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7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思想意义和艺术成就新评
1
作者 周锡山 《艺术广角》 2023年第3期26-38,共13页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天才的创作兼杰出人才的集体创作。据民间传说而改编创作的越剧早期作品《梁祝哀史》,在袁雪芬倡导的两次越剧改革中,去芜存菁,不断提高艺术质量,成为越剧改革80年历史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经典剧作《梁山伯...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天才的创作兼杰出人才的集体创作。据民间传说而改编创作的越剧早期作品《梁祝哀史》,在袁雪芬倡导的两次越剧改革中,去芜存菁,不断提高艺术质量,成为越剧改革80年历史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经典剧作《梁山伯与祝英台》。此剧作为越剧四大经典之首,不仅是20世纪中国戏曲史和文化史、新中国成立70余年戏曲史的标志性的重大成果,而且也是促进越剧成为中国第二大剧种的经典作品。站在新的时代高度梳理和总结此剧的巨大思想、艺术成就、重大影响,是“新时代越剧文化价值与艺术内涵的再审视”的一个重要议题,对加强越剧文化研究,推进越剧保护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山伯与祝英台 思想意义 艺术成就 重大影响 传承发展
下载PDF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曲式分析与艺术特征
2
作者 杨李戎蓉 《黄河之声》 2023年第6期94-97,共4页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下简称《梁祝》)是一首单乐章标题协奏曲,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同西方音乐形式相结合,声名远播,蜚声国际,采用协奏曲体裁,奏鸣式结构完美地诠释了民间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本文从曲式分析...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下简称《梁祝》)是一首单乐章标题协奏曲,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同西方音乐形式相结合,声名远播,蜚声国际,采用协奏曲体裁,奏鸣式结构完美地诠释了民间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本文从曲式分析和艺术特征两个方面对这首小提琴协奏曲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便小提琴学习者和交响乐爱好者能够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这首经典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提琴协奏曲 梁山伯与祝英台》 曲式结构 艺术特色
下载PDF
梁山伯考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宁邦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98-204,共7页
关于梁祝传说中的主要人物梁山伯的身份,历来说法不同,揆诸史实,梁山伯的原型极有可能为梁武帝萧衍。梁武帝死后所葬地修陵,位于丹阳胡桥镇,传说中的梁山伯亦多有死后葬于胡桥镇的说法;宁波梁圣君庙碑记所载"梁王祠"以及梁山... 关于梁祝传说中的主要人物梁山伯的身份,历来说法不同,揆诸史实,梁山伯的原型极有可能为梁武帝萧衍。梁武帝死后所葬地修陵,位于丹阳胡桥镇,传说中的梁山伯亦多有死后葬于胡桥镇的说法;宁波梁圣君庙碑记所载"梁王祠"以及梁山伯能够祈得雨水等记载,均与梁武帝有关;宁波梁祝庙中供奉的神奇人物沙老元帅其原型当为梁武帝部将陈庆之。因此,世上不存在真正的梁山伯墓。梁武帝被附会成梁山伯与孙皓封禅建立的山神庙(梁山伯庙)被后人改作"梁王祠"有关。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关联并非偶然,祝英台(地名)与梁武帝的郊坛因地理关系,容易被联系在一起,也为梁祝同学读书的传说提供了土壤。梁山伯原型的特殊身份可以解释梁祝传说中一些争论不休的问题,如揭开了传说中的祝英台为何是会稽上虞人的身世之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山伯 原型 梁武帝
下载PDF
中国民族风格小提琴音乐中的滑音演奏技巧——以《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例 被引量:7
4
作者 梁瑾 《枣庄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102-105,共4页
在小提琴演奏中,滑音不仅是一种技术性手段,更是小提琴音乐的表现手段。本文通过对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滑音的分析显示,在极具中国特色的小提琴作品乃至其它具有中国民族风格音乐的演奏中,滑音及其滑指手法有着特殊的作用... 在小提琴演奏中,滑音不仅是一种技术性手段,更是小提琴音乐的表现手段。本文通过对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滑音的分析显示,在极具中国特色的小提琴作品乃至其它具有中国民族风格音乐的演奏中,滑音及其滑指手法有着特殊的作用——画龙点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音 小提琴音乐 梁山伯与祝英台》 中国民族音乐
下载PDF
凄美的理想与悲壮的现实——《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结局的比较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淑英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489-491,共3页
