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梁鼓角横吹曲杂谈 被引量:4
1
作者 王运熙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20-24,共5页
关键词 梁鼓角横吹曲 《乐府诗集》 《古今乐录》 北方少数民族 簸逻回歌 鲜卑族 相和歌 十六国 吴声歌 折杨柳
下载PDF
梁鼓角横吹曲中的汉魏古辞
2
作者 石雅梅 许云和 《铜仁学院学报》 2018年第8期34-41,共8页
梁鼓角横吹曲是南北文化互动交融的产物,包括了从汉魏直至南北朝多个时代的作品。其中有些作品本身即为汉魏古辞,如《陇头流水歌辞》《陇头歌辞》《紫骝马歌辞》;有些作品则在语言上化用了汉魏乐府,如《企喻歌》《黄淡思》《幽州马客吟... 梁鼓角横吹曲是南北文化互动交融的产物,包括了从汉魏直至南北朝多个时代的作品。其中有些作品本身即为汉魏古辞,如《陇头流水歌辞》《陇头歌辞》《紫骝马歌辞》;有些作品则在语言上化用了汉魏乐府,如《企喻歌》《黄淡思》《幽州马客吟歌辞》等。究其原因,主要是晋室南渡后乐府旧曲和乐工部分留在了北方,且汉文化在北地本来就有深厚的渊源和传统,加之水深土厚,民得其质直,故"其辞多古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鼓角横吹曲 汉魏古辞 化用 辞多古语
下载PDF
梁鼓角横吹曲杂考 被引量:4
3
作者 曾智安 《乐府学》 2008年第1期118-153,共36页
"梁鼓角横吹曲"为《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中一类,其主体部分为十六国及北朝乐歌。由于音乐失传、文献丧失,其真实情形大多已经不易得知。但此类乐歌、曲辞不特为北朝文化之显明体现,更是南北文化交流之独特产物,极... "梁鼓角横吹曲"为《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中一类,其主体部分为十六国及北朝乐歌。由于音乐失传、文献丧失,其真实情形大多已经不易得知。但此类乐歌、曲辞不特为北朝文化之显明体现,更是南北文化交流之独特产物,极具文学史意义。本文多方钩稽史料、排比异说,并折中前人,对其中部分曲目之情况略作申说,以期有助于相关探讨之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鼓角横吹曲 乐府诗集 北朝文化 文化交流
原文传递
南北朝多元文化交流中的“梁鼓角横吹曲”
4
作者 郭晨光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26,共9页
"梁鼓角横吹曲"是十六国至北魏时期北方少数民族马上演奏的一种军乐,后传入南方,由梁、陈两代乐府机关保存。文章从概念辨析入手,正本清源,由具体曲目分析南北诗风的融合,考证曲目所属民族、北乐南传的具体路径以及民间音乐... "梁鼓角横吹曲"是十六国至北魏时期北方少数民族马上演奏的一种军乐,后传入南方,由梁、陈两代乐府机关保存。文章从概念辨析入手,正本清源,由具体曲目分析南北诗风的融合,考证曲目所属民族、北乐南传的具体路径以及民间音乐的互动交融等,进而探讨南北朝时期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鼓角横吹曲 《真人代歌》 北乐南传 多元文化交流
原文传递
张彝《上采诗表》与北魏采诗之风——兼论“梁鼓角横吹曲”的收集与南传
5
作者 于涌 《乐府学》 2021年第2期156-169,共14页
依托于北魏巡省制度的采诗行为,是北朝民歌收集整理的重要方式之一,张彝《上采诗表》能够反映出当时采诗的基本情况。采诗在北魏并非一种制度,而是在巡省当中产生的一种自发行为。其所采之诗虽然没有得到完善的保存,但得以传播,“梁鼓... 依托于北魏巡省制度的采诗行为,是北朝民歌收集整理的重要方式之一,张彝《上采诗表》能够反映出当时采诗的基本情况。采诗在北魏并非一种制度,而是在巡省当中产生的一种自发行为。其所采之诗虽然没有得到完善的保存,但得以传播,“梁鼓角横吹曲”中的部分歌诗应与张彝采诗关系密切,而“梁鼓角横吹曲”流传至南朝,或是依托羊侃等南降北魏将领及宗室成员的音乐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彝 《上采诗表》 北魏巡省制度 梁鼓角横吹曲
原文传递
梁鼓角横吹曲中同源乐歌考
6
作者 宋亚莉 《理论界》 2012年第8期97-99,共3页
梁鼓角横吹曲是现存北朝乐歌的主要部分,其六十六曲中的《陇头歌辞》与《陇头流水歌辞》、《折杨柳歌辞》与《折杨柳枝歌》、《紫骝马歌辞》与《紫骝马歌》、《地驱歌乐辞》与《地驱乐歌》等四组乐歌,或曲名相近,或曲调可能相同,或曲辞... 梁鼓角横吹曲是现存北朝乐歌的主要部分,其六十六曲中的《陇头歌辞》与《陇头流水歌辞》、《折杨柳歌辞》与《折杨柳枝歌》、《紫骝马歌辞》与《紫骝马歌》、《地驱歌乐辞》与《地驱乐歌》等四组乐歌,或曲名相近,或曲调可能相同,或曲辞有所关联,将这几组乐歌视为同源乐歌,对其在魏晋六朝时期内的创作、流变情况加以讨论,有助于对北朝歌诗的深入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鼓角横吹曲 同源乐歌 《乐府诗集》
