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8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意与梦魇:国产科幻电影中的二元主题融合
1
作者 王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8-71,共4页
科幻电影中的世界是美好与残酷、诗意与梦魇并存的。国产科幻电影对人类生存的种种潜在可能进行了猜测,并赋予其梦魇式的具体外化形态,让观众沉浸于星际冲突、技术滥用或环境破坏带来的巨大灾难中。与此同时,电影人又秉承责任意识与人... 科幻电影中的世界是美好与残酷、诗意与梦魇并存的。国产科幻电影对人类生存的种种潜在可能进行了猜测,并赋予其梦魇式的具体外化形态,让观众沉浸于星际冲突、技术滥用或环境破坏带来的巨大灾难中。与此同时,电影人又秉承责任意识与人文情怀,阐述诗意地栖居理念,叙写人类情感(尤其是爱情),展现传统文化,让电影富于诗意。国产科幻电影梦魇与诗意主题的二元融合,给予观众伤痛和激情、教益与娱乐并存的丰富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科幻片 二元主题 诗意与梦魇 融合
下载PDF
论张爱玲的三重梦魇
2
作者 周明鹃 《晋中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5,共5页
张爱玲卓绝的才华和罕异的性格,与其特殊的生存境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时时困扰张爱玲的时代梦魇为其作品带来了洞彻人类普遍生存困境的荒凉感,家庭梦魇与爱情梦魇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其性格中悲悯与冷彻并重的特色。
关键词 张爱玲 时代梦魇 家庭梦魇 爱情梦魇 孤独境遇
下载PDF
“梦魇”中的姊妹篇:《在酒楼上》与《孤独者》 被引量:20
3
作者 汪卫东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15,共12页
经过1923年的沉默,1924年2月,鲁迅开始写《彷徨》,第一个月一口气写了三篇,其中第二篇就是《在酒楼上》,在这重新开口的小说中,是否存在打破沉默的秘密?1925年10月,鲁迅又写了《孤独者》和《伤逝》,这是其仅有的两篇写完但没... 经过1923年的沉默,1924年2月,鲁迅开始写《彷徨》,第一个月一口气写了三篇,其中第二篇就是《在酒楼上》,在这重新开口的小说中,是否存在打破沉默的秘密?1925年10月,鲁迅又写了《孤独者》和《伤逝》,这是其仅有的两篇写完但没有立即发表的小说,篇幅很长,却没有发表,对于以写作为生的鲁迅,颇显蹊跷,莫非牵涉隐私不好公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酒楼上》 《孤独者》 梦魇 《彷徨》 《伤逝》 鲁迅 沉默 小说
下载PDF
针刺配合导引术治疗梦魇症30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周立志 陶红星 敖金波 《中国中医急症》 2005年第1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梦魇 针刺 导引术
下载PDF
针刺治疗梦魇症案 被引量:4
5
作者 周立志 成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65-666,共2页
关键词 针刺治疗 梦魇 睡眠 心脑供氧
下载PDF
论卡夫卡小说中独特的时空哲学——理性的梦魇 被引量:3
6
作者 孝红波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518-522,共5页
以往学界少有从时空哲学的视角解读卡夫卡的作品,似乎很难定义卡夫卡的小说里时间和空间的存在,这正是卡夫卡匠心独运之处。卡夫卡独树一帜的时空哲学赋予了叙事时间和空间新的内涵与形式,作品的时空在如迷宫般交织后充满了叙事张力,使... 以往学界少有从时空哲学的视角解读卡夫卡的作品,似乎很难定义卡夫卡的小说里时间和空间的存在,这正是卡夫卡匠心独运之处。卡夫卡独树一帜的时空哲学赋予了叙事时间和空间新的内涵与形式,作品的时空在如迷宫般交织后充满了叙事张力,使小说充满了多义性和不确定性。对时间和空间的特殊处理成为表现"卡夫卡式"书写的主要叙事手段,卡夫卡叙而不议,观而不语,让读者在品读作品时将零星的碎片和静止的瞬间在头脑中重现,从而在看似随意和刻意疏忽的充满空位与悖谬的文本中,体会到作家内心深处理性的梦魇,这种矛盾、荒诞、梦境般的叙事,进一步折射出世界的虚幻和人类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夫卡 时空哲学 时间 空间 理性 梦魇
下载PDF
由梦魇向童真回溯——萧红对故乡的双重文化情结 被引量:1
7
作者 郑春凤 王金茹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42-45,共4页
萧红在对往事的回溯中,身份游走于知识分子与小女儿之间。当她以知识分子的目光触及现实乡土时,她剥离掉了同时代作家乡村叙事中的诗意想象而呈现出悲凉的荒原景观;当她以小女儿的身份重返故乡时,故乡呈现出怡然自足、圆融和谐的理想境... 萧红在对往事的回溯中,身份游走于知识分子与小女儿之间。当她以知识分子的目光触及现实乡土时,她剥离掉了同时代作家乡村叙事中的诗意想象而呈现出悲凉的荒原景观;当她以小女儿的身份重返故乡时,故乡呈现出怡然自足、圆融和谐的理想境界。两种身份的游移使萧红的小说呈现出由梦魇向童真回溯,或梦魇与童真互相遮蔽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红 梦魇 童真 文化情结
下载PDF
闪回:“过去”的梦魇——《一念无明》的叙事策略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康宁 曹际昂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27,共4页
