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5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诊断原发性高血压对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韦荣文 韦芳玲 +2 位作者 黄慧琨 王惠香 林颖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46-650,共5页
本研究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对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室重构及左心衰竭的影响。选取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140例,其中合并原发性高血压者54例,均给予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合并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收缩末期内径明显高于未合并... 本研究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对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室重构及左心衰竭的影响。选取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140例,其中合并原发性高血压者54例,均给予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合并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收缩末期内径明显高于未合并高血压患者(P<0.05),而室间隔厚度、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未合并高血压患者(P<0.05)。合并高血压患者左心衰竭发生比例明显高于未合并高血压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收缩压、左室射血分数是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伴高血压患者发生左心衰竭的影响因素(OR=1.759、2.273和0.576,P<0.05)。原发性高血压可加重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室重构,患者发生左心衰竭风险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 左室重构 左心衰竭 彩超
下载PDF
儿童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四例行化学消融的疗效及安全性初探 被引量:2
2
作者 丁建 李占全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4年第3期146-148,共3页
目的总结儿童(年龄≤14岁)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患者行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初步探讨儿童HOCM患者行PTSM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04年3月-2012年6月辽宁省人民医院行PTSMA治疗的4例儿... 目的总结儿童(年龄≤14岁)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患者行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初步探讨儿童HOCM患者行PTSM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04年3月-2012年6月辽宁省人民医院行PTSMA治疗的4例儿童HOCM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化学消融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化学消融术中和术后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疗效。结果 4例接受PTSMA治疗的儿童HOCM患者,术后比术前静息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明显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比术前早搏后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1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病例2术中发生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均治愈。所有患儿均随访12个月,无严重临床事件发生。结论儿童HOCM患者行PTSMA治疗是有效的。PTSMA可能是治疗儿童HOCM患者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 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 儿童
下载PDF
双硫仑样反应致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
3
作者 石云章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23期107-108,共2页
目的探究双硫仑样反应致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原因。方法对我院曾经接收的28例双硫仑样反应致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1个月的治疗,28例患者均完全康复,治疗效果显著。结... 目的探究双硫仑样反应致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原因。方法对我院曾经接收的28例双硫仑样反应致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1个月的治疗,28例患者均完全康复,治疗效果显著。结论对可能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避免使用,以免引起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硫仑样反应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 心肌梗死
下载PDF
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对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临床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许浩博 王娟 +9 位作者 张海鹏 乔树宾 胡奉环 杨伟宪 宋雷 袁建松 刘蓉 崔锦钢 郭超 罗晓亮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79-585,共7页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对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临床特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8年12月间,我院诊断为非梗阻性HCM且行睡眠呼吸监测的患者共241例。记录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参数、睡眠呼...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对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临床特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8年12月间,我院诊断为非梗阻性HCM且行睡眠呼吸监测的患者共241例。记录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参数、睡眠呼吸监测参数等。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患者分为无OSA组、轻度OSA组和中-重度OSA组,比较三组患者间的临床特点。