《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有着相同的主题:爱可以超越一切,包括死亡。文章主要从中西方文化、时代背景、民族审美以及作者写作手法等方面对《梁祝》和《罗》这两部作品的结局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比较,剖析其结局所代表的深... 《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有着相同的主题:爱可以超越一切,包括死亡。文章主要从中西方文化、时代背景、民族审美以及作者写作手法等方面对《梁祝》和《罗》这两部作品的结局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比较,剖析其结局所代表的深层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山伯与祝英台》 《罗密欧与朱丽叶》 结局 含义
下载PDF
爱情对话语篇中的presymbolic和symbolic因素——Romeo与Juliet和梁山伯与祝英台对话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邵志洪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5-50,60,共7页
When words are used as vocal equivalents of expressive gestures,we shall say thatlanguage is being used in presymbolic ways.These presymbolic uses of language coexistwith our symbolic system,and the talking we do in e... When words are used as vocal equivalents of expressive gestures,we shall say thatlanguage is being used in presymbolic ways.These presymbolic uses of language coexistwith our symbolic system,and the talking we do in everyday life is a thorough blendingof symbolic and presymbolic.(Hayakawa,1978:78)表情感叹(presymbolic)因素在表示各种强烈感情的日常用语中表现最明显。比如:在马路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山伯与祝英台 爱情 语篇结构 特征的r 语言符号系统 SHAKESPEARE meaning 日常用语 “爱” word
下载PDF
不同民族交相辉映的爱情颂歌——《罗米欧与朱丽叶》与《梁山伯与祝英台》之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昂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年第7期100-101,共2页
《罗米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著名的悲剧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在中国广为流传的民间传说。这两个故事发生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年代,产生于不同的民族,但在故事情节上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关键词 罗米欧 朱丽叶 梁山伯 祝英台 爱情 反封建
下载PDF
探讨《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呈现出的文化异同点 被引量:2
8
作者 夏传真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7期87-90,共4页
尽管《罗密欧与朱丽叶》与我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母体上存在相同点,但二者毕竟属于两种迥异的戏剧体系,差别很大,突出表现在主人公的人格特点、悲剧精神以及最终的结局等方面。毫无疑问,中西方悲剧呈现出的不同特征与其背后的文化... 尽管《罗密欧与朱丽叶》与我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母体上存在相同点,但二者毕竟属于两种迥异的戏剧体系,差别很大,突出表现在主人公的人格特点、悲剧精神以及最终的结局等方面。毫无疑问,中西方悲剧呈现出的不同特征与其背后的文化背景息息相关。二者都反映了隶属于自身文化的独有特点。两部作品中男女主人公在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实质上是不同文化背景的具体反映。对悲剧结局的处理,罗朱强调逼真地还原,歌颂人在面对命运摆布时的坚强不屈,是人的自由意志的集中体现,实际上是希腊文化传承的结果。而在梁祝中,伦理道德的约束贯穿其中,二人在追求爱情的同时也在维护着道德圆满的形象,为此他们不惜以生命为代价,这实质上烙上了儒家文化的印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 戏剧体系 文化背景 抗争精神 《罗密欧与朱丽叶》 梁山伯与祝英台》
下载PDF
懦弱无能梁山伯 作茧自缚祝英台——梁祝故事和戏曲中梁祝形象的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索绍武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9-134,共6页
唐代张读《宣室志》中的梁山伯是一个性情比较豁达的知识青年,祝英台是一个没有爱情追求的女子;明代冯梦龙记述的故事中梁山伯是一个痴呆懵懂,不信守承诺,懦弱无能的书呆子,祝英台是一个热爱学习,严格恪守封建礼教的女子;越剧中的梁山... 唐代张读《宣室志》中的梁山伯是一个性情比较豁达的知识青年,祝英台是一个没有爱情追求的女子;明代冯梦龙记述的故事中梁山伯是一个痴呆懵懂,不信守承诺,懦弱无能的书呆子,祝英台是一个热爱学习,严格恪守封建礼教的女子;越剧中的梁山伯是一个蠢笨迂腐、懦弱无能的酸臭腐儒,祝英台本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少女,但经过3年读书生涯后,成了一个思维迟钝,恪守封建礼教的女子。从东晋时代的滥觞到当代的戏曲,都很难说是表现了梁、祝对爱情的积极追求,而是控诉了封建教育对青年的毒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山伯 懦弱无能 祝英台 作茧自缚
下载PDF
戏曲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历史意义与艺术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匡秋爽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4-56,共3页
