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爱情三角理论”来解读《雷雨》中的人物爱情——以周朴园与梅侍萍为例
1
作者 岳佳宁 钟黎 《作家天地》 2021年第6期182-184,共3页
《雷雨》是曹禺的第一个戏剧生命,也是现代话剧走向成熟的标志。矛盾冲突是曹禺戏剧结构的核心,《雷雨》中的矛盾冲突更是错综复杂。文章用一个全新的视角,将读者较为关注的"爱情"理论,结合《雷雨》中的矛盾冲突进行分析,也... 《雷雨》是曹禺的第一个戏剧生命,也是现代话剧走向成熟的标志。矛盾冲突是曹禺戏剧结构的核心,《雷雨》中的矛盾冲突更是错综复杂。文章用一个全新的视角,将读者较为关注的"爱情"理论,结合《雷雨》中的矛盾冲突进行分析,也就是对人物间爱情构成因素的解读。以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为切入点,对周朴园与梅侍萍之间的爱情构成进行分析,以期抛砖引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情三角理论 雷雨 周朴园 梅侍萍
原文传递
救赎:周朴园的性格本色 被引量:1
2
作者 林玲华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1年第2期12-14,44,共4页
《雷雨》中周朴园对梅侍萍的感情性质始终是学术界争议的焦点.把周朴园对梅侍萍的感情归结为其阶级本质的虚伪表现,或错开文本干脆认定是一种未经充分展开的真爱命题,都有不当之处.本文认为周朴园对梅侍萍的怀念已经滤净了爱情的世... 《雷雨》中周朴园对梅侍萍的感情性质始终是学术界争议的焦点.把周朴园对梅侍萍的感情归结为其阶级本质的虚伪表现,或错开文本干脆认定是一种未经充分展开的真爱命题,都有不当之处.本文认为周朴园对梅侍萍的怀念已经滤净了爱情的世俗因素,它超越了情感的现实可能而仅仅是一种宗教赎罪的程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评论 曹禺 戏剧 《雷雨》 救赎行为 周朴园形象 性格 爱情 梅侍萍 情感
下载PDF
课堂教学创新设计例谈
3
作者 唐惠忠 《教育艺术》 2001年第10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周朴园 梅侍萍 玛蒂尔德 课堂教学 创新设计
下载PDF
细读《雷雨》——现代文学名作细读之三 被引量:24
4
作者 陈思和 《南方文坛》 2003年第5期20-25,37,共7页
关键词 《雷雨》 曹禺 周冲 周萍 蘩漪 梅侍萍 周朴园 现代文学
原文传递
三十年的恩怨 八十年的阐释——《雷雨》的再解读
5
作者 周鑫玉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7-73,共7页
细读《雷雨》,可见周朴园对梅侍萍的感情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三十年前,周朴园留洋回来不顾门第约束与梅侍萍相爱,两人的爱情是纯洁并且真挚的;梅侍萍被周家赶出去后,周朴园一直以为梅侍萍死去了,又由于后来的两段失败的感情让他无比怀... 细读《雷雨》,可见周朴园对梅侍萍的感情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三十年前,周朴园留洋回来不顾门第约束与梅侍萍相爱,两人的爱情是纯洁并且真挚的;梅侍萍被周家赶出去后,周朴园一直以为梅侍萍死去了,又由于后来的两段失败的感情让他无比怀念曾经与梅侍萍的感情,三十年间他一直沉浸在对那段感情的怀念中;三十年后,周朴园与梅侍萍意外相遇,却因为两人的身份发生改变,周朴园由于自私的性格而想尽办法远离梅侍萍,此时的他真正爱的只有他自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雨》 周朴园 梅侍萍 感情
原文传递
立足文本细读,揭示篇章奥秘——文本细读案例三则
6
作者 童志国 《教学考试》 2020年第1期49-50,共2页
课堂教学中的文本阅读与平时的休闲式阅读不同,需要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教学性。教师需要揭示教材选文的奥秘,教会学生阅读方法,使其掌握一定的阅读技能并能举一反三。在众多的文本解读方法中,文本细读是我们一线教师最熟悉且用得最多的... 课堂教学中的文本阅读与平时的休闲式阅读不同,需要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教学性。教师需要揭示教材选文的奥秘,教会学生阅读方法,使其掌握一定的阅读技能并能举一反三。在众多的文本解读方法中,文本细读是我们一线教师最熟悉且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在细读文本的过程中,笔者指导学生破除惯性思维、抛弃惰性思维、发展辩证思维,从文本的矛盾处、细节处和匠心处入手,前后勾连,悉心揣摩,收获颇丰。现不揣冒昧,简述三例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朴园 三十年 梅侍萍 《过秦论》 文本细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