结果:共有164例(68.0%)非梗阻性HCM患者合并OSA,中-重度OSA患者110例(45.6%)。三组患者年龄[(47.1±13.1)岁vs.(51.4±11.8)岁vs.(54.7±11.7)岁,P<0.001]和体重指数[(24.5±3.3)kg/m^(2) vs.(26.7±3.3)kg/m^(2) vs.(27.7±4.1)kg/m^(2),P<0.001]均随着OSA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加。与无OSA组和轻度OSA组患者相比,中-重度OSA组患者男性患者比例更高,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史、冠心病和NYHA心功能分级Ⅱ~Ⅲ级的患者比例更高(P均<0.05)。中-重度OSA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无OSA组和轻度OSA组患者(P<0.05)。三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中-重度OSA组的左心房直径和升主动脉内径均显著大于无OSA组和轻度OSA组患者(P均<0.05)。中-重度OSA组睡眠期间平均心率也显著高于无OSA组和轻度OSA组患者(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经过自然对数(ln)转换,ln(AHI+1)与左心房直径(r=0.176,P=0.006)和升主动脉内径(r=0.318,P=0.00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OSA在非梗阻性HCM患者中非常常见,心血管代谢异常及心脏重构程度随OSA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加,对该类患者应积极行睡眠呼吸监测筛查O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心脏重构
下载PDF
老年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郑顺文 戴锦杰 +6 位作者 施鸿毓 秦牧 陈晖 吴卫华 刘旭 何奔 仇兴标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0年第1期10-15,共6页
目的评估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PTSMA)在老年药物难治性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收录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2001年4月至2019年1月行PTSMA治疗的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按照年龄分成青年组(年龄<55岁... 目的评估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PTSMA)在老年药物难治性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收录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2001年4月至2019年1月行PTSMA治疗的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按照年龄分成青年组(年龄<55岁)和老年组(年龄≥55岁)。通过查阅病历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病史、手术情况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所记录患者的生命状态、临床表现和心功能情况,应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两组生存曲线。结果共111例患者纳入本研究,中位年龄为56.0(15.0,82.0)岁,女性共42例(37.8%),其中青年组中位年龄43.5(15.0,54.0)岁,老年组中位年龄为63.0(55.0,82.0)岁。总体消融成功率为68.5%,青年组、老年组分别为66.7%、70.0%。术中无水酒精中位注射量为2.0(1.0,5.0)ml,青年组和老年组分别为2.1(1.0,5.0)ml和2.0(1.0,5.0)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8)。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律失常、低血压为手术常见并发症,2例患者(均≥55岁)因持续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需植入永久起搏器,1例患者(66岁)因术后心室颤动、心原性休克经抢救无效死亡。老年组患者围术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心原性死亡,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需植入永久起搏器,由于心室颤动或室性心动过速引起的心搏骤停复苏等)发生率较青年组高(P=0.060)。111例患者除外1例围术期死亡,对其余110例患者进行了长期随访,随访时间为3~212(35.5±48.5)个月,随访率为86.4%(95/110),全因死亡11例,总死亡率为10.0%(11/110),除外1例因肺部感染死亡,其余10例为肥厚型心肌病相关死亡,包括6例心原性猝死,3例因心房颤动、急性脑梗死致死,1例心力衰竭致死。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PTSMA后1年、5年和10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96.9%、93.4%和81.1%。青年组和老年组1年、5年、10年总生存率分别97.7%、97.7%、91.6%和96.2%、89.7%、66.4%(P=0.068)。结论老年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PTSMA的效果与青年患者相当,但手术相关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可能增加,术后长期总生存率略低于青年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 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 有效性 安全性 老年
下载PDF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酒精室间隔消融术的预后与室间隔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明 潘健源 +3 位作者 王昌会 程自平 王晓晨 马礼坤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2年第11期825-832,共8页
目的探讨室间隔厚度(IVST)与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患者酒精室间隔消融术(ASA)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入选2010年8月至2021年8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医科... 目的探讨室间隔厚度(IVST)与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患者酒精室间隔消融术(ASA)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入选2010年8月至2021年8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的心血管内科经ASA治疗的HOCM患者149例。根据患者术前的IVST,采用二分位法分为IVST≤21 mm组和IVST>21 mm组。收集HOCM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手术资料及住院期间并发症资料,并通过电话随访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生存情况等。将可能影响ASA术后患者生存率的因素纳入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确定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两组患者的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同时使用Log-rank法进行组间比较。