戏曲影片是我国独有的电影艺术类别,其将中国的民族传统戏曲表演艺术形式同现代电影传媒手段相结合,是中西方文化艺术融合创新的经典模式之一。传统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借助电影这一传播媒介被更多观众熟知和喜爱,在国内外许多地区... 戏曲影片是我国独有的电影艺术类别,其将中国的民族传统戏曲表演艺术形式同现代电影传媒手段相结合,是中西方文化艺术融合创新的经典模式之一。传统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借助电影这一传播媒介被更多观众熟知和喜爱,在国内外许多地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彩色戏曲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不仅为中国古老的越剧艺术的创新、传播、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为新中国电影事业的起航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影片 梁山伯与祝英台》 历史意义 艺术价值
下载PDF
论小提琴演奏中民族器乐手法的运用——以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彭松 《民族音乐》 2011年第6期26-28,共3页
引言小提琴从起源至今,就以其独特的优美绝伦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它不仅是现代管弦乐队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具有高度演奏技巧的独奏乐器,既能演奏温柔、优美和如歌如泣的动人旋律,也能表现热烈、轻快乃至辉煌强烈感情。
关键词 小提琴协奏曲 梁山伯与祝英台》 小提琴演奏 民族器乐 手法 管弦乐队 独奏乐器 演奏技巧
下载PDF
中国近期动画动作设计的迪斯尼风格——以《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平平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07年第11期48-51,共4页
近期中国许多动画的动作设计,明显地表现出迪斯尼风格。我们欣赏到了流畅的动作,却只看到一群穿着中国服装的美国人。《梁》假借中国符号,以讲述一个西方化的爱情故事,不是后现代主义式的戏仿(parody),而是后殖民性的深刻体现。中国动... 近期中国许多动画的动作设计,明显地表现出迪斯尼风格。我们欣赏到了流畅的动作,却只看到一群穿着中国服装的美国人。《梁》假借中国符号,以讲述一个西方化的爱情故事,不是后现代主义式的戏仿(parody),而是后殖民性的深刻体现。中国动画如何抵制文化殖民主义?笔者认为,需要确立主体文化身份认同。提倡世界文化格局的多元文化,而多元文化的前提,首先便是各民族文化的主体身份、主体价值以及主体权利的相互承认和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设计 日本 迪斯尼 梁山伯与祝英台》
下载PDF
叠印:翩翩起舞扇与蝶——感受新版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意象美 被引量:2
13
作者 万素 《福建艺术》 2009年第5期44-45,共2页
影视作品镜头语言中.通常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内容不同的画面重叠洗印.或表现人物的回忆与心中的幻像.或构成艺术形象的并列与对比,以引发出观众对超越影像画面的、更深层涵义的思考。这种镜头语言在影视学专业术语中称为“叠印”。浙... 影视作品镜头语言中.通常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内容不同的画面重叠洗印.或表现人物的回忆与心中的幻像.或构成艺术形象的并列与对比,以引发出观众对超越影像画面的、更深层涵义的思考。这种镜头语言在影视学专业术语中称为“叠印”。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领衔主演茅威涛新近演绎的新版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以下简称《粱祝》),恰恰巧妙地借用了“叠印”的影视表现手段,以崭新的创作思维重新打造传统经典剧目,力求在情感方式、价值体系、戏剧情境、审美趣味诸多方面与当代人的精神诉求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山伯与祝英台》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 意象美 感受 影视作品 镜头语言 艺术形象 专业术语
下载PDF
山东民间文化背景下的梁祝故事——关于济宁马坡《梁山伯祝英台墓记》的民俗学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士闪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90-93,共4页
该文从《梁山伯祝英台墓记》(以下简称《墓记》)的行文风格、梁祝故事的情节结构及人物形象等方面入手,以民俗学的研究视角对这一文本进行分析。认为以崔文奎为代表的文人士大夫们,试图以偶然的情理失衡来解释梁祝悲剧,由此构成了《墓... 该文从《梁山伯祝英台墓记》(以下简称《墓记》)的行文风格、梁祝故事的情节结构及人物形象等方面入手,以民俗学的研究视角对这一文本进行分析。认为以崔文奎为代表的文人士大夫们,试图以偶然的情理失衡来解释梁祝悲剧,由此构成了《墓记》文本的浅表层面;在深受儒学文化影响的传统社会中,梁祝悲剧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与必然性意义,这是它引起人们广泛共鸣的原因所在,也是该故事的最深刻之处。从《墓记》到“山东琴书”、“山头花鼓戏”等民间艺术的过程,正是梁祝形象从努力还原生活本色到努力追求艺术感染力的转型过程,梁祝文化中的山东特色由此得以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祝故事 祝英台 梁山伯 文化背景 山东 学分 济宁 文人士大夫 艺术感染力 行文风格 人物形象 情节结构 研究视角 传统社会 文化影响 民间艺术 转型过程 民俗学 普遍性 花鼓戏 文本 悲剧
下载PDF
中西传统文化中女性形象的对比研究——重读《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 被引量:1
15
作者 倪慧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1年第6期85-86,共2页