原文传递
汉魏以来北方鼓吹乐横吹乐及其南传考论 被引量:9
7
作者 刘怀荣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2-78,共7页
鼓吹乐和横吹乐本是汉代军乐。其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均有变化,二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区别不是绝对的。东汉时鼓吹乐和横吹乐均隶属于黄门鼓吹署,后清商曲和杂舞曲从黄门鼓吹署中独立出来,鼓吹成为短箫铙歌和横吹曲的通名。再后... 鼓吹乐和横吹乐本是汉代军乐。其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均有变化,二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区别不是绝对的。东汉时鼓吹乐和横吹乐均隶属于黄门鼓吹署,后清商曲和杂舞曲从黄门鼓吹署中独立出来,鼓吹成为短箫铙歌和横吹曲的通名。再后来横吹曲又从鼓吹曲中分出,狭义的鼓吹曲便成了短箫铙歌的专称。北方的鼓吹乐和横吹乐,分别在汉代和东晋南渡后就已开始传到南方。虽然鼓吹乐早在汉魏时期就已经用于娱乐,但南传之后直至刘宋之前,主要使用于朝廷礼仪活动中,在娱乐场合非常少见。从宋代起,横吹乐也开始用于朝廷正式礼仪,并与鼓吹乐一起成为日常娱乐的重要节目。随着鼓角横吹曲在粱初南传并被采入梁代乐府,鼓吹乐和横吹乐开始对文人拟乐府创作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门鼓吹 鼓吹乐 横吹 娱乐 梁鼓角横吹曲
下载PDF
横吹曲考论 被引量:11
8
作者 孙尚勇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9-122,共14页
本文从《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卷的结构编排入手 ,通过全面考察横吹曲的记录与传承 ,揭示了这一音乐品种在汉魏六朝隋唐时期的历史发展。文中指出 :汉二十八解、簸逻回歌、梁鼓角横吹曲是横吹曲在汉魏六朝时期的三种历史形态 ,至隋唐时... 本文从《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卷的结构编排入手 ,通过全面考察横吹曲的记录与传承 ,揭示了这一音乐品种在汉魏六朝隋唐时期的历史发展。文中指出 :汉二十八解、簸逻回歌、梁鼓角横吹曲是横吹曲在汉魏六朝时期的三种历史形态 ,至隋唐时期 ,作为独立音乐形式的横吹曲不复存在。汉二十八解传世并得到记录的曲调有十八支 ,而不是过去人们所认识的仅有十支。簸逻回歌与真人代歌的音乐内容相近 ,它们是北朝乐府的真正代表。梁鼓角横吹曲是南北文化交融的产物 ,不能将之简单视为北朝乐府的内容。文中对吴兢、郑樵对横吹曲记录的失误作了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簸逻回歌 梁鼓角横吹曲 吴兢 《乐府诗集》 汉二十八角 真心代歌 《乐府古题要解》
原文传递
关于《慕容垂歌》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宗原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38-140,共3页
关键词 慕容垂歌辞 慕容评 胡应麟 创作背景 萧涤非 《乐府诗集》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难以说通 北朝民歌 梁鼓角横吹曲
下载PDF
北朝歌诗的内涵、创作与保留 被引量:1
10
作者 卢有泉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00-103,15,共4页
北朝歌诗包括乐府歌诗、文人乐府诗、谣谚等,大部分保留在《乐府诗集》的"梁鼓角横吹曲"、"杂歌谣辞"、"杂曲歌辞"、"郊庙歌辞"、"燕射歌辞"、"舞曲歌辞"、"相和歌辞... 北朝歌诗包括乐府歌诗、文人乐府诗、谣谚等,大部分保留在《乐府诗集》的"梁鼓角横吹曲"、"杂歌谣辞"、"杂曲歌辞"、"郊庙歌辞"、"燕射歌辞"、"舞曲歌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等中,也有些存于正史及其他类书中。其作者除文人拟作之外,一部分出自当时乐工之手,一部分属民歌,作者已无可考。而且,不仅作者无法考订,就是出自北方的哪个民族也已十分模糊,其中既有汉族的又有北地各兄弟民族的,但传至今天,皆已变成汉语歌辞了,有的则经过译者及整理者的加工,已远不是原初的面貌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朝 歌诗 乐府 北朝民歌 梁鼓角横吹曲
