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7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PPA结合RPR方法在住院及手术患者梅毒感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王娜 李阳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3-15,共3页
目的:探究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法(TPPA)结合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方法在住院及手术患者梅毒感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疑似梅毒的住院及手术患者118例,均行TPPA、RPR及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检查。以FTA-... 目的:探究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法(TPPA)结合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方法在住院及手术患者梅毒感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疑似梅毒的住院及手术患者118例,均行TPPA、RPR及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检查。以FTA-ABS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TPPA、RPR检查结果,并比较2种方法单一及联合检测诊断效能。结果:118例疑似梅毒患者中,经FTA-ABS检查确诊梅毒患者65例(55.08%),非梅毒患者53例(44.92%)。65例梅毒住院及手术患者科室分布前三为呼吸内科、妇科及心内科。以FTA-ABS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TPPA检查阳性65例,阴性53例;RPR检查阳性61例,阴性57例。TPPA结合RPR诊断的准确率98.31%,比TPPA、RPR单一诊断的89.93%、84.75%高,敏感度98.46%、特异度98.11%、阳性预测值98.46%、阴性预测值98.11%比RPR的83.08%、86.79%、88.52%、80.70%高(P<0.05)。TPPA结合RPR诊断的AUC(95%CI)为0.983(0.940-0.998),比TPPA、RPR单一诊断的0.897(0.828-0.946)、0.849(0.772-0.909)高(P<0.05)。结论:TPPA结合RPR方法在住院及手术患者梅毒感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提升诊断准确率及敏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法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
下载PDF
TPPA、TRUST、TP-ELISA方法在梅毒血清学检测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陆荣 王仪含 陈颖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299-300,303,共3页
目的:探究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在梅毒血清学检测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2月于我院接受检查的128例疑似梅毒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目的:探究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在梅毒血清学检测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2月于我院接受检查的128例疑似梅毒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对其行TPPA、TRUST、TP-ELISA检测,对比不同检测方法及三种方法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和诊断效能。结果:单一检测中,在阳性检出率及诊断效能方面,TPPA、TP-ELISA优于TRUST(P<0.05),而TPPA与TP-ELISA之间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三种方法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明显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TPPA、TP-ELISA在梅毒血清学检测中效果优于TRUST,三种方法联合检测可以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诊断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 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HIV阴性恶性梅毒二例
3
作者 李万里 赵伟 +3 位作者 温晶 刘永霞 侯建玲 田洪青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4年第12期878-880,共3页
恶性梅毒(MS)又称溃疡结节性梅毒,是二期梅毒的一种罕见症状。本文报道2例HIV阴性的恶性梅毒,2例患者头面部均出现红斑、结节、脓疱、结痂,苄星青霉素治疗后发生吉海氏反应,后皮疹完全消退。大多MS患者伴有HIV阳性,HIV阴性伴恶性梅毒较... 恶性梅毒(MS)又称溃疡结节性梅毒,是二期梅毒的一种罕见症状。本文报道2例HIV阴性的恶性梅毒,2例患者头面部均出现红斑、结节、脓疱、结痂,苄星青霉素治疗后发生吉海氏反应,后皮疹完全消退。大多MS患者伴有HIV阳性,HIV阴性伴恶性梅毒较少见。本文对恶性梅毒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进行文献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梅毒 二期梅毒 溃疡结节性梅毒
下载PDF
颅内梅毒性树胶肿一例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田地 寇程 +1 位作者 宋士萍 李莉莉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56-158,共3页