《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中西文化中的两个脍炙人口的爱情故事,两个故事在很多方面具有共同之处,通过故事反映出东西方封建文化对社会女性所产生的影响,从而造成了封建时代东西方女性形象的差异。本文从《梁山伯与祝... 《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中西文化中的两个脍炙人口的爱情故事,两个故事在很多方面具有共同之处,通过故事反映出东西方封建文化对社会女性所产生的影响,从而造成了封建时代东西方女性形象的差异。本文从《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文本出发,步步深入,从而谈到中西女性形象差异和造成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山伯与祝英台》 《罗密欧与朱丽叶》 女性形象 文化角度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凌波:黄梅调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成就了我
16
作者 张燕 凌波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7-22,共6页
一、由厦语片起步,而后进入邵氏张燕:您好,见到您特别激动,跨越时代与银幕光影,终于见到现实生活中的梁兄哥啦!我查到一些资料,您早在1949年就进入香港电影界了,演了很多的闽南语影片、粤语片,然后60年代才进入邵氏拍国语片。是什么机... 一、由厦语片起步,而后进入邵氏张燕:您好,见到您特别激动,跨越时代与银幕光影,终于见到现实生活中的梁兄哥啦!我查到一些资料,您早在1949年就进入香港电影界了,演了很多的闽南语影片、粤语片,然后60年代才进入邵氏拍国语片。是什么机缘让您进入邵氏并主演李翰祥导演的黄梅调戏曲电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山伯与祝英台》 黄梅调电影 1949年 现实生活 60年代 戏曲电影 电影界 闽南语
下载PDF
士族制度下的爱情挽歌——评电视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17
作者 欧造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0-121,共2页
电视连续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讲的是我国东晋末年的一个传奇爱情故事,它热情歌颂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忠贞不渝的爱情.同时也有力揭示了我国古代士族制度下黑暗的社会现实,堪称一曲古典爱情的挽歌。该剧主题思想深刻,歌颂与批判并... 电视连续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讲的是我国东晋末年的一个传奇爱情故事,它热情歌颂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忠贞不渝的爱情.同时也有力揭示了我国古代士族制度下黑暗的社会现实,堪称一曲古典爱情的挽歌。该剧主题思想深刻,歌颂与批判并存,人物形象生动传神,两类性格对比鲜明,达到了人性的高度真实和性格的鲜明对比,是一部难得的优秀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山伯与祝英台》 士族制度 爱情挽歌
下载PDF
从式样到态度:邵氏经典《梁山伯与祝英台》服饰文化论
18
作者 张悦 高安格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8年第10期109-111,共3页
邵氏公司李翰祥导演(胡金铨任副导)的黄梅调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民间故事和戏曲美学充分结合,一经上映风靡香港、台湾及东南亚地区,成为邵氏电影经典。影片中服饰造型极具特色,将魏晋风貌、女性意识与戏... 邵氏公司李翰祥导演(胡金铨任副导)的黄梅调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民间故事和戏曲美学充分结合,一经上映风靡香港、台湾及东南亚地区,成为邵氏电影经典。影片中服饰造型极具特色,将魏晋风貌、女性意识与戏曲美学充分结合,针对流传深远的民间传说,形成了颇具文化传播价值与当代借鉴意义的视觉化遗产,在"二战后"对于唤起海外华人民族情感、形成文化记忆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山伯与祝英台》 式样 态度 服饰文化 魏晋风貌 女性态度
下载PDF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音乐语言探析
19
作者 苏军 《北方音乐》 2010年第5期32-33,共2页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浪漫主义手法,体现了人民的善良理想;以奏呜曲式结构展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运用小提琴和交响乐队交相呼应,形成个体与群体连绵不断的应答,烘托出深沉的情感与浓厚的悲剧气氛;呈示部结尾吸收了...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浪漫主义手法,体现了人民的善良理想;以奏呜曲式结构展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运用小提琴和交响乐队交相呼应,形成个体与群体连绵不断的应答,烘托出深沉的情感与浓厚的悲剧气氛;呈示部结尾吸收了戏曲中歌唱性的“对话”方式,展开部中运用了戏曲中的散板节奏,加进了鼓板,变化运用了京剧中的倒板和越剧中的嚣板;同时,还借用了我国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和表现手法。把民间戏曲音乐引入交响乐,使音乐结构与剧情的发展成功地结合成有机的整体,形成一种极富民族特色的新颖丰富的音乐语言,是探索我国交响乐的民族化、群众化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山伯与祝英台》 音乐语言 艺术表现 探析
下载PDF
如何把握音乐作品“文本”存在的特殊性——以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作品为例
20
作者 赵鹏程 《大舞台》 2010年第3期133-134,共2页
文章就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文本"的特殊性进行了逐一剖析,并通过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国籍的演奏家们的演奏风格对比,对如何把握音乐作品"文本"存在的特殊性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文本 梁山伯与祝英台》 特殊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