《一念无明》改编自香港真实的新闻案件,在现实与回忆的纠结博弈中呈现一个焦虑症患者的生存困境。这部影片在2013年入围了“创意香港首部剧情电影计划”,获得电影发展基金拨款资助200万港币,尽管拍摄只用了16天,却斩获很多重要奖项。2... 《一念无明》改编自香港真实的新闻案件,在现实与回忆的纠结博弈中呈现一个焦虑症患者的生存困境。这部影片在2013年入围了“创意香港首部剧情电影计划”,获得电影发展基金拨款资助200万港币,尽管拍摄只用了16天,却斩获很多重要奖项。2016年获得第5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新导演、最佳男配角;2017年第3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新晋导演、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等多个重要奖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策略 “过去” 梦魇 闪回 台湾电影 香港电影 生存困境 发展基金
下载PDF
论张爱玲小说的梦魇艺术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军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82-85,共4页
分析了张爱玲小说中的梦魇艺术,揭示这种梦魇艺术独特的“都市家族”背景,及其对人物内心世界丰富性的挖掘。通过与众多现代都市文本的比较,得出张爱玲小说的梦魇是包含现代质的独特艺术创造的结论。
关键词 张爱玲 都市 内心世界 梦魇艺术 小说
下载PDF
家庭:无法摆脱的梦魇——奥尼尔和曹禺戏剧比较研究之四 被引量:3
10
作者 梁巧娜 《百色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85-89,共5页
从精神分析学角度来审视戏剧大师奥尼尔与曹禺在其家庭题材的悲剧创作中存在的精神情结 ,认为不论是奥尼尔悲剧中存在的“留守”情结 ,还是曹禺悲剧中存在的“出走”情结 。
关键词 家庭 梦魇 奥尼尔 曹禺 精神分析
下载PDF
“上海梦魇”的道德寓言与错位书写——对影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和《风月》的重读 被引量:2
11
作者 包燕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326-331,共6页
本文从叙事和接受的双重视角,重读张艺谋和陈凯歌在90年代的旧上海影像写作《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和《风月》,主要探析两部电影的"上海梦魇"形象建构和道德化寓言写作,考察这种刻板叙事如何与大众的平面寓言抗拒和文化怀旧潜... 本文从叙事和接受的双重视角,重读张艺谋和陈凯歌在90年代的旧上海影像写作《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和《风月》,主要探析两部电影的"上海梦魇"形象建构和道德化寓言写作,考察这种刻板叙事如何与大众的平面寓言抗拒和文化怀旧潜流发生错位,从而阻止文本的流畅接受。同时指出,两位导演在旧上海影像中对本质主义和激进主义姿态的继续实践及所接收的尴尬回应,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他们向文化保守主义的逐步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啊摇 摇到外婆桥》 《风月》 上海梦魇 道德寓言 错位书写
下载PDF
梦魇世界里的一团报复火焰──解读蘩漪管见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兹举 《琼州大学学报》 2000年第2期63-67,共5页
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视角略作解读,从环境、心理及变异行为等方面展示蘩漪这个独放异彩的成功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 蘩漪 解读 女性形象 报复 女性主义 管见 展示 梦魇 行为 变异
下载PDF
中国式大片:典范还是梦魇? 被引量:1
13
作者 华少君 《今日中国》 2007年第1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中国式 梦魇 《卧虎藏龙》 原创音乐 艺术指导 奥斯卡 导演 李安
下载PDF
残雪:从梦魇世界到灵魂王国 被引量:1
14
作者 穆厚琴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64-67,共4页
残雪创作期的前后划分大致在90年左右。残雪早期的描写没有脱离中国某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到了后期的创作整个进入了作家个人精神的世界,形成所谓“残雪之谜”。纵观残雪的创作,的确可以发现精神探索逐渐加深的痕迹。
关键词 残雪 转变 梦魇 灵魂
下载PDF
金钱的梦魇 真爱的缺席——《金锁记》中曹七巧人性悲剧成因探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卢晓 《阅读与写作》 2011年第11期1-3,共3页
张爱玲特殊的人生境遇,使得她更早更深刻地体验到了亲情的无奈、爱情的悲哀,洞察到了人生的悲凉。人生是千疮百孔的,充满了虚无和苍凉。就像她自己概括的:“人生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蚤子。”
关键词 《金锁记》 成因探析 人性悲剧 曹七巧 人生境遇 梦魇 金钱 缺席
下载PDF