梅毒(syphilis)是由密螺旋体苍白亚种(俗称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可累及人体多个系统。颅内梅毒性树胶肿(intracranial syphilitic gumma)是神经梅毒(neurosyphilis)的一种,它会导致颅内压力增高、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的出现... 梅毒(syphilis)是由密螺旋体苍白亚种(俗称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可累及人体多个系统。颅内梅毒性树胶肿(intracranial syphilitic gumma)是神经梅毒(neurosyphilis)的一种,它会导致颅内压力增高、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的出现,其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神经影像学检查、血清学检查,及时明确诊断和特异性驱梅治疗,可以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现报道1例梅毒性树胶肿患者,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总结该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情况,以期为进一步认识该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性树胶肿 颅内占位 神经梅毒 梅毒血清学 治疗学 预后
下载PDF
梅毒实验室诊断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5
作者 童曼莉 朱晓桢 +1 位作者 林丽蓉 杨天赐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6-916,共11页
[背景]近年来,梅毒发病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引起广泛关注,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鉴于梅毒病程的隐匿性、复杂性和多样性,迫切需要高灵敏度的诊断方法和有效的疗效监测指标,以实现梅毒的早诊断和早治疗.[进展]本文对梅毒实验室检测方... [背景]近年来,梅毒发病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引起广泛关注,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鉴于梅毒病程的隐匿性、复杂性和多样性,迫切需要高灵敏度的诊断方法和有效的疗效监测指标,以实现梅毒的早诊断和早治疗.[进展]本文对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及诊断程序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病原学检查可以直接确诊感染,但易受取材部位及取材方法等因素影响,灵敏度较低.血清学检测是梅毒诊断的主要检测方法,但由于抗体至少在感染2周后才产生,难以筛查窗口期的患者.由于血清学诊断程序的行业标准尚未统一,各实验室对3种血清学诊断程序的选择也不尽相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对于一期或二期梅毒患者皮损组织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但对于较易获得的血液样本,其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DNA检出率低,国内至今尚无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梅毒PCR检测试剂,无法应用于临床检测.[展望]首先,研发梅毒螺旋体抗体和非特异性抗体联合检测试剂,避免单一试验假阴性造成的漏诊;其次,开展血液、脑脊液、尿液等标本的梅毒螺旋体抗原谱研究,缩短检测的窗口期;最后,引入质量管理体系,制定梅毒分子诊断的统一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梅毒螺旋体 病原学检查 血清学检测 分子生物学检测
下载PDF
活动性梅毒患者梅毒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与体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王瑶 丁洁 +4 位作者 杨倩 施银娟 梁玉婷 何杨 张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84-1589,共6页
目的:探究活动性梅毒患者梅毒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TPAb)与体内免疫球蛋白A/E/M/G(IgA/E/M/G)及IgG亚型的相关性,为临床梅毒的综合诊疗与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3年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活动性梅毒患者,根据梅毒甲苯胺... 目的:探究活动性梅毒患者梅毒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TPAb)与体内免疫球蛋白A/E/M/G(IgA/E/M/G)及IgG亚型的相关性,为临床梅毒的综合诊疗与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3年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活动性梅毒患者,根据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分为1∶4+与1∶16+两组,另选取健康对照组,均进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CMIA)测定TPAb,免疫比浊法测定IgA/E/M/G及IgG1/2/3/4含量。结果:本次共纳入活动性梅毒患者206例(男性125例,女性81例),年龄(46.05±19.58)岁。相对健康对照组,可见活动性梅毒组IgG2降低,TPAb、IgA/E/M/G和IgG1/3/4水平均升高,其中TPAb、IgE、IgG1/2/3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健康对照组,TRUST 1∶4+组TPAb、IgE、IgG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PAb与IgE、IgG2/4存在相关性;而TRUST 1∶16+组TPAb、IgA/E/M/G、IgG1/2/3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PAb与IgE、IgG4存在相关性(P<0.05)。另外,TRUST阳性组之间的TPAb、IgG和IgG1/3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TRUST滴度的活动性梅毒患者TPAb与Ig水平存在较大差异,TPAb联合Ig可用于监测梅毒活动性强弱,IgA/M/G及IgG1/3可能成为候选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梅毒 梅毒血清特异性抗体(TPAb) 免疫球蛋白 IGG亚型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探讨TRUST与TP-ELISA对梅毒患者的诊断价值
7
作者 任勇 杨云敏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5期98-100,共3页
