和深情,希望能够唤醒国民,在国民中树立尚武精神、新国民观念,团结奋进,救亡图存。梁启超的戏曲创作与其政治思想和社会活动相辅相成,也是他自身爱国情怀和切实行动的直接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甲午战争 戏曲创作 戏曲理论 近代文学 戏曲
下载PDF
近代戏曲变革与“四大名旦”崛起
4
作者 郭克俭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共9页
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戏曲快速发展的时代,运用历史文献、戏曲批评和艺术分析等研究方法,对20世纪初叶相继出现的两次戏曲变革给予资料爬梳、艺术分析和理性把握,认为传统戏曲的变革是与江南民族资本主义兴起密切关联而肇事兴起的,是在文... 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戏曲快速发展的时代,运用历史文献、戏曲批评和艺术分析等研究方法,对20世纪初叶相继出现的两次戏曲变革给予资料爬梳、艺术分析和理性把握,认为传统戏曲的变革是与江南民族资本主义兴起密切关联而肇事兴起的,是在文化的激烈冲突与碰撞中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外来舞台艺术、在市场化舞台搬演竞争中逐步走向繁兴的,而其中的京剧艺术在这场变革中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最为突出。在流派纷呈、争奇斗艳的京剧舞台艺术中,尤以号称"四大名旦"的"梅程荀尚"共同托起了中国京剧20世纪上半叶的辉煌,创造了古典戏曲艺术至高无上的巅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 戏曲变革 四大名旦 艺术成就
下载PDF
吴承烜生平事蹟與戲曲創作考辨
5
作者 左鵬軍 《戏曲与俗文学研究》 2016年第1期191-198,共8页
民國初期戲曲家吴承烜,長期以來鮮受關注,其生卒及事蹟時有歧説,今據有關文獻作訂正;吴氏所作戲曲,尚存四種,嘗刊於報章,或有單行本,頗具影響,但近人曲目著録時,或有闕漏,或存失誤,今作匡正補充,並考其代表作品。
关键词 吴承烜 生卒年 戲曲創作 版本史實 中國近代
下载PDF
现代戏曲音乐的发展 被引量:3
6
作者 汪人元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03-109,共7页
一、剧种的重新定位 具有八百年历史的中国戏曲曾由于自身的传统不断,并在民间蓬勃地生长,故始终显示着青春的活力。然而,经过天翻地复般的历史变革,面对步入现代社会、并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新局面,戏曲又多少表现出历史文化积淀的苍老。... 一、剧种的重新定位 具有八百年历史的中国戏曲曾由于自身的传统不断,并在民间蓬勃地生长,故始终显示着青春的活力。然而,经过天翻地复般的历史变革,面对步入现代社会、并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新局面,戏曲又多少表现出历史文化积淀的苍老。戏曲一以贯之的传承与发展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音乐 中国戏曲 社会主义服务 历史文化积淀 剧种 历史变革 现代社会 音乐创作 作曲家 现代戏曲
下载PDF
论晚清戏曲改良的历史地位 被引量:1
7
作者 司群华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1期30-34,共5页
晚清是中国戏剧发展的一个极其特殊的阶段,它是中国传统戏剧向现代化戏剧蜕变的重要准备时期。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常常过分看重它和古典戏曲相联系的部分,把它纳入古典戏曲研究的范围,而对晚清戏曲最重要的某些方面却往往忽略。其实,晚... 晚清是中国戏剧发展的一个极其特殊的阶段,它是中国传统戏剧向现代化戏剧蜕变的重要准备时期。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常常过分看重它和古典戏曲相联系的部分,把它纳入古典戏曲研究的范围,而对晚清戏曲最重要的某些方面却往往忽略。其实,晚清戏剧对传统戏剧的偏离超过它对传统的历史继承,其戏曲改良理论是中国近代戏剧变革的观念体现,我们应该从现代戏剧发展的角度去认识它对古典戏曲所作的变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晚清戏剧的独特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改良 晚清戏曲 古典戏曲理论 戏剧观念 历史地位 近代资产阶级 中国戏剧 新剧 梁启超 戏剧理论
下载PDF
中国近代戏剧理论述评
8
作者 陈永标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83-89,共7页