梦魇——说《聊斋志异》中之《咬鬼》《捉狐》
16
作者 于天池 李书 《蒲松龄研究》 2014年第3期14-17,共4页
梦魇是睡眠中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与发生梦魇的人的生存环境,成长历史,生活经历有着某种联系。《咬鬼》、《捉狐》,一篇写鬼,一篇写狐,都是在白天睡眠中发生的,都以男性做主角,并凭借勇敢和智慧转危为安。不同处是,《咬鬼》篇恐怖、紧... 梦魇是睡眠中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与发生梦魇的人的生存环境,成长历史,生活经历有着某种联系。《咬鬼》、《捉狐》,一篇写鬼,一篇写狐,都是在白天睡眠中发生的,都以男性做主角,并凭借勇敢和智慧转危为安。不同处是,《咬鬼》篇恐怖、紧张、惨烈、沉重,如遭遇战之短兵相接,弹尽粮绝下之绝处逢生。《捉狐》篇则在紧张中透着俏皮,争斗中露着幽默,如伏击战中的诱敌深入,如壮汉对付小儿之轻松从容,体现了蒲松龄文笔风格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梦魇 咬鬼 捉狐
下载PDF
阅读教学:怎样摆脱“高耗低效”的梦魇?——从安徽省小学语文教学问卷调查说开去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海棠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 2013年第3期26-29,共4页
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经八年的实践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在感受课改带来的变化和巨大进步的同时,也不能不直面前进中出现的问题。就小学语文学科来说,最为关键的,是阅读教学的“高耗低效”问题... 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经八年的实践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在感受课改带来的变化和巨大进步的同时,也不能不直面前进中出现的问题。就小学语文学科来说,最为关键的,是阅读教学的“高耗低效”问题。学校一周的语文课,大部分是阅读课,老师的教学时间,主要是做关于课文学习的事,诸如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作业检查、作业批改等,平时的公开课、研讨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问卷调查 低效 安徽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梦魇 实践探索
下载PDF
乡愁与梦魇:犹太作家面对犹太传统的情感抉择——以阿格农小说的情感构成为例
18
作者 许相全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9-122,共4页
阿格农小说主要关注犹太传统在近现代历史上的命运。面对近现代社会的冲击,传统犹太教无可避免地走向衰落。他的小说里始终交织着"乡愁"与"梦魇"的情感因素。当面对传统社区时,他充满乡愁的诉说,带给读者的是一个... 阿格农小说主要关注犹太传统在近现代历史上的命运。面对近现代社会的冲击,传统犹太教无可避免地走向衰落。他的小说里始终交织着"乡愁"与"梦魇"的情感因素。当面对传统社区时,他充满乡愁的诉说,带给读者的是一个传奇而温情的世界;当面对现代社会时,他的态度就变得严酷,"梦魇"成为情感的最佳概括词。二者共同构成了阿格农小说情感的两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格农 阿格农小说 乡愁 梦魇
下载PDF
梦魇、人鬼恋与独龙族砍鬼巫术的根源
19
作者 阳清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58-162,共5页
独龙人对于以人鬼恋为典型特征的梦魇的理解,客观上表明这个民族曾长期处于万物有灵的信仰阶段。从表面上看,独龙族的砍鬼巫术虽然以人鬼恋为直接起因,实际上折射出人类处于封闭、恶劣自然条件下的恐惧和迷茫。通过研究砍鬼巫术的文化根... 独龙人对于以人鬼恋为典型特征的梦魇的理解,客观上表明这个民族曾长期处于万物有灵的信仰阶段。从表面上看,独龙族的砍鬼巫术虽然以人鬼恋为直接起因,实际上折射出人类处于封闭、恶劣自然条件下的恐惧和迷茫。通过研究砍鬼巫术的文化根源,我们深深地感受到独龙人在历史演进中一度备受环境压抑的精神状态和寻求自由解脱的深层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梦魇 人鬼恋 独龙族 砍鬼 巫术
下载PDF
《第二层皮》:一个后现代喜剧的梦魇世界
20
作者 陈世丹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0-135,共6页
霍克斯在他的著名小说《第二层皮》中,实验性地运用后现代主义艺术技巧,如不确定的人物形象(既是傻瓜又是英雄)和喜剧的手法(反讽、幽默、夸张),创造了一个喜剧的梦魇世界(梦魇般的人物,噩梦般恐怖的情景,真正的梦魇——由死亡、暴力、... 霍克斯在他的著名小说《第二层皮》中,实验性地运用后现代主义艺术技巧,如不确定的人物形象(既是傻瓜又是英雄)和喜剧的手法(反讽、幽默、夸张),创造了一个喜剧的梦魇世界(梦魇般的人物,噩梦般恐怖的情景,真正的梦魇——由死亡、暴力、战争、残忍和仇恨所主宰的荒诞的人类社会)。霍克斯用喜剧的梦魇、反讽的笔调表现出后现代人类社会的绝望与痛苦,使黑暗与光明并置,使梦幻与现实并置,使隐喻与事实并置,使幽默与恐怖并置,揭示了后现代主义小说不确定性的本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梦魇 喜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