结果IVST≤21 mm组有88例(59.1%)患者,IVST>21 mm组有61例(40.9%)。所有患者的术后平均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G)、平均IVST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01)。ASA术后超声心动图提示,IVST≤21 mm组与IVST>21 mm组相比,LVOTG的降低更为明显(P<0.05)。术后IVST≤21 mm组的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更好(P=0.033),但是有更多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P=0.015)。所有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4.1±2.2)年,IVST≤21 mm组中有4例(4.5%)患者死亡,IVST>21 mm组9例(15.0%)死亡。IVST≤21 mm组的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率有多于IVST>21 mm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随访IVST≤21 mm组的NYHA心功能分级优于IVST>21 mm组(P=0.039)。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全因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是IVST(HR 1.163,95%CI 1.018~1.329,P=0.026)。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表明,ASA术后IVST≤21 mm组的无全因死亡生存率高于IVST>21 mm组(P=0.014)。结论ASA能够有效减小HOCM患者的IVST,并降低LVOTG,进而不同程度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临床症状。IVST≤21 mm组与IVST>21 mm组相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高,但远期预后较好。IVST与HOCM患者ASA的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室间隔消融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 室间隔厚度
下载PDF
相对压成像技术评估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功能的临床价值
7
作者 王锐 苏叶 +2 位作者 张莉 彭熠 尹立雪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8期593-600,共8页
目的 应用相对压成像(RPI)技术可视化观察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nHCM)患者左心室内相对压差(IVPD)及相对压力梯度(IVPG)的变化情况,探讨其评估nHCM患者左心室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及老年心血管内科就诊的n... 目的 应用相对压成像(RPI)技术可视化观察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nHCM)患者左心室内相对压差(IVPD)及相对压力梯度(IVPG)的变化情况,探讨其评估nHCM患者左心室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及老年心血管内科就诊的nHCM患者50例(nHCM组)和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50例(对照组),应用RPI技术获取等容舒张期、快速充盈期、心房收缩期、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左心室基底-心尖段IVPD(T-IVPD)和IVPG、左心室基底-中间段IVPD(B-M IVPD)、左心室中间-心尖段IVPD(M-A IVPD),并计算B-M IVPD与T-IVPD的比值(B-M/T IVPD),比较两组上述参数的差异;分析nHCM组舒张期与收缩期RPI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1)两组舒张期IVPD比较:与对照组比较,nHCM组等容舒张期T-IVPD、B-M IVPD、B-M/T IVPD,快速充盈期T-IVPD、B-M IVPD、B-M/T IVPD,心房收缩期T-IVPD、B-M IVPD均减小,快速充盈期M-A IVPD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等容舒张期M-A IVPD、心房收缩期M-A IVPD和B-M/T IVP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两组收缩期IVPD比较:与对照组比较,nHCM组等容收缩期T-IVPD、B-M IVPD、B-M/T IVPD和快速射血期B-M IVPD、B-M/T IVPD均减小,等容收缩期M-A IVPD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快速射血期T-IVPD、M-A IVP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两组舒张期及收缩期IVPG比较:与对照组比较,nHCM组等容舒张期、快速充盈期、心房收缩期、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IVPG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快速充盈期IVPG与等容收缩期IVPG、T-IVPD,快速充盈期T-IVPD与等容收缩期IVPG、T-IVPD,快速充盈期B-M/T IVPD与等容收缩期IVPG、T-IVPD、B-M IVPD和快速射血期IVPG、T-IVPD,快速充盈期B-M/T IVPD与等容收缩期B-M IVPD,心房收缩期M-A IVPD与等容收缩期B-M IVPD、B-M/T IVPD,心房收缩期B-M/T IVPD与等容收缩期B-M/T IVPD均相关(均P<0.05)。结论 RPI技术能够定量评估nHCM患者左心室内IVPD及IVPG,其在评估nHCM患者早期左心室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损伤方面均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相对压成像 肥厚型心肌 梗阻性 相对压差 相对压力梯度 心室功能
下载PDF
氯沙坦对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肌肥厚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洁 左蕾 +2 位作者 阳慧婷 马志玲 郭兰燕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心功能正常的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NOHCM)患者心肌肥厚程度的影响。方法根据有无使用氯沙坦,将41例心功能正常的NOHCM患者分为试验组(使用氯沙坦药物治疗)20例和对照组(未使用氯沙坦药物治疗)21例,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心功能正常的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NOHCM)患者心肌肥厚程度的影响。方法根据有无使用氯沙坦,将41例心功能正常的NOHCM患者分为试验组(使用氯沙坦药物治疗)20例和对照组(未使用氯沙坦药物治疗)21例,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脏QRS波振幅等并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及心电图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QRS波宽度、校正的QT间期(QTc)及各导联QRS波振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Ⅰ、Ⅱ、aVF导联QRS波振幅均高于治疗前(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其余心电图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一定程度上可抑制或减缓NOHCM患者心肌肥厚程度的进展,改善心肌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沙坦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 心肌肥厚