我国古代戏剧理论,如同小说理论一样,经历了一个长期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尽管在宋元之际,我国剧坛已经有了宋元杂剧的问世,但由于封建士大夫和正统文人对戏剧小说的歧视,使戏剧理论迟迟未能产生.只有到了明代中叶以后,由于资本主义因素的... 我国古代戏剧理论,如同小说理论一样,经历了一个长期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尽管在宋元之际,我国剧坛已经有了宋元杂剧的问世,但由于封建士大夫和正统文人对戏剧小说的歧视,使戏剧理论迟迟未能产生.只有到了明代中叶以后,由于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和反封建道统思潮的掀起,同时也由于南方戏剧创作的繁荣,才有力地促进了戏剧理论批评的产生和发展.王骥德的《曲律》和李渔的《闲情偶寄》相继出现在明、清剧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艺术 近代戏剧 戏剧理论 戏剧创作 中国近代 《小说丛话》 述评 戏曲 国剧 国家思想
下载PDF
外来影响与中国近代戏剧变革模式的演进——兼谈改良戏曲与话剧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袁国兴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61-65,共5页
中国近代戏剧变革受到很大的外来影响,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那么抛开具体的作品“影响”关系不谈,国外戏剧是否可能作为一个整体存在而被中国戏剧变革运动所认同?它又给这一变革的道路选择和模式演进带来些什么启示和推动?也许这一论题... 中国近代戏剧变革受到很大的外来影响,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那么抛开具体的作品“影响”关系不谈,国外戏剧是否可能作为一个整体存在而被中国戏剧变革运动所认同?它又给这一变革的道路选择和模式演进带来些什么启示和推动?也许这一论题本身会对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提出挑战,但在中国近代社会的具体人文背景条件下,又似乎是可能的。本文拟就此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变革模式 传统戏曲 中国近代社会 话剧 中国戏剧 戏剧革新 戏曲改良 外来影响 近代戏剧 改良运动
原文传递
立体综合 以史带论——评《中国近代戏曲史》
10
作者 郭进怀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3-127,共5页
建国以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持编纂的古代与当代戏曲史学著作已经出版发行,近代史著作空缺的遗憾直到2011年7月才由贾志刚主编的《中国近代戏曲史》的出版得以消解。这是一部完全按照戏曲艺术自身规律进行年代划分并进行写作的戏曲著作... 建国以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持编纂的古代与当代戏曲史学著作已经出版发行,近代史著作空缺的遗憾直到2011年7月才由贾志刚主编的《中国近代戏曲史》的出版得以消解。这是一部完全按照戏曲艺术自身规律进行年代划分并进行写作的戏曲著作,文章采用史论结合、以史代论的方法,抓住近代戏曲艺术发展的最大特征"变"字来展开论述,从而全面完整、系统深入、立体综合地清晰展现了风云激荡的近代中国背景下的戏曲艺术的发展全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戏曲史》 传承 变革 史与论
原文传递
近代词、曲研究的双璧——读王国维和吴梅的词、曲论著 被引量:2
11
作者 万云骏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9年第1期19-24,共6页
王国维和吴梅都是中国近代的词、曲研究大家。作者认为,他们两人的成就和贡献是难分轩轾的。王国维的《中国戏曲考》是我国戏曲史之滥觞,尤对元戏评价精当;而吴梅的《中国戏曲概论》则弥补了王国维的不足,不仅指出了明、清戏曲嬗变的特... 王国维和吴梅都是中国近代的词、曲研究大家。作者认为,他们两人的成就和贡献是难分轩轾的。王国维的《中国戏曲考》是我国戏曲史之滥觞,尤对元戏评价精当;而吴梅的《中国戏曲概论》则弥补了王国维的不足,不仅指出了明、清戏曲嬗变的特点,还阐述了戏曲盛衰的规律,且能结合作家作品阐微索隐,语多中的,对人启发颇多。王国维《人间词话》影响很大,但终因其研究词的时间不长,故在强调'境界'说和对词人的评价上多有偏颇;而吴梅毕其一生工于词曲的研究、创作,情况自然有所不同,他的《词学通论》熔理论、历史、创作于一炉,对词人及各个时代词的成就的评价也较公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梅 近代 双璧 戏曲创作 《人间词话》 戏曲 中国戏曲 人的评价 曲学 词学通论
下载PDF
近代西学思潮对中国戏曲的影响——兼论近代中西戏曲文化交流的历史定位
12
作者 沈惠如 《戏曲研究》 2004年第1期158-170,共13页