目的 探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oludine red unheated serum test, TRUST)、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reponema pallidum-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TP-ELISA)检测方法在梅毒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非随机选取2022... 目的 探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oludine red unheated serum test, TRUST)、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reponema pallidum-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TP-ELISA)检测方法在梅毒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非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兴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疑似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完成TRUST与TP-ELISA检测,并将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 TPPA)检测作为金标准,分析TRUST与TP-ELISA的诊断价值。结果 86例疑诊梅毒患者中,61例患者确诊为梅毒,患病率为70.93%(61/86)。TRUST检查的阳性率为59.30%(51/86),阴性率为40.70%(35/86);TP-ELISA检查的阳性率为67.44%(58/86),阳性率为32.56%(28/86)。TP-ELISA的敏感度为93.44%(57/61),高于TRUST检查的80.33%(4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4,P=0.032);且TP-ELISA准确度为94.19%(81/86),高于TRUST的83.72%(7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93,P=0.029)。结论 在梅毒诊断中,TP-ELISA的敏感度、准确度高于TRUST,但筛查过程仍存在假阴性风险,临床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危险因素筛查结果与其他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检测 诊断效能
下载PDF
梅毒携带者并发神经梅毒的危险因素分析
8
作者 王红磊 李玉梅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4期32-35,共4页
目的 探讨梅毒携带者并发神经梅毒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23年6月仪征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4例梅毒携带者,其中并发神经梅毒者33例为研究对象。针对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apid plasma reagin test,RPR)持续阳性时间、RP... 目的 探讨梅毒携带者并发神经梅毒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23年6月仪征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4例梅毒携带者,其中并发神经梅毒者33例为研究对象。针对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apid plasma reagin test,RPR)持续阳性时间、RPR滴度、脑脊液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 assay,TPPA)结果、脑脊液白蛋白水平、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脑脊液白细胞计数、颅内压、是否接受正规梅毒治疗等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RPR持续阳性时间1年以上,RPR滴度≥1∶8,脑脊液TPPA结果阳性,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升高为梅毒携带者并发神经梅毒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接受正规梅毒治疗为预防梅毒携带者并发神经梅毒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对于梅毒RPR试验持续阳性时间超过1年且滴度≥1∶8,脑脊液TPPA结果阳性合并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升高者,其发生神经梅毒的概率显著增高,故此类患者应更为积极地接受规律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携带者 神经梅毒 危险因素 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 持续阳性时间
下载PDF
单侧梅毒性角膜基质炎后角膜白斑合并神经梅毒一例
9
作者 徐宇轩 夏蔚 +5 位作者 徐雅婷 李晶晶 王千秋 李姗姗 戴军 吴敏智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4年第12期875-877,共3页
本文报道一例罕见的单侧梅毒性角膜基质炎后角膜白斑合并无症状神经梅毒。患者,女,30岁。右眼视物模糊10天,梅毒血清学检查阳性。脑脊液检查符合神经梅毒。给予患者青霉素钠驱梅治疗和甲泼尼龙预防吉海反应,治疗后视力恢复,角膜瘢痕形成... 本文报道一例罕见的单侧梅毒性角膜基质炎后角膜白斑合并无症状神经梅毒。患者,女,30岁。右眼视物模糊10天,梅毒血清学检查阳性。脑脊液检查符合神经梅毒。给予患者青霉素钠驱梅治疗和甲泼尼龙预防吉海反应,治疗后视力恢复,角膜瘢痕形成,梅毒相关指标下降。本文提醒临床医生需加强对眼梅毒患者神经系统的全面评估,及时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基质炎 角膜白斑 梅毒 GWC系数 神经梅毒
下载PDF
梅毒螺旋体与母胎界面细胞相互作用影响妊娠结局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少彬 熊顺 +2 位作者 刘兆平 张晓红 赵飞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1-357,共7页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性传播疾病[1]。近十年来,梅毒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特别是在非洲、东南亚、西欧、俄罗斯和中国,并在这些地区造成了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2-3]。梅毒发病率逐年上升,先天性梅...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性传播疾病[1]。近十年来,梅毒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特别是在非洲、东南亚、西欧、俄罗斯和中国,并在这些地区造成了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2-3]。梅毒发病率逐年上升,先天性梅毒(con-genital syphilis,CS)发生率也一直处于较高水平[4-5]。CS是由Tp经胎盘垂直传播感染胎儿的一种先天感染性疾病,可发生于妊娠任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先天性梅毒 母胎免疫 不良妊娠结局