下载PDF
左心房容积参数联合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房功能 被引量:6
9
作者 陶爽爽 夏丽女 +2 位作者 陈斌 王刚 金轶 《浙江医学》 CAS 2019年第6期559-562,共4页
目的联合左心房容积参数与左心房应变、应变率参数共同评价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HCM)的左心房功能。方法选取30例非梗阻性HCM患者及30例年龄和性别均匹配的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测量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 目的联合左心房容积参数与左心房应变、应变率参数共同评价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HCM)的左心房功能。方法选取30例非梗阻性HCM患者及30例年龄和性别均匹配的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测量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SWD)及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改良双平面bi-Simpson法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容积法测量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左心房主动收缩前容积(LAVpre)及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测量左心房心肌应变(Strain-S、Strain-E and Strain-A)、应变率(Strain rate-S、Stra in ra te-E a nd Stra in ra te-A),分别代表左心房存储、通道及泵功能。结果非梗阻性HCM患者与正常对照组LAD、SWD和LVPWD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而LVEDV、LVESV、LVEF、S峰、D峰和Ar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梗阻性HCM患者LAVmax、LAVpre、LAVmin、Total LAEV、Passive LAEV和Active LAEV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Total LAEF、Pa s s ive LAEF和Ac tive LAEF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非梗阻性HCM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在左心房应变、应变率测值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联合左心房容积参数与应变、应变率参数能够早期评估非梗阻性HCM患者左心房的存储、通道及泵功能,并证明其功能明显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左心房 应变 应变率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
下载PDF
弹簧圈封堵栓塞冠状动脉间隔支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10
作者 卢露 许艳玲 史冬梅 《天津护理》 2022年第6期704-706,共3页
总结20例实施弹簧圈封堵栓塞冠状动脉间隔支治疗的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患者的护理。术前与患者充分沟通,加强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医生,术后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有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并随时做好急救准备。
关键词 弹簧圈封堵术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 护理
下载PDF
最小左房容积对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11
作者 张复贵 陈龙菊 雷玉华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9年第3期554-559,共6页
目的:探索最小左房容积(left atrial minimal volume,LAVmin)预测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应用价值,并对最小(LAVmin)和最大左房容积(left atrial maximum volume,LAVmax)两个参数... 目的:探索最小左房容积(left atrial minimal volume,LAVmin)预测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应用价值,并对最小(LAVmin)和最大左房容积(left atrial maximum volume,LAVmax)两个参数的预测价值进行比较。方法:共纳入167例非梗阻性HCM患者,年龄为(64.6±13.4)岁,男女比例为120:47。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和超声心动图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并随访记录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心力衰竭住院、卒中、死亡)。将发生心血管事件的人群纳入观察组,剩余为对照组。结果:患者跟踪随访(25.0±17.7)个月,有35例发生了心血管不良事件,纳入观察组;观察组LAVmax,LAVmin均较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多因素分析发现调整相关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心房颤动等参数后LAVmin,LAVmax与心血管发生事件独立相关;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发现对非梗阻性HCM患者,LAVmin比LAVmax预测价值更大(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和0.82,P=0.02)。结论:LAVmin与非梗阻性HCM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独立相关,且其预测价值较LAVmax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左房容积 预测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 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应变、应变率成像对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房功能的评估价值分析
12
作者 何新为 陈加仕 郭勤生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第2期129-130,共2页
