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YOLOv8算法改进模型检测梢斑螟虫蛀树木 |
周宏威
纪皓文
吴羿轩
赵鹏
|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林分因子及植物多样性对赤松梢斑螟危害程度的影响 |
陈焕文
金跃伟
解丹
迟德富
|
《防护林科技》
|
2024 |
0 |
|
3
|
抗微红梢斑螟高产脂思茅松优良无性系选择 |
李宏斌
李思广
杨斌
|
《林业调查规划》
|
2024 |
0 |
|
4
|
红松的化学防御及冷杉梢斑螟和赤松梢斑螟的生存策略 |
王琪
严善春
徐波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2
|
|
5
|
龙岩市新罗区微红梢斑螟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
卢秋明
|
《现代农业科技》
|
2024 |
0 |
|
6
|
云杉梢斑螟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探究 |
徐生德
|
《现代园艺》
|
2024 |
0 |
|
7
|
影响松果梢斑螟寄主选择的植物挥发物成分研究 |
李新岗
刘惠霞
刘拉平
马养民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7
|
|
8
|
微红梢斑螟的发生和防治研究 |
赵锦年
陈胜
黄辉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2 |
28
|
|
9
|
健康和虫害的红松挥发物对赤松梢斑螟及其寄生蜂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 |
王琪
严善春
严俊鑫
徐波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1
|
|
10
|
松果梢斑螟成虫的寄主选择 |
李新岗
杨立军
刘拉平
刘惠霞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9
|
|
11
|
微红梢斑螟发育进度和成虫行为的初步研究 |
王国兴
嵇保中
刘曙雯
高江勇
高玉国
况美华
|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
2010 |
9
|
|
12
|
单波长太阳能灯诱杀微红梢斑螟 |
王建军
栾庆书
金若忠
姜旭
梁立明
杜勇
张丽丽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8
|
|
13
|
微红梢斑螟的研究 |
田恒德
严敖金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
1989 |
38
|
|
14
|
微红梢斑螟的研究进展与防治对策 |
梁军生
周刚
童新旺
刘跃进
王溪林
罗贤坤
|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
2011 |
16
|
|
15
|
微红梢斑螟蛀孔在马尾松上空间分布研究 |
吴磊
玉舒中
常明山
黄雪芬
李德伟
杨振德
|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16
|
松果梢斑螟不同危害期红松挥发性物质及与寄主选择的关系 |
杜秀娟
宋丽文
高长启
周春艳
李兴鹏
毛宝居
高群宗
潘丽铭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17
|
冷杉梢斑螟和赤松梢斑螟幼虫形态特征的差异 |
张郁泉
王琪
牛豪杰
严善春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18
|
冷杉梢斑螟在林芝云杉上的生物学特性 |
唐晓琴
任毅华
臧建成
张艺超
|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6
|
|
19
|
思茅松纯林及针阔混交林中松实小卷蛾和微红梢斑螟诱捕量比较研究 |
冯志伟
闫争亮
刘云彩
胡光辉
李思广
|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20
|
沈阳地区寄生微红梢斑螟的姬蜂 |
孙淑萍
郭志红
张瑶琦
盛茂领
陈国发
|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
2006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