中国文学史上的"近代"(指西元1840年鸦片战争起至西元1919年五·四运动止),是一个空前动荡的时代,旧有的制度和观念面临崩溃,新奇的事物又排山倒海而来,使得文学、戏曲均产生巨大变革。造成这种现象最重要的关键,就是&qu... 中国文学史上的"近代"(指西元1840年鸦片战争起至西元1919年五·四运动止),是一个空前动荡的时代,旧有的制度和观念面临崩溃,新奇的事物又排山倒海而来,使得文学、戏曲均产生巨大变革。造成这种现象最重要的关键,就是"西学东来"、"西风东渐",然而"西学东来"实可上溯至明代晚期,而承袭欧洲话剧体式的文明新戏亦影响着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剧坛,因此,若要探讨西方思潮对近代文学或戏曲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文化 中国戏曲 戏曲创作 戏曲改良运动 历史定位 近代文学 东来 中国文学史 西方思潮 春柳社
原文传递
试论近代文学的成因及发展
13
作者 汪聚应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1993年第Z1期56-60,50,共6页
在一八四○年到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这样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过渡时代,文学从内容到形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面貌和潮流,表现出它的政治性、战斗性和极大的变革性.在近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文学的革新是贯穿始终的线索,文学的... 在一八四○年到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这样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过渡时代,文学从内容到形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面貌和潮流,表现出它的政治性、战斗性和极大的变革性.在近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文学的革新是贯穿始终的线索,文学的主流是以反帝反封建为中心内容,以使用白话、描写现实、模拟域外、注重小说为追求形式,以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为理论指导.为了从整体上把握这一变革过程,我们就把它分为三个时期加以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文学 小说界革命 新文学运动 反帝反封建 一九 变革 戏曲小说 中国文学 晚清文学 社会作用
下载PDF
晚清外交官廖恩焘的戏曲创作
14
作者 夏晓虹 《文史知识》 2007年第6期145-145,共1页
留心辛亥革命史的人,会耳闻廖恩焘为廖仲恺之兄;粤语文学研究者喜谈其庄谐杂出的方言诗与新粤讴;对于中国近代史而言,廖恩焘更重要的身份是外交官;若从近代文学史着眼,则应补充其戏曲创作。曾担任清政府驻古巴总领事的廖恩焘,不... 留心辛亥革命史的人,会耳闻廖恩焘为廖仲恺之兄;粤语文学研究者喜谈其庄谐杂出的方言诗与新粤讴;对于中国近代史而言,廖恩焘更重要的身份是外交官;若从近代文学史着眼,则应补充其戏曲创作。曾担任清政府驻古巴总领事的廖恩焘,不仅是职业外交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外交官 戏曲创作 晚清 中国近代 辛亥革命史 近代文学史 积极参加者 文学改良
原文传递
20世纪戏曲学断想
15
作者 沈达人 《民族艺术》 1997年第1期8-10,共3页
关键词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 中西文化传统 马克思主义 现代戏曲 曲学 近代戏曲 梁启超 戏曲理论批评 中国传统文化 知识阶层
原文传递
近代经世思潮与中国话剧的形成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小林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6-100,共5页
近代经世思潮与中国话剧的形成刘小林20世纪初年,在中国学习西方不断深化的历史进程中,在中西艺术交融会通的过程中,诞生了包括话剧在内的中国的新艺术品种。与近代中国许多事物一样,作为意识形态的话剧艺术,其发生发展始终与近... 近代经世思潮与中国话剧的形成刘小林20世纪初年,在中国学习西方不断深化的历史进程中,在中西艺术交融会通的过程中,诞生了包括话剧在内的中国的新艺术品种。与近代中国许多事物一样,作为意识形态的话剧艺术,其发生发展始终与近代中国的政治生活紧相关联,并因此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话剧 经世思潮 陈独秀 浪漫主义 中国戏剧 传统戏曲 《新青年》 梁启超 近代中国 辛亥革命
原文传递
谈晚清小说论坛上的论争
17
作者 姜东赋 《天津师大学报》 1984年第4期73-78,共6页