目的探讨应变、应变率成像对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NOHCM)患者左心房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 50例NOHCM患者根据左心房体积分为正常组(n=30)与增大组(n=20),同时选取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均给予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各组的LAVI、LVEF、S、S... 目的探讨应变、应变率成像对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NOHCM)患者左心房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 50例NOHCM患者根据左心房体积分为正常组(n=30)与增大组(n=20),同时选取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均给予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各组的LAVI、LVEF、S、SR峰值,探讨S、SR峰值与LAVI、LVEF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正常组的LAVminI显著升高(P<0.05),增大组的LAVmaxI、LAVminI、LVEF显著升高(P<0.05);与正常组比较,增大组的LAVmaxI、LAVminI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正常组、增大组的Se、Sa、Ss、SRe、SRa、SRs均显著降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Re、SRa、SRs与LAVI呈负相关。结论应变、应变率成像检测可有效评估NOHCM患者的左心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 左心房功能 应变 应变率
下载PDF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行经皮室间隔射频消融术并发症的护理
13
作者 周莉莉 郭鸽 +1 位作者 杨丽莉 吴伟儿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8期728-730,共3页
总结41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行经皮心肌内室间隔射频消融术(percutaneous intramyocardial septal radiofrequency ablation,PIMSRA)的护理经验。2021年3月—2022年3月开展PIMSRA手术41例,其中9例(21.95%)出现并发症。针对该组患者... 总结41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行经皮心肌内室间隔射频消融术(percutaneous intramyocardial septal radiofrequency ablation,PIMSRA)的护理经验。2021年3月—2022年3月开展PIMSRA手术41例,其中9例(21.95%)出现并发症。针对该组患者发生心包积液、室间隔穿孔、胸腔积液并发症,予严密血流动力学监测,快速识别并有效救护;全面落实精细化护理,促进疾病康复;加强出院指导,提高患者自我管理。41例均完成手术,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康复出院。随访1年,97.56%的患者纽约心功能分级在1级或2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 经皮心肌内室间隔射频消融术 心包积液 室间隔穿孔 危重病护理
下载PDF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峰值耗氧量及其与心房颤动的关联性研究
14
作者 卢涛 蒙延海 +2 位作者 朱昌盛 刘方 王水云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8-363,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峰值耗氧量(PeakVO_(2))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特征及PeakVO_(2)与心房颤动(房颤)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1年9月期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确诊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且行心肺功能检测的188例患者... 目的:分析不同峰值耗氧量(PeakVO_(2))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特征及PeakVO_(2)与心房颤动(房颤)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1年9月期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确诊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且行心肺功能检测的188例患者。收集入选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病史及术前血清学检测、超声心动图,心肺功能检测指标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等资料。按中位PeakVO_(2)绝对值[16.45 ml/(kg·min)]为界值将患者分为高PeakVO_(2)组(n=94)和低PeakVO_(2)组(n=94),比较两组患者特征差异,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中PeakVO_(2)与房颤的关系。结果:188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1.0(36.0,58.0)岁,平均PeakVO_(2)为(16.42±4.07) ml/(kg·min),31例(16.5%)患者患有房颤。与高PeakVO_(2)组相比,低PeakVO_(2)组患者年龄更大(P<0.001),女性患者比例更高(P=0.001),体重指数更大(P=0.004),左心房内径更大(P<0.001),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更高(P=0.037),心功能更差(P=0.046)。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心悸、头晕、左心房内径、左心室流出道压差及PeakVO_(2)均与房颤有显著性关联(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在调整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等因素后,PeakVO_(2)与房颤存在独立的关联(OR=0.847,95%CI:0.722~0.983,P=0.034)。结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PeakVO_(2)明显降低。PeakVO_(2)与房颤存在独立关联,PeakVO_(2)越低,房颤的患病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 峰值耗氧量 心房颤动
下载PDF
合并高血压与无高血压的60岁以上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行化学消融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成洋 李占全 +1 位作者 赵颖军 石蕴琦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1-184,共4页
目的 :总结60岁以上合并高血压的老年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与无高血压的老年HOCM患者行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的近期(≤30天)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对1998-07至2013-07实施PTSMA治疗的44例60岁以上老年患... 