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L4A1/A2基因变异在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梗死后出血转化散发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不同表达和机制
1
作者 郝丕达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6期23-26,共4页
目的:研究Ⅳ型胶原蛋白基因α1/α2(COL4A1/A2)基因变异在脑出血(ICH)、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和梗死后出血转化(HT)散发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不同表达和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临沂市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2月-2021年10月收治的67例ICH患者(ICH... 目的:研究Ⅳ型胶原蛋白基因α1/α2(COL4A1/A2)基因变异在脑出血(ICH)、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和梗死后出血转化(HT)散发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不同表达和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临沂市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2月-2021年10月收治的67例ICH患者(ICH组)、61例SAH患者(SAH组)及58例HT患者(HT组)相关资料。另取同期在医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例记作对照组。比较各组COL4A1/A2基因变异发生率。此外,对比不同预后ICH、SAH及HT患者的COL4A1/A2基因变异发生率。结果:ICH组COL4A1/A2基因变异发生率分别为8.96%、7.46%,SAH组COL4A1/A2基因变异发生率分别为8.20%、8.20%,HT组COL4A1/A2基因变异发生率分别为13.79%、12.07%,均高于对照组(P<0.05)。预后不良ICH患者COL4A1/A2基因变异发生率分别为20.00%、20.00%,均高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预后不良SAH患者的COL4A1/A2基因变异发生率均为22.22%、22.22%,均高于预后良好患者的2.33%、2.33%(P<0.05)。预后不良HT患者的COL4A1/A2基因变异发生率分别为30.00%、30.00%,均高于预后良好患者的5.26%、2.63%(P<0.05)。结论:COL4A1/A2基因变异可能介导了ICH、SAH及HT发生、发展过程,且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Ⅳ型胶原蛋白基因 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梗死后出血转化 出血性脑血管病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和特征分析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翠红 荣阳 荣根满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28期75-76,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方法将422例脑梗死患者按其病后有无出血转化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分析HT与合并脑微血栓(CMB)、血压、溶栓治疗及抗凝治疗等因素的关系,并分析实捡组的134例脑梗死患者急性...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方法将422例脑梗死患者按其病后有无出血转化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分析HT与合并脑微血栓(CMB)、血压、溶栓治疗及抗凝治疗等因素的关系,并分析实捡组的134例脑梗死患者急性发作后出血转化时间及出血转化前病情,总结该病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结果实验组在CMB、血压、溶检治疗及抗凝治疗等因素上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且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血肿型的出血转化时间在2周内的比例、出血转化前血压在160 mm Hg以上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脑梗死患者发病后易出现出血转化,此时病情较重,严重威胁生命,因此应该早期诊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 脑微血栓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10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宁芳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9期1925-1926,共2页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治疗的105例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治疗...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治疗的105例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脑血肿、脑水肿体积和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脑血肿、水肿体积明显减小,试验组脑血肿、脑水肿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神经恢复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提高预后,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建议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梗死后出血转化 神经功能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一例及文献复习
4
作者 杨逸昊 陈浩 +2 位作者 陈蓉 马琳 李其富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1期70-73,共4页
患者男性,47岁,主因“左侧肢体乏力、胡言乱语4h余”就诊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简称我院)。患者4h前休息中突发左侧肢体乏力,表现为左上肢不能持物,左下肢不能行走,伴胡言乱语,伴发热,无抽搐,无头痛、头晕,随后赶至我院急诊,急诊完... 患者男性,47岁,主因“左侧肢体乏力、胡言乱语4h余”就诊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简称我院)。患者4h前休息中突发左侧肢体乏力,表现为左上肢不能持物,左下肢不能行走,伴胡言乱语,伴发热,无抽搐,无头痛、头晕,随后赶至我院急诊,急诊完善头颅CT未见出血,遂收住入院。既往有不详高热病史4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海南医学院 头颅CT 第一附属医院 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 肢体乏力 左下肢 无抽搐
原文传递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1
5
作者 孙娜 王剑锋 林警 《江苏医药》 CAS 2017年第3期174-176,共3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患者8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溶栓、抗凝和扩血管等常规治疗;试验组加用依达拉奉30mg加入1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30min;每天2次,治疗21d。比较两...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患者8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溶栓、抗凝和扩血管等常规治疗;试验组加用依达拉奉30mg加入1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30min;每天2次,治疗21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1d后,试验组患者的脑血肿、脑水肿体积均小于对照组(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8.4%vs.67.4%)(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能进一步降低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患者的脑血肿、脑水肿体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 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阿托伐他汀降低急性脑梗死出血转化后癫痫发作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宜晶晶 曾军燕 赵雄飞 《当代医学》 2020年第9期19-23,共5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降低急性脑梗死出血转化后癫痫发作的风险。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延安大学威阳医院收治的首发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患者660例,按照是否应用阿托伐他汀钙胶囊及其剂量分为4组,0 mg/d组(未应用组)、10 mg/...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降低急性脑梗死出血转化后癫痫发作的风险。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延安大学威阳医院收治的首发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患者660例,按照是否应用阿托伐他汀钙胶囊及其剂量分为4组,0 mg/d组(未应用组)、10 mg/d组、20 mg/d组、40 mg/d组,各165例。比较发病后2年各组卒中后癫痫发生率、发作类型及用药安全性。结果未应用组发生癫痫12例(7.2%),10 mg/d组9例(5.4%),20 mg/d组5例(3.0%),40 mg/d组2例(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症状性脑出血量増加及脑水肿加重、肝肾功明显异常、肌酶明显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各组均未发生致死性脑出血量增加。结论在卒中发病24 h内应用阿托伐他汀可以降低急性脑梗死出血转化后癫痫发作的风险,在一定范围内(0~40 mg/d),随着阿托伐他汀钙剂量的增加,卒中后癫痫发生率降低,且各不同剂量均相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 卒中后癫痫发作 阿托伐他汀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与病前抗栓治疗的关系评价
7
作者 彭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6期88-88,共1页
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与病前抗栓治疗的关系评价。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急性脑梗死,一共200例,患者收治时间在2019年1月-2020年7月,根据其是否存在出血转化分为:观察组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对照组未出现出血转化,将两组各项指标进行对... 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与病前抗栓治疗的关系评价。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急性脑梗死,一共200例,患者收治时间在2019年1月-2020年7月,根据其是否存在出血转化分为:观察组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对照组未出现出血转化,将两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在单因素分析中,观察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不明显差异(P<0.05)。通过对患者实施多因素分析后,大面积脑梗死发生率、抗凝药物病前患者使用比例、患者病前溶栓治疗比率、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患者使用比例、高血压病史为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与病前抗栓治疗具有密切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 病前抗栓治疗 关系
下载PDF
脑卒中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管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刘霞 周航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23年第2期221-225,共5页
脑卒中是神经科最常见的危急重症,不仅发病率高,还可引发多种神经系统并发症,如脑水肿、颅内压增高、脑梗死后出血转化、脑卒中后癫间、脑卒中后情感障碍和认知损害,等。导致脑卒中病死率、致残率、复发率显著增加,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严... 脑卒中是神经科最常见的危急重症,不仅发病率高,还可引发多种神经系统并发症,如脑水肿、颅内压增高、脑梗死后出血转化、脑卒中后癫间、脑卒中后情感障碍和认知损害,等。导致脑卒中病死率、致残率、复发率显著增加,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严重负担。文中就如何早期识别乃至长期有效规范化管理脑卒中后神经系统并发症作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中枢神经系统 并发症 脑水肿 梗死后出血转化 认知损害 癫间 管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