下载PDF
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患者114例的临床特征分析
11
作者 高凡 王霞 +1 位作者 顾莉莉 王彦荣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510-1514,共5页
目的:探讨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的发病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特征、临床症状、体征、眼底造影特征和激光扫描眼底检查特点。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06-01/2023-01确诊的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患者114例138眼(其中24例为双眼)... 目的:探讨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的发病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特征、临床症状、体征、眼底造影特征和激光扫描眼底检查特点。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06-01/2023-01确诊的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患者114例138眼(其中24例为双眼)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行最佳矫正视力、眼压、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菁绿造影(ICGA)、视野、视觉电生理检查;血化验包括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及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PA)、结核菌素试验、结核斑点试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白细胞抗原B27、风湿系列检查资料。结果:所有患者RPR及TPPA阳性,其他化验检查阴性,确诊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平均发病年龄44±13.1岁,男59例(51.8%),女55例(48.2%),单眼90例(78.9%),双眼24例(21.1%),其性别、婚姻以及职业无显著特征。临床主要表现为视力降低、视盘充血以及后极部视网膜灰黄色混浊;FFA特征主要表现为早期黄斑周围点样弱背景荧光、视网膜血管荧光渗漏染色、视网膜RPE荧光积存以及视盘染色或强荧光;ICGA以及OCT特征主要表现为晚期后极部鳞状弱荧光,FFA与ICGA之间的关系对称一致,OCT显示玻璃体高反射点以及视网膜色素上皮针尖样凸起。结论: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患者发病年龄平均44岁,单眼发病多见,患者性别、婚姻、职业无显著特征,临床主要表现为视力降低,玻璃体灰白色细胞,后极部视网膜混浊增厚感、灰黄色改变,正确识别OCT、FFA、ICGA特征可以减少漏诊误诊,早期正确诊治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脉络膜视网膜炎 临床表现 眼底造影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年龄 职业
下载PDF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在梅毒抗体检测中的价值及适用范围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石杜娟 《安徽医学》 2024年第2期185-190,共6页
目的 通过比较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GICA)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光激化学发光法(LIC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对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的性能指标,探寻GICA法在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价值以及患者自检的可能。方法 选取2022年2~5... 目的 通过比较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GICA)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光激化学发光法(LIC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对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的性能指标,探寻GICA法在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价值以及患者自检的可能。方法 选取2022年2~5月收集的合肥市滨湖医院住院患者、门诊就诊者以及体检者共143人份血清标本,同时采用GICA、LICA、ELISA、CLIA、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以TPPA结果为金标准,分析GICA与LICA、ELISA、CLIA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并与TPPA比较得出一致性以及符合率;通过绘制出GICA、LICA、ELISA、CLIA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对曲线下面积进行比较;根据计算所得最佳临界值进行分区,比较不同区间的TPPA符合率与GICA的TPPA符合率大小。结果GICA的特异度与ELISA、LIC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ICA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均高于CLI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ICA与TPPA的符合率均高于ELISA、LICA、CLI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和LICA与GICA的符合率均高于CLIA与GICA的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交叉示意图可见,GICA阳性时至少伴有其他2种方法同时阳性。GICA的ROC曲线下面积与ELISA、LICA、CLIA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区后发现ELISA、LICA和CLIA的S/CO值(样本吸光值/临界值)分别在1.00~12.00、1.00~10.00、1.00~4.00时的TPPA符合率与GICA的TPPA符合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GICA作为快速诊断梅毒的重要手段,其各项指标均优于ELISA、LICA、CLIA,还能作为此3种方法初筛梅毒抗体阳性后的复检方法,为日后患者自检模式的实现也提供了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梅毒螺旋体抗体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光激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两种梅毒抗体检测方法在梅毒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才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3期87-89,共3页