目的 :总结60岁以上合并高血压的老年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与无高血压的老年HOCM患者行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的近期(≤30天)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对1998-07至2013-07实施PTSMA治疗的44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化学消融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合并高血压的HOCM患者(合并高血压HOCM组)23例及无高血压的HOCM患者(无高血压HOCM组)21例行PTSMA近期疗效和术中、术后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60岁以上老年HOCM患者行PTSMA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合并高血压的老年HOCM患者23例,其中22例接受PTSMA治疗,术后比术前静息及早搏后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明显下降[(12.27±10.18)mmHg vs(66.95±35.21)mmHg,(39.95±16.82)mmHg vs(115.32±32.86)mmHg,P均<0.01];无高血压HOCM组21例患者接受PTSMA治疗,术后比术前静息及早搏后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亦明显下降[(17.81±20.73)mmHg vs(75.43±46.50)mmHg,(39.24±23.74)mmHg vs(133.19±48.76)mmHg,P均<0.01]。两组术前后静息及早搏后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变化值无明显差异[(⊿54.68±31.31)mmHg vs(⊿56.19±39.11)mmHg,P=0.889;(⊿75.36±32.05)mmHg vs(⊿93.95±41.63)mmHg,P=0.108]。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52.2%vs47.6%,P=0.763),两组严重并发症(包括死亡、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急性左心衰竭)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4%vs14.3%,P=0.202)。合并高血压HOCM组≥70岁的老年HOCM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无高血压HOCM组患者(P=0.034)。结论 :合并高血压的老年HOCM患者与无高血压的老年HOCM患者对无水酒精行PTSMA治疗均有明显疗效,但合并高血压的70岁以上老年HOCM患者行PTSMA时更易出现较严重并发症,故对这部分患者施行PTSMA应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肥厚型梗阻性 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 老年 高血压
下载PDF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经皮室间隔心肌消融术后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罗晓亮 杨伟宪 +5 位作者 乔树宾 袁建松 刘蓉 崔锦钢 春语诗 胡奉环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00-704,共5页
目的:分析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经皮室间隔心肌消融术(PTSMA)后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08至2017-04在我院住院拟行PTSMA的357例HOCM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后每半年1次的随访资料。随访内容包括死亡及心包填塞、房室阻滞、... 目的:分析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经皮室间隔心肌消融术(PTSMA)后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08至2017-04在我院住院拟行PTSMA的357例HOCM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后每半年1次的随访资料。随访内容包括死亡及心包填塞、房室阻滞、穿刺动脉通路损伤和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结果:352例(98.6%)患者成功接受PTSMA,其中320例(90.9%)患者术中即刻获得成功,术前左心室流出道压差为(97.9±36.9)mm Hg(1 mm Hg=0.133 k Pa),术后即刻为(25.5±18.1)mm Hg。围术期发生并发症包括:心包填塞4例(1.1%),术中发生一过性三度房室阻滞127例(36.1%),严重恶性心律失常18例(5.1%),交通支开放14例(4.0%),下肢静脉血栓5例(1.4%),穿刺动脉通路损伤6例(1.7%)。围术期死亡4例(1.1%),包括交通支开放1例、心脏破裂1例、腹膜后血肿1例和药物性肝衰竭继发多脏器衰竭1例。长期随访结果:平均随访(6.2±3.8)年,共有6例患者死亡,其中3例为猝死,1例因心房颤动脑栓塞死亡,1例死于脑出血,1例因直肠癌死亡。结论:PTSMA对有解剖学适应证的HOCM患者疗效确切,在术中精细操作、术后严密监护的情况下,严重并发症相对不多,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 经皮室间隔心肌消融术 并发症
下载PDF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对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段福建 李慧 +5 位作者 高一鸣 王剑鹏 乔树宾 袁建松 崔锦钢 王浩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16-519,共4页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PTSMA)前及治疗后中远期左心室各节段舒张功能,探讨PTSMA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46例HOCM患者于PTSMA术前及术后中远期(平均18.8个月),...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PTSMA)前及治疗后中远期左心室各节段舒张功能,探讨PTSMA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46例HOCM患者于PTSMA术前及术后中远期(平均18.8个月),分别进行两次全面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峰)/二尖瓣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A峰)比值(E/A比值),E峰/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a峰)比值(E/Ea比值)。并进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图像采集,获得17节段容积—时间曲线,计算左心室各节段的舒张末期容积(r EDV)、收缩末期容积(r ESV),容积变化(r SV)及充盈率(r PFR)。结果:46例患者术后随访E/Ea比值较术前明显降低(12.04±3.29 vs 15.70±5.68,P<0.001),左心室前壁中间段及前间隔中间段的r SV较术前减低[前壁中间段:(1.13±1.60)ml vs(4.38±0.66)ml;前间隔中间段:(3.14±1.04)ml vs(5.61±2.15)ml,P<O.05],前间隔中间段、后间隔中间段及间隔心尖段的r PFR较术前升高[前间隔中间段:(15.94±3.09)ml/s vs(12.07±2.91)ml/s;后间隔中间段:(10.15±1.91)ml/s vs(5.57±1.81)ml/s;间隔心尖段:(17.42±6.50)ml/s vs(9.29±2.25)ml/s,P<O.05]。结论:PTSMA后,患者左心室局部舒张功能得到改善,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能为定量评价左心室节段舒张功能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 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益气复脉注射液对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疗效以及对血清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宾 王飞 +4 位作者 李畅忠 朱婧懿 张二箭 孙毅 田福利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年第2期215-217,共3页