下载PDF
试论《木兰诗》的思想和艺术
11
作者 沈凤善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40-41,共2页
《木兰诗》又称《木兰辞》、《木兰歌》。它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歌中的一首叙事长诗,与汉乐府民歌中《孔雀东南飞》并为我国诗歌史上的"双璧",可谓异曲同工,先后辉映。《木兰诗》被收在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的"... 《木兰诗》又称《木兰辞》、《木兰歌》。它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歌中的一首叙事长诗,与汉乐府民歌中《孔雀东南飞》并为我国诗歌史上的"双璧",可谓异曲同工,先后辉映。《木兰诗》被收在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的"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全诗六十二句,三百五十二个字。诗中通过女英雄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杀敌卫国,屡建奇功的生动描述,塑造了女英雄木兰的英雄形象。木兰的故事起初在民间口头流传,后来经过文人的加工润色,而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形式,其成诗至今已有一千四、五百年的历史了。从这首诗产生的历史背景来看,正是西晋灭亡后,东晋偏安江南的时期。当时广大北方陷入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各少数民族统治者和部分汉族地主都拥兵自立,先后建立了二十三个割据政权,其中主要政权有十六个,所以史称"十六国"。从十六国开始,到北朝末年,将近三百年之中,各族政权迭相更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兰诗 木兰辞 孔雀东南飞 女扮男装 梁鼓角横吹曲 女英雄 十六国 我国古代 割据政权 英雄形象
下载PDF
论电影MuLan与《木兰诗》的文化鸿沟
12
作者 叶露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43-47,共5页
《木兰诗》今见于宋郭茂倩《乐府古题》卷二十五,录有两首,主题叙事基本一致,以第一首最为知名,被后世誉为“乐府双璧”之一,流传甚广。诗前有序云:“《古今乐录》曰:‘木兰不知名,浙江西道观察使兼御史中丞韦元甫续附入’”。[1]《古... 《木兰诗》今见于宋郭茂倩《乐府古题》卷二十五,录有两首,主题叙事基本一致,以第一首最为知名,被后世誉为“乐府双璧”之一,流传甚广。诗前有序云:“《古今乐录》曰:‘木兰不知名,浙江西道观察使兼御史中丞韦元甫续附入’”。[1]《古今乐录》为陈释智匠所撰,从郭茂倩将其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且诗中“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等地名、称谓来看,学者认为大致出自南北朝北魏后期。[2]对于这位女扮男装的女英雄替父从军,载誉归来的中国故事,迪士尼表现出一直的偏好,1998年改编为动画片将之搬上银幕,成为家喻户晓的“美国木兰”,2004年又拍摄了续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茂倩 乐府古题 女扮男装 女英雄 《木兰诗》 韦元甫 御史中丞 梁鼓角横吹曲
下载PDF
北朝乐府民歌的南流及其对南朝文坛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阎采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1期48-53,共6页
北朝乐府民歌的最早著录,见于南朝释智匠的《古今乐录》,标名《梁鼓角《横吹曲》。智匠由梁入陈,可见在他以前,北歌已经传到了南方。但是,北朝乐府民歌究竟在何时传入南方的问题,却历来不曾明确过。北魏建立乐府的时间还是比较早的。《... 北朝乐府民歌的最早著录,见于南朝释智匠的《古今乐录》,标名《梁鼓角《横吹曲》。智匠由梁入陈,可见在他以前,北歌已经传到了南方。但是,北朝乐府民歌究竟在何时传入南方的问题,却历来不曾明确过。北魏建立乐府的时间还是比较早的。《魏书·太祖纪》和《魏书·乐志》均载:“天兴元年(398)冬,诏尚书吏部郎邓渊……协音乐”。下诏协音乐,显然标志着其乐府已经初具规模。其时之所演奏,即“后魏乐府始有北歌,即所谓《真人代歌》是也。大都时,命掖庭宫女晨夕职之,周隋时与西京乐杂奏,今存者五十三章。”关于《真人代歌》的内容,《魏书·乐志》曾有说明:“凡乐者乐其所自生,礼不忘其本,掖庭中《真人代歌》,上叙祖宗开基所由,下及君臣兴废之迹,凡一百五十章。”看来,《真人代歌》者,乃是鲜卑民族的史诗和传说,论其性质,庶几近于《诗经·大雅》中之《生民》、《公刘》诸篇,不应该认为是民歌。它在文学史上的影响,更远不及民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府民歌 《乐府诗集》 梁鼓角横吹曲 文人 魏书 代歌 乐志 文坛 汉魏