目的分析梅毒早期诊断中两种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为阳性患者中选择117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113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进行检验,以梅毒螺... 目的分析梅毒早期诊断中两种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为阳性患者中选择117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113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进行检验,以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结果为金标准,分析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的检查结果及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检出阳性117例,阴性113例。以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结果为金标准,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检出阳性患者99例、占比43.04%,阴性患者131例、占比56.96%,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4.62%(99/117)和100.00%(113/113)。结论梅毒传染性较强,对身体危害大,因此需尽早筛查尽早治疗,避免延误治疗时机。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灵敏性较高,可以提升诊断质量,减少误诊,但该检测方式费用更高,操作较为复杂,因此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可以使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进行筛查,联合两种检测方式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抗体检测 早期诊断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下载PDF
隐性梅毒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相关妊娠结局分析
14
作者 丁涛 夏雷震 +2 位作者 胡毅娜 赵琰 辛才林 《江西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732-737,共6页
目的了解隐性梅毒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助孕治疗的影响,为隐性梅毒的不孕不育患者提供更多的临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2年7月本中心实施IVF-ET治疗的不孕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了解隐性梅毒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助孕治疗的影响,为隐性梅毒的不孕不育患者提供更多的临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2年7月本中心实施IVF-ET治疗的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24639例,分为单独男性隐性梅毒组A(n=158例)、单独女性隐性梅毒组B(n=497例)、男女双方梅毒均为阴性组C(n=23984例),比较三组之间的临床与实验室各项数据。结果(1)三组患者2原核(2PN)受精率、2PN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优质囊胚形成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患者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Logistic回归对活产率进行多因素分析A组vs C组(P=0.629),B组vs C组(P=0.9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独男性隐性梅毒和单独女性隐性梅毒均对活产率无影响。结论单独男性、单独女性隐性梅毒患者行IVF-ET治疗与既往未感染梅毒不孕不育患者能获得相似的妊娠结局,经充分知情告知后可行IVF-ET助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梅毒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妊娠结局
下载PDF
2015-2022年银川市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发病趋势预测
15
作者 李燕 王彦海 +2 位作者 李萍 王光俊 吴文军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7期701-706,共6页
目的分析2015—2022年银川市梅毒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并预测发病趋势,为提高梅毒防控质量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描述2015—2022年银川市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并用发病率建立灰色模型GM(1,1)预测。结果2015—2... 目的分析2015—2022年银川市梅毒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并预测发病趋势,为提高梅毒防控质量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描述2015—2022年银川市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并用发病率建立灰色模型GM(1,1)预测。结果2015—2022年银川市共报告梅毒945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9.74/10万,年报告发病率呈先上升再下降趋势,主要为隐性梅毒(8039例,42.29/10万)。梅毒全年均有发病,无明显季节性。贺兰县报告发病率最高(65.04/10万),西夏区最低(37.32/10万)。报告发病男女性别比为1∶1.12,报告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梅毒在各年龄段均有分布,主要集中在50岁及以上人群(4640例,102.80/10万),以待业人员(3330例,35.22%)、农民(2589例,27.38%)、离退人员(1003例,10.61%)为主要高发人群。灰色模型GM(1,1)预测2022—2025年梅毒发病率分别为29.27/10万(2022年实际报告发病率为29.94/10万)、29.59/10万、27.13/10万、24.07/10万,呈下降趋势。结论2015—2022年银川市梅毒发病总体呈先上升再下降趋势,60~<75岁人群、待业人员和农民为重点监测人群;应加强重点人群和性病门诊梅毒筛查工作,提高公众防病意识,持续深化医防融合,关注“四类”人群、落实“五早”措施,控制梅毒传播和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流行病学特征 灰色模型 预测
