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太湖流域梅雨的划分及其典型年异常成因分析
被引量:11
- 1
-
-
作者
吴娟
梁萍
林荷娟
吴志勇
钱琦雯
-
机构
太湖流域管理局水文局(信息中心)
上海市气候中心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出处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55-265,共11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0407900,2017YFC15023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90471,41775047)联合资助.
-
文摘
针对目前尚缺乏客观的流域梅雨划分指标的现状,本文依据最新的梅雨监测国家标准与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利用19862016年太湖流域水文年鉴逐日雨量整编资料,重新划分了太湖流域入/出梅日期,计算了梅雨特征量,构建了梅雨洪水指数(RFI),并对梅雨期超设计、超警戒洪水年的环流异常成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新标准下太湖流域多年平均在6月17日入梅,7月11日出梅,梅雨期长度24 d,梅雨量266.8 mm;与历史序列相比,新标准确定的梅雨量一致率较高,其次是入梅时间和出梅时间.(2)雨日数和副高脊线北跳时间是影响入/出梅确定的两个重要因素,新标准将1992、2013年定为空梅,1986、1987、1989、1996、2005年历史入/出梅日期向后调整,1988、2007年出梅日期向前调整,更为合理地反映了梅雨的高温高湿气候特征,客观性较强.(3)梅雨量越大,雨强越大,太湖水位越高,流域越易涝;以梅雨洪水指数作为参考因子,考虑到影响太湖洪水形成的两个关键因子(梅雨期起涨水位、最大7 d降水量占梅雨量的比例),对入梅起涨水位异常偏高、因集中强降雨引起太湖洪水的指示意义较强.(4)高低纬环流配置关系密切,来自西太平洋经南海的偏南气流、印度洋经孟加拉湾的西南暖湿气流汇合后与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在太湖流域交汇,太湖流域垂直上升运动异常强烈,触发降雨层结不稳定能量释放,导致暴雨持续形成洪水.
-
关键词
太湖流域
梅雨监测指标
降雨强度
梅雨洪水指数
-
Keywords
Taihu Basin
Meiyu monitoring indices
rainfall intensity
rainstorm-flood index
-
分类号
P426.6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