十九世纪末,中国文坛上展开了一场关于小说理论的论争。这场争论大致可以说是从甲午战争(1895年)结束之后开始的,持续了十多年光景,参与争论的人们写出了几十篇文章,呈现出十分活跃的场面。争论首先是在新、旧两派之间展开。所谓新派,... 十九世纪末,中国文坛上展开了一场关于小说理论的论争。这场争论大致可以说是从甲午战争(1895年)结束之后开始的,持续了十多年光景,参与争论的人们写出了几十篇文章,呈现出十分活跃的场面。争论首先是在新、旧两派之间展开。所谓新派,是指那些主张社会变革或维新,多多少少接受了西洋文学观念的人们。所谓旧派,指那些坚持传统小说观念,认为小说是“小道”的人们。当新派在小说论坛上形成一股压倒一切的势力之后,新派中间也出现了意见的分歧。争论的内容始终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小说同政治的关系问题,同时旁及小说同现实的关系、小说的艺术特征诸问题。通过这场多层次的论争,这些小说理论中的重大问题,被多侧面地揭示出来,从而推动了我国小说理论的发展。这场论争,是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发展到现代小说理论的不可缺少的过渡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甲午战争 诸问题 社会变革 维新派 政治 小说创作 康有为 新小说理论 中国近代
下载PDF
李新琪《金刚石传奇》考述
18
作者 左鹏军 《戏曲研究》 CSSCI 2014年第2期153-170,共18页
李新琪生活的时代虽然距今天并不很远,只不过一个世纪左右,但是由于种种政治文化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其人、其事、其作品今早已不彰于世,其著作和活动也一般不被人再提及。且不必说普通读者,即便是对于从事近代戏曲、文学和历史研究的专... 李新琪生活的时代虽然距今天并不很远,只不过一个世纪左右,但是由于种种政治文化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其人、其事、其作品今早已不彰于世,其著作和活动也一般不被人再提及。且不必说普通读者,即便是对于从事近代戏曲、文学和历史研究的专业工作者来说,李新琪也是一个十分陌生的名字。历史有意无意的遗忘、遗忘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都可以从李新琪的遭际中感受和认识到许多。其实,李新琪曾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一位相当活跃、在多个领域做出努力并有所贡献的杰出人物。且不论其政治经历、革命活动、教育与报刊事业,仅就戏曲创作方面来说,李新琪仅以其一部《金刚石传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新琪 戏曲创作 中国近代文化 专业工作者 传奇作品 革命活动 《桃花扇》 戏曲 陈璧君 戏剧创作
原文传递
王国维文论思想的基本格式
19
作者 朱怀江 《古籍研究》 1997年第1期31-36,12,共7页
王国维(1877—1927年),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其学贯中西,声誉卓著,在哲学、美学、文学、历史、考据等方面均有卓越建树,如今人缪钺评曰:'论其方面之广博,识解之莹彻,方法之谨密,文辞之精洁,一人而兼具数美,求诸近三百年,殆罕... 王国维(1877—1927年),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其学贯中西,声誉卓著,在哲学、美学、文学、历史、考据等方面均有卓越建树,如今人缪钺评曰:'论其方面之广博,识解之莹彻,方法之谨密,文辞之精洁,一人而兼具数美,求诸近三百年,殆罕其匹。'本文拟就王国维文论思想的基本格式,分述为三:一、文学创作的起源:'天才说'、'游戏说'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王国维是自觉地广泛接触和吸收西学作为文论支撑的第一人,他以康德、席勒、叔本华尼采的哲学美学观念为建立文论思想的坐标,从新的视角审视和研究文学,建构了全面、系统的文论体系。这种研究方法正如陈寅恪所评:'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凡属于文艺批评及小说戏曲之作……是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论思想 基本格式 文学创作 叔本华 哲学美学 游戏说 小说戏曲 浙江海宁人 近代中国 尼采哲学
原文传递
半个多世纪的学术情怀——记邓绍基先生的元杂剧研究
20
作者 程芸 《戏曲研究》 2006年第3期339-348,共10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邓绍基先生,是著名的文学史专家,曾任社科院院务委员、文学所副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学术委员、中国近代文学学会会长等职。邓先生的学术研究涉及诗文、小说、戏曲、学术史等领域。
关键词 元杂剧研究 邓绍基 元代文学 中国近代文学 《元曲选》 关汉卿 古名家杂剧 杂剧创作 《宋元戏曲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