下载PDF
CLIA、RPR、TPPA检测血清中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价值分析
16
作者 赵颖 马跃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5期72-74,共3页
目的 分析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CLIA)、快速血清反应素试验(RPR)、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血清中梅毒螺旋体抗体的结果。方法 100例疑似梅毒患者血清样本为研究对象,均采用CLIA、RPR、TPPA进行检测,并以重组免疫印迹法(RI... 目的 分析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CLIA)、快速血清反应素试验(RPR)、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血清中梅毒螺旋体抗体的结果。方法 100例疑似梅毒患者血清样本为研究对象,均采用CLIA、RPR、TPPA进行检测,并以重组免疫印迹法(RIBA)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三种检测方式的检测结果 ,并比较三种检测方式的诊断效能。结果 CLIA检出阳性59例,阴性41例。RPR检出阳性73例,阴性27例。TPPA检出阳性59例,阴性41例。CLIA诊断准确率为69.00%(69/100),敏感度为68.92%(51/74),特异度为69.23%(18/26);RPR诊断准确率为97.00%(97/100),敏感度为97.30%(72/74),特异度为96.15%(25/26);TPPA诊断准确率为77.00%(77/100),敏感度为74.32%(55/74),特异度为84.62%(22/26)。RPR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显著高于CLIA、TPPA(P<0.05);RPR的特异度高于CLIA(P<0.05);CLIA与TPPA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差异较小(P>0.05)。结论 RPR在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临床诊断中具有更佳的诊断准确率,可为梅毒患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 快速血清反应素试验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梅毒螺旋体抗体
下载PDF
580例梅毒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分析
17
作者 季莹 华云晖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 观察妊娠期梅毒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6月-2022年6月在南京市第二医院分娩的妊娠合并梅毒的580例孕妇,分为A组(接受苄星青霉素治疗的梅毒孕妇,其中A1组孕期初次诊断梅毒感染并接受2个疗程苄星青霉素规范治疗的孕妇;A... 目的 观察妊娠期梅毒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6月-2022年6月在南京市第二医院分娩的妊娠合并梅毒的580例孕妇,分为A组(接受苄星青霉素治疗的梅毒孕妇,其中A1组孕期初次诊断梅毒感染并接受2个疗程苄星青霉素规范治疗的孕妇;A2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阳性、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阴性和血清固定的孕妇,既往接受规范治疗,孕期给予1个疗程苄星青霉素;A3 TPPA阳性、RPR阴性和血清固定的孕妇,既往接受规范治疗,孕期拒绝治疗)、B组(不规范治疗的梅毒孕妇)、C组(未治疗的梅毒孕妇)。比较A、B、C 3组间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围产儿死亡及先天性梅毒儿发生率。结果 3组孕妇年龄、分娩方式和所生婴儿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 3组总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为分别是11.39%(50/439)、24.59%(30/122)和63.16%(1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新生儿的血清梅毒抗体TPPA和RPR在18个月龄内均转为阴性。结论梅毒感染的孕妇接受2个疗程苄星青霉素治疗可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孕产妇 青霉素 妊娠结局
下载PDF
梅毒螺旋体抗体最佳S/CO截断值在梅毒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18
作者 王靖 李小全 +4 位作者 刘敏 杨志立 徐植 赵雅淳 王丽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10期1-5,共5页
目的 以梅毒螺旋体凝集试验(TPPA)作为确认试验,确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S/CO值与梅毒阳性最佳截断值,减少不必要的TPPA确认重复。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医院进行梅毒螺旋体(TP)抗体检测的血清标本22 500例,以ELISA... 目的 以梅毒螺旋体凝集试验(TPPA)作为确认试验,确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S/CO值与梅毒阳性最佳截断值,减少不必要的TPPA确认重复。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医院进行梅毒螺旋体(TP)抗体检测的血清标本22 500例,以ELISA法为梅毒初次筛查试验,采用TPP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对所有反应结果进行复核和确认。分析376例有反应性标本中的S/CO值与TPPA的关系,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确定ELISA法S/CO值与TPPA阳性最佳截断值。