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商业文化与都市中的现代人——论施蛰存的小说《梅雨之夕》 |
曾娅先
郭玲
|
《昌吉学院学报》
|
2006 |
2
|
|
2
|
《梅雨之夕》的U型和倒置U型的原型叙事结构 |
胡笑梅
|
《黄山学院学报》
|
2009 |
5
|
|
3
|
修辞语篇中的问句叙事——《梅雨之夕》和《封锁》中问句的语用修辞比较 |
张春泉
|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0 |
|
4
|
无意识和人格结构理论视野下的文本分析——以施蛰存《梅雨之夕》为个案 |
徐诗颖
|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
2013 |
0 |
|
5
|
试析《梅雨之夕》中的欲望法则 |
陈泉
|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1
|
|
6
|
寻找的焦虑——《梅雨之夕》理想追求与现实存在的矛盾论 |
李景云
|
《韶关学院学报》
|
2010 |
1
|
|
7
|
都市心灵的放纵与回归——析施蛰存精神分析小说《梅雨之夕》 |
曹瑞
|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
2010 |
3
|
|
8
|
《梅雨之夕》和《尤利西斯》中西意识流之比较 |
陈珊
|
《牡丹江大学学报》
|
2022 |
1
|
|
9
|
心理视角下对《梅雨之夕》的解读 |
李婷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0
|
精神分析理论视角下的《梅雨之夕》 |
滕云
|
《艺海》
|
2013 |
0 |
|
11
|
《梅雨之夕》:初恋之情的颂歌——兼谈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的表情技巧 |
杜秀华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1988 |
0 |
|
12
|
都市文明下的人性困惑、人生理想与现实冲突——读《梅雨之夕》 |
唐伦
|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
2018 |
0 |
|
13
|
都市边缘人的符号书写——浅析施蛰存短篇小说《梅雨之夕》 |
曹李馨
|
《文教资料》
|
2020 |
0 |
|
14
|
自我的迷失与寻找——对《梅雨之夕》的新批评解读 |
唐小茜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0 |
0 |
|
15
|
施蛰存现代志怪中的“巫鬼”文化——“搜神”二记与《梅雨之夕》比较谈 |
黄瑶
|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16
|
梅雨之夕 |
施蛰存
|
《芳草(小说月刊)》
|
2012 |
1
|
|
17
|
“本土化”之城与“想象”之城——当前城市文学的城市品格及写作期待 |
俞敏华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18
|
论施蛰存小说中的反讽 |
刘进才
|
《开封大学学报》
|
1994 |
2
|
|
19
|
论施蛰存小说中的文学地景——一个文化地理学的阅读 |
郭诗咏
|
《现代中文学刊》
|
2009 |
4
|
|
20
|
都市化中的乡村与都市里的乡村——心理分析派小说论之一 |
张鸿声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