目的探讨益气复脉注射液对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疗效以及对γ谷氨酰转移酶(GGT)的影响。方法入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于2008年5月~2016年5月就诊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124例,其中男性69例,女性5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62例... 目的探讨益气复脉注射液对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疗效以及对γ谷氨酰转移酶(GGT)的影响。方法入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于2008年5月~2016年5月就诊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124例,其中男性69例,女性5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气复脉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治疗12周。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GGT水平以及评估疗效。结果经药物治疗后,两组GGT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但试验组较对照组GGT水平更低,数值为[(13.45±6.18)μmol/L vs.(28.63±12.37)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显效52例(83.87%),缓解5例(8.06%),无效5例(8.06%),总有效率91.94%;对照组显效32例(51.61%),缓解10例(16.13%),无效20例(32.26%),总有效率67.74%。试验组较对照组总有效率升高,91.94%vs.6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复脉注射液用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治疗疗效较好,显著降低血清GGT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 益气复脉注射液 Γ谷氨酰转移酶 疗效
下载PDF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行化学消融术后症状复发再次行化学消融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成洋 李占全 +2 位作者 苏昊 石蕴琦 罗德锋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11-613,共3页
目的 :总结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行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术后症状复发再次行PTSMA的近期(≤30天)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1998-07至2013-06在我院实施PTSMA治疗术后症状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和PTSMA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 :总结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行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术后症状复发再次行PTSMA的近期(≤30天)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1998-07至2013-06在我院实施PTSMA治疗术后症状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和PTSMA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两次行PTSMA的近期疗效和术中、术后近期(≤30天)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HOCM患者行PTSMA术后症状复发再次行PTSMA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接受PTSMA治疗的HOCM患者中术后症状复发再次接受PTSMA治疗的患者7例,第一次PTSMA术后比术前静息及早搏后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PG)明显下降[(16.00±16.69)mmHg vs(66.29±27.26)mmHg;(46.43±28.39)mmHg vs(125.71±32.59)mmHg],第二次PTSMA术后比术前静息及早搏后LVOTPG亦明显下降[(12.57±10.94)mmHg vs(60.86±43.65)mmHg;(50.43±35.66)mmHg vs(123.29±42.22)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第二次与第一次PTSMA术前、术后静息及早搏后LVOTPG变化值比较无明显差异[Δ(48.29±36.71)mmHg vsΔ(50.29±25.96)mmHg,P=0.908;Δ(72.86±26.40)mmHg vsΔ(79.29±18.80)mmHg,P=0.609]。两次PTSMA手术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1.000)。结论 :在PTSMA术后症状再次复发的部分HCOM患者再次行PTSMA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肥厚型梗阻性 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 复发
下载PDF
血浆B型利钠肽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关系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昌伟 宋云虎 +4 位作者 刘赟 李浩杰 然鋆 高歌 李琦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8-25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B型利钠肽(BNP)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166例因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在我院行改良扩大Morrow术的患者,记录一般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资料,测量血浆BNP浓度,将患者分为心房颤动组(n=26)和... 目的:探讨血浆B型利钠肽(BNP)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166例因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在我院行改良扩大Morrow术的患者,记录一般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资料,测量血浆BNP浓度,将患者分为心房颤动组(n=26)和非心房颤动组(n=140),比较两组患者血浆BNP浓度差别,分析BNP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结果:与非心房颤动组相比,心房颤动组左心房内径较大[(46.2±9.1)mm vs(41.2±6.8)mm,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较低[(70.5±9.7)%vs(73.9±6.9)%,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心房颤动组LogB NP水平高于非心房颤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LogB NP是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血浆BNP水平是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 B型利钠肽 心房颤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