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绿》教学实录 |
郑晓龙
吴心田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2
|
浅析朱自清表现“绿”的一些手法——读朱自清散文《绿》 |
王保平
|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1
|
|
3
|
《绿》文中“了”字的妙用 |
赵后乐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4
|
《绿》的教学思路浅谈 |
邓克非
|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7 |
0 |
|
5
|
在“新”字上动脑筋──我教《绿》 |
马超俊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6
|
论《绿》的主题思想──兼论《绿》的描写对象 |
李明生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7
|
超越语言痛苦——浅谈《绿》的语言痛苦及其超越 |
王锡强
|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
1996 |
0 |
|
8
|
阴柔之美——朱自清写景散文《绿》与《荷塘月色》中女子形象的典型体现 |
范学亮
周广玲
|
《临沂师专学报》
|
1999 |
0 |
|
9
|
《绿》文中“了”字的妙用 |
赵后乐
|
《语文世界(上旬刊)》
|
1997 |
0 |
|
10
|
《绿》说课教案 |
黄芳菊
|
《广西教育》
|
2001 |
0 |
|
11
|
在“新”字上动脑筋——我教《绿》 |
马超俊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
1997 |
0 |
|
12
|
从“她”到“你”全由情──谈谈《绿》的人称变化 |
吴沣滨
|
《青海教育》
|
1998 |
0 |
|
13
|
由此及彼 绚丽多姿——谈《绿》中的联想 |
郭秀英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
1999 |
0 |
|
14
|
殊途同归 各得其宜——《绿》的两种点拨教法 |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
1998 |
0 |
|
15
|
《绿》教学设计 |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
1999 |
0 |
|
16
|
醉人的华章——简析《绿》的艺术特色 |
王金明
|
《泰山学院学报》
|
1998 |
0 |
|
17
|
听《绿》随感 |
赵延龄
|
《教育艺术》
|
1999 |
0 |
|
18
|
描绘形象美 透视火热情──浅谈《绿》的艺术风格 |
邱存英
|
《青海教育》
|
1999 |
0 |
|
19
|
汪汪一碧沁心脾——朱自清先生的《绿》读后 |
刘溶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79 |
0 |
|
20
|
试论朱自清散文的艺术变形美 |
朱学忠
朱雪里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7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