下载PDF
《木兰诗》的著录及其时代问题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从仁 《中州学刊》 1985年第5期66-71,98,共7页
近来,齐天举先生在《文学遗产增刊》十四辑和《文学遗产》八四年第一期,分别发表了《关于〈木兰诗〉的著录及其时代问题》、《〈木兰诗〉的著录及其时代问题续证》两篇文章,否定郭茂倩《乐府诗集》中有关的按语,题注的可靠性,否定《古... 近来,齐天举先生在《文学遗产增刊》十四辑和《文学遗产》八四年第一期,分别发表了《关于〈木兰诗〉的著录及其时代问题》、《〈木兰诗〉的著录及其时代问题续证》两篇文章,否定郭茂倩《乐府诗集》中有关的按语,题注的可靠性,否定《古今乐录》对《木兰诗》的著录,得出该诗产生于唐代的结论。此论实不敢苟同,我想就此谈点自己的看法,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兰诗》 《古今乐录》 题注 梁鼓角横吹曲 时代问题 《乐府诗集》 御史中丞 附入 折杨柳 续作
下载PDF
说“解” 被引量:6
15
作者 冯洁轩 《艺术探索》 1995年第1期6-11,共6页
说“解”冯洁轩在涉及由汉至唐这段历史的音乐文献中,“解”是较为常见的术语,例如世传汉、李延年作过“新声二十八解”;横吹曲、相和歌均有“解”;隋唐某些乐部有“解曲”,等等。对于这些“解”,比较权威的认识是:“解”是不须... 说“解”冯洁轩在涉及由汉至唐这段历史的音乐文献中,“解”是较为常见的术语,例如世传汉、李延年作过“新声二十八解”;横吹曲、相和歌均有“解”;隋唐某些乐部有“解曲”,等等。对于这些“解”,比较权威的认识是:“解”是不须歌唱而只须用器乐演奏或以器乐为舞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 《乐府诗集》 《古今乐录》 单位词 音乐文献 “画”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 梁鼓角横吹曲 单位量 《隋志》
下载PDF
《乐府诗集》中的游侠诗
16
作者 李晓芹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19-22,共4页
宋人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收录的100多首游侠诗是我国古代乐府游侠诗的集中体现。这些游侠诗从题材上大致可归为4类:传统题材类、侠女复仇类、从军类、游宴类。本文对各作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可以看到这些作品的具体内容因时代与作... 宋人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收录的100多首游侠诗是我国古代乐府游侠诗的集中体现。这些游侠诗从题材上大致可归为4类:传统题材类、侠女复仇类、从军类、游宴类。本文对各作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可以看到这些作品的具体内容因时代与作者的不同而不断变化,基本上显示出游侠诗创作的完整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侠诗 《乐府诗集》 少年 鼓吹 梁鼓角横吹曲 边塞诗 《出塞》 相和歌 题解 曹植
下载PDF
释“见”、“伤”
17
作者 钱文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88-89,共2页
一、释“见”。《敕勒歌》结句“风吹草低见牛羊”,可谓全诗的神来之笔和诗眼所在。正确解释这句诗是很重要的。句中的“见”字,语文课本沿用目前流行的注释法,释为:“见,同‘现’,呈现,露出来。”我以为“见”可径直译作“看见”,不必... 一、释“见”。《敕勒歌》结句“风吹草低见牛羊”,可谓全诗的神来之笔和诗眼所在。正确解释这句诗是很重要的。句中的“见”字,语文课本沿用目前流行的注释法,释为:“见,同‘现’,呈现,露出来。”我以为“见”可径直译作“看见”,不必说成“同‘现’”。这可以从几方面进行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课本 乐府民歌 中古汉语 五胡乱华 牛羊 注释法 考察 上古汉语 梁鼓角横吹曲 雨水
下载PDF
《木兰诗》的思想和艺术
18
作者 山川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3期102-104,共3页