根据S/CO最佳截断值,比较梅毒不同反式筛查策略需要TPPA确认的标本数量。结果 当S/CO≥6.6时,TPPA与ELISA结果一致,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均为100.00%,S/CO=6.6时为最佳截断值;使用欧洲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ECDC)策略时,376例筛查反应性样本(100.00%,376/376)需TPPA确认;使用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策略时,TPPA还需确认217例(57.71%,217/376);本研究只有122例(32.45%,122/376)需进行TPPA确认。结论 采用ELISA法梅毒反式筛查策略不受TRUST结果影响,当S/CO≥6.6时不需要进行TPPA确认,与ECDC和CDC反式策略相比,本研究有67.55%的筛查反应样本不必进行TPPA确认,经济且节约时间和人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S/CO值 最佳截断值 TPPA
下载PDF
2019-2021年郑州市二七区梅毒感染现状调查
19
作者 孙花荣 陈妍 +2 位作者 闫玉霞 唐书丽 郭东晓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9期1629-1633,共5页
目的调查2019—2021年郑州市二七区梅毒感染现状,并分析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郑州市二七区2019—2021年报告的梅毒病例资料,统计疾病类型、性别、地区、年龄等,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梅毒感染现状及流行... 目的调查2019—2021年郑州市二七区梅毒感染现状,并分析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郑州市二七区2019—2021年报告的梅毒病例资料,统计疾病类型、性别、地区、年龄等,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梅毒感染现状及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19—2021年,郑州市二七区累计报告梅毒病例1201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8.25/10万,仅有2019年1例因隐性梅毒病死,年均病死率为0.04/10万。所有梅毒病例中,2019年375例(31.22%),年发病率为46.76/10万;2020年410例(34.14%),年发病率为48.93/10万;2021年416例(34.64%),年发病率为49.06/10万,发病数和发病率逐年上升。男624例,占比51.96%;女577例,占比48.04%,男女性别比为1.08∶1(χ^(2)=0.611,P=0.737);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胎传梅毒及隐性梅毒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数位于前5位的地区为长江路办事处(146例,12.16%)、京广路办事处(140例,11.66%)、福华街办事处(137例,11.41%)、大学路办事处(134例,11.16%)、淮河路办事处(126例,10.49%),共683例(56.87%);上述地区年均发病率分别为5.86/10万、5.61/10万、5.51/10万、5.41/10万、5.05/10万。年龄分布以20~29岁(189例,15.74%)、30~39岁(177例,14.74%)、50~59岁(174例,14.49%)为主,共540例(44.96%)。人群分布以家务及待业(500例,41.63%)、离退人员(285例,23.73%)、农民(114例,9.49%)、商业服务(105例,8.74%)、工人(71例,5.91%)为主,共1075例(89.51%)。结论2019—2021年郑州市二七区梅毒感染人数逐年增加,本区应根据年龄、人群、地区分布等特点及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加强监测,降低梅毒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流行病学特征 发病率
下载PDF
外周血T淋巴细胞、IL-4及趋化因子CXCL13在神经梅毒患者中的检测意义
20
作者 彭超 林阳 何俐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2期251-254,259,共5页
目的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白介素-4(IL-4)及趋化因子CXC配体13(CXCL13)水平检测在神经梅毒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188例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62例血清固定患者(血清固定组)及... 目的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白介素-4(IL-4)及趋化因子CXC配体13(CXCL13)水平检测在神经梅毒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188例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62例血清固定患者(血清固定组)及126例神经梅毒患者(神经梅毒组)(包括无症状型31例,早期58例,晚期37例)。另选取同时期于本院门诊和体检就诊的正常健康者(对照组)80名。比较不同人群、梅毒不同病情程度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IL-4及化因子CXCL13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IL-4及趋化因子CXCL13联合检测对早期神经梅毒识别的诊断价值。结果CD4^(+)、CD4^(+)/CD8^(+)值:神经梅毒组<血清固定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4、CXCL13水平:神经梅毒组>血清固定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4^(+)/CD8^(+)值:晚期组<早期组<无症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4、CXCL13水平:晚期组>早期组>无症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显示,外周血T淋巴细胞、IL-4及趋化因子CXCL13联合检查灵敏度为89.68%,特异度为91.11%,AUC=0.862(95%CI:0.806-0.933),均高于三指标单一检查(P<0.05)。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IL-4及趋化因子CXCL13水平变化与神经梅毒患者病情密切联系,三者联合检测度对神经梅毒的早期识别诊断具有更好的灵敏度、特异度,在神经梅毒病情进展评估及临床指导上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T淋巴细胞 IL-4 趋化因子CXCL13 神经梅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