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和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是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壁”,异曲同工,先后辉映。《木兰诗》又叫《木兰辞》、《木兰歌》。在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中被收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一类。关于这首诗产生的时代... 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和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是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壁”,异曲同工,先后辉映。《木兰诗》又叫《木兰辞》、《木兰歌》。在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中被收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一类。关于这首诗产生的时代,多年来众说纷纭。近年来,大都肯定它是产生于北朝后期的民歌。其理由之一是,据郭茂倩所述,这首诗最早著录于陈朝僧人智匠的《古今乐录》一书。《古今乐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兰诗 孔雀东南飞 木兰辞 汉乐府民歌 北朝民歌 梁鼓角横吹曲 劳动人民 我国古代 女扮男装 斗争精神
下载PDF
木兰代父从军考 被引量:2
19
作者 薛若琳 《中华戏曲》 2007年第2期258-306,共49页
《木兰诗》,又称《木兰歌》(《文苑英华》),亦称《木兰辞》(《乐府诗集》)。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木兰诗篇有两首,一首是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作者佚名),一首是唐韦元甫撰写的《木兰歌》(摹拟之作)。北朝的《木兰诗》,历代评家赞颂不已:&... 《木兰诗》,又称《木兰歌》(《文苑英华》),亦称《木兰辞》(《乐府诗集》)。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木兰诗篇有两首,一首是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作者佚名),一首是唐韦元甫撰写的《木兰歌》(摹拟之作)。北朝的《木兰诗》,历代评家赞颂不已:"殊有美思"(北宋魏泰《临汉隐居诗话》),"文字奇古","意韵殊古","古朴自然"(明谢榛《四溟诗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兰诗 花木兰 木兰从军 北朝民歌 乐府民歌 中国文学史 梁鼓角横吹曲 可汗 北魏 魏晋南北朝文学
原文传递
论唐人“以汉喻唐”诗歌书写的乐府传统
20
作者 陶成涛 《乐府学》 2022年第1期212-233,共22页
唐诗中的“以汉喻唐”现象往往被认为是唐代诗人的艺术开创,反映了唐人在社会现实、对外战争、政治诉求上比附汉代的文化情结。唐诗中“以汉唐”手法创造出了一种特殊的打通时空的诗歌意境,体现了唐人在文化心理上对大汉的向往和对唐代... 唐诗中的“以汉喻唐”现象往往被认为是唐代诗人的艺术开创,反映了唐人在社会现实、对外战争、政治诉求上比附汉代的文化情结。唐诗中“以汉唐”手法创造出了一种特殊的打通时空的诗歌意境,体现了唐人在文化心理上对大汉的向往和对唐代直追汉代的自信。在诗歌中褒扬或者讽喻现实时,“以汉喻唐”的诗歌书写增强了诗意的委婉含蓄和超越现实的艺术效果。这些意见可以归纳为“以汉喻唐”诗歌书写的文化渊源。除此之外,“以汉喻唐”诗歌书写还承载着自身重要的艺术渊源,这体现在从南朝到唐代的乐府诗歌中的汉代意象的连续使用。唐代诗人继承了南朝乐府诗中“想象汉代”的文学传统,学习了南朝乐府诗中营造“汉代意象”的艺术手法,形成了自身“以汉喻唐”的诗歌书写模型。而南朝乐府诗中“想象汉代”的诗歌创作共性主要来自“梁鼓角横吹曲”的流行。齐梁时代,对于传入江南的胡乐,南朝乐府机构进行了附会“汉横吹曲”的改造,而“汉横吹曲”本身应是魏晋之际对于传入中原的胡乐进行的附会汉朝的命名。经过齐梁乐府改造的北朝胡乐接续了被认为是“汉乐”的音乐文化基因,因此刺激了齐梁乐府诗人集中的对于汉代音乐文学的想象。在“梁鼓角横吹曲”流行的音乐环境中,催生了南朝乐府诗“想象汉代”的文学传统。本文认为,南朝乐府诗“想象汉代”的文学传统,是唐代诗人“以汉喻唐”诗歌书写的艺术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汉喻唐 横吹 想象汉代 梁鼓角横吹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